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縣坪頭村:“四部曲”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一片片果樹綠茵簇擁著古樸恢宏、錯落有致的羌族民居,灰牆白頂、黃泥片石,羊角演化而來的屋簷,印著羊頭圖案的窗戶,不時有遊客穿梭其中……這是在國家4A級景區坪頭村看到的景象。“羌族的特色美食特別受遊客喜歡,經營農家樂、開民宿比種蔬菜水果的收入要高多了。”李大爺是村裡第一批開民宿的村民,“以前要從地裡賺錢,現在靠美食、美景增收,日子真是越過越甜了。”

茂縣坪頭村:“四部曲”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坪頭羌寨平均海拔1600米,共有3個村民組,共628戶2040人,其中95%為羌族。“過去村民大多都外出務工,留村村民主要是靠種植果蔬為生,人均收入較低。”坪頭村團支部書記餘楊介紹,“在地震災後重建過程中,坪頭村充分利用城鄉結合部優勢,提出了“村兩委+公司+農戶”發展模式,不斷加快農村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具有鄉村特色的康養旅遊之路。”

茂縣坪頭村:“四部曲”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餘楊正在接受採訪

近年來,多方資金投入了約5000萬元,實施了道路硬化、房屋風貌改造、管線入地等工程。餘楊說:“由於坪頭村的海拔落差約200米,導致公路提檔工程施工難度較大,但是目前村道已基本上完成了硬化。”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見穿梭在村落的大小棧道,走在棧道上就能摘到水果,不僅增加了果樹的附加值,也成為了坪頭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茂縣坪頭村:“四部曲”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俯瞰坪頭村

在奏響改善村容村貌“首部曲”後,坪頭村開始謀劃發展旅遊。坪頭村位於茂縣縣城西側,距成都188公里,距九黃機場160公里,國道213線橫貫全境,是前往九寨溝旅遊的必經之地,交通十分便利。立足這些優勢,當地演繹“第二部曲”,引導村民轉變觀念。

為了引導村民打破靠地吃飯的固有思維,餘楊利用多年在外經商的旅遊資源,同川渝兩地的旅行社合作,發展過境遊。“遊客多了,老百姓通過售賣農產品嚐到了不少甜頭,旅遊收入有所提高。但是在旅遊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中,我們只做到了購。”那麼要怎麼把遊客留下來呢?成為了坪頭村“第三部曲”的發展方向。

坪頭村成立了“坪頭水風羌寨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在內部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明確了村幹部分工,並根據需要引進專業人才。在本地招聘了100名景區講解員來增近遊客和羌文化的距離,緊接著通過將咂酒這類羌文化採用實地展演的形式,讓遊客沉浸式地體驗,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遊客。

茂縣坪頭村:“四部曲”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要將遊客留下來,將坪頭村從旅遊過境遊變成旅遊目的地,公司便帶頭租用村民40棟房子,裝修改造成民宿客棧。“隨著坪頭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來這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多的時候一個旅遊團隊有兩三千人,公司的民宿根本接待不過來。這個時候老百姓看到了商機,不少村民便自發的做起了民宿。”截止目前坪頭村已有3000餘個床位,2018年人均純收入達18300元,今年已接待了325803名遊客。

旅遊勢頭好,村民增收巧。如今,發展康養旅遊,成為坪頭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的“第四部曲”。201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村兩委聯動川渝兩地的老年大學辦起了首屆康養文化藝術節,打造老年人康養基地。餘楊說:“這些老人一般都會在這住上十天半個月,他們可以在村裡吃到剛從地裡摘下來的蔬菜,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真的很不錯!”

“幾個星期前,我們這差不多有兩千多人在這長住,村子上面和下面的停車場都是停滿了的,可熱鬧了。”李大爺樂呵呵地說到。

下一步,坪頭村將按照“度假+避暑+康養”三結合的思路,引導村民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打造高端民宿。同時,對現有農家樂及家庭民宿進行提升改造,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遊客,實現更高水平的增收致富。(謝川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