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煜明:數字經濟“催化劑”區塊鏈賦能產業

佚名

金融科技已然成為金融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其中,區塊鏈技術作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金融行業信用和信任問題的一項重要技術,受到了社會各界重視。

那麼,區塊鏈技術要如何與產業應用走到一起?

以中小企業融資為例,由於自身賬面資產相對有限、收入相對不高以及缺少抵押物等問題,過去中小企業獲得融資困難,雖然核心企業應收賬款存在,但是銀行無法確定應收賬款是否存在以及是否被重複抵押貸款。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以將這些應收賬款上鍊,確保應收賬款的真實存在並且未被抵押貸款。通過區塊鏈技術,銀行可以放心借款給需要融資的中小企業。

這種擁有中小企業、核心企業、銀行等眾多參與者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正是區塊鏈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多方協同場景。

區塊鏈六大典型應用場景,分別是“區塊鏈+金融”“區塊鏈+商業”“區塊鏈+民生”“區塊鏈+智慧城市”“區塊鏈+城際互通”“區塊鏈+政務”。未來,區塊鏈技術將在這些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在賦能實體經濟的同時惠及民生領域。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區塊鏈技術如何落地?尤其是在區塊鏈概念火熱的現階段,其並未大規模落地以及落地不及預期的問題引發各界思考。

現階段,加快推動區塊鏈落地,需要從夯實技術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生態體系、推進行業教育培訓三大方向入手。

目前,技術基礎實體設施仍然不夠完善,效率問題亟待解決。如何找到兼顧、平衡分佈式與效率的技術路線、如何實現鏈下與鏈上信息的互通、如何讓鏈下的信息真實有效地上傳到鏈上等問題都需要探討。同時,安全性方面也需要關注,如何通過代碼、機制等保障網絡與代碼的安全,保障資產的安全以及保障信息的安全和隱私。

此外,互操作性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大多數情況下,行業與行業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鏈與鏈之間也是信息孤島。所以,如何實現更好的跨鏈互操作性、信息共享也是需要思考的方向。Gartner報告指出,區塊鏈要想成為主流,就必須讓用戶不用擔心如何與在項目中使用不同區塊鏈平臺的合作伙伴實現互操作性。

至於生態建設方面,區塊鏈適合多方協同的場景,因此如果缺少多方參與,系統將無法有效運轉,如何調動多方參與建設治理體系尤為重要,可以建立獎懲機制,明確各方權利與義務,不單從技術層面來理解區塊鏈,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治理問題。在此過程中樹立行業的標準規範,包括技術標準、行業規範等,讓企業之間能夠有效地互通。

在行業教育培訓方面,需要通過更多的線上、線下培訓課程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區塊鏈知識及如何使用。例如政府和社會組織推動示範工程建設,發揮示範作用,證明區塊鏈的效果、社會價值以及示範意義,從而更好地讓更多企業效仿,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