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山西人的勤勞、吃苦耐勞真的是全國都很罕見的,看看太行山上懸著的三條掛壁公路,再看看曾經不毛之地右玉縣如今卻成為了山清水秀的人間天堂,這一切都離不開山西人民勤勞勇敢,不屈不饒的意志,他們用自己的堅持譜寫著屬於山西人的精神。

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愚公移山是流傳在太行山地區的一個神話傳說,但是小編覺得這個傳說可能不僅僅是傳說,可能是真的,要不為何山西兒女全都遺傳了老祖宗的自強不息、敢想敢做的精神呢?

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我們都知道我國現在先進富裕、經濟發達的村莊有很多,比如江蘇省的華西村被譽為“天下第一村”,如今家家戶戶住別墅開汽車,經濟甚至比一些縣城都發達,但是如果論道最早鄉村改革成功的範例還得是山西省。

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在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有一個村莊叫做大寨,它原本是坐落在太行山麓松溪河畔的一個小山村,在解放前這裡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窮山惡水,有一句形容就是這裡的地形地貌就是“七溝八梁一面坡”,嚴峻的自然環境限制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使得人民生活很是艱難,但是在解放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大寨人民盼來了自己的救星,他就是人民的公僕,一位樸素且勇敢的共產黨員戰士,它帶領當地人民整山治水,建梯田,引水澆地,改變了大寨靠天吃飯的被動生活窘境,使得當地的農業生產與經濟有了一定的起色,在1964年甚至毛主席都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口號。

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是我們每個人心心念唸的事情,但是大自然的嚴酷考驗與人的惰性導致這必定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但是艱難沒有打敗大寨人民,即使在1963年辛苦建好的家園被洪水毀於一旦,但是當地人民依然沒有放棄美好生活的希望,他們在在陳永貴同志的帶領下開展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熱潮。

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如今的大寨已經入選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並且還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如今的大寨農業穩步發展,工、副、商貿業拔地而起,農民生活實現了三有三不,小有教、老有靠、考有獎;吃水不用吊,運輸不用挑,看病不用跑,而且如今的大寨旅遊業也開始蓬勃興起,虎頭山是大寨的重點景點,今日的虎頭山綠樹成蔭、松柏成林,山麓的“大寨展覽館”呈倒“山”字形,是一座民族式仿古琉璃瓦建築,經過4層臺地,登上228級青石臺階,前有墓碑,上書“陳永貴之墓”並鐫刻著他的生平。

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為人民付出一生,人民不會忘記他,淳樸善良的大寨人民該為有這麼一位好領導而慶幸,而陳永貴也為這群知恩圖報,善良勇敢堅強的大寨人民而欣慰,最後祝願大寨的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

山西一村,號稱中華第一村,曾經濟落後,如今卻成鄉村旅遊重點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