双鸭山市推动石墨产业发展的系列报道之一 让资源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

今年2月末,新华社报道的一篇《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发现超大型石墨矿》的重磅消息在国内引起轰动,这不仅是国内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也为黑龙江做大做强石墨新材料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资源型省份转型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此次发现储量大、品位比较高的超大型石墨矿床,对于正在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振兴的双鸭山,更是集聚、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作为稀有矿产的石墨是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生产石墨烯的重要原料,正在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国防、航空等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石墨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以及国家、各省区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近几年我国在石墨资源勘探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2015年以前,我市仅有1处石墨矿床,石墨矿物资源量150余万吨。随着黑龙江省地质勘查三年专项行动的实施推进,到目前双鸭山市辖区内已发现大型、超大型石墨矿4处,储量规模巨大。

为摸清资源“家底”,市委市政府坚持超前谋划,积极加强与省有色地勘局等部门合作,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区域内已勘查获得的石墨资源总矿石储量约6亿吨,矿物储量约4000万吨,平均品位6.6%,石墨鳞片粒度在+100目以上的平均出现频率大于60%。其中,获评全国2018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的双鸭山西沟石墨矿为超大型石墨矿床,初步估算潜在价值1000亿元以上。目前已发现的岭东岭西石灰窑石墨矿床、岭东西沟石墨矿床、宝清锅盔山石墨矿床、岭东羊鼻山石墨矿床均未被大规模开发利用。仅西沟石墨矿床储量就达2337.6万吨,相当于23个大型石墨矿床,可满足大型矿山开采百年以上。

我市石墨资源优越、矿石品位较高,各矿床矿石平均品位在5.1~10.5之间。如西沟石墨矿床,属于大鳞片晶质石墨,石墨片麻岩型矿石+100目石墨鳞片占有率为66.76%,+100目鳞片石墨固定碳含量占总固定碳含量的48.22%,矿床平均品位6.97%。同时石墨资源品种结构较齐全,既有适用于石墨烯等高端石墨产品研发的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如西沟和锅盔山石墨矿床,也有适于做球形石墨、高纯石墨和电池负极材料的中细鳞片晶质石墨矿床,如石灰窑石墨矿床。

目前,除石灰窑石墨矿权由我市民营企业取得采矿权外,其他探矿权尚未投放市场。由于采选条件好,易采、易选且矿床集中度高,特别利于集中开采。以西沟石墨矿床为例,首先是易采,矿区地貌为丘陵区地形,矿床处在正地形,覆盖层薄,易于露天开采,矿体总剥采比为1.67∶1,综合采矿成本较低;其次是易选,该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以石墨片麻岩为主,属于大鳞片晶质石墨,可选性较好;第三是矿床集中度高,利于集中开采,62条主矿体只分布在1.71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利于开采布局,可最大限度减少占用林地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石墨被称为“21世纪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资源”,素有“黑金”美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就对石墨烯开发利用及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石墨产业列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我省做好“三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个新”目标和“六条路径”,把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作为煤城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把石墨产业作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七大主导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推进,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石墨产业。

我市充分发挥石墨资源保存完整、产权清晰、储量较大的后发优势,认真借鉴其他地市在产业定位、技术保障、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市在推动石墨产业发展中,按照“探、采、加、生态修复”一体化的模式,以高品质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为核心,重点在中高端产品生产加工领域策划生成项目,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者和龙头企业,实现集群发展,促进石墨资源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最终把我市石墨产业打造成有规模、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助推城市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


双鸭山市推动石墨产业发展的系列报道之一 让资源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


双鸭山市推动石墨产业发展的系列报道之一 让资源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