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通訊員秦衛紅 劉平 記者羅瀚 胡新金

在抗美援朝戰場屢立戰功,他不求聞達、深藏功名,如果不是鎮委書記許安高走訪貧困戶得知,別人根本不知道他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12月20日,記者慕名來到位於湖北省監利縣橋市鎮小康村(原安橋村)九旬老人梁賢廣的家,採訪了這位92歲高齡的老兵,記下了他封塵60年的傳奇故事……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堅守報國志 牢記使命砥礪行

1928年3月17日,梁賢廣出生於湖北省監利縣橋市鎮安橋村(現小康村)一個普通農家,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苦難深重,飽受外國列強的侵略與蹂躪,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老人一家同千千萬萬的窮苦人民一樣,遭受兵燹水患之災,過著食不裹腹、衣不遮體的貧苦生活,年輕的他就過早的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任。1950年6月20日,朝鮮戰爭爆發,為保家衛國,作為家裡唯一的一個兒子,23歲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棄田從戎,於次年應徵入伍,報效祖國,光榮地成為華北軍區66軍197師589團二營六連的一名解放軍戰士。據老人介紹,他當時所在的589團前身系察綏游擊隊(據史料記載,該游擊隊1940年春與八路軍120師359旅的雁北支隊合編為雁北支隊,1948年7月編入華北軍區第3兵團,1949年2月改編為第66軍197師589團),是華北軍區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享有很高的名譽。在部隊,他一刻也沒有忘記父母的教誨和鄉親們的重託,如飢似渴地學習文化知識,以彌補學業上的“先天不足”,成為全團當時少有的幾個優秀學員。1952年1月,朝鮮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他所在的部隊奉命入朝作戰。在槍林彈雨中,身為排長的他帶領戰士奮勇殺敵,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三等功兩次。後來朝鮮戰爭勝利後,在毛主席“開發礦業”的號召下,無數熱血青年都把“我為祖國尋寶藏”作為人生理想,他也不例外,主動向部首長申請轉業到工作環境艱苦的原鄂東地質勘探隊(今湖北黃石市)第一探礦工程大隊工作,在工作期,他勤學苦煉,認真鑽研科學知識,很快成為了工程隊有名的地質勘探鑽探能手,把人生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國家礦產資源勘探事業。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深藏功與名 彰顯軍人本和色

對於自己抗美援朝的那段歷史,不管是在單位工作還是回鄉務農,梁賢廣老人從不向別人談及,更談不上炫耀,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國家三年自然災害的頭一年,老人原單位機構改革,精減人員,為了減輕單位負擔,他又主動帶頭,向單位申請回到了生養他的故鄉(橋市鎮原安橋村)開展農業生產,自此娶妻生子,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不久大女兒梁華成、二女兒梁華珍、小兒子梁盛芳陸續來到這個家。兒女們一的到來,雖然給這個貧苦農家平添了許多歡聲笑語,但對於老人來講,家庭給他更多的是一份壓力和責任,為了把子女們撫養成人,沒日沒夜地勞作,像一臺永不停歇的機器,卻仍然解決不了溫飽問題,父輩留下的三間低矮泥巴房風雨飄搖,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看著他佈滿皺紋的臉龐和過早染白的華髮,村鄰們好心地勸他:“賢廣,你是退伍軍人,又上過戰場打過仗,為什麼不找政府解決你家的困難呢。”老人總是笑著說:“我的戰友有的犧牲了,而我還能活著回家就不錯了,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再說,政府現在也有難處啊!”就這樣,老人為了堅守那份“趕考”初心,克勤克儉,從不向政府提任何要求,也不佔村集體一分一毫的便宜,一家人過著粗茶淡飯的清貧生活。那時候,因為貧窮,老人現已55歲的兒子梁盛芳錯過結婚的年齡,至今仍孑然一身,踽踽獨守,離家外出打工,幾年難得回家一次。2007年,與老人相濡以沫半個多世紀的老伴也因積勞成疾離他而去,如今老人一個人獨守老宅,飽受著無盡的孤獨……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弘揚正能量 慈心善舉撼人心

走進橋市鎮小康村陳家墩梁賢廣老人的家,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三間牆體尚未粉刷、門窗都是木質的磚混平房,家裡除了一臺舊電視機、一張床、幾把椅子和一桌小方桌外,別無他物,但擺放整齊,當我們與老人聊及他的生活時,老人說,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他,老人原來的單位――原鄂東地質勘探隊第一工程大隊每年還給他寄5000元生活,縣民政部門也按優撫政策給他落實了千元的退伍軍人補貼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日子也還過得去。據村民們講,老人一生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賭錢,但古道熱腸,樂善好施,經常把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拿出來資助別人。2015年,老人生病住院期間,得知同病房的病友段先春(橋市鎮三江村)因丈夫患病早世,家庭特別困難時,他毫不猶豫的拿出2000元幫她支付住院藥費。當他得知本村青年孟祥鵬患結核腦膜炎後,他又柱著柺杖,親自上門看望並送500元錢給他,並鼓勵他積極治療,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熟悉老人的都說他“憨”,說他“傻”,但老人不以為然,總是笑著說:“我這麼一把年紀了,也不需要太多的錢用,能幫一下別人就幫一下。”老人樸實無華的話語,讓我們肅然起敬,他樂善好施的義舉在村民心中樹起了一座無形的道德豐碑。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從槍林彈雨走來,從歲月磨難中度過,現在已到風燭殘年的老人每天都要到村裡走上一圈,有時還到離家2公里外的橋市街集市逛一逛,看一看,心中充滿了對生養他的黃土地刻骨銘心的眷戀。在家中,與老人相伴的的是一臺舊電視機,他說那臺電視是他的知心朋友,什麼事都告訴他。當談起黨的好政策時,他總是滔滔不絕,老人佈滿滄桑的臉上總是寫滿燦爛。“國家繁榮昌盛,人們安居樂業,這樣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百倍珍惜……”老人隨到哪裡,都要諄諄教育後輩。對這位深藏功名、淳樸善良和胸懷博大、富有愛國情懷的老人,我們默默祈禱,衷心祝願梁老身體健康,多享幾年清福!

一位監利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愛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