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狮山:广东第一大镇的24年成长路

在佛山一环虹岭路出口旁边的一汽-大众华南基地里,一汽-大众MEB电动汽车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10公里外的松夏工业园里,广东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新厂房正拔地而起,预计将成为世界领先的特种漆包线工厂;而在狮山镇中心城区,博爱湖的建设也已经接近尾声,精致的弧形路灯、起伏有致的小山坡、舒适雅致的石凳等都已经安装完毕。

如果时间回到24年前,这些目前狮山的标志性建筑仍然是一片空地。也在这一年,南海市狮山区办事处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南海最小的一个镇街。

从连片的农田,到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强势进驻。短短20余年,狮山从南海的“西伯利亚”,蜕变为拥有65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千亿强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二,广东第一,书写了区域镇街腾飞发展的传奇。

搬“大树”回家

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时代

驱车从佛山一环官华路下来,经虹岭路约几分钟就能来到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如果再往前走两公里,就能来到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围绕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周边,散落着众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企业。

“以前站在村口的大榕树底下,可以看到连片的鱼塘,多得像出海一样。”狮山镇红星社区的居民告诉笔者,在这些大企业来到之前,村子里世世代代都是以耕田为主,村民们基本还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在工业大举发展的背景下,正发生着蝶变。如今的红星社区周边不仅有数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建起了众多人才公寓和商业载体。

红星社区的蝶变史正是狮山镇从农业社会到工业时代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1995年3月15日,南海市狮山区办事处正式成立,管辖原小塘镇的华涌、罗洞、塱下、狮中、狮北、大涡塘6个管理区和原罗村镇的穆院、白沙桥、招大、塘头4个管理区以及原官窑镇的黄洞、唐边2个管理区共12个管理区。

彼时的狮山是南海最小的一个镇街,偏居一隅的狮山曾被称为南海的“西伯利亚”。然而,借着的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狮山先后建起了南海信息产业基地、狮山科技工业园、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多个大型项目,为狮山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统计数据显示,在短短数年,狮山共引入170多家企业,引资额近20亿元。至2000年,狮山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6亿元,比建区时的1995年增长231%。

佛山狮山:广东第一大镇的24年成长路

狮山镇城区新貌。 李仁生 摄

得一提的是,在狮山成立的同一年,南海引进了第一家日资世界500强企业日商岩井。该企业在狮山投资建设佛山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当时的人们或许还没意识到,外资将会成为未来十多年里狮山发展重要的推手,狮山开始全面开启“搬大树”回家的招商模式,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开始纷纷落户,从此开启了狮山发展的全新局面。

2002年10月,本田汽车用品在狮山投产,并于当年实现盈利;2005年5月,佛山丰田纺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落户狮山;同年,佛山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本田汽车变速箱制造正式落户狮山。

作为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任总经理,芦川正幸2004年就开始参与本田生产自动变速箱中国新公司的设立。本田为何最后选择了佛山南海?芦川正幸坦言,最开始只是因为南海与当时旧白云机场的距离较近,抱着“去看看”的想法。考察南海后,他们还相继到珠三角其他工业园进行考察,相比于其他园区的优势大多集中在“有地有地有很多地”“管委会提供全方位支持”上,佛山充分理解企业进驻时的需求,并相应地介绍了周详的配套设施规划情况。最终,本田选择了落户佛山南海,而芦川正幸也于2005年来到佛山任职。

这与2003年日本丰田、日产和本田三大整车厂落户广州有着密切关系。当时南海就提出“广州整车、南海汽配”的定位,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日招商。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包括本田变速箱、旭硝子、爱信精机、丰田纺织等世界500强企业陆续来到南海投资设厂,同时包括东芝、奇美电子等也是在此期间来到南海,而这些企业的选址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狮山。至此,南海狮山密集迎来了第一波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南海当时更是提出大力实施“搬大树回家”的招商引资计划,而狮山正是当年“大树”落地的主要承接地。

据当年的统计数据,从2003年到2006年的3年时间里,投资南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8家,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有53个。

不仅在工业领域,狮山充足的发展空间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在上世纪的最后一年,华南师范大学与当时的南海市政府签约,双方共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地点选址在南海市狮山区。南海第一家大学由此诞生。

打造“汽车城”

世界500强企业集聚狮山

2005年对于狮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南海区“17变8”的并镇举措下,由狮山街道办事处、官窑镇、小塘镇、松岗镇整合为新狮山镇,狮山土地扩大到258.9平方公里,一跃成为南海区第一大镇,这为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伴随着东芝、TCL、爱信精机、丰田纺织、本田等世界500强项目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这些有影响力的优质项目的开工建设和陆续投产,为狮山实现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借助南海区实施的“双轮驱动”战略,狮山开始引入外资和培育内资相结合,开启了由无到有、由大变强的蝶变之旅,逐渐形成了以奇美为龙头的液晶平板产业,以本田为龙头的汽配产业和以东芝、TCL为龙头的智慧家电产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曾经一望无际的广阔土地上,现在建起了规模巨大的厂房,HONDA、TOSHIBA……一个个国际著名品牌的标志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无数冰箱、洗衣机、汽车配件和电子产品,就从这里的流水线上“出生”,经过网络密集的陆路或者水路,运往世界各地的市场,而由此所造就的规模巨大的工业总产值,更是颠覆了人们一般对于乡镇的概念。

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开始被全国乃至全球所关注。

2010年对于狮山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万众瞩目的一汽-大众华南工厂正式签约落户南海狮山,成为彼时佛山史上最大的外资投资项目。

三年后,地处南海狮山虹岭路的一汽-大众华南基地,30万辆整车项目建成投产。从此,“广州整车,佛山汽配”格局被打破,佛山人“整车梦”得以圆梦,在汽车产业版图中从“配角”变为“主角”。

佛山狮山:广东第一大镇的24年成长路

一汽-大众华南基地总装车间。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供图

伴随这一全球先进汽车工厂投产,汽车业产业链相应供应商纷至沓来,推动狮山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截至去年年底,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周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企业已超100家,其中56家重点企业产值累计700亿元,同比增长16%。

一汽-大众的到来拉动了狮山经济的迅猛增长。今年5月9日,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第15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从0到150万辆整车下线,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仅用了不到6年。自成立来,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累计营业收入1699亿元、累计创造税收162.5亿元。

世界500强公司项目的进驻,改变的不仅仅是狮山乃至南海的产业形态。狮山没有满足于“工业进园区”模式所带来的快速经济增长,而是站在经济发展之外,从一座城市综合发展的角度、从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利用超大项目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共同繁荣。

自2005年以来,狮山就在红沙片区实践了“以园带村”的做法,成立红沙管理处。“以园带村”的第一步,首先是村里的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底化改造,“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对接村外的南海东西二线,以及园区的兴业路、虹岭路。完善的市政路网延伸至村,一下子将沙头和红星这两个偏远的村庄推上了发展的轨道。

新旧动能转化

加速向“城市狮山”迈进

回看狮山的发展历史,行政区划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狮山的发展轨迹。2013年,南海再次公布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罗村街道,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狮山镇,同时将大沥镇管辖的颜峰、横岗、兴贤、谭边、高边5个社区居委会调整至狮山镇管辖。

此轮行政区划调整后,南海区辖6个镇、1个街道。而新狮山镇总面积扩至330.6平方公里。至今,狮山镇下辖官窑、小塘、罗村、大圃等4个社会管理处,狮山的发展步伐再一次提速。2017年,狮山镇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广东省首个产值破千亿的工业重镇。2018年,在人民日报公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中,狮山镇位居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2位。

狮山镇因制造业而生,因制造业而兴。制造业作为狮山核心产业,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瞄准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2018年,投资超百亿元的一汽-大众MEB项目顺利动工。与此同时,埃夫特、埃斯顿、华数等国产领先机器人企业相继落户,狮山镇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业,正在成为狮山镇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加速器,机器人产业被列为狮山的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狮山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80万。产业的发展带来人口的集聚,同时也为狮山的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年初,狮山镇提出,要在南海全区、全市乃至全省中找位置、定坐标,推动“产业狮山”向“城市狮山”跨越,全面开创狮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样的转变正是与外部的发展机遇紧密相结合。当前,南海正将围绕“一环两站”,建设创新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先走一步。其中“一环两站”是指“一环创新圈”与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其中佛山西站就是位于狮山镇。紧抓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建设机遇,狮山要通过完善公共交通实现博爱新城、西站枢纽新城和南海大学城便捷互通,重构空间格局,打造具有磁聚力的高质量城市核心区,实现“产业狮山”向“城市狮山”跨越。

如今的狮山,城市面貌正迎来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镇内多家小学、中学名校云集,南海中央公园、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市民服务中心等区级城市配套项目先后落户,狮山体育馆、雅乐轩酒店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今年8月底,狮山镇对外公布,将重点打造10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统筹开发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博爱新城、南海大学城,推动“产业狮山”向“城市狮山”迈进。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磁聚力的高质量的城市核心区将落成。

20多年来,狮山镇从无到有,从南海一个落后的小镇成长为国际化的“千亿大镇”,狮山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的同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座年轻的小镇未来有着大梦想,不甘做“偏科生”的狮山正在努力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狮山”建设,增强城市发展的内生力,展望未来,一个城产人融合发展的狮山正在形成。

■样本

红星社区:一个村居的产业突围之路

从佛山一环驾车北行,在佛山一环虹岭路出口,远远地便可看到一汽-大众的品牌标志。在虹岭路上继续驱车到一汽-大众大门口,各式餐馆、电影院和商场随处可见,平坦的柏油路上,两侧绿化带整齐的树木映入眼帘。

然而,这样的场景在10年前还很难想象。在政府征地以前,一汽-大众这块地长期以来都是连片的鱼塘和农田。“以前的村里遍地都是鱼塘,路也是坑坑洼洼的,现在修建了各经济社进村路。”红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万和说。他于1991年在红星社区工作,至今工作了20余年,是乡村变迁的见证者之一。

◎从农业到工业村里来了世界500强企业

在企业到来之前,红星社区还是农田鱼塘遍布的村庄,是南海区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彼时,红星社区鱼塘遍布,是南海区淡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村民大都以种植业为生,红星社区被视为南海区的“粮仓”,一部分村民通过承包鱼塘,以及发展养殖业先富起来。“当时,一些村民靠承包鱼塘、养鸡养鸭,收入也能达到10多万元一年。不过这类村民只占到少数。”张万和回忆说。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乍起。在“三来一补”的支持下,红星社区也尝试过发展实体经济。该社区的红星大队成立工副业厂,先后建起了竹篾编织厂、喷漆厂、机械厂等,有的企业因道路不通而迁走,均未形成较大规模。

30年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2004年,本田变速箱、奇美电子、旭肖子玻璃相继入驻狮山红星社区。政府通过征地后返租的模式,共在红星社区征收了3000多亩地用于企业生产基地建设。

原有的土地上,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农民的分红由之前一年1000元左右,一夜之间上涨到了6000多元,村民集体收入、股份分红大大提升。

如果说本田等第一批企业的入驻为红星社区带来产业形态的变化,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在2010年的落户则为红星社区带来了更全面,也更为深刻的变化。

据统计,2004年至2005年,红星社区的外来人口才100人左右。如今,这一数字达到了9000多人。除了集体组织收入、村民股份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之外,村民们依托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当起了“房东”,开起了商铺。一时间,红星社区出租屋骤增,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还掀起了企业入驻潮。“一汽-大众落户后,其配套企业也纷纷入驻,甚至很多并不是汽车行业的企业也落户在红星社区,希望能借助大企业的力量发展得更好。这使得红星社区的租金比周边很多地方的租金还贵。”张万和说。

◎畅想居企共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随着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等项目的进驻,红星社区的很多居民也进入企业工厂做一些扫地煮饭等简单工作。但这些企业的进驻给社区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就业的机会。

在张万和看来,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的落户让村里发生了集体收入得以提高,村民也从中受惠。

一方面,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和其供应商配套企业给社区带来了租金红利,为红星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3年,红星社区率先实施村民住院二次医保报销待遇。“如果村民需要住院接受治疗,除了原本社保可以报销的部分之外,我们还会报销个人负担部分的50%。”张万和说。

除此之外,红星社区还将部分集体收入用于养老福利上。从2014年起,红星社区每年投入140万元,每个月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200元补贴,同时还在重阳节给予其相应的补贴。

另一方面,红星社区在探索居企共建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加强与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等企业的联系,共同推动社区的建设。

未来,在狮山镇政府支持下,红星社区将在各经济社建设道路、公园、公厕等公共设施。张万和表示,希望借助居企共建的机会建设一个具有汽车元素的公园,提升村居面貌,以及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亲历者说

佛山丰田纺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牧保博:见证园区的每一步发展

在狮山成长的过程中,“国际化”不仅是一个重要标签也是狮山快速发展的一个“助推器”。纵观狮山2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5年是狮山大举引资外资的“丰收年”,佛山丰田纺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丰田纺织”)就是在这一年落户狮山投产。

“当时主要是为了扩大华南地区的供货能力而选择在南海设厂。”牧保博说,丰田纺织主要生产高档五金件、汽车电子装置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开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供给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等汽车厂商。除了供给华南地区客户外,产品还会供给天津和长春的客户,还有部分会出口到日本。在他看来,狮山距离广州很近,周边铁路、水运等都非常方便,物流优势明显。

在进驻的10多年时间里,牧保博见证着狮山的发展。“当时刚来这里的时候,周边配套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当时政府承诺要修建的高速公路、接通天然气等都一一兑现了。”牧保博说,当时周边没有公路都是荒草,而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

除了便捷的区位优势,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是众多外资企业选择广东南海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狮山无疑是南海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镇街。“南海的政府十分注重与企业的沟通交流,这点非常好。”牧保博举例说,刚落户时周边交通不发达,政府在听取企业建议后,增加了道路规划和公交线路。此外,政府在周边区域规划发展也会与企业进行及时沟通。“政府会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提供服务。

“企业与政府之间都是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这种感觉非常好。”对于狮山的营商环境,牧保博深有感触。他记得,2010年是全国各地劳动争议频发的一年,那时候丰田纺织的劳资关系、企业与员工的互信陷入困境。当时政府为了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举办了演讲和恳谈会。政府以对工会没有认识的外资企业、中方员工为对象,进行了关于工会设立和运营的教育。现在,这个地区的劳资关系发展良好。

此外,一些细节同样让牧保博感动。比如,南海和狮山政府会每年举办沟通交流会,邀请日资的银行、保险公司在现场做经济分析,这让牧保博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此外,当地政府还不时举办日商企业活动,企业在活动中能轻松地积累人脉资源。牧保博说,目前当地政府还成立了“外国人俱乐部”,政府成了联结不同国籍文化的人和本地之间的桥梁。

■数读

●2018年狮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6%;社会工业总产值3552.7亿元,增长6.3%。

●2018年狮山镇实现工业投资超100亿元,占全区48.9%。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5件、著名商标49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652家,增长59.4%,占全区42.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累计1034家。

●2018年狮山镇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74个,累计共340个,占全区46%。双创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新引进市、区人才团队16个,累计达70个。创新成果增长迅猛,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35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803件,占全区42%。

●启动截污管网、提标改造、河涌清淤等185项工程,重点推进广佛跨界河流综合整治,新增截污管道51公里。

来源:南方日报李慧君、汤晓微,通讯员金延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