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说内家拳的气:气运身,气腾然,气出功

我的内家拳初心:养身保健;从未涉猎攻法防法,技击实战。所以我喜欢探索养身内功心法,但是并非盘坐念经类的,必须通过功架呼吸导引,说不接近实战,实者能练出很强的抗击打能力,抗击打这只是练气的一种体现;像拳击,泰拳,散打,空手道等等,照样能练出很强的抗击打,但是又和内家拳的不一样,更不会出现我这种身体最脆弱的部位也能抗击打的情况(裆部,男人最脆弱的部位也能遭受重击,养身强体更是一流);话不在多说,来聊聊“气”;

专说内家拳的气:气运身,气腾然,气出功



“气”,无论是打拳还是养身方面,有无可替代的神奇作用。“气遍全身躯不稍滞”了,“腹内松静气腾”了,“开合虚实气贴背”了,如果练出这些体感来了,那么,打拳,强身会有妙不可言的奇功。今天,我不引经据典,只说亲身经历和体验,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分享气之奇妙。


一、气怎么运身?

佛烧一柱香,人活一口“气”。此气非呼吸之气,而是生命本源气血之气。练拳要练气,不练气不是内家拳,但气,并非拳的专利,而是我们生命体的专利。这个专利对我们身体的作用非凡,即有正能量又有负能量。你心怀宽广,愉悦舒朗,不争不斗,气是正的,身体必健康快乐;你憋拉巴屈,烦恼不止,争强好胜,气是邪的,身体必出问题。我们练内家拳第一要求是排除杂念,放松心态,丢掉烦恼,这就是培养正气,趋避邪气;所以我们要用意不用力,用善意,不用孬意,不练攻击,也不练防守,不求打打杀杀,只求安泰祥和,这叫培养正气。长久练拳的人为什么心胸坦荡,乐观豁达?是用善意培养了一身正气使然;现代搏击亦是如此,越练习越智慧,情商越高;搏击亦是智力的对抗;不在搏击领域,不过多论述;


练拳,从无极起始,首要“以神领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本已具身,如何导之?如何运之?关键,意也,意要善,要真,但意勿大,意勿重,否则气滞,无体感,用力练拳气必滞而无气感,所以很多人练拳十几年,不知什么叫“内气”;用意练拳,意要淡,意要轻,此意,气可行,感之渐显现,不用力练拳,气必通。用意不用力练拳的人,互相一交流,不可或缺的话题是“内气”。

专说内家拳的气:气运身,气腾然,气出功


气怎么“运身”呢?若气运身,关键在打拳中的意,在“有意无意之间”的那个“意”。长时间有意无意地打拳,“用意不用力”,把力练干净了,身上就会产生气感。气感的症状是,或热,或麻,或胀,或沉,或轻,甚至在行拳中身上其个局部有疼痛、有针剌、有跳动、有虫爬之感。无论产生如上什么特殊体感,都是练拳之喜,练拳之功,练拳得法,拳,练对了,叫“得气”。

这些“得气”之感,练之则有,不练则无,在“有意无意”练拳之中时隐时现,时有时无,其突出特点是:求之不得,追之不在,留之不存。得气之后,不要求,不要追,也不要留。求、追、留都是意重意大,所以才有“意大则滞”“在气则滞”之说。

我的“得气”之感是从丹田(肚脐下)开始的,丹田的气感有了之后,练着练着,手上就出感觉了,有时麻,有时胀。练着练着,手臂上也出感觉了,慢慢地,渐渐地,身上也出感觉了。手臂和身上的气感不止是温热。阵痛、跳动、串动也时现时隐。各种“得气”之感均是先发生在一个点上,(是穴位上),继而如水润物一样,滋润开来,不断扩展。在练拳中得了气感,更增强了拳的无限兴越,有了踏进内家拳的信心,是得了“好处”了,进而另自己更加热爱这种运动方式,如吸烟一样,有了离不开断不的“瘾”(比喻不太恰当),越练气感越多,越练气感越明,越练气感越强,天长日久,积月累年,就明白了什么叫“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了。意到气到,意动气动,意静气静,意行气行。

专说内家拳的气:气运身,气腾然,气出功



二、气怎么“腾然”?
气,是生命的根本,如有源之水,随时可以流动。意,是水源的开关,它可以调节气是流动还是安静。打拳,淡淡的意,调动了流动的气。

什么叫“身遍全身不稍滞”?会“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了,气感在行拳中渐而丰富,继而圆融,久而畅通,这种“得气”之感,越练越舒服,越练越享受,越练越有瘾,越练越妙不可言。这就是“气遍全身不稍滞”。


什么叫“腹内松静气腾然”呢?

练到气不稍滞而妙不可言了,就是“气腾然”。这时,要打拳,站定稍一静,就会“气遍全身”,拳一运,气就流动,这种流动是随着拳的“式子”顺“势”流动,意到气到,意动气动,意静气静。练到“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分上,练拳的方式就多样化了,只用意不动肢体就可以打拳了,叫默练;或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就能默练几个式子。什么叫“生活化”?这就叫生活化。到了“气腾然”的分上,意的品质会明显影响身心。意念优良,心情愉悦,得到的是健康长寿,生命的品味高了;意念邪恶,心胸狭窄,得到的是疾患缠身,生命质量差了。练拳练到气腾然的境界,人,只能高兴不能烦恼。高兴,正气腾然,非常舒适;烦恼,邪气腾然,立马难受。所以,练对了,练好了,人的性格、人品都会起变化,心善,乐观,开朗,豁达,诚信,友好。而且想不好都不行,气,管着呢!

专说内家拳的气:气运身,气腾然,气出功



三、气怎么“出功”?
我炼的是三大内家拳(杨氏太极,八卦掌,形意拳)和呼吸吐纳导引术的功法,我一直和朋友说,在练功的道路上,我是幸运的,真的,我两个师父,功法都是内家拳的顶尖功法;并且碰见了好的师父;最主要是科学自然,并非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奇怪八门的功法,因为在传统内家拳领域,难免会接触一些神乎其神的人,特别是现在的信息发达,加的群也是五花八门,里面的言论很扰乱心神,初学者更顶不住那种语言诱惑,后来想想这也并非是坏事儿,这些东西现在另我越发的坚定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切当是“磨刀石”吧;暂且不论;

内家拳特点是注重神、意、气的修炼。神意气是内家拳的真正内劲,神意气的化合是功夫的核心。


专说内家拳的气:气运身,气腾然,气出功



气怎么“出功”呢?

气,怎么叫精,怎么叫出呢?周身气道打开了,气路畅通了,关键穴位如百会、印堂、肩井、大椎、膻中、气海、命门、尾闾、环跳、劳宫、涌泉等等都激活了,大周天(三阴三阳经)小周天(任督二脉)全都通畅了,练到这个份上,神意气就可化合了。神领,意行,气到,一举动,神领意,意在先,气显奇。

打拳,各个穴位都能互相沟通说话,大小周天温热柔和,气可聚可散,聚,成球变点;散,成圆变圈。无论聚散,都是气场,气变场,如电如风,就有场能。这就是我们修炼研究的功夫。
只用意不用力,而且丝毫不挂力。体内的气感是虚、空、无。手,是“妙手空空”手;臂,是绵絨柔软臂;身,松如棉团身;脚,如虚如离脚。状态如此这般之时,就是“轻灵”身、“虚灵”体,就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摸我,我如空气,让他摸不着、却又碰不得,他想碰,我即刻神意气变点,“打点不打人”,人,或跳或飞,必逃无疑。
我练出“得气”之感大约用了二年(原先练的三大内家拳的功法,相信内气的理论),后来拜我的第二位师父,从此逐渐练出了神意气化合的东西。自此我身体的几处薄弱部位(咽喉,软肋,裆部)都能产生抗击打了,可以说是周身抗击打,自己觉得有点功夫,在后来又明了人乃血肉之躯,怎能如铜铁?从此,反思、加深体悟,很少展示抗击打功夫了,自觉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人,只是一个脆弱的人,但是更增强了我对内功心法“上下求索”的决心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