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定多年最牛!滬指漲20% 基金卻大賺45%!買基金真的“碾壓”炒股了

外匯天眼APP訊 : 2019年即將收官,這一年公募基金展現出強悍的業績。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不僅有6只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100%,更出現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收益超越主流指數情況。

铁定多年最牛!沪指涨20% 基金却大赚45%!买基金真的“碾压”炒股了

更重要的是從歷史來看,今年也非常“彪悍”。基金君發現,自2016年以來,今年是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收益超越上證指數、滬深300

最多的一年。

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呈現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個股走勢分化嚴重,這種市場環境更能凸顯公募基金的選股優勢,如果這一行情還將延續,炒股不如買基金的情況還將延續。

四年“超額收益”最高水平

一直以來,市場普遍認為,A股市場中主動選股更能獲得“超額收益”。而通過公募基金表現來看,確實如此。

基金君根據數據篩選發現,若僅計算最低倉位在60%以上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最低倉位在80%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當年度成立新基金),來對比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表現,從過去2016年至2019年看大概率可以跑贏指數,尤其是2019年獲得“超額收益”最高。

铁定多年最牛!沪指涨20% 基金却大赚45%!买基金真的“碾压”炒股了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26日,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當年度成立新基金)的平均收益達到43.36%、45.78%,而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僅20.58%。如此算來,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的獲得的“超額收益”差不多達到23、25個百分點。

同樣針對滬深300,也擁有明顯超額收益,年內滬深300漲幅為33.72%,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當年度成立新基金)的平均收益也差不多超越滬深300有10個百分點左右。

而在2016年至2017年,公募基金也多多少少的跑贏指數。數據顯示,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當年新基金)2016年至2018年的收益為-10.97%、16.36%、-24.6%,而同期滬深300的漲幅為-11.28%、21.78%、-25.31%,除2017年基本都小幅跑贏滬深300。

铁定多年最牛!沪指涨20% 基金却大赚45%!买基金真的“碾压”炒股了

而從偏股股票型基金(剔除當年新基金)看,2016年至2018年的收益為-13.97%、14.63%、-23.87%,而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為-12.31%、6.56%、-24.59%,全線跑贏上證指數。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在上半年出現一波大牛市行情,而下半年市場出現斷崖式下跌。如此波動的市場之下,更為靈活的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獲得較好收益,大幅跑贏指數。剔除當年新成立新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君超過46%,而當年滬深300和上證指數整體漲幅僅個位數。

基金神勇的2019年

雖然距離2019年的結束尚有幾天,但是可以說冠軍的爭奪基本塵埃落地,沒太大懸念。

截至12月26日,剔除分級基金、淨值異常基金,廣發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今年以來收益達到125.88%,收益率位居所有基金第一,且和第二名的收益差距超過11個百分點,除非發生非常小概率事件,該基金基本坐穩了冠軍寶座。

同樣是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元多新興,收益率達到114.51%、110.27%,目前位居第二、第三位。

銀河創新成長、諾安成長、銀華內需精選今年以來的收益率也超過100%,分別為104.18%、102.52%、101%。

此外,交銀成長30、華安互聯網、交銀經濟新動力、信達澳銀新能源產品等表現也較好,業績超過97%。

铁定多年最牛!沪指涨20% 基金却大赚45%!买基金真的“碾压”炒股了

為何發生在2019年?

來看看2019年“炒股不如買基金”的情況再一次出現。這一次,公募基金又一次戰勝了大多數的指數和股民。

今年以來四大主流指數,截至12月26日,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中小板指今年以來漲幅分別為20.59%、33.72%、43.43%、39.13%,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漲幅卻有45.78%和43.46%左右(不含分級基金、今年成立新基金),遠遠超過指數的表現。

為什麼2019年基金業績表現好於指數?基金君分析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2019年很明顯出現了結構性行情,股票走勢分化非常大。比如市場火力主要集中於“核心資產”,比如平安、茅臺等為代表的大藍籌股價暴漲;同時近期市場集中於5G產業鏈的電子領域,漲幅較多的也多為龍頭。

與之相對的是,業績難以兌現、財務造假等類個股被市場逐漸拋棄,也有一批小盤股等近年以來一直表現低迷。

另一方面,基金是組合投資的工具,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基金篩選個股能力凸顯,同時基金公司背後的綜合投資研究能力也逐漸顯現,因此基金業績比較好。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自2017年的以來就逐漸凸顯出公募基金的優勢。尤其是在外資逐漸加大布局力度周,市場整體更偏向價值投資,追求優質個股,強調確定性機會,規範運作的公募基金相對更具優勢。從散戶投資來看,大部分散戶更喜歡投資中小盤股票,也喜歡追漲殺跌。其實股價波動很厲害,不少散戶在追漲殺跌中損失不少。

而近兩年也明顯出現,大中型的投研能力強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業績優勢明顯的趨勢,而這種或許會延續。過去小公司頻出黑馬基金經理的概率在下滑。

公募基金的優勢逐漸被股民所認識後,2017年9月下旬開始,爆款基金逐漸出爐,比如興全、睿遠、廣發等基金公司都出現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銷售遭遇市場搶購熱潮,還有一些長期業績優秀的,如南方、華夏、富國、匯添富、景順長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都在逆市募集較大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