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志》编纂始末

编纂《吉村村志》,是一份良心工作,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2018年5月1日,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挂牌成立了《吉村村志》编纂委员会。在社会各界和全体编纂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9年元月17日终审定稿,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了《吉村村志》首发仪式。历时八个月,先后召开10次编纂工作会议,成功举行了初、终审座谈会,并创下多项纪录。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志》编纂始末


2018年农历正月初一,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成立吉村发展经济理事会(简称吉发会),在第一次会员大会上集体表决通过了关于编纂《吉村村志》的方案。吉发会推选名誉会长彭绍炜担任主编、吉发会会长刘小洋担任第一副主编,并立即着手组建《吉村村志》编纂委员会,于5月1日举行了正式挂牌仪式。编委组成人员:彭绍炜、刘小洋、刘英秀、朱贤溢、彭云峰、彭东海、李志鹏、彭太阳、谢景春、谢奕通。村志办公室主任王成英、校稿彭海香。编委们按章节分工编写,上门走访,搜集资料,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编写村志工作会议。由村志主编负责落实编写工作进度,层层压实责任,对编写内容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志》编纂始末


同时,吉发会会长负责村志捐款方案和后勤保障工作和总体协调工作。村志办公室主任负责召集会议和后勤服务、村志捐款以及督促跟进工作。各编写村志成员做到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和谐共处。

《吉村村志》全体编纂工作人员,精诚合作,义务奉献,历时八个月就完稿付印,创下编纂村志工作多项纪录:

一、全县仍至全市第一次由民间自发组织编纂村级志书,为今后全县推广编纂村志提供了成功案例。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志》编纂始末


二、在一年内完成编纂工作,编纂人员大多年过花甲,他们顶烈日冒严寒,日夜操劳,艰苦努力,毫无怨言,如期完稿,而且没有工资报酬,实属难能可贵。

三、所有编纂经费都是靠民间自发自愿捐款,没有花费政府组织一分钱,一大批祖籍吉村的成功仁士,通过各种途径不远万里表达爱家爱村心意。

在吉村这片土地上,正因为有了吉村人的聚居,才会形成村落;正因为有了吉村先辈们的代代生息,这片土地才有了感人的故事和骄人的活力。此次编纂村志,从开始筹划到最后完成,历时八月有余,期间三易其稿,终于出版发行,这是对吉村村民的一个交代。虽然由于资料短缺和我们自身能力所限,村志还显粗糙,但它毕竟用心地记录了本村的过去和现在,给后代留下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本村发展脉络。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志》编纂始末


2019年大年初一,《吉村村志》在吉村小学举行了首发仪式。各界嘉宾和吉发会会员、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300余人自发参加了村志首发仪式。吉发乐队、吉村舞队、吉村礼仪等本村民间团体助阵表演,场面热闹非凡,一派吉祥喜庆景象。特别是以吉村籍清华大学学生刘慧、西安交大学生刘陈锋、华南理工大学生彭丽萍、天津大学学生刘作龙等10余名全国重点大学生组成的主持人团队,成为会场的“希望之星”。于都县志办主任丁良跃等一行在春节期间亲临现场为10名村志编委颁发“修志问道,以启未来”贡献奖证书和奖品,并对吉发会民间组织牵头,吉编会组织编纂《吉村村志》的成功善举行动表示大加赞赏!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志》编纂始末


修史修志,历来都是一个浩大工程,需要众人配合完成。以一人之力,想完成一段历史或记录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几乎难以做到。《吉村村志》的修成,更是离不开众人的无私帮助和积极配合,在编纂《吉村村志》过程中,得到了市、县、乡、村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友人和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知名乡贤彭琼林、彭裘忠、刘忠民、彭小荣、彭东晔、彭西地、卢月华等100余名吉村籍爱心村民踊跃捐款,对所有关心支持吉村公益事业的各界宾朋和吉村好人、吉村村花深表敬意。期间,县志办、县文明办、县电视台、《星火杂志》于都驿、赣州仙下同乡会等单位领导莅临村志座谈会或首发仪式,对于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无私帮助,我们特此鸣谢!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吉村村志》编纂始末

(作者:吉发会首任会长兼村志副主编 刘小洋;供稿:于都县志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