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从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大收藏家“云海阁”主人张宗宪的收藏经,值得许多普通收藏爱好者学习借鉴

“世上没有永远的收藏家,与其以后被送走、被骗走,让人在真真假假中议论不休,不如拿出来卖掉来得心里舒服。”在近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海预展会上,80岁的大收藏家“云海阁”主人张宗宪似乎比拍品更为引人注目。


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张宗宪)

张宗宪是苏州人,其父张仲英当年在上海从事古董生意,是上海滩古董界之翘楚,开设的“聚珍斋”古玩、珠宝行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大铺店。张仲英先生18岁当掌柜,鉴别文物眼力极佳,就连大古玩商仇焱之也自称晚辈,经常到“聚珍斋”购货。

张宗宪天资聪慧,自幼和古董打交道,耳濡目染,幼小就显露出他识别古物的才华,十几岁开始到北平古玩市场进货。每次到北平,都吃住在东四牌楼的“敦华斋”。当时“敦华斋”是驰名全国的古玩店铺,老板是鉴定瓷器的泰斗孙瀛洲先生,张宗宪与在这里学艺的耿宝昌先生成了莫逆之交。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林风眠·渔村 张宗宪旧藏)

张宗宪生性风流倜傥,浪荡不羁。再加上他那仪表人才,新异着装,着惹得小姐阔太神魂颠倒,每天沉溺于歌厅舞场,通宵达旦。父亲对这个“败家子”束手无策,只得迁就,在他16岁那年,拿出一笔不小的资金,让他回家乡苏州开了一家百货公司,拟定三个店名:飞达、荣华、光明。他不选飞黄腾达,不要富贵荣华,而以光明命名。结果是这个漂亮的小老板,把一个开张不久的百货公司,以“送光、花光、吃光、当光”而告终。后来又去当演员拍电影、卖服装、开剧院,结果都是一事无成。1948年,20岁的张宗宪离开上海,只身去了香港,从此踏上了漫长的漂泊人生的奋斗路。

张宗宪离开上海时,张仲英叮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此次香港远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初到香港,张宗宪并未从事古董生意,而是经营服装。到1951年才正式开设自己的古董店,店名为“永元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清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贲巴壶 张宗宪旧藏)


开始开设古玩店是很艰难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北京的旧王孙、上海的昔日收藏家纷纷避居香港,香港顿时成了中国文物流通的重镇。做古董生意需要本钱,幸运之星又降临到张宗宪身旁。当时北方来了一个梁雪庄(三爷),梁三爷对他颇为赏识。张宗宪硬着头皮向梁三爷借了十两金子,当时十两金子约合2700港币。孤注一掷的张宗宪,立刻与在上海外贸工艺品公司工作的父亲接上线,汇去港币3000元,上海外贸工艺品公司发来一批旧工艺品。这批货旗开得胜,很快就卖出去80%,收款一万港元,还清了梁三爷的借款。这就是张宗宪在香港淘到的第一桶金。

张宗宪在香港商场上给人的印象,总是油光贴亮的发型,讲究入时的穿着,整齐体面,透着年轻玩家的气质。他说:我不求人,不怕人,赚钱是我的本事。我经手过全世界最好文物,多少重要名品,数也数不清。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大收藏家“云海阁”主人张宗宪,有58幅近现代书画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会上。这位80岁的收藏家在预展现场表示,他打算把毕生书画收藏中的大部分作品,将分四次在苏富比拍卖,今年是第一次,总估价达7000万港元。从最初,只身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收藏道路,值得众多普通收藏爱好者借鉴。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收藏家”,张宗宪在上海的拍卖预展上说,“与其以后送走、骗走,让人在真真假假中议论不休,不如拿出来,卖掉,来得心里舒服。”张宗宪在收藏领域的“敢进勇退”是出了名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张大千·长生殿 张宗宪旧藏)


首先,要有洞察市场潜在热点的眼光。从最初的瓷器,到现在的书画作品,张宗宪每走一步,都在市场的前面,随后,被市场证明其正确性。

其次,在收藏上追求精品,宁缺勿滥。张宗宪对于瓷器追求的是“全美”,在书画上追求的是“独特”。他最爱的齐白石作品中,有一幅《却饮图》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此图画得非常生动。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初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今天拥有亿元藏品,张宗宪的传奇故事

(齐白石·却饮图 张宗宪旧藏)

齐白石当时终日为生计奔波,又逢家乡兵乱,诸事烦扰,故无心享乐,婉拒朋友请喝酒的好意。画中的两个人,一个拿着酒好像说:‘我请你喝酒,你不喝?’,另一人的动作就像说:‘不!不!我不喝!’尤其是手的部分画工非常精细,是十分珍贵的作品。许多收藏者在最初收藏时,往往贪图便宜买进一些“次品”。虽然觉得捡漏了,但随着自己藏品的丰富,会越来越后悔,最终只能以更便宜的价格卖出去。因此,一开始就追求精品,是张宗宪给人们的启示。

最后,会买更要会卖。张宗宪的家底殷实,如果不会买卖,也不能造就“云海阁”的丰富藏品。从“瓷器专场”获利转到书画投资,再到今天推出“书画专场”,张宗宪“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收藏心态,也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反观周围的一些收藏家,平时过着缩衣节食的生活,拥有一些自以为丰厚的收藏,事实上都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最后可能被认为只是一堆“垃圾”。“以藏养藏”才是收藏爱好者应该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