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放走池塘金色大鯉魚,我保住了性命還治好了怪病


故事:放走池塘金色大鯉魚,我保住了性命還治好了怪病

古語有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得失之間,難以言明。得之非福,失之非禍,是禍是福,且看心來。

昔聞西南某地,有一梧桐鎮,山水相圍,風景秀麗。周圍遍佈大大小小人工開墾的魚塘,星羅棋佈,鎮上百姓以養魚為生。

卻說在鎮東頭郊外有一口兩畝左右的魚塘,是鎮上老孟家的。說起這口魚塘,也無甚特別之處,但奇的是這魚塘裡有一條金色大鯉魚。也不知生了幾年幾月,大得出奇,並且神出鬼沒,冷不丁時還魚躍而出,驚煞旁人。

更奇怪的是,每逢年關,老孟家放水網魚,這條鯉魚竟然不知所蹤,摸便淤泥而不見其形,於是此魚名聲大振,傳遍附近十里八鄉。常有慕名者來釣,皆無功而返。

老孟家自從池塘裡出了這麼一條怪魚,常有慕名者贈銀求釣,老孟因此受益頗多。鎮上皆傳此魚乃是老孟家的招財魚,勸其少讓人來釣,以免此魚遭到不測。老孟也正有此意,但無奈事與願違。老孟有個小兒子,剛及弱冠之年,沒個正經營生,整日在鎮上游手好閒,也不是長久之事。

老孟有個舊相識,名叫杜啟明,在官府裡某了個縣丞之位,頗具權勢。某日兩人相遇,老孟將自己兒子的事一說,杜啟明卻是面色見難,道:“實不相瞞,縣衙裡確實有一空缺,至今無人。可此事單憑我一人難以做主,還得經過縣令大人的同意。”

不容老孟接話,杜啟明又道:“不過,聽聞你家有一條金色巨鯉,大人頗為仰慕,若是……”,說道此處,杜啟明戛然而止。老孟早已心領神會,把心一橫,便將此事答應下來。

為了避免讓人嚼舌頭,老孟讓杜啟明先來垂釣,碰一碰運氣。若是在不行,待到天黑,再放水,以網捕之。翌日,風和日麗,杜啟明早早地盤坐在塘岸,拉桿釣魚。說來這杜啟明氣運不差,不到兩個時辰,便是釣上了三條青色鯉魚,但至於那金色巨鯉卻是毫無跡象。

日斜三竿,烈日炎炎,池塘平靜無波,如若一面古鏡子,映射天地。杜啟明和老孟端坐在岸邊似睡非睡,恰在此時,忽聽得池塘水面傳來一聲巨響,只見一條金色巨鯉躍空而起,綻放無限光華,看得周圍的人都痴了。

待到水面平靜如常,杜啟明內心卻仍舊澎湃如潮,難以平靜。心道若是將此魚獻給縣令大人,肯定是大功一件,到時必少不了賞賜,杜啟明心中欣喜不已。不料卻在此時,忽感魚竿一沉,急忙拉桿,往水中一看,頓時大喜不已。只見那條金色巨鯉在水面掙扎,泛起層層浪花,杜啟明緊忙將其往岸上拉。

老孟見此,急喊自己的兒子孟青過來捉魚。誰知這孟青是一個心不在焉,氣力小且秀弱的小子。他一上來將魚按住,不料被其猛地掙脫,重新跳回了水面。

杜啟明見此,心中大怒,怒罵孟青,孟青不敢回口,悻悻退下。老孟好一頓責怪孟青,同時寬慰杜啟明道:“杜兄,暫且息怒,待到傍晚時分,我等再以網捕之,今日必定將其拿下!”杜啟明聽此,拂袖而坐,鬱氣暗結。

傍晚時分,老孟連下數網,皆不見金色巨鯉蹤跡。最後竟是將池塘水放幹,撈起百來條魚來,唯獨不見那金鯉。杜啟明大叫晦氣,拂袖而去,至於孟青之事也是不了了之。老孟也是大不高興,孟青大好的差事被他自己弄丟,不由得長嘆一口氣。

但是後來發生的事,卻讓老孟慶幸當初沒讓杜啟明捉了那條魚,而是放走了它。原來自從杜啟明與金鯉失之交臂後,孟青去縣衙任職之事泡湯,被另一個年輕人頂替。不料未過幾日,這年輕人因聽信杜啟明的話,與其同流合汙,貪汙銀兩。不料二人做事不謹慎,留下紕漏,被大人察覺,於是被雙雙押入大牢,受牢獄之災。

老孟暗自慶幸,若是當初金色鯉魚被抓住贈與杜啟明,孟青因此在縣衙裡任職,如今在大牢裡的豈不是孟青。想到此處,老孟長舒一口氣,自言自語道:“孟青失魚,焉知非福?”

時間轉眼過了五年,孟青繼承了老孟的營生,以養魚為生,日子倒也過得自在。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禍兮旦福,老孟一病不起,各方郎中不能醫,在病榻上艱難度日。某夜,風雷大震,梧桐鎮仲夏之夜大雨傾盆,在風雷聲中夾雜著絲絲龍吟之音,全鎮居民無一入睡。

翌日清晨,待孟青來到自己魚塘時,驚訝不已。原來昨夜大雨已將魚塘沖垮,留下一個巨大的缺口,轉眼再看塘中,忽地閃過一道金光。孟青定睛一看,竟是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金色巨鯉魚,走進一看,更是驚奇不已,這金鯉只剩下一層肉殼而已。

孟青生來灑脫,魚塘垮了可以再修,不計得失,隨後將肉殼拾回家,用其給老孟煲了一鍋湯。說來奇怪,老孟喝下一碗湯後,不出半晌功夫便是能下床走動,幾天後竟是大病痊癒,鎮上百姓無不驚奇。

放走池塘金色大鯉魚,我保住了性命還治好了怪病。

後有謠傳說,那金色鯉魚在那夜雷雨夜化身為龍,留下的魚殼有神藥之力,治療人間百病不成問題,老孟因此大病痊癒。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且行且看心。(作品名:《巨鯉》,作者:鄉間奇話。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