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7歲男童遭親媽家暴卻仍想她:哪怕被打也想和媽媽待在一起

看得心頭一顫!

時隔近一個半月,7歲男童天天(化名)遭親媽家暴後續事件,今天再次登上微博熱搜。

比起上次的震驚和憤怒,這次更多的是心疼和憐愛。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11月6日那天,天天遭受親媽家暴,身上多處淤青,面部、背部、腿部都是外傷,胸前還有一道很深的刀割傷口,好心人發現後報警求助,於是天天被送往兒童村接受救助,媽媽則被拘捕。

當時,天天還謊稱是自己弄的,極力維護媽媽。

據瞭解,天天成績優異,在班裡是班長,父母離異,媽媽20多歲,在小天的記憶裡,五歲開始,媽媽每當心情不好就用電線、刀具等打他。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起初他會喊會叫會逃跑,但抓回來之後被打得更兇,於是天天放棄抵抗,捱打的時候就默默忍著,甚至極力幫助媽媽隱瞞,不讓老師和同學知道。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現在,天天經治療出院,身上的傷已基本癒合,暫住在兒童村。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孩子愛媽媽如生命,媽媽卻想要了他的命。

可憐又懂事的孩子,依然再跟大家解釋說:

"我媽又不是故意的,她平時就拿刀打我呢,就不小心拿刀劃了一下,然後那天,是因為我一直摳,所以才化膿了。"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現在不疼,只是癢得很。"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當有人問他:想媽媽嗎?

他傷心地說:"媽媽被拘留了,想媽媽,哪怕她打我,我也願意待在她身邊,要不然我就沒有媽媽了。"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他的皮外傷好了,所以他也希望媽媽能被放出來,單純的孩子,心裡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媽媽,一直愛著自己的媽媽。

但事實上,孩子胸口部位的傷口很深,約7至8公分長,醫生縫了約30多針。

可想而知有多疼。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聽孩子輕描淡寫地談論自己的傷口,真的忍不住掉淚,太心疼這個孩子了,小小年紀默默忍受媽媽連續2年的家暴,卻認為是自己沒做好才惹媽媽生氣了,不是媽媽的錯。

如果要問這個世界上誰才是最愛你的人,那麼,一定是孩子,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無私的,是沒有條件的,哪怕你打他,你罵他,他仍然會張開雙手,要抱抱。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在孩子無條件愛你的年紀,請善待他

之前,看過一則視頻,節目組邀請孩子們模仿父母在輔導他們做作業時的樣子。

孩子們把父母的兇狠和羞辱,模仿得惟妙惟肖: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 你動點腦子行不行?
  • 跟你講了這麼多遍怎麼還不會?
  • 你是要氣死我嗎?
  • 我是生了一頭豬兒子嗎?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雖然是模仿,但孩子們玩得並不盡興,憤憤不平中難掩委屈和傷心。

接著,節目組讓他們給父母打分,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本以為他們會打出低分,但讓人吃驚的是,總分10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毫不猶豫地給出了高分,甚至是滿分。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理由是:

  • 他們管我、罵我,也是為了我好。
  • 嚴是愛,松是害。
  • 覺得她們很偉大,很感謝爸爸媽媽。
  • 我愛爸爸媽媽。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我們自詡是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卻又時常忍不住吼他們、兇他們,可無論我們態度怎麼樣,孩子都一如既往地愛著我們,哪怕你事後並沒有和他道過歉。

面對如此愛你的孩子,難道我們不該學會好好善待他們嗎?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不吼不罵,怎麼讓孩子聽話呢?

1、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拿破崙說,一個能控制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憤怒常常會讓我們失去理智,做出非常錯誤的決定或行為。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想打罵孩子,可是卻因為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無法正確地表達情緒而再次傷害孩子。

所以,我們先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控制比較難,但找到適合發洩的方式卻簡單多了。

比如:打枕頭、對著空氣揮拳、吃點甜食、打個電話給朋友等等。

當你找到能有效緩解你焦慮情緒和怒氣的方式後,也就不會一股腦地將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了。

等你冷靜後,再來處理,會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2、多反思自己,多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常常喜歡用高高再上的家長姿態來要求孩子,卻從不反省自己,哪怕明知自己錯了,但也拉不下臉來跟孩子道歉,覺得會有失身份。

所以,當孩子不聽話、對著幹時,只會問怎麼才能讓孩子聽話,卻從沒想過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反,那些有自省和總結的能力的父母,就能更快更好地解決和孩子之間的爭執和矛盾,因為他們會換位思考,會嘗試各種解決辦法,而不是乾著急。

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當家長讓孩子感受到了自主權和被尊重,孩子就會更願意去接受父母的建議並積極解決問題,而不是站到父母的對立面。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3、道理講一萬遍,不如身體力行

教育孩子,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

好說歹說,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就是說不聽,於是失去耐心開始批評孩子,批評還不管用,脾氣就上來了,動輒懲罰,甚至打罵。

也經常聽不少父母抱怨,說自己家孩子太難管了,總是不聽話。

7歲男童被親媽毒打2年,渾身是傷卻極力隱瞞:要不然我就沒媽媽了

但事實上,抱怨的父母,讓孩子專心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時不時地打斷孩子,對孩子的筆跡指指點點;讓孩子好好看書的時候,自己卻打開電視或手機不離手……

諸如此類,自己怎麼可能會聽呢?除非非常自覺的孩子。

所以,道理講一萬遍,不如身體力行.

  • 你要孩子看書,自己先喜歡看書;
  • 你讓孩子安心做作業,自己就少去打擾;
  • 你想讓孩子變得優秀,自己就努力上進給孩子看。

正如,作家鮑德溫所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但願我們從此學會戒吼戒躁,學會善待孩子,善待自己。

1)

2)

3)

※ 作者簡介:果媽,從事教育工作11年,家裡有兩個調皮娃娃。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贊,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