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熾之死,做了九個月皇帝,正值壯年為何突然駕崩?

呆呆牟子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是明朝第四個皇帝。雖然他只做了九個月的皇帝,但是他繼位的時候已經47歲。所以,也算不上是個短命的皇帝。

朱高熾年紀輕輕就體弱多病,而且體態偏胖,腿腳還不便利,走路時都需要有太監的攙扶。就是因為他這個形象,才被朱棣所不喜歡。朱棣認為,他這個形象有損皇家顏面,而且和朱棣本人差距太大。朱棣算是文武全才,身高馬大,長得魁梧有魄力。但是朱高熾,顯然和這些都不沾邊兒。

和朱棣比較相像的,是他的二兒子朱高煦。朱高煦身材魁梧長得英俊瀟灑,嘴皮子又會說,看上去比那他那個病殃殃的大哥朱高熾,要強上許多。而且在靖難期間,朱高熾留守北京。而朱高煦一直伴隨在朱棣身邊,隨著朱棣南征北戰,為朱棣解決了不少實際困難。

所以,長時間的相處,讓父子倆的感情變得更加深厚。這也就加深了朱棣對朱高熾的不滿,他越來越看不上,朱高熾那虛弱肥胖的身子,走路不便利的腿腳,以及說話吞吞吐吐,小心謹慎的樣子。他反而對朱高煦日益寵愛,他甚至動了,要廢除朱高熾繼承權的想法。

但是朱高熾也有他自己的優勢,因為朱高熾是他爺爺朱元璋,親自冊封的世子繼承人。他有著絕對的繼承權,除非朱棣想推翻他爹朱元璋的決定。這也就意味著朱高熾。手中握著一張王牌,只要他自己不走錯,朱棣也就不能把他廢除。

朱棣曾經公開向大臣徵求意見,要求更換太子,但是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這主要還是因為,朱高煦不得人心。朱高煦仗著朱棣最自己的寵愛,在朝臣上結黨營私、囂張跋扈、胡作非為。就連大學士解縉,都被他陷害致死。所以,大臣們不想讓這個胡鬧的人當太子。

反觀朱高熾,朱高熾為人比較親和,而且能夠聽得進大臣的勸告,施政也比較溫和,深得大臣們的擁戴。而真正讓朱棣決定不更換太子的原因,卻是因為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因為年紀輕輕的朱瞻基,就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天分,讓朱棣很喜歡。當朱棣還在朱高熾和朱高煦兩人之間徘徊時,謝晉說了一句“好聖孫”。頓時讓朱棣豁然開朗,立刻做出讓朱高熾,繼續擔任太子的決定。因為,朱棣特別想將皇位傳給他的孫子朱瞻基。

後來,朱高煦又和朱高熾,展開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最後,還是朱高煦按耐不住,想要殺死朱棣,自己上位。一生都在鬥爭中度過的朱棣,怎麼會讓一個小毛頭得逞。他立刻識破了朱高煦的伎倆,並將他遏制在搖籃之中。接著,朱高煦被強行遣出京城,押解到封地囚禁。

就這樣,朱棣死後,朱高熾順利登基。但是,他常年體弱多病,經過太醫的整治也無法緩解。此時,他已經虛弱到了極點。他的身體不允許,他在皇帝這個位置上繼續操勞。於是,他在做了九個月的皇帝之後,就病逝了。


老蟲


你好,我是淵源歷史小課堂,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朱高熾從小身體比較肥胖,導致身體較弱,他繼位皇位一年不到就去世,應該是自身身體不好,生病去世。同時我要糾正一點,以朱高熾的身體狀況,他死的時候是47歲,用正值壯年來形容有點不合時宜。

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但朱棣不太喜歡這個長子,因為他和老爹朱棣太不像了,朱高熾體型肥胖,腿又是瘸的,怎麼看都不像親生的(哈哈,開玩笑的)。朱棣比較喜歡二兒子朱高煦,無論是脾氣性格還是長相,一看就知道是父子,而且朱高煦遺傳朱棣打仗的天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立太子的時候,朱棣確實考慮過朱高煦,但礙於立長立嫡的原則,最後還是立大兒子為太子。

也許有人會說,朱高熾是不是被他二弟朱高煦害死的,畢竟朱高煦是有動機,而且他還處處和太子過不去。朱棣在世的時候,朱高煦就很不服氣這個太子大哥,總是想方設法要取而代之,而且還付之行動過,只不過失敗了,這次會不會捲土重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朱高煦明顯準備不足,當他知道哥哥死了之後,帶著兵隊準備除掉太子之時。太子早就已經防備好了,而且還很快找到了應對措施,順利的登基了。這樣一看,朱高煦的嫌疑其實已經解除了,他若真的想要造反,不可能知道哥哥消息之後,表現得這麼意外。

還有一種說法是太子朱瞻基下的毒手,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朱瞻基又不傻,就憑朱高熾的身體情況,想長壽根本不可能。再說了他已經是太子了,皇位遲早是他的,沒有必要冒風險去害他的父皇。
明代翰林編修陸釴在《病逸漫記》中記載,他問過一位宮中的太監,太監說皇帝死於“陰症”(中醫上說的氣血溼熱之類的疾病)。
綜上所述:朱高熾應該是正常的自然生病死亡,只是因為他是皇帝,而且在位時間太短,所以才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淵源歷史小課堂


現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就涉及到了這位帝王,由梁冠華飾演朱高熾,不過感覺梁老師的角色與歷史形象不太符。

明仁宗朱高熾,大明帝國第四位皇帝。他做了9年的燕王世子,20年的皇太子,但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47歲(週歲)就去世了,關於他的突然死亡,歷史諱莫如深,基本可以確定是突然死亡。那麼他是怎麼死的呢?無論是《明史》還是《明實錄》都沒有詳細說明。

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於南京。辛巳,大漸,遺詔傳位皇太子。是日,崩於飲安殿,年四十有八。——《明史·仁宗本紀》。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仁宗皇帝就駕崩了,由此關於他的死亡便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雷擊、中毒、縱慾、甚至被皇太子朱瞻基謀殺都流傳了出來。

雷擊?這種事情發生在普通百姓的身上都是極小概率的事件,更別說是君主了。朱高熾肥胖且腿腳不便,一般情況都不會隨便出去溜達,更別說是雷雨天氣了,概率太低。

毒殺?你可以翻看史書看看,那些被毒殺的皇帝基本都是亡國之君,命運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況且皇宮內對皇帝飲食掌握極嚴,這種事只能出現在小說裡。但要是吃了一些不該吃的藥(某些丹藥),而引發的中毒,這是有可能的,但這種藥多數是慢性。

縱慾?這個說法到有旁證,大臣李時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勸他謹嗜慾之語。朱高熾看了奏摺後,怒不可遏,當即令武士對李時勉動刑,李時勉險些喪命。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當了那麼多年壓力巨大的太子,放縱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縱慾這種東西一般也是常年累月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

謀殺?這種說法還真的很流行,主要原因就是太子朱瞻基似乎對於父親的死早有察覺,提前回到了北京繼承皇位,但直到目前也只是傳言,畢竟朱高熾身體一直不好,當時僅僅26歲的朱瞻基似乎也不用這麼著急吧。

其實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朱高熾很可能是因為心腦血管疾病引發的死亡。其實朱高熾身體不好,是從從小的病。最能體現的就是朱棣的給他二兒子的“空頭支票”:

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於是煦率眾殊死戰,庸兵失利,退屯高資港。

世子多疾啊,當時是公元1402年,當時朱高熾不過24歲,在他父親眼裡他就是個“藥罐子”,這也是朱棣不喜歡他的原因。

從現在來看,朱高熾肥胖,肥胖是很多疾病的源頭;壓力山大,當世子時,朱高熾便留守北平,抵禦外敵,當太子時,既要伺候好父親,也要防備弟弟的暗算;還有很可能當皇帝后縱慾,而身體不佳,要靠藥物支持(很像明光宗),極大的透支了身體。這些原因都造成了朱高熾有很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他很有可能死於心臟病猝死或者腦出血之類的疾病。


黑水布衣


謝謝提問!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的看法是,朱高熾身體不好兼縱慾過度,外加受到刺激,所以才突然駕崩。

有傳聞說朱高熾是被其子明宣宗朱瞻基毒害而死,其實這個是無稽之談。

朱瞻基早在永樂時期就是皇太孫,其父登基後又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皇太子,何況朱高熾也沒有廢太子的想法,因此朱瞻基沒有理由也犯不著去弒父。

要想探知這個真相,還得弄清楚朱高熾生前最後一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五月己卯,侍讀李時勉、侍講羅汝敬以言事改御史,尋下獄。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於南京。辛巳,大漸,遺詔傳位皇太子。是日,崩於飲安殿,年四十有八。

從《明史·仁宗本紀》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在朱高熾死前三天,他將兩名上書言事的官員下獄。第二天,他身體就不行了,迅速命人召皇太子朱瞻基回京。然後又過了一天,他就突然駕崩了。

對照《明史·李時勉傳》,筆者還發現這樣一段記載:

洪熙元年覆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對不屈。命武士撲以金瓜,脅折者三,曳出幾死。

朱高熾在明代皇帝中素以寬仁厚道著稱,李時勉上書究竟說了什麼,才會讓這位寬厚的皇帝怒不可遏,幾乎命人將他活活打死呢?

洪熙元年,已經繼位一年多的朱瞻基聽說李時勉的事,剛開始還痛罵他一介小臣犯上,問他究竟說了什麼感觸怒先帝,並表示給他一個辯解的機會,如果他說不清楚,就要誅殺他向先帝謝罪。

時勉叩頭曰:“臣言諒暗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

所謂諒暗,就是指皇帝居喪。也就是說,朱高熾在為其父朱棣服喪期間,居然不顧孝道臨幸妃嬪,無怪乎會引起朝臣的不滿。

按照禮制,皇帝死後,嗣皇帝一般要服喪二十七天才能脫下喪服。也就是說,朱高熾連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都忍不住。喪禮期間尚且如此,平時只怕臨幸妃嬪的次數更勤,即他確實存在縱慾過度的情況。

聽完這話後,原本還怒氣衝衝的朱瞻基稍稍消了氣,之後就放了他。可見李時勉說的是事實,不然就是公然汙衊先帝清譽,一條小命就要交代了。

至於朱高熾身體不好一事,史書也有記載:

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

朱高熾是個大胖子,又患有足疾,走路時還需要兩個人扶著,可見身體很不好。尤其是胖子,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那麼,李時勉的上書對朱高熾的死有影響嗎?

仁宗大漸,謂夏原吉曰:“時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朱高熾至死還在跟近臣夏原吉說,李時勉侮辱他,越說越生氣,可見李時勉的諫言對他刺激不輕。

綜上所述,過度肥胖身體不好+縱慾過度+受刺激勃然大怒,這些因素導致了朱高熾正值壯年卻突然死亡。


趣齋文史


歷史上所有的皇帝突然死亡,都會給後人留下百般的猜想,明仁宗朱高熾突然駕崩,同樣給人們留下無盡的遐想。

朱高熾能繼朱棣位,當上皇帝還是很不容易,當世子的時候每天擔驚受怕,老子朱棣在前面衝鋒陷陣,靖難奪位,朱高熾在後方鎮守北平;好不容易朱棣靖難成功,登基稱帝,朱高熾在太子位置上有如履薄冰,時不時的要受到兄弟朱高煦的排擠和打擊,甚至一度讓朱棣想要廢太子而立朱高煦。

朱高熾實在不像天子,但卻有一顆皇帝的心。

朱高熾形象與天子形象出入太大,體型肥胖,腿又是瘸的(明朝有兩個瘸子皇帝,另外一個是萬曆),走路都很困難,這樣的形象當天子,實在是有點有辱皇帝威嚴。

朱高熾與朱高煦的太子之爭,雖然最終是朱高熾勝出,但在朱棣的心裡,可能更願意讓朱高煦繼位,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朱高熾與朱棣相差太大,人與群分,即使父子也是如此,朱棣更喜歡性格脾氣都像他的次子朱高煦,能文能武,還長得帥。

朱高熾卻有著比朱棣、朱高煦缺乏的本質——仁義務實,這也是他死後的能上“仁”這個諡號的重要原因。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駕崩了,當了二十多年太子的朱高熾登基繼位,此時他已經47歲了,算是老成皇帝,不過,他也只活了47歲,洪熙元年他就死了,在位只有九個月時間。

不要以為朱高熾只當了九個月時間,就沒有多少建樹,說實話,他的這九個月比得上明朝大部分皇帝的十幾年二十年,他對明朝中興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只說一點,他能夠在他爹朱棣死後屍體都沒有涼的情況下,大赦靖難時期建文帝朝的前朝官員和被殺、被關的前朝所謂“奸黨”,這就相當的不容易,更是體現了朱高熾具有比一般皇帝更自信和包容,這個舉措可以說從根源上杜絕了建文帝一朝臣子的復辟,絕對比朱棣的要殺要關要流放更高明。

明仁宗朱高熾在皇帝位上採取與朱元璋、朱棣更穩健的國家政策,寬鬆政策,與民生息,廢除冗餘官僚,建立內閣制度,這些措施都為後來的宣宗登基中興大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說了這麼多關於朱高熾當皇帝的優點,是人都有缺陷,皇帝也不例外,朱高熾的缺陷還是很嚴重,這就關乎到了他是怎麼死的。

前面說了,朱高熾身體情況不佳,在當世子期間就病怏怏的,從史料資料關於他的身體狀況來分析,他應該是得了糖尿病和高血壓,在當時那個醫療情況下,這樣的病症相當的麻煩,算是絕症。

而朱高熾還有另外一個愛好——好色。其實,這不算缺陷,是個男人都好那一口兒,更何況朱高熾這樣的世子、太子和皇帝。

他登基後,天下就他說了算,政策算是放開了,他就可勁的造,對女色的需求越來越高,男人好色不是個事兒,關鍵是朱高熾這哥們兒要有本錢來消費啊。

他的身體情況絕對不允許他那麼毫無節制的滿足自己(全天下所有男人)的愛好,有時候,有權力有地位有金錢能夠消費自己的愛好,但是你要有命消受啊。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因為男人這點事兒,還受到當朝大臣的勸諫,朱高熾還非常生氣,差點把他給他殺了,這些都記載於官方史料裡。從側面看得出來,朱高熾實在是貪那一杯兒。

至於很多陰謀論,說的是太子朱瞻基有意謀殺其父朱高熾,這就是民間傳聞了,當時的朱瞻基還在南京監國,他沒有任何機會,更何況此時的朱高煦還虎視眈眈的盯著呢,朱高熾死後,朱瞻基能夠順利接班,運氣不錯,居然錯過了朱高煦派出來對他埋伏截殺的人。

總體說來,明仁宗朱高熾的死其實是個自然的死亡,只是死得太突然,糾其原因,還是在於身體才差,而對自己的愛好又毫無節制。


沉墨I方之城


明朝有個皇帝在位,僅僅九個月就駕崩於寢宮之內,死因頗受爭議。但他在位的九個月中受到的讚譽,比在位超過40年的萬曆皇帝和嘉靖皇帝都要高,他就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

朱高熾是朱棣和徐皇后嫡長子,根據當時規矩,他在17歲的時候就被朱棣立為燕王世子。他生性沉重端莊、喜好讀書,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正統的儒家教育。

朱元璋出生貧苦,沒有念過多少書,所以對這個喜好讀書的孫子頗為喜愛。但是對於馬上皇帝朱棣來說,他對這個兒子並沒有多少好感。

朱高熾不喜歡運動,最終導致他肥胖不堪,最胖的時候要兩個人攙扶才能行動。由於朱高志身材原因,不適合帶兵打仗,於是就被朱棣安排到後方監國。

朱高熾在位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但是他和父親不同。他尊重人才,重視儒家教育,將整個國家的治理路線,調整到了儒家的軌道之上。不但如此,他還平反朱棣生前所製造的一些冤案,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士大夫的擁護。還有,他為了節省國家的開支,不再對外宣戰,同時也叫停了鄭和下西洋,這一系列舉措,讓明朝政治逐步的進入正軌。

但就是這樣一位明君,在登基的九個月後,48歲的他闔然長逝。直到去世前三天,他還在深夜裡處理公務,皇帝如此暴斃,奇怪的是,史書上對他的死因卻之字不提。

有一種觀點認為,朱高熾是死於縱慾過度。

因為他剛登基不久,就有大臣上奏摺。內容中有提到:現在的國家正處於先帝駕崩的國喪期間,希望皇帝懂得節制。朱高熾看到這個奏摺怒不可言,不知道是被戳到了痛處後惱羞成怒,還是被大臣管制太多而惱怒不已。他當即命令錦衣衛,狠狠地處罰了上奏的大臣。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朱高熾其實是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朱瞻基害死的。

比起朱高熾深性溫厚寬容,但他的長子朱瞻基和他恰恰相反。朱瞻基善騎射喜歡武力,工於心計,善於謀略。朱高熾早就察覺他非等閒之輩,曾經對他也有勸誡之語。

朱瞻基在父親登位之後,便迫不及待地為自己上位早做打算。他買通了朱高熾身邊的親信,在5月13日那一天,謀害了自己的父親。

兩種觀點,各有擁護者,但是都難以拿出確鑿的證據,關於朱高志駕崩的真正原因,也就淹沒在歷史之中了。

其實我倒覺得挺正常,他那麼胖又不運動,都四十多歲了,肯定什麼高血壓、糖尿病都找上門來了。更何況古代皇帝本來就都不高壽,他能活48歲已經算不錯了。


歷史小跟班


都別搶,我來答。

其實原因是非常簡單的,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1424)繼位時已經多少歲了呢?46歲,很驚訝吧,而46歲恐怕已經不能再稱之為壯年吧。畢竟說“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40歲以後男人的精力就會慢慢的下降。

而朱高熾繼位時已經46歲,精力早已大打折扣,不能和二十幾歲的精神小夥相提並論了。46歲似乎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年紀,但是放在平均壽命只有六十歲左右的明代,46歲足以是一個坎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必須得考慮到朱高熾作為一個皇族的生活方式,朱高熾是有名的大胖子皇帝,而且還是那種不喜歡動,喜歡靜的宅男級胖子。當然,按照他的體重,想要迎風奔跑也很困難,朱高熾身體肥胖到需要兩個侍衛攙扶才能行動,即便如此也是步履蹣跚。

為此朱高熾還出過洋相,《明史·朱高煦傳》就記載了朱高熾有一回和朱高煦一起去拜謁孝陵時不慎跌倒的情景:

祖嘗命同仁宗謁孝陵。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

我估計他的體重應該在300斤以上,一個人的體重能夠達到這個量級,一般很少是因為胡吃海喝造成的,而是身體出現了問題。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肥胖症”,由於身體的代謝出現了問題,所以攝入的熱量無法有效被消耗掉,因此堆積下來成為脂肪。

瘦子之所以吃不胖,是因為代謝過快,攝入的熱量又無法轉化成為脂肪。所以說不管是過瘦,過胖都是一種疾病。朱高熾如此龐大的肥胖體型,顯然增大了容易患上“三高”的風險,以及其它潛在病因。

所以最後朱高熾是怎麼死的呢?就是猝死的,對於他的死因猜測還有點多,無非就是縱慾、過於操勞之類的,其實總和起來就是他的身體不堪重荷,最終導致猝死。雖然朱高熾是一個行動不便的大胖子。

但他卻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子女遍地開花的皇帝,他生育了10個兒子7個女兒,繁殖能力算是很強的了。都說生命在於運動,而朱高熾作為一個大胖子,連活動都有所困難,自然不必奢望他有什麼健身運動。

過於肥胖的身體,以及縱慾過度的生活,都為他以後的猝死埋下了隱患。也因為身體肥胖,朱高熾並不討朱棣的喜歡,至少早年朱棣還沒有奪得大明江山時,崇尚武力的朱棣對朱高熾並不是十分欣賞。

尤其在發動靖難之變時,朱棣的內心更加希望自己的兒子更加隨著自己上陣殺敵,但因為朱高熾的身體條件不允許而作罷。這也導致後來朱高煦參與到奪嫡之爭中,早年朱棣也曾激勵朱高煦說:

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明通鑑·卷十三》

話外之音自然是讓朱高煦好好表現,朱高熾的身體不好,萬一出現個什麼情況,世子的位置就是你的。但是朱高煦這個人沒有掌控好,犯了很多錯誤,最後導致朱棣奪得天下,心想打天下是一回事,治理天下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性格仁厚的朱高熾為太子,而朱高熾確實也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帝,如果不是因為身體原因,相信永樂之後明朝在他的治理下還會更加強大。但他登基為帝時確實年紀已經很大,46歲對於這個大胖子來說是一道坎,身體裡的隱疾最終在他當上皇帝不久便爆發。

不能不說是一種湊巧。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公元1424年9月,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朱高熾正式登基為帝,然而僅僅第二年5月朱高熾就突然駕崩,前後在位時間還不到一年,是整個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由於仁宗是幾乎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暴斃的,所以對於他的死因,在歷史上一直都存在諸多的爭議

關於明仁宗的死因究竟為何,主要有三種說法:

  • 第一,天生過度肥胖,所以有疾病在身,是猝死;
  • 第二,縱慾過度,導致身體每況愈下所以突然駕崩;
  • 第三,其子朱瞻基謀害。

根據典籍的相關記載,朱高熾天生就相當肥胖,從體型上來看一眼就知道非富即貴。相傳朱高熾因為太胖了,甚至走路都有困難,需要有人攙扶才能行走。

也因為朱高熾實在太胖,而且生性仁慈寬厚,所以向來勇猛好武的明成祖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嫡長子,甚至一直有將其廢黜的心思。

現代醫學也證明了,肥胖容易造成很多疾病,尤其是像明仁宗這樣過度肥胖,甚至是說走路都需要有人來攙扶的這種肥胖。從這方面來看,太胖了的明仁宗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不是很健康

明太祖廢除中書省與宰相制度以後,將皇權集中起來,雖說還有內閣等為皇帝分憂,可實際上明朝皇帝的工作量還是相當大的,尤其是早期,批紅票擬之權還是牢牢握在皇帝的手裡,大事小情依舊需要皇帝親自裁決。

歷史上的仁宗皇帝也是個勤政的皇帝,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每天處理的事情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其登基的時候都已經四十多歲了

雖然仁宗稱“仁”,但其好女色也並不是什麼秘密,所以仁宗縱慾過度導致暴斃也是一種非常廣泛的看法。總體來說朱高熾是個比較出色的帝王,然而朱高熾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嗜慾,經常不顧身體,流連後宮之中,有臣子進言勸諫,卻受到了朱高熾的斥責

一個原本就體型過胖,身體不算多健康的皇帝,每天工作量也相當大,而且當時年齡也不算小了,卻還如此貪慾,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自然也是顯而易見

除了明仁宗自身的原因之外,還有個並不是太靠譜的說法,就是仁宗其實是被其子,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所害。

當時民間傳聞,成祖朱棣一直都非常不喜歡朱高熾,想將其廢黜,然而另一方面成祖卻非常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朱瞻基與其生父性情完全不同,英勇善戰、懂得兵法謀略,朱棣一直沒有真正廢掉朱高熾的儲君之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皇孫。朱瞻基見寵於朱棣,而且其本身也是個非常有想法的人,他覺得父親太過懦弱,所以急不可耐取而代之

當然,這只是傳聞,關於朱瞻基弒君弒父謀奪皇位的說法並不靠譜,朱瞻基並非陰狠之人,而且其作為朱高熾的繼承人,其皇太子地位根本無可撼動,沒有任何威脅,他沒有理由做出當年隋煬帝那樣的事情

除了肥胖、縱慾、被害等,朱高熾的死因還有個可能,那就是遺傳。明朝皇帝普遍短命,除了下落不明的惠宗、死因不明的代宗、自盡的思宗,明朝只有朱元璋、朱棣、朱厚熜活到了60歲以上,一大半皇帝30多歲就駕崩了。明朝皇帝普遍短命的同時,諸藩王后代倒是長壽者甚多,所以也可能是明成祖這一脈的遺傳出了問題。


澹奕


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六十五歲的朱棣在北征回師的途中病逝。同年的九月七日,朱高熾聽從朱棣的傳位遺詔登基為帝,改年號為洪熙。然而僅僅登基十個月後,朱高熾便病逝於紫禁城,享年四十八歲。

四十八歲的朱高熾在現代人眼裡可能不算老,但是在古代的話早已脫離“壯年”這個時期了。在有明一代的皇帝之中,他也算得上比較長壽的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71歲),成祖朱棣(65歲),世宗朱厚熜(60歲),明神宗朱翊鈞(57歲)外,其餘的皇帝壽命都很短,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死的時候才38歲,其他皇帝:英宗朱祁鎮(38歲),憲宗朱見深(41歲),孝宗朱佑樘(35歲),武宗朱厚照(31歲),穆宗朱載垕(36歲),光宗朱常洛(39歲),熹宗朱由校(23歲),思宗朱由檢(35歲)。我們從上面可以看到明朝的大多數皇帝連40歲也活不到,朱高熾在裡面已經算是比較長壽的了。

朱高熾的體質比較弱,患有嚴重的肥胖症(野史裡稱他足有300多斤),並且他還是個跛腳,走路都要兩個人攙扶。但除此之外,明仁宗繼位的時候,並沒有發現有什麼重大疾病。據《明史》記載,就在他死前幾日,他還在處理政務,身體也未見任何異常。那朱高熾為什麼會猝死呢?

關於朱高熾為何猝死,民間野史之中有以下幾種猜測:

一:被其長子朱瞻基毒害。朱瞻基和他父親朱高熾性格非常不同,由於朱瞻基的少年時光基本上都是和朱棣在一起的,史料記載“自是(永樂八年),太宗巡狩北京及徵胡虜,(朱瞻基)皆從行”,所以朱瞻基的脾氣性格像極了朱棣。朱棣對朱高熾的不滿他時常看在眼裡,自然而然的自己也開始瞧不起父親這種窩囊的形象。之後為了讓自己早日登基做皇帝,別像朱高熾那樣做二十年太子,於是便毒殺了朱高熾。

二:縱慾過度,然後亂吃藥導致中毒身亡。明人陸釴《病逸漫記》中有記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明史·羅汝敬傳》中也記載,“……先皇帝(仁宗)嗣統未及期月,奄棄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這種吃錯藥中毒身亡的觀點也分兩種,一種是亂吃春藥而死,另一種是為了治療性病亂吃藥而死。

不過我覺得朱高熾的猝死也沒有民間傳的那麼邪乎,無非就是長得太胖患有高血壓,長期以往得了心臟病之類的然後一個不小心就猝死了。現代社會得了高血壓心臟病猝死的人多了去了,就連年輕人都有,就更別說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了。

(以上為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熊喵君的歷史世界


朱高熾的突然病逝與其縱慾有關。

洪熙元年的五月,正值壯年的朱高熾在欽安殿突然去世,年僅四十六歲。欽安殿是一個道教場所,對於朱高熾之死,一直有三個傳言,①是朱高熾被雷擊而死;②是誤喝了妃子下了毒的酒而身亡;③是朱高熾縱慾過度而死。

不知道這三個傳言的真假,也無法探究。但是,筆者認為朱高熾的突然駕崩與其縱慾有關。

朱高熾的太子生涯可謂鬱悶至極,在得到權力之後,恩仇必報,過度放縱自身的慾望,這是對身體極其不利。而且,朱高熾本身身體就不好,最終草草結束了一生。

鬱悶的太子

朱高熾從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即位,洪熙元年五月去世,皇帝的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個月,不到一年。可是,朱高熾卻當了整整二十年的太子,而這個太子當得相當的鬱悶。

史書中記載朱高熾“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由此可見,朱高熾身體肥胖,行動不便,不是武將的料,而朱棣卻善武。

因此,朱棣並不喜歡朱高熾。

朱棣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朱高熾、二兒子朱高煦和三兒子朱高燧。在這三個人中,朱棣最喜歡朱高燧,最器重朱高煦,最不喜歡的就是朱高熾。這樣一來,朱棣曾經想要立朱高煦為太子,廢除朱高熾的世子地位。

但是,朱高熾很幸運。朱高熾可以說是一個文人皇帝,這樣一來就比善武的朱高煦更討文武百官的喜愛。在金忠、解縉、黃淮等人的支持下,解縉的一句“好聖孫”,最終朱高熾保住了太子的位置。

可是,朱高熾當上太子後的日子也不好過。

朱棣的皇位是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過來的,所以他總覺得某些人權力大了,就會對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脅。這樣一來,朱棣殘忍多疑,朱高熾在他手下幹活自然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當時,朱棣有遷都北平的打算,就留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但是對朱高熾的權力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限制。

朱高熾在南京監國時,大臣有事朝見,需要多個官員都在場,不得私見。而且,無論大小文武官員的升遷、任免都需要由相關部門向朱棣彙報,朱棣進行批准。這樣一來,朱高熾的權力可以說是被限制了很多。

其次,朱高煦對朱高熾搶了太子之位懷恨在心。一直在搜索朱高熾的不法之事,抓朱高熾的把柄,挑撥朱棣和朱高熾兩人的關係。這樣一來,朱棣對朱高熾的猜忌更大了,對朱高熾手下的官員頻頻伸出殺手。

可是,朱高熾對此毫無辦法,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朱高熾這個太子當得相當的鬱悶,朱棣的不信任、他人的誣陷、手下的大臣被誅殺等等,這一切朱高熾卻毫無辦法,只能受窩囊氣。這樣的太子,朱高熾一當就是二十年,他內心的鬱悶是有多大。

縱慾過度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北征回師中病逝,朱高熾成功繼承皇位,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力者,之前身邊所有限制他迫害他的環境全部沒有了。

這樣一來,朱高熾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隨心所欲。

朱高熾當太子時,本來有二十個廚子專門來給他煮飯的,後來卻被朱棣突然取消,說這二十個人來路不明。這樣一來,朱高熾沒有了專門的廚子,除了一日三餐,一杯茶、一個點心都不給。

朱高熾當上皇帝后,翻看以往的奏疏,發現是有一個叫井泉的官員上奏誣陷他,所以朱棣才撤掉他的廚子。朱高熾十分生氣,就把井泉叫過來,把奏疏給他看,然後貶他為民。

其次,朱高熾對於有幫助過他的人給予回報,黃淮、夏原吉等人得以重用。

從此來看,朱高熾也有點睚眥必報,當上皇帝后,身邊沒有了限制的環境,不管是對官員還是其他的事,朱高熾都可以放縱自身的愛憎。但是,過度放縱對身體是極度不利的,而且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好。

這樣一來,身體差,又過度放縱,是有可能突然病逝的。

結語

朱高熾當太子時實在是太過鬱悶,受盡了窩囊氣,心中的苦惱是常人無法理解的。這樣一來,當身邊的限制和迫害的環境沒有了,朱高熾也許還會有點不適應,但他可以縱情的釋放自己的愛憎。

過度的放縱,必然會對身體造成威脅,朱高熾之死與其縱慾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