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剧版《庆余年》第一季落下大幕,天才王倦的改编让原著粉和剧迷粉都大呼过瘾,只是这季终收尾有些突兀:夸赞奇思妙想者有之,吐槽一地狗血者亦有之。笔者既是猫腻的骨灰粉,也是《庆余年》的忠实拥趸,十余年精读5遍原文,对照剧版改编,咱们聊一聊季终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假若我是范闲

《庆余年》第46集,言冰云临阵倒戈,以“为了庆国安稳”为由,背后刺穿范闲。以范闲之谨慎,岂能轻易把后背交给别人?这样的改编,既不在原文中,也出乎所有人意料,王倦究竟想在第二季之初藏一个什么“梗”?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剑头从范闲身体正中透出

此种结局,或有两种可能,也是《庆余年》第二季可能的两种启幕走向。

第一,范闲与言冰云已提前约好真刺假杀,言冰云反水一剑却不伤范闲要害,以最小的伤害换取师团内大部分人的性命(从图中看不出是假刺,监察院给范闲的宝甲哪去了?)。

第二,一剑刺伤只是小范大人和小言大人夜里分析的设想演示,只存在于幻想中并没有真的发生,这是很多电视剧惯用的套路(若是这种结果,王倦不免落入俗套)。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在生与死的危难关头,范闲都要做出选择,除了非A即B的答题式选项,范闲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如果笔者是范闲,就要好好分析一下,各方势力的底牌和目的。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范闲的选择是什么?

范闲的“反制”

在剧中,二皇子用来威胁范闲投诚的三样“礼物”是滕梓荆妻小、范思辙和费介,但正如范闲在季终之前所说,后两人二皇子都不敢轻易动手,是他的漏招,也是范闲可以用来反制对方的假牌。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二皇子李承泽

<strong>范建是何人?

明面上,范建只是庆国财政部的常务部副部长,享受副国级待遇(司南伯),但范建的真正实力是怎样的呢?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范建的面子谁敢不给?

范思辙的母亲柳如玉,嫁入范家十余年只是妾室,那柳如玉家中三代出过一个国公(非皇室最高爵位),堂姐是庆帝的宜贵嫔,这样身世显赫的家庭,女儿嫁入范家多年都没有扶正(正室空悬),柳家竟然毫无怨言,这说明什么问题?

户部侍郎是范建的官职,只有正三品(或从二品),连郭宝坤的父亲都比范建官大,可看遍《庆余年》,南庆有名有姓的封爵之人有几个?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体系中,伯爵以上就是超品(超过一品),正三品的官职有超品的爵位,这反差本身就透着不寻常的味道。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谁敢动庆帝连襟的亲儿子?

《庆余年》原文中,庆帝小时候经常欺负长公主李云睿,帮长公主撑腰出气的,竟然是范建在儋州的母亲!范老太太是庆帝的乳娘,范建也是庆帝幼时的伴读。叶轻眉来到庆国,与庆帝(当时还是诚王世子)、范建和陈萍萍成为了好朋友,一起打下了庆帝的江山。这显赫的身份,也是为什么皇帝的虎卫由范建来掌管的原因。

一起同过学、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三大铁”范建都占齐了,他的嫡子(也是唯一儿子)范思辙若是生命受到威胁,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二皇子能不知道?

叶轻眉遇害,范建与陈萍萍杀进京城,原文中说:“那一夜京都血流漂杵,贵族被砍下的人头,摆在城墙上一里长”。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范建替叶轻眉报仇那一夜,京都血流漂杵

<strong>费介是何人?

监察院成立之初,费介就是三处的头目,随陈萍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劳。电视剧中,费介对庆帝和陈萍萍安排范闲出使北齐极为不满,临别时他告诉范闲“你若有意外,我让整个北齐陪葬”,当他得知范闲是诱饵之时,又愤怒的警告陈萍萍“范闲若死,我让整个天下人陪葬”。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费介被杀,陈萍萍能善罢甘休?

此等豪言壮语绝非危言耸听。费介是天下用毒的祖宗,手上人命无算,在狂风巨浪里打拼多年,怎能看不出人心?李承泽黄口小儿,岂能几句话就让费介轻易相信他?诚王登基之前的腥风血雨费介亲身经历,范闲与几个皇子之间的微妙关系他也了然于胸,怎么会因为二皇子轻飘飘“与范闲意气相投“、“使团交接的小麻烦”两句话就轻易相信对方?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费介是名副其实的“老狐狸”

笔者大胆猜测,费介把手套交给二皇子,绝对不是因为信任,而是要给范闲传递某种信号,手套里或许有二人之间的“小默契”,这也将是第二季里编剧要展现给观众的重要信息点。费介陪在范思辙和滕梓荆儿子身边,应该是在保护他二人。

更何况,谢必安离开,二皇子身边没有九品高手,想杀费介,难道他要请洪四庠动手?

二皇子的“底牌”

范闲知道北齐走私的对象是二皇子,也知道几次要杀他的也是二皇子,李承泽必须主动出击与范闲提前硬碰硬过招。既然范思辙和费介都是他的“漏招”,那他真正的底牌是什么?他到底要靠什么跟范闲斗?他到底做了怎样的打算?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李承泽是心机帝

<strong>底牌一:滕梓荆妻小

三个人质,只有滕梓荆的儿子才是二皇子手里的底牌,即使他并不知道费介已经在暗中破坏。范闲的弱点就是爱惜身边人。护卫滕梓荆之死,触碰了范闲的底线,后来京都的风雨波澜都与范闲报仇有关。滕梓荆之死范闲心有亏欠,报答其家人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若是有人用他们来威胁范闲,对象选择非常准确。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亲人都是范闲的弱点

<strong>底牌二:谢必安

《庆余年》剧中,曾给庆国京都的高手们做了武力值的排名,除了两大宗师和洪四庠,武功最高的是谢必安,即使是箭道九品燕小乙也不是他的对手(宫典是八品)。

李承泽把谢必安派过去,就要依靠他的武力值配合私兵团,给范闲造成非生即死的局面。虽然真正打起来谢必安未必能杀死范闲(范闲在五竹叔自小的教导下,练成了逃命天下第一的本事),但谢必安对范闲说:“多少条性命,才能让一个人悔不当初”?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谢必安的快剑京都无双

若是死光了使团,范闲会不会后悔当初呢?这就是二皇子给范闲设下的“无解局”,逼迫范闲就范。

<strong>底牌三:庆帝

有人会问,若是范闲跟二皇子翻脸,最终两个只能活一个,庆帝能允许吗?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庆帝

陈萍萍自认为是博弈之人,但在庆帝的棋盘上,陈萍萍也是一枚棋子。对于皇位传承,他曾经在与三个儿子吃饭时说过“你们不管谁将来当皇帝”之类的话,也就意味着他并不反对皇子之间竞争皇位。

放手让皇子们去争,庆帝并非没有底线,剧中也表现过太子想插手组织部(吏部)和财政部(户部)人事安排就被驳斥回来。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这两人才是下棋人

兄弟之间的竞争,是在为庆国挑选更合格的接班人,只有经受过惨烈洗礼之后的帝国继承人才是最强大的。无论太子还是二皇子,都是彼此的“磨刀石”。

但是,庆帝的父亲诚王当上皇帝,就是叶轻眉杀了另外两个继承人,夺嫡的血雨腥风庆帝心知肚明,因此他可以允许竞争内斗,但绝不会允许皇子互相残杀。

二皇子杀不死范闲,这一点谁都知道,但庆帝也不会允许范闲杀李承泽。之前范闲也因为投鼠忌器不敢动长公主,如今也一样动不了李承泽。有这张底牌,二皇子也就有了与范闲“赌一把”的信心。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庆帝说:人心的战场,才是最惊心动魄的

庆国的“动荡”

言冰云最后剑穿范闲,说自己的决定就是为了不让庆国动荡,但他若是杀掉范闲,恰恰会让庆国陷入动荡之中。

首先,范闲的实力惊人。第二次见范闲,言冰云惊讶于这么短的时间范闲已经升任监察院提司。在北齐,范闲营救言冰云、设计上杉虎、救出肖恩、杀死沈重、“睡”服战豆豆、暧昧海棠朵朵,几乎靠一己之力让危局扭转,这样的人物如果死了,庆国能不乱?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言冰云

其次,范闲的背景深厚。他是范建的长子、宰相女婿、庆国的希望,而最后庄墨韩把衣钵传给范闲,代表着范闲将继承前者遗志,成为“天下文宗”。在庆国、在齐国、在全天下范闲都处于让人仰视的高度,若是他死了,言冰云会认为将平息动荡吗?

最后,范闲的正义代言。在私兵团包围之前,范闲与言冰云迎着朝阳曾有过对话,言冰云认为范闲螳臂当车无法与二皇子争斗,但范闲则说要试上一试。言冰云明白范闲做的都是对的,帮助谁不仅是功过,还是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言冰云的抉择一定是站在范闲身边。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小言大人

范安之的“稻草”

范闲,字安之。与言冰云谋划一夜,范闲的计策绝不会只是最后说几句狠话。范闲手里有很多“救命稻草”能够在面临危险时像他的字一样,“安之若素”。

<strong>王启年

王启年与辛追,是监察院轻功最好的两个人,被派到范闲身边,说明王启年不仅仅是“最佳捧哏”那么简单。不需要主子多言,发现情况有变他会主动做出反应。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老王呢?

那一夜高达二次请来谢必安,范闲第一句问的是“老王呢?”高达说王大人安排使团事宜去了。形势万分危急,王启年会有心思去处理其他琐事?他一定是连夜出发去寻找至少两处的救兵了。

第一处救兵是庆国军营。范闲进入上京,庆国大军立即陈兵国境线,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即全军出发。谢必安带着私兵团谋杀范闲,一定不敢走出国境太远,而大概率此时也在庆国国境线,只要王启年找到军队,范闲的性命也就救下了。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第二处救兵是监察院黑骑。带肖恩出使,为了诱他人出手陈萍萍才撤开了黑骑,此时肖恩事情已了,以陈萍萍的谋划布局,岂能不立即让黑骑前来接应?王启年若是去寻找黑骑,或许抵达的速度会更快。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娱乐担当

<strong>五竹叔

《庆余年》原文里,范闲曾自夸有三件救命的“宝贝”:匕首、毒药、五竹叔。

五竹似乎无处不在,出使北齐时他曾经说过,要去拖住苦荷大师,只要没有大宗师出手,范闲生命无虞。剧中王倦对牛栏街刺杀事件进行了改编,滕梓荆死范闲危急五竹不在身边,后来五竹曾对范闲发誓,这种事情不会再次发生,绝对不会让人威胁到范闲。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五竹叔无处不在

肖恩已死,五竹就没有继续纠缠苦荷的必要,或许早就跟随着使团隐藏在茫茫夜色之中。一个影子,可抵得上千万黑骑;一个五竹叔,谢必安和私兵团又能算的了什么?更何况还有高达这一批虎卫在身边,范闲的安全乃至使团的安全都不会遭遇太大的威胁,在《庆余年的》价值观里,打架从来不是靠人多的!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范闲

李承泽的“算计”

二皇子有三张底牌,派出谢必安和私兵团只是做奋力一搏,但并不是赌上了身家性命。威胁范闲,二皇子早就算计好了两种结局。若能够逼其就范,皆大欢喜;若是范闲不从,自然一场拼杀。范闲死,一切平安;范闲不死,让谢必安承担所有罪责——给范闲和言冰云的信上可没有二皇子的署名。

一旦功败垂成,只说谢必安假借二皇子之名行不臣之事,无论他是被范闲杀死还是自尽都会死无对证。私兵团已经暴露,也必须全部杀死一个不留,这样才不能给别人留下证据,做人做事要狠要绝,这是庆国皇族的习惯思维。

范闲回到京城又能对二皇子怎样?前文说过,李承泽最大的底牌庆帝是不允许皇子性命相斗的,最多范闲也就是不帮助二皇子而已——之前范闲也不是李承泽一党,此后也没有什么损失。赌一把,赢了赚来范闲帮他夺取帝位,输了也就是多个敌人,这就是李承泽的算计。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李承泽没指望杀了范闲

范闲的“抉择”

最后关头,范闲面临生死抉择。如果他虚与委蛇答应归顺二皇子,谢必安必会让他发毒誓、写书信,总之要留下证据保持威胁,范闲不会依从。如果范闲蛮干抵抗,即使他一人逃离,但让使团死伤大半,也不是他的意愿。在生与死之间,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那穿腹的一剑

先说说言冰云那穿腹的一剑。范闲出使之前,监察院送给他一件“宝甲”,号称刀枪不入,言冰云能够轻松一剑穿透范闲身体,宝甲哪里去了?这不合理!

如果这一剑是假刺,但从画面里看出明显的穿腹而过,人已经没了生机,这也不合理。

无论第二季王倦如何解释,并不影响范闲在那一夜做出的抉择,除了生和死,必然有其他路可以走。范闲说要试一试,想来这绝不会仅仅是解决眼前困境,而是谋划未来的全局。把大象放进冰箱,也要分成几步走。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故事才刚开始

第一步,王启年提前出发,搬请救兵。

第二步,私兵团围困,范闲想尽办法拖延时间。

第三步,五竹叔适时杀出,与谢必安大战。

第四步,黑骑或庆国大军及时赶到控制私兵团。

第五步,谢必安自尽,私兵团全灭。

第五步,回京都,联合太子斗倒二皇子。

余年留庆:那一夜,假若我是范闲

长公主的“礼物”,不止二皇子一个吧?

各位朋友,如果你是范闲,那一夜你会如何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感谢支持,关注在上点赞在下,走过路过告诉笔者你来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