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对大碴粥是真爱,坐地上端碗粥,拌个黄花菜,吃得贼拉香


前提是爱吃这一口,关系铁,孔姨和杨姨这么多年跟二姨玩儿在一起,一个是性格相合,都善良、勤劳、厚道、贴心;再一个是诸多的苦难经历中锻打了友谊,彼此都经住了考验,今天她们不上班,在二姨家集体织毛衣,到了中午,烀一锅大碴粥,拿筷子就开饭。

主食有了,还是粗粮,六十年代生人的几位姨对粗粮和我们有不一样的理解,她们从困难时期过来的,曾经一度对粗粮厌恶至极,因为吃伤了,当他们还小时,细粮都得留给上班的爸爸吃,但过了一定时期后,对这种最熟悉吃食的渴望和依恋会再度回魂,并一发不可收拾。

来瞅瞅今天的菜吧,不能再家常的家常便饭:孔姨自己晒的黄花菜,二姨用鸡西辣菜的手法给凉拌了;炒了个黑白无常,为了配色,又加了胡萝卜,切了点肉片儿增香;蘸酱菜,东北人餐桌的保留曲目,盘子里有萝卜、大葱、黄瓜;酱油醋泡的小咸菜,有卜留克丝还有腌小辣椒……


黄花菜是自己采的,虽然不花钱,但很费工夫,回来挑拣后晒干保存,遇上天气晴朗还得再翻出来日光浴,留下的都是最嫩的芽儿,水焯一分钟捞出,冷水浇透,放凉拌八宝一顿搓:蒜末、生抽、盐、糖、白醋、辣椒油、香油、洋葱胡萝卜等配菜……

家里来且还能这么随意地吃口饭的,东北话叫“咱这都没啥说的”,关系铁,没银挑理,丝毫不见外的意思……这样的关系让人轻松,有些家宴上啥菜事先都得掂对好,上啥菜显得重视,多少钱标准,几个菜……这些都是宴请的负累。

“小时候俺家我妈一烀大碴子我恨不得都想绝食,真是吃得够够儿嘚……”“还有高粱米饭、全面馒头、苞米面菜团子,现在的银都当个宝儿似的,我那时候一瞅这些胃直反酸水儿……”“现在怪了,隔三差五不吃点儿粗粮,浑身不得劲儿……”

时代在变迁,粗粮也从果腹最便宜的主食,一跃成为“健康饮食,粗纤维膳食,低卡食谱”的香饽饽,被过度包装后的粗粮价格飙升,让平民百姓望而却步,如今吃点儿有机的粗粮还成了高消费,多亏生活在黑土地,不用犯愁这些。

仨人同年代生人,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她们边吃边唠,开怀时哈哈大笑,扼腕时默默垂泪,痛恨时还会从嘴里溜达出个脏字儿,虽然彼此熟透了,但总有说不完的话。

想到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别在爱情上耗费太多精力,上好的友情和亲情将负责你生命中的绝大部分美好……”仔细想想,就是这么回事儿,刻骨铭心的爱,纵然让人神往,但友情和亲情像氧气一样供养着呵护着你,从不离去,也永不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