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北京娃进入世界一流和中国一流大学的痛苦与捷径

岁末年关,北京家长聚焦2020年小升初,问题一下子又多了起来!

独家:北京娃进入世界一流和中国一流大学的痛苦与捷径


幼升小是孩子教育的起跑线,小升初是转折线,高中是基础教育的终点线。由于中国、北京都在进行频繁且有深度的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上游教育的状况影响下游的选择,下游的选择影响上游的走向和质量,仅就升学而言小升初居于核心位置,它既可在弯道超车转折飞跃也可循规蹈矩平静如常。教改至今已经四五年了,现在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时最关注的依然是能否进入重点初中,特别是进入市重点初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大把握进入市重点高中从而考入世界一流、中国一流大学。


按照国家教育部近日的最新解释,今后“211、985“大学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是”双一流”大学。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目前有多少所双一流大学,这些双一流大学又有多少所能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北京的孩子特别是通过小升初高难度“点招”的孩子最终又有多少人和多大比例能进入到这些大学呢?


真实的数据让人很痛苦!


目前全球关于大学排名最权威的有三个,分别是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根据闻风多年反复地研究和数据测算,在这世界三大排名中各自前200名大学最具有实力,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如果都能同时入选这三大排名的前200名,在交叉循证的前提下,就基本可以确定这样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全部2956所大学中共有7所大学符合上述标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中国大学2019~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名单、数量与世界排名


独家:北京娃进入世界一流和中国一流大学的痛苦与捷径


注:上表中的综合排名是指QS、泰晤士、U.S News三项排名的平均值

2019年北京考生本科普通批次考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与比例


独家:北京娃进入世界一流和中国一流大学的痛苦与捷径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即便是在北京的高校,录取北京孩子的数量也是很少的,外地的世界一流高校录取北京的孩子更是少上加少。以下选取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名大学数据,再来看一看我国官方认可的42所“双一流大学”在世界排名的位次,并给出这42所大学2019年在北京高考本科普通批次的招生人数。为什么在全球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单单选择QS排名呢,因为QS排名对中国大陆大学的排名位次最高、最为“宽松”。


中国大陆42所双一流大学世界排名与2019年北京娃录取表


独家:北京娃进入世界一流和中国一流大学的痛苦与捷径


独家:北京娃进入世界一流和中国一流大学的痛苦与捷径


重要分析、结论与策略:


1、从以上多张表格可以看出,我国大陆能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大学数量还是相当少的,北京孩子能进入到这7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总比例不足1%;进入到中国全部双一流大学,北京考生的比例也不过才4.93%,这个比例比海淀区每年小升初通过“点招”和其它方式进入“六小强”大约15%的比例还要低得多;


2、对全北京而言小升初即便通过残酷的奥数“点招”选拔、关系、政保等进入到重点初中,在现有教改模式下,进入到本区最好的市重点、区重点高中的人数、比例都是历史上最低的,但一旦不能上这些重点高中校想考入国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大学就几乎不再可能了,因此为了赢得基础教育终点线的“最后胜利”,在小升初的转折线上必须要首先考虑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何保证最大可能进入本区哪怕最后一名的重点高中校,而决不是通过高难度奥数点招、政保、关系等解决眼前的问题而进入重点初中校;


3、以海淀区为例,“六小强”每年小升初大概招生总人数3800左右,大体通过320名大派位名额、极少量直升、教师子弟、“点招”等接收当年全部海淀区小学毕业生的15%左右。通常来讲尖子生、中间生、普通生分别占到总人数的20%、60%、20%,15%的录取率本已淘汰一部分尖子生,而即便是这15%的更优的生源,今后考入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大学也只占少数,淘汰的依然是多数。因此,幼升小完成后的小学阶段,与其在课外为小升初“点招”学一大堆中考、高考根本不考而又高难度的东西,远不如让孩子在兴趣、特长、爱好方面多下功夫,因为今后我国大学的录取将会更偏重于录取在某方面有兴趣、特长、爱好的学生,这更有利于他们的成才、成功;


4、我国大学今后录取还有一个方向性的调整,就是“重专业而轻学校”,目前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就7所、双一流大学也不过42所,录取人数有限,无论怎么扩招都是僧多粥少,而把一流大学再加上一流学科,中国大陆的的大学就达到了137所,招生的容量一下子就扩大了,虚荣地选择一所所谓的名校学不感兴趣的专业不如选一所不很知名的学校但有适合又很喜欢的好专业去学。


5、仅以普通小学、重点小学、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作为你家孩子的升学路径来说,这6项加在一起就会产生从幼升小到高考20种不同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升学路径组合,如果再加上私立校、国际校等组合方式会更多,条条大道通罗马,现在的教改为家长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进入到理想的目标大学,何必煎熬在小升初“点招”能不能进入重点初中校这一条狭窄的路上呢?它既大量耗费资财和时间、精力还有可能泯灭掉孩子的学习兴趣,更糟糕的是最终的结果却要淘汰85%以上的孩子,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巨大的社会浪费;


5、从多年的研究、调查和家长反馈来讲,教改提供的升学路径越丰富和多元,每个孩子最终接受好的、适合的大学教育前可选择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方案就越多,如果继续循着老路走恰恰是在好时机面前主动放弃更多更好的机会。比如,一个普通资质的孩子小升初进入普通初中校最终再进入到重点高中校的机会并不比资质较好的孩子进入重点初中校再考入重点高中校的机会少,甚至还更多。再比如,在优质教育发达的某些国家读一所优质的私立高中校花掉的费用并不一定就比国内就读同等质量的私立校、国际校高甚至还要低,但世界一流大学却更好申请,录取率反而更高等等,总之在机会、在教改、在多种组合的现实情况下,不要再充耳不闻、墨守陈规;


6、很多家长向闻风提问,为了在幼升小、小升初避开国内令人焦虑的竞争,选择去国外读小学、初中是不是更好。闻风认为,因人而异,但有两点必须首先考虑到,一是作为中国人无论走到世界哪里,有扎实的中文和良好的数理功底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会很有竞争实力。比如,你家孩子要去美国读好的私立高中,在国内读完初二再走才最合适(初二至高二都可以),因为国内的义务教育很过硬,读完初二哪怕国内只是一个中等或中下等学生,数理能力在美国任何学校都会很出色,还有就是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在国内读完初二再出去,正好对接美国的高一,一点儿不耽误,而且还不需要托福、SSAT和严格的面试等等;二是出国读书之前要知己知彼,特别是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情况,不要盲目。


比如,在2020年泰晤士世界大学前200名排名中,除中国占7个外,澳大利亚占11个、荷兰占11个、加拿大占6个、德国占23个、英国占25个、美国占59个等,所在国家对语种要求不同,一般来讲相同的语种情况下世界一流大学越多越好申请、机会也越多,对国内的尖子生、中等生、中下等学生都有很好机会。不过虽然机会好,录取率也远比国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大学录取率高得多,但需要提前很多年做大量相关准备,不能头脑发热,只盯着高录取率,说走就走了。


7、现在北京教育强区的所谓学区房十分昂贵,在幼升小、小升初进入这些区代价自然也十分高昂,通过以上表格和分析大家非常明显地看出,哪怕幼升小、小升初在所谓的弱区或难以进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也不用过于焦虑和担忧,幼升小、小升初直至考大学目前已有了至少几十种方式的策略组合,只要用心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家孩子特点、家庭财力、父母目标值的方式,也许“选择大于努力”更适合当下无比丰富的升学组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