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M24型柄式手榴彈,德國從一戰用到二戰


德國軍工企業在1916年研製出一種木柄手榴彈。在反覆試驗以後,這種手榴彈被命名為M18式長柄手榴彈,隨即大量裝備部隊。M18手榴彈由拉環、拉火繩、拉火管、硫磺、雷管等部件組成,工作原理是用一根鋼管內裝玻璃粉,將銅絲捲成團放在玻璃粉內。銅絲一端連接拉火繩,另一端通導火索和硫磺,利用銅絲與玻璃粉的摩擦發火點燃導火索和硫磺。德國士兵使用時只要擰開彈柄上的蓋,捅開防險紙,將拉環套在手指上即可投擲。

一戰中,德軍士兵對M18手榴彈的評價非常高,這種手榴彈的投擲距離很遠,精確度相當高,還可以集束使用,能夠有效地炸燬鐵絲網和土木工事,甚至還可以對付英軍的坦克。一戰結束後,德國軍工企業對M18手榴彈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在1924年成功推出了新產品——M24式長柄手榴彈。M24在M18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造:首先,M24手榴彈的爆炸時間大大縮短。M18手榴彈的爆炸時間過長,從拉動導火索到爆炸需要6到7秒的時間。

M24長柄手榴彈的引爆時間被縮短為4到5秒,M24會在投擲到目標區域後一秒鐘內爆炸,敵人很難作出反應。M24手榴彈拋棄了耗費工時的整彈體鑄造技術,採用了利於批量生產的鋼板衝壓技術。這種設計加快了生產速度,大大減輕了手榴彈的重量,增加了投擲距離。最後,M24手榴彈採用了爆炸力更強的TNT炸藥,裝藥量約為100克,這個改進讓手榴彈的威力大幅度提高。


M24手榴彈可以精準投擲,德軍士兵往往將其擲入敵軍控制的工事、房屋和狹窄的散兵坑內。M24手榴彈的TNT裝彈量很大,爆炸力很強,基本上可以對5到8平方米內的目標造成殺傷。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軍工企業開始大量仿製國外的手榴彈,當時主要有兩大仿製系列,一種是蘇聯的1914/1930式手榴彈,另一種就是M24系列的長柄手榴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