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指责,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去关心别人,不愿意去思考别人还有什么没有想到。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冷酷”、“个性”这些字眼沾边,算做是褒义。

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否则,你会很快变成鸡尾酒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很快因为压力而承受负担。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会利用时间,更会处理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的脱颖而出。贪爱愚痴的人,永远不明白利用时空,甚至错过了时空。只有懂得利他利众之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

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有一位官员问泽安禅师怎样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做得实在没有意思,天天都得受恭维,那些恭维话听来听去都是一样,很无聊。我不仅不喜欢听,简直有度日如年之感,真不知道这些时间该如何打发?”

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禅师笑了笑,只送给他8个字:“此日不复,寸阴尺宝。”意思是讲,光阴流逝就不再回来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所以要懂得珍惜时光啊。现在大家都在讲“节约”,只知道用东西需要节约,用钱需要节约,不知道时间需要节约,感情也要节约,欲望要节约,生命更需要节约……所有的心念和行事都要加以节制,不能泛滥放纵,才是会利用时空之人。

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曾有三个患者在医院治疗,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还有一位是本医院的医生。他们都得了相同的病——半身不遂。农民回家后,其妻见他没有了劳动能力,如同废人,于是怠慢他。几个月后,农民孤寂地死去了。曾是医生的病人知道这是一种很难痊愈的疾病,恐怕命不长久。他索性整天躺在床上,不想动弹,不愿意到户外去活动,因为他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了信心。一年后,医生也死了。

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那位工人回家后,意识到,自己必须坚持活下去,因为自己的能量还没有发挥完,他还要为社会作贡献。于是,他在老伴的帮助下,每天锻炼着行走,用一边的身子去协助另一边的身子,用一只脚和一根拐杖走路。后来,他的半面身子逐渐有了好转。虽然没有痊愈,但是性命已经无忧了。

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上述故事中,三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各有不同,可以肯定地说,那位工人的态度值得提倡,因为他明白珍惜生命的道理,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为大众服务。我们每天都要和时间不期而遇,有限的生命如同沙漏,一粒粒的沙子从里边漏走,甚至不留下丝毫痕迹。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不能像海水取之不尽,不能像空气用之不竭。生命如此短暂,不珍惜生命使生命更加短暂。节水节电固然重要,节约生命更不容忽视。

人对待生命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只有利众的人,才懂得节约生命、珍惜生命。无论是时间、感情、欲望、生命,还是一切心念和行事,都需要珍惜、节约、节制,不能犯贪愚痴的毛病。利众其实也是在利己,发心以利益大众为本的人,通常就会把握时空,不会浪费时间、不会浪费生命,懂得节制欲望,一切私心杂念都能够很好地控制。这也是佛家所提倡的一种人生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