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柏瑞田漢卿:避開擁擠賽道 量化投資空間廣闊

  說起量化投資,難免讓人覺得神秘。其實近些年來,從艱難發展到快速增長,國內的量化投資者們一直在努力使這種投資方式儘可能地深深紮根於市場土壤。目前,無論是產品數量、管理人數量,還是投資人對產品的認可程度,都有了質的飛躍。

  作為該領域的領軍人物,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田漢卿對於當前行業有清醒的認識。她表示,隨著機構投資人投資理念的變化,量化投資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明確,與基本面投資相關性不高,逐步成為市場中主要的資產配置工具之一。而對於量化投資團隊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因子是永遠的α”,不斷研究尋找新的阿爾法因子,是做因子量化投資團隊的必修課。

  相比擁擠的賽道,她認為更應該在人少的地方尋找機會。她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偏低,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但是,局部有過於擁擠的現象,“過去跑得比較好的板塊,未來不一定會跌很多,但也不見得能夠給你帶來超額收益”。

華泰柏瑞田漢卿:避開擁擠賽道 量化投資空間廣闊

田漢卿,華泰柏瑞副總經理、量化投資團隊負責人、基金經理


  21年的金融領域工作經驗,熟悉國內外資本市場,曾任巴克萊全球投資(BGI)主動量化投資基金經理,管理的量化基金規模超過15億美元,投資範圍覆蓋香港、新加坡和韓國市場,任職期間(‪2004-2008‬)的投資業績突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BA,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學士、碩士。

  過去6年量化投資發展迅速

  量化基金在發行的初期面臨很多困難,田漢卿介紹道,2004年時國內就有第一隻量化基金,但直到2013年她開始擔任基金經理時,大眾對量化投資基金的認知仍比較有限。“那個時候,大家一聽‘量化’,或者‘指數增強’,都搖頭表示沒有興趣”。

  但經過六年多的發展,市場變化很大,不論是量化投資產品的數量,還是量化投資團隊的數量都有大幅增加。不僅如此,田漢卿表示,目前投資人對產品的認可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這兩年,我們看到機構的資產配置能力越來越強,過去一些大的機構投資者主要選擇主動管理基金,最近幾年,有一些機構開始更多配置跟蹤指數且有跟蹤誤差控制的量化基金”,她表示,這是主要是因為量化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更為明確。

  當然,這並不是量化基金的唯一優勢。在田漢卿看來,量化投資在市場上的角色體現在幾個方面。從產品角度,主動量化投資既能跟蹤基準,又可以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彌補了產品的空檔;從市場的角度,量化選股的策略與主動選股的策略形成互補、互相制衡,使股票市場變得更加有效,可以使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發揮得更好。

  目前,公募一般以基本面多因子模型的量化投資為主。她介紹稱,這種模型主要看的是基本面信息,三大主要因子包括估值、成長性和盈利質量。同時,其他因子也需要顧及,比如事件驅動因素,價格動量,市場交易量等等,還有一些因子基於另類數據,如新聞媒體的報道等等。

  “市場上並不存在永遠產生超額收益的因子”,田漢卿說道,“我們需要對原有模型進行監控並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差不多五年左右,把模型重新構建一下”。她表示,這樣一邊更新原有模型,一邊研究新的方向,目的是跟上市場變化。

  避開擁擠賽道 便宜且基本面較好的股票機會更多

  近期,核心資產受到了全市場的關注,大家多在討論未來市場風格會如何演變。對此,田漢卿認為,從量化的角度看,核心資產本身的定義是不明確的,若拉長時間來看,核心資產是很難界定的。但她認為,爭相抱團的投資行為往往會導致部分賽道過於擁擠。

  她認為,當前市場認為的“核心資產”大部分都是大市值股票,在指數權重當中佔比較高,而量化是做分散投資的,所以這兩年要打贏滬深300指數就不那麼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基本面因子在A股市場就不工作了。

  那麼“核心資產”的行情還會繼續嗎?田漢卿認為:“在股票二級市場交易中,好的公司還是需要合適的價格。有長期的好公司,但沒有任何一個股票能在長期一直是好的。好公司的股票價格貴了就不是好股票了。漲得過高的地方恰恰是風險大的地方。”

  有人認為,2019年股票市場有不錯的漲幅,整體市場估值變貴了。她認為,股票市場估值需要分情況看,有些板塊、行業確實變貴了,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白酒行業,白酒股票的估值已經接近該板塊的歷史最高。但從市場整體而言,田漢卿的判斷是現在市場整體估值還是有吸引力的,主要指數的整體估值均在歷史均值之下。她認為,有些估值便宜、基本面不錯的上市公司,在過去兩三年被市場忽略了,這類上市公司接下來是有機會的,未來的盈利情況不會像市場現在認為的那麼差。

  她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從風險收益性價比上來看,是國內最有吸引力的一個大類資產,下行風險有限,上行空間很大。在世界範圍政治環境相對穩定,國內不發生大的系統風險的前提下,當前應該是未來三到五年中比較好的投資股票市場的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