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長假的尾巴,來家門口的這些“高顏值”鄉村打卡吧!

美麗鄉村,

美在生態,

美在環境,

美在人文。

七十年風雨兼程,

金華鄉村的變化尤為顯著,

現在到金華的鄉村走一走、看一看,

映入眼簾的都是青山綠水,

清新的空氣、

乾淨整潔的街道、

優美的自然環境讓人流連忘返。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下面,

請跟著小布,

一起來領略下金華美麗鄉村的風情吧!

婺城區

寺口、喻斯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安地鎮寺口村風光秀麗,保留有大量古樹名木,曾獲“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等榮譽。寺口村邵氏作為金華地區邵姓發源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歷代出過30多名進士。

喻斯村四面環山,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有楓楊古樹群、古橋,形成小橋流水人家之景。

漢灶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雅畈鎮漢灶村是婺州窯生產發祥之地,村落中散落著各色古建築,婺州窯博物館更是感受婺州窯文化、親子共遊的好去處。

壽溪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壽溪村地處武義江南岸,作為山中小村的壽溪,孕育出了山水相逢的奇景。村邊武義江所形成的巨型月牙灣,無論是晴日還是雨天,總有一番獨特的韻味。而臨江遠眺,說不定能讓人頓生詩意。

金東區

瑣園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瑣園村被稱作“奇村”,其周圍分佈著七座山包,靠北有一湖,形成了天然的“七星拱月”星象地理,環境風貌如古代一把長命鎖,至今還保存許多明末清初的古建築。

相傳,村裡的嚴氏子孫,都是漢代名士嚴子陵後裔,於明朝萬曆年間遷居至此,世代棲居,至今約430多年的歷史。瑣園村歷經歲月風雨,現保存的古建築有旌節石牌坊、嚴氏宗祠、務本堂、懷德堂、聚義廳等明末清初廳堂十餘座,是金華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

目前瑣園國際研學村已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畈田蔣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畈田蔣村位於金東區傅村鎮北部,村莊歷史悠久,村祖蔣伯成於明朝初年由義烏山塘村擇居此地,以地形和姓氏為村名——畈田蔣,系詩壇泰斗艾青的出生地。村內共有明清特色古建築群36幢。建築群中廣泛應用木雕藝術,梁、枋、牛腿、雀替、天花、門窗等所見之處無處不雕,在我國古建築中獨樹一幟,極具保護利用價值。艾青故居於2006年3月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艾青故里文化旅遊區已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蒲塘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蒲塘村是五代末的名將王彥超後裔,該村繁衍已有近千年歷史。村內依然保留著諸多古建築和傳統民居,素有“一祠一閣四寺四廟十堂樓”,除四寺四廟大部分已毀,其餘大都尚存。村中的王氏宗祠中至今依然供奉著祖先的牌位。祠堂的大廳上方,掛著幾十塊的牌匾,其中不少是“狀元”“左丞”,講訴著這個村子曾經的輝煌。有人說,這都是村子裡歷代相傳“文武傳家”這一家規家訓的功勞。

目前蒲塘古村已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蘭溪

芝堰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芝堰古村為浙江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村落和浙江省最美宜居村。這裡曾經是嚴婺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昔日街道兩旁茶樓酒肆、錢莊當鋪、澡堂歇店一應俱全。漫步在古街巷,一步一景。全村不僅擁有衍德堂、孝思堂、承顯堂等古建築近百座,且元、明、清、民國等四個朝代的各種建築集於一村,堪稱“典型的中國古民居博物館”,被古建築研究專家譽為元、明、清、民國建築研究的“活化石”和“四朝建築瑰寶村”。

社峰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社峰村是一座建在博物館中的村莊。750年的歷史,近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節孝牌坊、古墓、古石橋,文物眾多,古韻猶存。社峰村綠色生態休閒,因被歷史塵封而深藏不露,因年代久遠而風雨剝蝕,古老而神秘,可謂山美、水美、人美、村美、田野美,處處秀美。

永昌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永昌村位於永昌街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村落。吳越時期形成,唐宋時期初具規模,由於水陸交通便捷,元代古街逐漸形成,明代設立了駐防所,有哨官,清代商貿達到極盛,對於研究浙西古商貿文化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其中,永昌古街還是金華市現存最完整的一條古街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東陽

花園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花園村景區是浙江省首個單獨以村為單位創建成功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授予首批“中國十大優秀國際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網友最喜歡的鄉村旅遊目的地”,是浙江省特色精品療休養目的地、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金華市直機關黨員幹部紅色教育基地。2003年6月11日,時任浙江省委

書記習近平視察花園村,稱讚“花園真好”,高度評價了花園村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2016年7月,花園村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花園村還被授予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等上百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蔡宅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蔡宅村始建於元朝, 在這裡平均每6戶村民就擁有1幢古建築,在省農辦為實施古村落保護而開展的調查中,虎鹿鎮蔡宅村成為全省古建築遺存數量最多、分佈最集中的自然村。據統計,雖歷經白巾起義、太平天國、抗日救國等多次兵事,現有1

300餘戶的蔡宅村仍保留著200多幢古建築,具有較高歷史與文物古蹟保存價值者50餘幢,包括廳堂18幢,名人故居5幢,大型古民居30餘幢,數量居全省自然村之冠。而且,這些古建築建造年代從明清至民國,跨度較大;建築風格涵蓋九間頭、十一間頭、十三間頭及廿四間頭,是我市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

不僅如此,其木雕、磚雕、石雕、彩繪、壁畫等工藝也令人歎為觀止。2012年11月,我省公佈了第一批40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名單,蔡宅從全省971個歷史文化村落中脫穎而出,成功入榜。

盧宅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盧宅位於浙江東陽縣城東門外,建於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順六年(1462年),其後又不斷修建而成一區規模龐大的住宅群體。

盧宅建築以明清民居風格為主,有“民間故宮”之稱,之所以獲得稱號,是因為它的建築佈局和規格。全宅由十餘組按南北軸線佈置的宅院所組成。主軸線沿照壁穿過三座石牌坊轉折至肅雍堂、樂壽堂而止於世雍堂。住宅周圍有河流環繞,通過跨河的九座橋樑而溝通宅內外聯繫。

2005年,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在紐約公佈了2006年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中國有6個遺址榜上有名,它們分別是:甘肅天水古樓群、河北懷來雞鳴驛、山西磧口鎮村落、雲南團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還有就是浙江東陽的盧宅。

義烏

馬畈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義烏市大陳鎮馬畈村,距大陳鎮政府1.5公里,由馬畈、錢宅、馬車弄3個自然村組成。村莊位於八都溪和九都溪交匯處,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是義烏市的首批“美麗鄉村示範村”,2015年被納入義烏市5個精品村培育目標之一。馬畈農業奇幻樂園地處馬畈行政村內,樂園佔地面積千餘畝(其中約300畝花海、200畝水域、800畝山體)。

缸窯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義烏市義亭鎮缸窯村地域面積1.7平方公里,村落一帶蘊藏豐富的陶土資源,於宋朝末期就開始建窯,開挖陶土,製坯燒窯(俗稱做缸),因此這個地方就叫做缸窯。在三四十年代一共先後建有六座古龍窯,在七八十年代的缸窯陶器可以說發展到鼎盛時期,產品銷往金華、蘭溪、嚴州等周邊縣市,聲名遠播,譽滿兩浙。

現存有龍窯兩座,其中一座2010年6月被列為義烏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村中心有古建築群:十八間、十六間、古井等。特別是古民居其中一幢名叫“十八間”的古建築,雕刻精緻,人物、花鳥山水,栩栩如生,屋內常掛著美麗古老的宮燈,如竹絲燈、玻璃絲燈、羊皮燈等。2011年8月古民居(十八間)被列為義烏市文物保護單位。

倍磊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陳煥/攝

位於義烏南部的倍磊村,北畔義烏江半月灣,南屏葛仙山、八寶山、和尚山,西對金山,東臨田疇沃野。“雙溪六石匯玉流,五橋四視(堰)把門守”,生動地描繪了倍磊村優越的生態自然環境。其崛起於明代,清代時達到鼎盛,是義烏“煙灶達千”的第一大村。

倍磊村因一條街而得名。時至今日,倍磊擁有4000多人口,人們仍稱其為“倍磊街”,這也是義烏自明代至今,村以街名並街市依舊並存的唯一一處。目前,倍磊傳統村落形態基本保存完好,村內有自明至民國的近百幢歷史建築,包括宗祠、廟宇、傳統店鋪、古民居等,其中以儀性堂、九思堂、九如公祠、崇義堂、旌烈石牌坊等古建築聞名。此外,村內保留有較為完整的古商業店鋪,風貌保存良好的優秀歷史建築和迂迴曲折、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間,不僅是居民賴以生活的基礎,而且與街巷一併創造了豐富的景觀空間。

永康

圓周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園周村坐落於永康江上游,素有永康城市綠肺、後花園之稱。既有野趣橫生的山澗鳥鳴、白鷺棲戲,也有古色古香的周氏宗祠、雄偉壯觀的園周長城靈動矗立在山水之間,描繪出了一幅“綠樹成蔭、碧水環流、鳥語花香、百姓怡然”的新農村美好景象。

厚吳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厚吳村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距永康市區15公里,村前有一座酷似屏風的巍巍青山,前有屏風映翠,後有錦溪迂迴,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建村,至今已有770多年曆史,在此期間,人才輩出。雖歷經滄桑,全村至今仍保留著全永康市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據初步統計,有明清時期建造的祠堂、廳等建築十多處,古民宅大院、精舍20多幢。其中吳氏宗祠、澄一公祠、儀庭公祠,極具地方建築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

茭楊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茭楊村坐落在省道東永一線邊西側,離永康市區有25公里,交通便利。在2011年被評為“省級森林村莊”,同時也是省生態文化基地、省AA旅遊景區村。

來到茭楊村,清新的自然風景與古樸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一片廣袤的稻田把村莊勾勒成一幅油彩畫。村口700多年的古樟樹像一位歷經風雨洗禮的老人,默默守護著這個美麗的村莊。粉刷一新的牆上,畫滿了歷代名人事蹟、三十六行手藝匠、本土農耕文化、家規家訓等內容。

浦江

嵩溪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嵩溪村又被稱為“江南坎兒井”,擁有800年曆史、1560間古建築,是一座藏在深山、名聞遐邇的國家級歷史文化村落。村北5公里,有浦江名山雞冠巖。源出雞冠巖的嵩溪分前後兩溪穿村而過,在村南的橋亭匯成一流,溪水澄碧,小橋林立。雙水長流通浦,兩山橫抱鎖雞巖,環境獨好。

大梓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大梓村,浦江最北部也是最美的村莊,南宋時期,有一安徽鉅商途徑此地,看這個地方四面環山,環抱如盤,一條壺源江如一條青龍由此經過,猶如仙境,遂舉家遷徙而來。因山上有棵碩大的大梓樹,因而得名“大梓村”。

大梓村的景點有蕩江嶺古道、獨石殘亭、石獅噴水、文昌釣石、象鼻橫鉤、蕩嶺參禪,人文景觀蕩江嶺阻擊戰遺址,現為金蕭支隊遺址,杭紹金三地區的愛國教育基地之一。

吳大路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浦江縣吳大路村位於鄭家塢鎮南部,距離縣城15公里,一條吳石公路貫穿而過,北與浦鄭公路銜接,南通石斛橋與浦義公路銜接。村內現有560餘戶,1702人,耕地1197畝,山林1711畝。村民主要以加工豆腐皮而聞名縣內外。

吳大路民風淳樸村史悠久,追溯過去歷史上湧現出了一批能人力士,時至今日仍保留了許多古文化建築和民風名俗,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歷史文化村。如今的吳大路村,有95%以上的村民為吳姓。

行走在吳大路村,除了眾多的祠堂,還有那一條條阡陌交通的小巷道,把座座民居連接起來,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受。

武義

郭洞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郭洞古生態村被譽為江南第一風水村,距武義縣城10公里,因山環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約5平方公里的景區內,層巒疊蟑,竹木蒼翠,靜雅宜人。“郭外風光凌北斗,洞中錦秀映南山”,這是古人對郭洞風景區的貼切描繪。

大溪口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大溪口村因坐落宣平溪上游西溪與支流章溪交匯口而得名,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村前溪流呈“S”形沿村莊蜿蜒,向東流經原宣平縣城注入甌江,呈現出罕見的巨型雙太極圖形。

俞源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俞源村,屬金華市武義縣俞源鄉,坐落在武義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新近發現明、清古建築竟有395幢之多,超過有“中國第一古村”之稱的江西樂安流坑村。該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奇異的佈局,罕見的古建築群和精緻的木雕、磚雕,以及一個個不解之謎而吸引著國內外眾多遊客,開放近兩年多來,已有英、美、法、德、日、奧地利等十三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慕名而來。據《俞氏宗譜》載,俞源村系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國師劉伯溫按天體現象設計的村莊佈局建造的。

磐安

大皿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大皿村始建於唐代,建築依山傍水,沿溪成街,以魚骨型道路系統為特色街巷、傳統空間格局,從選址、設計、造型、結構、佈局到裝飾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山區建築的特徵。大皿還有羊愔“食菇成仙”的傳說、祈福避邪的“煉火”習俗、傳統胡公廟會,以及懸掛在皿溪邊上的一盞盞宮燈,文化底蘊深厚。

管頭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管頭村也叫烏石村,烏石村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磐安的第一個生態示範村、全國文明村莊,位於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東南部。素有“空中鄉村”美譽,環境清靜,空氣新鮮,民風淳樸。近年來,慕名到烏石村農家樂休閒度假的城裡人絡繹不絕,農家樂幾乎天天客滿,山裡人笑得合不攏嘴。整個村子地處海拔530多米的高山臺地之上,氣候溫暖溼潤,年平均氣溫14.3℃,夏天平均氣溫26.4℃,是理想的休閒避暑勝地。

馬塘村

抓住长假的尾巴,来家门口的这些“高颜值”乡村打卡吧!

馬塘村位於大盤山北麓的玉山臺地,海撥520米。村莊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境內有中國唯一現存的古代茶葉交易市場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山古茶場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趕茶場》。

在假期的末尾

如果有朋友來金華

不妨帶TA們去鄉村走一走

尋覓歷史足跡

感受歲月變遷

領略金華鄉村之美

來源|金華旅遊 婺城發佈 金東發佈 蘭溪發佈 東陽發佈 東陽旅遊 東陽花園村 文旅義烏 永康旅遊 武義旅遊 詩畫浦江 磐安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