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網飛出品的《王冠》的確是一部精美的歷史正劇,而編劇的功力也很強,《王冠》的編劇是曾借《對話尼克松》和《女王》兩獲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的作家皮特 摩根,前三季已經播完,每集都是一段獨立的事件,卻又彼此串連,勾勒出王冠之下,一個家族的群像。

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每一季都有著查爾斯成長的痕跡,當我看了查爾斯的童年成長印記之後,我開始對他有了一些理解和同情。

一、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讓他敏感、膽怯,而這又讓父母更不喜歡他。

查爾斯是伊麗莎白女王和菲利浦親王婚後的第一個孩子,按理說第一個孩子會得到父母的無盡寵愛和期待,但查爾斯並沒有得到這一切。

他出生後不久,女王就和丈夫菲利浦在丘吉爾的安排下,開始了長達六個月對大英帝國全球殖民地的巡遊。而嬰兒時的查爾斯就由外祖母和保姆一同照顧。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後來女王加冕之後,因為對政務的不熟悉,常常花大量時間處理公務,而處理公務的力不從心,女王發現自己從小几乎沒有接受過正統的通識教育,於是更加倍的去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並請了一位教授來指導自己。

可以說,女王根本顧及不到自己的兒子查爾斯。

而這時女王和丈夫的關係也是一言難盡。

從巡遊回來,菲利浦就不高興,他受不了要一直站在妻子的身後,充當一個照像背景板,而同時,他的孩子們也不能擁有他的姓氏,他們只屬於溫莎家族。

他覺得他的工作、前途、自由都因為這一場婚姻而沒有了。而他驕橫、活力和自由,他開始看不上女王的刻板、穩重和一絲不苟。

他開始了各種理由的探險、出遊甚至獵豔,有時一走幾個月。

一直到他們結婚十週年,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安德魯王子出生後,他們步入中年,婚姻才慢慢開始步入穩定。

所以,他也顧不上查爾斯和安妮。

即使是偶爾女王帶著全家出行訪問,忙於公務的女王也是把孩子交給保姆 。

父母讀讀睡前故事、一起帶著上動物園喂猴子,在媽媽懷抱裡睡覺,這些普通小孩的日常,查爾斯和安妮統統沒有享受過。

1954年,小王子查爾斯和安妮公主在直布羅陀皇家之旅中,去看了著名的巴巴里猿,是和保姆們一起去的。當時,年僅5歲半的查爾斯獨自餵了巴巴里猿。

可以說,查爾斯童年雖然生活和物質上都有專人照顧,但父母卻大部分時間都不在身邊。

這也使得查爾斯和父母的關係缺少了尋常家庭中的親密感。

他不敢在父母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

而他的性格敏感、纖細還有些脆弱。

這種性格讓軍人出身的菲利浦非常看不上自己的兒子。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他對王室那些虛假和刻板規定的厭惡,覺得正是這些刻板的規矩帶壞了自己的兒子。

看著脆弱、敏感的兒子,他常常忍不住粗暴的呵斥。雷厲風行的軍人,看到弱雞的兒子,自然是百般不順眼。

就象《權力的遊戲》中,強硬,冷血,治軍嚴謹的將星藍道 塔利,卻擁有一個痴肥,膽小,懦弱的兒子山姆 ,就象藍道塔利用盡方法來訓練和折磨山姆 ,最後請來了魁爾斯的男巫,用野牛血給山姆洗澡,寄希望以巫術來增加兒子的膽氣一樣, 菲利浦也將兒子查爾斯送進了一所鐵血學校,學校簡陋嚴格的程度,被網友戲稱為蘇格蘭版楊永信學校。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不過別誤會,沒有電擊,但有孤立、打小報告、砌牆、幹體力活,每天早上起來光腳踩在泥地裡跑步,然後去洗冷水澡。還要拉練,揹著沉重的揹包,翻躍各種障礙步行幾十公里。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菲利浦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鍛鍊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二、菲利浦糟糕的童年過往,嚴重影響了他對查爾斯的教育方式


可是,查爾斯小學的校長,曾經明確的和女王探討過,建議查爾斯去上伊頓公學。

校長甚至明確的向女王表示了,查爾斯是個敏感、內向的孩子,但他住寄宿學校,會吸引來很多的娛樂記者的偷拍,人們對他的關注和老師們對他的尊重,都會引起其他孩子的嫉妒。當然學校會竭盡所能,但是您要知道,那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些很可怕。

這幾乎就是在明著說查爾斯這樣的孩子,會容易遇到校園霸凌。

所以,顯然伊頓公學這樣培養紳士的貴族學校更適合他。

得知自己可以經常回家,還能去伊頓上學的查爾斯高興極了,開心的試禮服,拍照。

可是,沒多久,就被父親菲利浦否定了。

菲利浦甚至以夫妻關係威脅女王不要干預,他是父親,他懂得怎麼教育兒子,怎樣才是對一個男孩來說是最合適的。

就這樣,可憐的查爾斯被父親送進了高登斯頓學院。

住父親當初的那個靠窗的床邊,窗戶是壞的,雨雪天氣時,會有雨水和雪花飄到床上。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這幾年,被查爾斯後來形容是地獄般的生活,據說曾經查爾斯半夜曾被宿舍的其他十幾個男生一起踢他、打他。

甚至有報道說,在公眾場合查爾斯總是忍不住的去摸領帶 、袖釦、口袋,其實都是一種神經質的表現,是無法剋制的緊張。

真應驗了小學校長跟女王說的那句話,十幾歲的孩子,有時候是真的很可怕和殘忍。

這段經歷給查爾斯留下了很大的陰影,所以當查爾斯當了父親之後,毫不猶豫的就把兩個兒子送進了伊頓公學。

菲利浦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子呢?

這和菲利浦的童年有關,他的母親愛麗絲公主和舅舅蒙巴頓公爵都是黑森-萊茵家族,也是德國貴族的一支。所以,當愛麗絲帶著丈夫和子女一家從希臘逃出之後,菲利浦的三個姐姐都嫁給了德國貴族,他們都是納粹軍官。

他當時上高登斯頓,只是因為沒錢,而這個學校是姐姐給他找的,這個學校曾在德國開過,後來搬到了蘇格蘭,他上這個學校可以減免很多費用。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在這裡,他和查爾斯一樣,受不到了不公的對待,被排斥,被孤立,也同樣捱打。也同樣要幹那些粗活,進行那些嚴格的體力挑戰。年少氣盛的他反抗了學校的校長,給姐姐打了電話。姐姐決定在去倫敦參加親戚婚禮後去看看他。但姐姐全家就在那次的飛行中遇到了空難。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在姐姐的葬禮上,菲利浦的父親非但沒有擁抱這個許久未見面的小兒子,反而當眾指責是菲利普害死了他的姐姐。這讓菲利浦極為痛苦,回到學校後的菲利浦發了瘋一樣的拼命攪拌水泥,搬磚砌牆,不眠不休,那是他對抗校長後的懲罰,他彷彿是要用盡全身力氣,去把這個學校大門蓋好,洗刷掉自己的愧疚和罪惡和憤怒感。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可姐姐的死根本與他無關,雖然那是他最愛的一個姐姐。

所有的同學看到不忍,想要幫助他,都被校長制止了。校長說,菲利浦不開口,誰都不能去幫他。

直到菲利浦實在精疲力盡,一身泥水的跑進餐廳向同學求助時,全校的同學都過去幫助他,學校大門很快就安好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那一刻,菲利普才知道,原來有些事,可以不用自己扛。

只是後來,生活越來越順利之後,他漸漸忘卻了當時的心酸和難過,甚至是屈辱,只留下了關於成長和堅強的美好記憶。

或許在那個年代,心理學還沒有普及,王室的人也並沒有在意過。

但早在菲利浦一次出訪澳大利亞的時候,一位澳大利亞的女記者就非常犀利的指出: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我不認為你和別人有一樣的地方,你從小就孤身一人,你最愛的姐姐塞西爾和一名納粹死在了飛機事故中,那會對一個男人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是種會影響到你自己的孩子,和英國未來國王成長的創傷。

菲利浦確實把自己所有的經歷都代入到了查爾斯身上,認為自己兒子也必須經歷相同的事件,才能成長。

可是,他忘記了,時代不一樣,查爾斯和他的經歷也完全不一樣,不需要重複他的一切。

懦弱的而敏感的孩子,有一顆浪漫和細膩的心,事實證明查爾斯對繪畫、藝術、園藝、哲學、戲劇都非常感興趣,並且擅長。

三、兒子的長大即意味著她時代的終結和老去,世上最複雜的母子關係


作為英國的女王,伊麗莎白無疑是極其稱職的,但是作為查爾斯的母親,也許她是不夠的。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她其實有著作為母親的直覺,但每次當查爾斯向她求助時,她卻總是更傾向於丈夫的意見,哪怕她心裡知道,查爾斯上伊頓公學肯定更合適。

她或許不懂心理學,但她明確的知道,傷痕累累的孩子,未來就毀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但當丈夫威脅她:要她守住丈夫的心。

在兒子與丈夫之間,她還是退讓了,沒有去維護兒子。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也許,對於孩子,只有在他身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越多的人,才會和他的感情越深,對他越疼愛。女王對於她的兩個兒子,查爾斯和安德魯,是完全不同的。

即使知道當查爾斯終於熬到了從那個可怕的學校畢業,在劍橋三一學院後才度過了可能是他這幾年來最開心的時光,當政府要求威爾士親王去威爾士學習三個月,在明知那個地方對於王室向來持反對意見,她還是堅決的讓兒子去了。

去,可以。這是作為未來繼承人的責任,可是你作為母親,沒有安慰,沒有鼓勵,也沒有溫言細語。

就把兒子扔到了那個會孤立他,冷眼看待他,四處都是敵意的環境中。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即使後來查爾斯只花了三個月就學會了威爾士語,並且成功的用威爾士語對當地人發表了演講,成為了第一個用威爾士語發表演講的威爾士親王,但只是因為兒子悄悄的改了演講稿,她仍然疾言厲色的訓斥了兒子,照樣是沒有認可,沒有鼓勵,沒有聽從他內心想法的耐心。

那一刻,我真為查爾斯感到難過。

雖然女王自己就在25歲修改了官方給她寫的演講稿,雖然她考慮過讓查爾斯自己來修改,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是一旦面對查爾斯,她無法做到平和和溫柔,只有不耐煩和暴怒。

但同樣的情況下,她可以很自然的對待小兒子安德魯。

她對查爾斯說的只有王室的責任,可是她忘了嗎?她的父親又是如何慈愛的教導她的?查爾斯可曾得到過這些?

但是對於小兒子安德魯,女王就格外有耐心。從小就帶著長大,睡前給讀繪本,講故事,親他,抱他,因為安德魯是在女王登基10年以後生的。那時女王已經對於政務已經駕輕就熟,菲利浦也終於成熟一點點,不再像之前那麼能鬧騰,兩人之間的磨合趨於穩定。

而女王的母愛也完全被激發出來。

安德魯是女王最愛的小兒子。

所有的國王在面對自己繼承者的時候,心情都是很複雜的。心裡明明知道他慢慢的長大,也就意味著自己的時代一天天的過去,甚至是自己生命的終結。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所有的繼承者面對他們的父母,心情也很複雜。心裡明明想著,想要有一天,繼承王位。可是,那一天也意味著父親或者母親的逝世。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王冠之下的親情總是沉重的,查爾斯在教他威爾士語的教授家裡做客時,當看到教授夫妻一起去送孩子上床睡覺時,查爾斯才突然驚覺,原來正常有愛的家庭是這個樣子的,原來父母是這樣愛孩子的。那一刻,他崩潰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有一個事實,他此前從未懷疑過,那就是----也許他的父母根本沒有那麼在意過他。

所以,哪怕明知道卡米拉最開始並不是真心待他,但卡米拉很會傾聽他,會在意他的看法,所以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陷了進去。並且,越是父母反對,他越是起勁。

父親菲利浦希望他能夠堅強、勇敢、利落,並且對待情感,在某種程度上冷漠,可是這些他沒有,他妹妹安妮公主倒是都具備。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每對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無知而又茫然的。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看了查爾斯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歷,我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而反抗父母,往往是孩子長大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