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評:市場普跌調整還未結束 短期急漲的後遺症


盤面分析:

滬深兩市全天單邊下挫,滬指跌1.4%再度失守2900點,創業板指大跌2%,個股呈現普跌態勢,逾3000只個股下挫,兩市跌停個股近40只,受大基金減持消息影響,科技股成殺跌主力軍,前期強勢科技股均紛紛殺跌,誠邁科技、晶方科技、富瀚微、國科微等多隻個股跌停,從盤面來看,僅ST股逆市大漲,熱點沒有持續性,市場人氣低迷。滬股通淨流入15億,深股通淨流入18億。

截止收盤,滬指報2962.75點,跌1.4%;深成指報10056.21點,跌1.69%;創指報1736.62點,跌1.98%。

外圍情況:

上週五,美國三大股指齊創歷史新高,標普指數連漲4周。科技股集體走強,特斯拉上漲0.38%,再創歷史新高;AMD漲超3%,Lyft漲超3%;波音跌超1.6%,耐克跌超1%。亞太股市漲跌不一,臺灣加權指數領漲。東京日經指數漲0.02%,報收23821點;臺灣加權指數漲0.53%,報收12022點;韓國綜合指數跌0.02%,報收2204點。

消息面:

1、業內人士:大基金首次披露減持芯片股,不排除二期會繼續接手。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22日印發。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4、今日,上交所、深交所“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5、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在加快趕工。

縱橫觀點:

11月以來大金融、強週期、科技股三者輪動,帶動市場重心抬高。但短線成交量釋放過快(12月17日兩市成交量超過7500億),後續資金沒有能夠及時跟進,市場展開調整。科技和金融股連漲之後步入休整期,強週期板塊有望成為補漲行情的推動者。週末消息面多空參半,中央支持民企改革政策發佈,京滬高鐵發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一期開始減持芯片股等對市場影響較大。週一,科技股殺跌,ST概念和水泥板塊走高,金融股早盤有護盤力量出現,午後和大盤同步下跌,大盤迴踩10日均線。操作上,建議投資者逢低關注仍處於底部區域的低價低估高分紅藍籌,暫時告別科技股和金融股。

【免責聲明】本文精選內容和意見僅供讀者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