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子公司最缺什么?农银、中邮、招银、光大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聚首答疑

理财子公司最缺什么?农银、中邮、招银、光大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聚首答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2019年被认为是理财子公司元年,资管新规公布以来,多家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与原来银行的资产管理部相比,运营了数月的理财子公司目前遇到什么困境?

12月22日,农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四家理财子公司负责人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齐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三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共议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挑战与机遇。

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给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带来一个历史性机遇。相信以2019年理财子公司成立为起点,经过10年到15年的发展,至少在世界前20大或前15大资管公司中,能看到中国资管机构的身影。”

对于目前理财子公司面临的环境,招银理财董事长刘辉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内,理财子公司独立运作,涉及业务与产品转型、“母子”协同联动,同时还需推动内部管理转型以及文化理念转变。对外,在资管新规“大一统”时代,各类资管机构在监管规则统一的基础上展开公平竞争,理财子公司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

挑战在哪?可能包含人才、技术、机制与外部环境。例如,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表示,在人才方面,存在投研能力不足、市场化运作经验欠缺,薪酬激励不灵活等困难;在技术层面,理财子公司IT系统支持能力较为滞后;在文化方面,面临风险管理文化不适应市场化操作的难点。

“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系统亟待改进、能力亟待提升等挑战。” 中邮理财董事长吴姚东分析认为。

理财子公司发展方向将会如何?在谈及挑战后,上述银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也详细讲述了对未来理财子公司的成长之路的设想。

困境

段兵表示,银行理财的现实挑战,可归结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理财子公司的层面,其中有四个挑战尤为突出:一是人才问题;二是机制问题;三是文化问题;四是技术问题。

第二个层次在资产的层面,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中国大类资产的风险议价是否存在;二是各类资产是否存在α的机会,他们的来源到底是什么;三是有没有获取α所需要的工具;四是大机构面临资产容量局限性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在在客户层面,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如何高效获客;二是如何对客户进行分层,把握客户的需求;三是如何维护客户,增强客户的黏性;四是如何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理财子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中邮理财董事长吴姚东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制度和文化的转型。人才不足的背后是投研文化,再背后是薪酬体制、机制的改变。过去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主要是对接银行大系统做资管,因为是资金池,所以大家对估值和运营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目前能力亟待提升。

另外,从未来内控模式来讲,吴姚东说,过去大家只要探讨投资者或者消费者能接受什么样的利率水平,然后通过各种资产组合,实现客户的利率水平就可以。未来不是这样。未来是卖投资经理人、卖策略,要每天反映净值的变化。不同收益水平就对应着不同等级的风险。能否主动管理风险,需要整个链条能力的提升。

刘辉认为,业务和产品的转型、公司化运作是当前理财子公司的两大难题。既要规范和清理不合规的老资产,妥善化解处置风险,又要发展新业务,并适应公司化的要求。

在业务与产品转型方面,刘辉认为,存量业务中不符合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管理要求的,如何设计整改方案实现转型;符合新规要求的迁移到理财子公司,但迁移过程中也涉及税务、法律等方面的复杂处理;在老产品仍然存在,投资者教育不充分的情况下,新产品如何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获得合意的募集规模;资产管理部与理财子公司可能存在短暂的并行期,并行期间二者的智能如何定位分工等这些方面都值得研究。

在公司化运作方面,刘辉称,目前各行银行理财业务虽然在理财事业部制改革下基本完成了独立运作,但与公司化运作尚有本质差别。理财子公司要实现业务剥离、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包括补充人力资源、调整组织架构、完善制度流程、提升管理精细度、搭建公司治理结构等。

未来机遇

面对难题,银行理财子公司将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吴姚东指出,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制度和文化的转型。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科学、有效、优良的投研文化。这一投研文化,对母行而言,是人力资源文化,是母行内控文化。对管理层而言,一是要从原来做管理工作的文化,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文化;二是实现投资经理对客户的负责,实现对客户的审慎尽责;三是做到有效的人才管理。

在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看来,一个行业的进化是有两个驱动因素带来的,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制度。往往是始于制度,终于技术。

“生态圈变化是未来银行理财的机遇所在。”张旭阳认为,生态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财子公司与资管机构的生态圈;二是理财子公司跟投资者生态圈;三是理财子公司与企业的生态圈。

张旭阳认为,下一个十年的确定性是技术进步与数字化世界,现在已经是智能化时代的起点。技术进步会带来资管行业的投资方向变化,智能科技会带来资管行业自身的数字化升级,包括投研、投资、营销服务、风控合规、运营和IT等方面。

从资管行业的生态圈来看,张旭阳表示,中国的资管行业包括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公募、私募这些机构。希望理财子公司依托大资产配置能力、客户黏性,成为这个市场重要的母基金创设者,通过FOF和MOM模式,在母基金层面保持投资的稳定性,在各个子基金层面保证专业程度,从而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张旭阳介绍,从投资者来看,未来面临“两个90”。一是有更多人可能会活到90岁,40岁做养老计划,预期寿命是50年时,必然会增加更多权益资产配置。二是90后、00后开始进入这个社会,决定着财富的产生方式和创造方式,未来投资者的行为、风险偏好跟场景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的生态圈下,资管行业的产品设计思路跟财富管理行业的投资者咨询密切结合在一起,使二者合二为一。随着数据和算力发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融合成为可能。

从企业的生态圈来看,张旭阳认为,新的技术、数据轴形成新的价值链,企业成为价值链的关键节点。企业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中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融资者。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认为,对理财子公司来说,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定位:第一,银行在理财市场上面应该是最保守的,提供最安全产品的那个角色。第二,在业务逻辑定位上,应该是为客户选择安全的资产,去配置安全的资产,而不是为投资者去寻找资产,更不是为融资人去寻找资金。第三,银行要准确地来理解战略协同、业务协同、项目协同。理财子公司成立,不能做成类信贷业务,更不能变成银行逃规模的又一个新的渠道。第四在风险隔离方面,要让理财子公司真正走向市场,真正成为市场的一员,而不是母行的一个辅助品。

“在这四个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我们才能够真正走得更远,更有竞争力,而且更有特色。”刘晓春总结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