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抓住“新四大紅利”,堅持服務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如果概括一個2019年的關鍵詞,很多人會選一個字——“冷”。2019年,冬天漫長,暗夜如磐,很多人把“我太難了”掛在嘴邊。回顧2019年,宏觀經濟環境遭遇了空前的變化和挑戰,曾長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的人口紅利、城市化紅利、互聯網紅利和全球化紅利已經逐漸式微,中國經濟正經歷一次深刻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傳統四大紅利不在,在這樣的一個寒冬之中,酒店行業將會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與機遇?


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在2019華住世界大會上指出,隨著中國城市化率的攀升、出行基礎設施的發展、移動支付的快速滲透等,新四大紅利正在勃然興起:新人口紅利、新城市化紅利、新互聯網紅利、新國際化紅利,將會極大地推動中國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

季琦:抓住“新四大紅利”,堅持服務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季琦:抓住“新四大紅利”,堅持服務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以“新人口紅利”為首的新四大紅利時代到來

人口紅利曾經是中國經濟騰飛的最主要驅動力。但是近些年來,伴隨著人口增長速度的放緩,總人口中勞動人口的比重逐年減少,使得中國經濟所享有的“人口紅利”的黃金時代正在漸行漸遠。在此情況下,原有的以廉價勞動力為主體的工業發展模式逐漸難以為繼,中國經濟不得不痛苦地進入一個歷史節點。


在以提供廉價勞動力為主要形式的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的時候,另一種人口紅利——消費紅利——正在出現。14億人口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蘊含著無窮的潛力。季琦在華住世界大會上,用一組形象的數據描述了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南京一年吃掉一億隻鴨子,武漢一年吃掉30億隻小龍蝦,中國有50萬家奶茶店,還有2億輛私家車、11億智能手機、一年500億的快遞……”


更重要的是,在這14億人口之中,中等收入人群已經達到了4億。這些富裕起來的新中產,具有與老一輩中國人完全不同的消費觀。他們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和購買能力,更注重追求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成為當前“消費升級”主體力量。新人口紅利通過消費的形式,轉變成了“消費紅利”,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目前,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經達到了76%,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60%。


“新人口紅利”的到來,將會使“中國服務”加快取代“中國製造”,成為主導性的產業。對於服務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而酒店業作為服務業中的一個重要領域,也將迎來快速的發展


除新人口紅利之外,得益於高鐵航空等基礎設施的大幅度改善的新城市紅利,使得商務出行和休閒旅遊都更加便捷,人口流動不再侷限於一二線大中城市,三四五線城市正在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已達 86%,居於全球榜首。而當互聯網已經成為所有行業的基礎設施後,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再做一次,“新互聯網紅利”將賦能傳統企業迎來了第二春。在新的國際形勢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讓世界重新審視中國,借用

任正非的總結“利用世界的能力和資源,來領導世界。”中國值得被當成全世界來做——這便是新國際化紅利。


新四大紅利效應疊加下,華住充分把握機遇,加速發展。到 2019 年底,華住開業酒店數量將達到 5400 家左右。未來 3 年,華住將加速實現萬家燈火的戰略目標,建立全品類的優勢地位。


季琦:抓住“新四大紅利”,堅持服務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深化供給側改革 賦能中國酒店業發展

中國酒店市場很大,有81萬家酒店,2000萬間客房,算到人均客房數和美國是相當的,中國的酒店業從整個存量來看,體量很大,但是美國酒店平均數量是93間,中國酒店數量平均25間,單間收入一百元人民幣不到。而連鎖化率也是全世界最低的,中國的酒店業包括幾個大的連鎖集團,華住、錦江、首旅,都基本在盈虧平均點上下波動,中國的酒店業還是比較不樂觀的,長期以來都是不樂觀的。


供給數量充分,但是品質不高、盈利不好、收入不佳,這是非常典型的酒店供給側問題。在當前中國經濟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酒店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也刻不容緩。正如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所說,“不在供給側改革,不做存量的提升,不做高質量的供給體系的打造是沒有希望的”。


酒店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取決於品牌、產品、效率和規模,誕生在2005年的華住集團,已經走在了酒店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前列。正是依託強大的會員體系、技術中臺能力、運營體驗和產品研發能力,華住成為高質量供給側的代表,並進而引領中國酒店業的供給側結構改革,賦能中國酒店業的發展。


1、以品牌加持促存量調整


華住是一個以管理加盟為主的連鎖酒店集團。從2005年成立以來,華住就以標準化的房間、平易近人的價格以及便捷的加盟形式,開始迅速取代傳統的招待所和小旅館,遍佈大江南北,不斷為旅途中的人們創造更加豐富多元的住宿體驗。


華住的酒店產品比如漢庭、全季、桔子水晶等,都有著顯著的產品特點和硬件標準,成為中國酒店行業的標杆和引領者。目前,華住的酒店數量已經達到了5000多家,每年新增的酒店數量在1000家左右。這些優質的增量產品,給了消費者最佳的選擇,擠出了部分劣質庫存,並且給予了整個行業方向性的指引。


2、優化供給結構,合理佈局“國民酒店”和中端酒店


目前,酒店行業的供給結構還不是很合理。經過十多年的連鎖化進程之後,品牌經濟型酒店已經佔到經濟型酒店的四分之一,是連鎖化程度最高的區位。而在中檔酒店中,品牌中檔酒店的比例只有10%,比例偏低,因而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與供給不足的中檔酒店相比,高檔酒店則由於前幾年的大規模擴張,處於供過於求、產品結構浮誇錯位的局面。


面對這種狀況,華住一直堅持著服務於大多數消費者的原則,努力優化酒店的產品結構。一方面,華住繼續深耕經濟型酒店,服務 10 億人的大眾市場,讓漢庭成為高品質、低成本和平價的“國民酒店”,開遍每一個縣城,成為“從農民工、司機、軍人、教授、企業家、公務員都可以住的國民酒店”;另一方面,面對4億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升級需求,華住近些年一直持續加碼中檔酒店,目前全季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800家,它和星巴克、華為一樣,成為中國中產階級的身份標籤,全季酒店將繼續引領中產生活方式,目標是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檔酒店品牌。


3、實現智能化,增強客戶體驗,提升華住管理效率


在互聯網技術應用方面,華住已經是業內最成熟的企業之一,在每一個可以優化的細節之處,華住都實現了技術優化。經過十幾年的技術積澱,華住已經形成了一套閉環、複雜、實用、有效的商業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是由線下門店和酒店產品組成的硬件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形成了華住的會員體系、供應鏈、IT技術、雲服務、品牌本身、商業模型等等,形成了跟硬件緊密配合的,無處不在的軟件系統。


這種技術化改造,給華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目前華住會會員達1.5億,貢獻了 80%的間夜量,華住會App用戶數量已經達到 5017 萬。華小二智能前臺、華掌櫃自助入住以及送物機器人等 AI 系列智能技術也得到了廣泛運用,不僅提升了客戶的體驗,也為華住每年節省的人工成本接近6億元。華住所建立的供應鏈體系,可以幫助加盟商大幅降低採購成本。其中央採購平臺——華住易購,2019年的採購額超過了30億,成為了酒店行業的“天貓”。這些智能化的技術服務手段,減少了對中間流通環節的依賴,進一步較少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個行業的效率。


季琦:抓住“新四大紅利”,堅持服務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季琦:抓住“新四大紅利”,堅持服務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結語


一個企業能走多遠,能有多強大,是由這個企業的哲學和思想決定的。華住是一家低調務實的企業,它既不走風口路線,也不走網紅路線,而是以踏實的價值創造服務好客戶和合作夥伴,以向善為使命,實現行業的價值共生。


季琦:抓住“新四大紅利”,堅持服務最廣大的消費群體


經過14年的發展,華住集團已經形成了包括漢庭、全季、宜必思、桔子水晶、桔子精選、諾富特、花間堂、禧玥等在內的18個酒店品牌,運營著5000多家酒店,遍佈400多個城市,成為國際上規模和盈利增長最快的酒店集團之一。目前華住市值已經達到了100億美元,在酒店集團的市值規模中排名全球第四。


在充滿變化的2019年,華住依然堅守初心,強調要以長期主義應對機會主義,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有價值的事情。這樣的企業一定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