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初的心,走最遠的路——仙遊縣緊盯民生問題,並不忘時時“回頭看”,助推“最後一公里”落細、落深

用最初的心,走最遠的路——仙遊縣緊盯民生問題,並不忘時時“回頭看”,助推“最後一公里”落細、落深

高金國(左一)家裡的水龍頭終於有水了。遊飛攝

知屋漏者在宇下。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仙遊縣多個部門緊盯民生問題,深扎一線,向著困難去攻堅、奔著問題去服務,有效解決了飲水難、停車難等民生大問題。但立竿還需見影,為更好地鞏固這些成果,仙遊縣還不忘時時“回頭看”,再入群眾中問滿意度探幸福感,助推“最後一公里”落細、落深。

遠水解得了近渴

在仙遊縣賴店鎮樟林村,整個村的飲用水來自鳴峰山上的山泉水。過去,只要一過6月,村民就知道,山泉水沒了,距離去井裡汲水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而且,這種情況還得持續十一二個月。

近日,村民高金國擰開家裡的水龍頭。“水流嘩啦啦的,水量足得很。但去年一整年,我們都喝不上自來水管裡的水。”

村主任鄭文忠解釋,往年這個時節,村子還處在枯水期。雖然附近有東溪水庫,但因樟林村海拔較高,供應不到這兒的家家戶戶。飲水難,成了村民們日常的頭疼事。

放眼整個仙遊縣,部分鄉鎮水廠建設年代久遠,配水管網普遍老舊失修,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加上山區鄉鎮群眾居住分散、部分農村地形複雜、維護管理成本高等因素,致使鄉鎮飲水無法實現自來水廠統一供應保障管理,存在飲水難問題。

在今年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行動中,針對仙遊縣鯉南鎮西埔村群眾反映的十幾年來一直喝古洋水庫的灌溉水問題,仙遊縣水利局加快西埔村“一戶一表”管網改造工程。截至10月30日,已完成項目管網鋪設,實現入戶水錶安裝通水1518戶。

針對12345上反映的供水維修時間久等熱點問題,縣水利局充實10餘名自來水一線維修人員,實現發現漏點和群眾報漏時,維修人員到達現場的時限不超過30分鐘和管道修復時限不超過24小時。

長期以來,山區群眾日常飲用山澗水,水質無法保障,在節日期間,山區外出人員集中回家存在著沒水喝的現象。村民為了保障用水需打機井取水,打一個機井需花費1.2萬元左右。“鑑於此,我們請規劃專家等多方論證,及時規劃推進菜溪水廠工程。”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正在編制可研報告及生物多樣性報告,計劃於2020年10月動建。

鄭文忠說:“自今年新修水管後,群眾滿意了,就算水再遠,水管再長,只要能暢通察民情、通民意的渠道,遠水一定能解得了近渴。”

解決城區老大難

仙遊縣解放東路兩側多為老城區,學校多,特別是靠近東大路的短短几百米,就有仙遊一中、仙遊私立一中、莆田學院附屬小學等四所學校。仙遊一中對面的迎勳市場(臨時)長期佔用道路,三輪車等無處停靠,存在亂停放現象。

除了學校,以解放東路為代表的老城區,擁有較為集中的市場、醫院、商業網點等,人流量、車量較大,容易形成鐘擺交通,造成停車難。加上早期對老城區發展預期不足,道路規劃、設計受限,基本沒有配套建設停車位,而有限的道路停車位資源,還常常被佔用。

自開展主題教育專項整治行動以來,仙遊縣住建局把解決停車難問題當作重要任務,強化停車執法、規範現有停車場、打通“斷頭路”等多管齊下,逐步實現停車便利化。

早上8點一到,仙遊城關中隊負責人黃志民就和其他隊員,守在解放東路與八二五大街交叉口。

自11月20日開始,仙遊縣交警大隊、城管局組建一支專門的機動車停放管理隊伍,對城區公共停車位被電動車、摩托車非法佔用的,對有人在場的進行勸導,對無人認領的廢棄電動車、摩托車及雜物,用警用工具車拖移清理,其間拖移公共停車位的電動車、摩托車135部,收繳廢棄物品105件,合計清理被佔用停車位約700個。

在日常巡查中,如有發現非法放置在停車位上的地鎖、路障等物品,立即組織執法人員清理。同時,加強對機動車駕駛員的教育管理,提高駕駛員的綜合素質和入場停車的意識,做到依法停車、合規停車,自覺維護良好的停車秩序。

有堵還需有疏。仙遊縣住建局還委託屬地政府部門對老城區現有13處停車場進行管理,盤活現有存量停車位,安裝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物價部門核定收費標準,實行低收費管理。

“回頭看”,讓立竿能見影

3日,仙遊縣委主題教育辦專項整治組一群幹部,早早地一起下基層。

他們先是來到解放東路,查看老城區有關部門對道路停車位資源被佔用、道路停車收費偏高等問題是否得到改善,相關整改方案是否得到有效落實。

緊接著,又驅車前往賴店鎮,查看是否存在自來水亂收水費、維修效率低、管網老化、漏損嚴重、水壓不穩等問題。

仙遊縣委主題教育辦專項整治組負責人說:“我們不時地‘回頭看’,多次回訪群眾,看成果實不實、管不管用,後續有無反彈,以此來助推主題教育的‘最後一公里’落細、落深,這是必要的。”

上月底,仙遊縣委開展主題教育成果交流會,多個部門彙報各自所取得的成果,但如何鞏固成果、各部門所彙報的措施成效究竟如何?仙遊縣委增加了一個動作:讓主題教育辦專項整治組在整治效果出來之後回訪。

主題教育辦專項整治組負責人說:“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大力度,讓‘回頭看’的工作形成常態化機制。”

自主題教育啟動以來,仙遊縣委主題教育辦專項整治組還查看群眾就醫特別是偏僻山區群眾就醫需求、常見病慢性病用藥管理使用情況;查看因城鎮化發展,外來務工人員日益增多、群眾對中心腹地缺少具有相當規模的學校的需求落實情況;查看群眾、企業辦證過程是否存在“來回跑”“多頭跑”等辦證難問題;查看山區班車時間安排不合理、旅遊出行不便等出行難問題。

成果貴在長效。未來,相關部門還將合理安排長期工作。比如縣水利局將用3至5年,新建5個水廠、改擴建2個水廠、整合民營水廠和鄉鎮供水單位、完成全縣管網鋪設及“一戶一表”改造工程;圍繞仙遊一中、私立一中、附屬小學等周邊停車難,縣住建局加強建設,已策劃在糧站位置由自然資源局劃撥10畝土地,建設189個停車泊位,解決周邊居民停車問題等。(福建日報 俞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