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都賣到20多萬了,合資車會讓出這塊肥缺嗎?


作為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市場,汽車圈有著"得B級車得天下"之稱。然而,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逐漸白熱化,不少豪車也紛紛下探。特別是BBA,如今入門級車型的價格已經降至20多萬,殺進20萬的價格其實已經威脅到不少合資B級車,甚至不知不覺流傳出"20多萬不如買BBA"的段子。


競爭白熱化,BBA紛紛下探

眾所周知,BBA作為家喻戶曉的豪車,其本身的豪車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了。在以前,它們的價格基本上是高高在上,再加之當時國民整體的生活水平並不高,掛著這幾款車標的車主似乎都一致被大家認定為有錢人。久而久之,開BBA的人就是"土豪"已經成為一種固定印象。

不過,豪車也是要恰飯的。如今的市場規模早就滿足不了它們的野心,搶奪更多的市場自然成為了它們的下一個目標。無疑,"價格下探"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試想一下,"價格更低,又可以開上豪車",這樣的噱頭真的不能不讓人心動,畢竟國人不懂的車也是一抓一大把,"用車標買面子"正好擊中痛點,而BBA正是抓住了國人的這種虛榮心理。

以奔馳A級來說,它的售價區間達到了21.18-29.98萬元。這個價格區間已經和B級車的不少頂配車型相交。而像是寶馬1系,其售價區間更是降至20萬元以內,為19.88-26.38萬元。奧迪A3的價格更是打得B級車還不了手,其售價區間已經達到了18.86-25.27萬元,這個價格基本和帕薩特相重合,甚至奧迪A3的頂配車型還不如帕薩特的頂配車型貴,後者的2019款380TSI旗艦版 國VI價格已經達到了28.29萬元。


合資車真的會讓出這塊肥肉?

不可否認,"20多萬就能買到BBA"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在國人普遍裝滿虛榮的心理,我花20多萬買一輛主流合資B級車,還不如去買個BBA的車呢。面對著來勢洶洶的BBA,合資車真的能夠抵擋得住嗎?

站在比較公正的角度來說的話,主流合資B級車真的不比BBA的入門車型差。首先,就是級別的降級,簡單而言就是用合資B級車的價格買了一輛豪車的A級別車型,比如雅閣和凱美瑞只能換成奔馳A級、寶馬1系,對應的便是車型尺寸的減小,空間的不足。坦白來講,這種"消費降價"似乎沒有什麼必要。

而且如果用20多萬買到一款BBA的入門級車型,那麼這個落地的價格就能買到一輛中配的主流合資B級車。就這個級別而言,中級車的配置確實要豐富得多。比如說19.98萬起售的雅閣混動,其電動機總功率已經達到了135千瓦,電動機總扭矩315牛米。而像是21.18萬起售的奔馳A 180L,其最大功率只有100千瓦,最大扭矩為200牛米。19.88萬元起售的寶馬1系 120i 時尚型的最大功率103千瓦,最大扭矩為220牛米。所以說不是說BBA不好,但是在這個價格區間無論是奔馳A級或者寶馬1系,在動力操控、配置以及空間上絕對都會被一臺混動雅閣全方位碾壓。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主流合資B級車也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貴了。或許是競爭的逐漸熱化,或許是受到了豪車價格下探的威脅,除了凱美瑞的價格一向堅挺之外,君威、帕薩特等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降價。特別是帕薩特,在全國各地基本有著3萬左右優惠的浮動,這樣的價格對於消費者而言,無疑是喜聞樂見的。


最後小編也再說一句,車輛的價值包括產品價格和品牌價格,這個道理相信你懂我懂大家懂,所以一樣的價格擺在那裡,一個掛三叉星,一個掛VW,但是它們內裡的配置一定是有差距的,畢竟BBA價格下探的代價無非就是簡配簡配再簡配。當然,BBA我也不是不建議買,也不是說非頂級豪華不買,但起碼還是要40萬+的時候再考慮BBA,畢竟這個價位往上的BBA才會有豪車該有的樣子,而不少入門級車型或許只能稱它為"豪華品牌的車"吧。

那問題來了,這樣一道選擇題擺在你面前你會怎麼選擇呢?是選擇面子味十足的入門級BBA?還是各方面都不錯的主流合資B級車?


你會選擇入門級BBA?還是普通合資車呢? (單選)
0人
0%
買BBA,更有面子
0人
0%
買普通合資車,各方面都不錯
0人
0%
自主品牌也不錯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