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跑出“321”便民服务加速度

郸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跑出“321”便民服务加速度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徐松 通讯员 李勇立 王保良

12月18日,记者看到郸城县自然资源局落款为“12月17日”的红头文件显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一般业务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抵押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更正登记、注销登记、查询等7项业务1小时内办结。这相对于国务院办公厅要求2020年底前实现10天、5天、1小时、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实现7天、5天、1小时来说,该中心今年11月20日已经提速至“531”,这个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十佳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强力引擎时隔27天再次挂挡提速且提前1年跑出“321”加速度,体现了为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竭力便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郸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跑出“321”便民服务加速度

记者看到,这份文件全文228字,简明扼要、文不加点。文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的通知》(国办发[2019]8号)要求,结合郸城县的实际执行力,在申请人(权利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宝形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并向全社会公示,公布了监督电话。实际上,这项“321”的加速度模式在该中心已经“试车”一周,运行稳定顺畅。

“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全力响应县委、县政府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举全系统之力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办理速度,助力郸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义不容辞。”郸城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玉民言语铿锵且信心百倍地说,“我们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有45名组成人员,都是从自然资源、住建、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遴选出来的精英人才,设13个窗口、承办53项业务,首问负责、全程指导,延时服务、当天清零,效能预警、互联网+,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还有上门服务、‘不见面’办理……每一项措施的出台,都是为了提升服务效能。”

郸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跑出“321”便民服务加速度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是周口市自然资源局、郸城县委县政府和郸城县自然资源局精心培养的文明服务排头兵,该中心自2016年9月迁至行政服务中心以来,不断创新举措、克难攻坚,通过“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并行办理”等数十项先进工作方法逐步压缩业务办理时限,先后进行了6次提速,3年时间将相关业务办理时限从30天压缩至3天,而且服务热情、快捷高效,便是对连续两年获得“十佳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这块金字招牌的最好诠释。

该中心扎实提高核心效能,全面更新完善升级了登记大厅硬件和电脑软件设备,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全面贯通;与住建、税务部门搭建不动产登记共享交换系统,实现联动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安装了“不动产效能监管系统”,使工作人员对每项业务进行全流程跟进核查,能提前收到“预警”,保障限时办结;通过走出去学先进、闭上门找不足,设立“党员先锋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团队的组织战斗力和执行力;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与财政、金融、移动网络等部门对接,在现金支付、自助缴费机刷卡支付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缴纳登记费功能,在原来几分钟甚至数十分钟能办成的缴费程序实现了“秒办”;通过不动产登记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上网络等形式,实现辖区宣传服务全覆盖,而且开通网上预约、预审、表格下载、进度查询等服务,针对老弱病残开展“上门服务”,推行免费邮寄不动产证书服务,推行线上办理首套房证明等“不见面”服务等,助推了不动产中心这个“引擎”的高速前进;特别是针对当日排号人员实行延时服务、当日清零,不让申请人多跑一次腿,充分体现了职能部门的便民高效,可谓达到了服务无微不至。

郸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跑出“321”便民服务加速度

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发放不动产权证书9522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3392份。其中2019年发放不动产权证4346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2013份。今年的数据分别占3年来总数额的46%、51%,再一次印证了该中心便民服务持续挂挡提速跑出加速度的真实成效。

正如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在今年初全县推进“只开一次会、只跑一次腿、只进一扇门”改革工作会议上所说,“三个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根本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体现,是夯实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具体抓手,是推动郸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而郸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助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以高质量的服务环境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小窗口、大服务,小部门、大担当的具体体现,是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忠诚政治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