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為什麼要害白起?

夏有涼風61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白起威脅到范雎的地位

范雎幫助秦昭王從宣太后、魏冉手中成功奪權,也因此成為秦昭王最信任的人,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應該說,范雎是個非常厲害的人。在外交上,他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在對外戰爭上,他屢屢使用反間計,在情報戰場上重創敵人。長平之戰,秦軍能贏得輝煌的勝利,除了戰神白起的功勞之外,范雎也功不可沒。沒有范雎施反間計,趙國就不可能撤了廉頗,更不可能任用紙上的趙括,那麼秦軍就不可能全殲趙軍主力。

長平之戰後,白起挾勝利之威,席捲趙國,勢如破竹。精銳盡失的趙國,根本無法擋住白起雷霆一擊。然而,這個時候,范雎突然一反常態,阻止白起進攻邯鄲。為什麼呢?要知道戰國打了這麼久,仍然維持著七雄的局面。在東方六國裡,惟一能與秦國較量的就是趙國,若是白起把趙國給滅了,那麼功勞將超過范雎。也就是說,白起將動搖范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為此,范雎以秦軍傷亡大為藉口,力阻白起進攻邯鄲。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把范雎與白起的矛盾公開化了。

第二,白起與魏冉的關係緊密

范雎防著白起,除了怕他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白起與魏冉的關係極為緊密。

在范雎之前,魏冉是秦國的權臣。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也是秦昭王的舅舅。當年秦昭王能登基,全靠這個舅舅。魏冉獨攬朝政四十年,秦昭王當了四十年的傀儡,直到范雎到來。當時魏冉有個小算盤,打算把秦國的一塊飛地、孤懸東方的陶邑變為自己的諸侯國。於是他頻頻向東方用兵,目的是想建立一個“戰國七雄”之外的第八強國。後來范雎鬥倒了魏冉,取而代之成為秦國之宰相。

然而,魏冉雖然下臺,他的政治影響力猶存。其中白起與魏冉的關係就十分密切。可以說,沒有魏冉的慧眼識英雄,就沒有白起的飛黃騰達。白起的成名之呀是伊闕之戰,當時秦軍在戰場上面臨巨大的壓力,秦軍只有十萬人左右,而對手魏、韓聯軍卻有二十四萬之多。

在危險關頭,頗有識人之明的魏冉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把白起提拔為總司令,全權指揮對魏、韓作戰。年輕的白起一戰成名,在兵力不及對手一半的情況下,大破魏韓聯軍,伊闕之戰也成為戰國史上一大經典戰例。

從政治立場來說,白起雖是軍人,但與魏冉的關係極為密切。在范雎看來,白起就是屬於“魏黨”,怎能不防呢?

第三,在邯鄲之戰期間,白起與范雎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由於范雎的阻撓,趙國僥倖逃過一劫。不過,秦昭王很快意識到,趙國不滅,終是心腹之患。於是在長平之戰一年後,秦昭王決心發動邯鄲之戰,滅掉趙國。然而,秦昭王卻沒想到,白起拒絕出馬。


很顯然,白起是在懟范雎。一年前,范雎阻撓他攻邯鄲,如今我偏不出馬,看你范雎怎麼攻下邯鄲。沒有白起出馬,范雎也心虛了,跑去白起家中,勸他出山。白起偏偏不給范雎面子,還嚇唬他說,秦國攻趙必定失敗。

范雎正好以此為口實,在秦昭王那兒添油加醋,詆譭白起。秦昭王聽了十分生氣,沒有你白起,難道我就滅不了趙國麼?

事實證明,沒有白起,秦昭王還真滅不了趙國。在一連串失利後,秦昭王沒辦法,又找白起,命令他出山。白起依然不屈不撓地拒絕,秦昭王二話沒說,把他連降十八級,貶為普通一兵。

信陵君竊符救趙,秦軍攻邯鄲三年,最終以慘敗告終。秦昭王把怒氣發洩到白起身上,將他逐出首都咸陽,流放外地。范雎乘機落井下石,誣陷說:白起被貶,心有怨言。范雎的這句話,要了白起的命。秦昭王終於動了殺心,他派人賜一把劍給白起,白起心知肚明,賜劍就是賜死,於是一死了之。

白起之死,證明一件事:兩雄不可並立。他與范雎,都是那個時代最強者,有我無你,有你無我。論打仗,范雎比不上白起;論玩政治,范雎輕鬆就玩死白起。


君山話史


乾卦上九 亢龍有悔 物極必反的道理 功成名遂身退 的道理是要懂得的 功勞太大 到了無可封的時候 領導只能選擇幹掉功臣 范雎和白起都只是領導的一個棋子 不同時期起到不同的作用


廟堂不高


真正要殺白起的是秦昭襄王,而不是範睢。

範睢為什麼能夠上位?就是因為看穿了秦昭襄王的心思,當時秦國的大權主要是在魏冉,還有羋八子的手中,秦昭襄王當然也是一直想真正掌握秦國的實權。範睢就是看穿了秦昭襄王的心思,幫助他奪得了實權。把魏冉這些人打壓下去了。範睢才有機會上位。

作為這樣的一個人自然是知道秦昭襄王的心思了,所以當秦昭襄王心理有殺白起想法的時候,範睢肯定是要幫秦昭襄王的實現的。而且殺了白起對於範睢自己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首先當時白起的軍功實在是太大了,這個是秦昭襄王殺白起的一個原因,也是範睢殺白起的一個原因。功高震主,震的不僅是秦昭襄王這個主,還有範睢這個丞相。在秦國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可以當丞相的。所以白起自然威脅到了範睢。

而且白起和範睢這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交情,白起就是魏冉提拔起來的,可以說沒有魏冉就沒有白起。而範睢就是把魏冉搞下去的人,範睢從心底裡還是怕白起將來報復自己的。

還有當時整個秦軍來說都知道白起戰無不勝,白起就是秦國的戰神,範睢也是想自己能夠掌握到一定的兵權。在這樣的情況下白起不死,範睢有機會嗎?

秦昭襄王要殺白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忤逆自己的意思,作為一國之主,白起只是自己的一個臣子,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聽自己的,秦昭襄王幾次要白起領兵出征邯鄲,但是白起都沒有答應,可以說當時作為任何一個君主都是很難忍下去的。而且白起確實是功高震主了,在長平之戰之前就已經是武安君了,長平一戰又打贏了,可以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在賞賜的了。而且白起本來就是魏冉一排的,老秦人。當時老秦人一派和別的國家來的已經是有矛盾了,兩邊各自最大的代表就是範睢和白起。秦昭襄王當時自然是支持範睢的。


中國歷史研究所


白起死於自己的性格,就算是沒有範睢,他還是要死,因為他得罪的是秦昭襄王,非死不可,關於白起的死,我們要先從這個人說起。

戰神初成,百戰百勝

說到白起有幾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無敵,白起從統領部隊為秦國征戰開始,就沒有失敗過,直到他自殺為止,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戰績是全勝。這個全勝是很有說服力的,他的對手不是飯桶全是名將,在哪個時代提到白起,對於任何一個和秦國敵對的將領來說就是死亡的代名詞。


在白起的努力下,魏國和韓國基本上被打殘了;楚國徹底喪失了對抗秦國的能力,連楚國的國都都被佔領了;齊國和燕國互相攻伐兩國的國力都消耗殆盡;唯一有和秦國爭雄能力的就只剩下趙國,趙國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就在軍事上多次擊敗秦國,是唯一敢於和秦國剛正面的軍事強國。

人生巔峰,完美配角

擊敗軍事人才濟濟的趙國讓白起走向人生巔峰,關鍵的一戰就是秦趙的長平之戰,有一個配角成就了白起的戰神之名,這個人叫趙括,關於他有一個典故叫做紙上談兵,很多年來我並不認為白起很牛,因為我的印象中趙括很弱。

但事實不是這樣,趙括不僅不弱而且是白起一生中最為欽佩的將領,長平之戰的結果不是秦軍和白起的完勝,而是慘勝,慘到了秦軍在一段時間裡失去了強兵滅國的能力。無疑趙括和趙國的部隊給秦軍帶來了毀滅性打擊,不然統一的步伐就不會落到始皇帝來完成,而是在秦昭襄王的時候就完成了。


看到很多人給趙括平反,我也很以為然,趙括做為趙奢之子不是弱者。當時趙國有廉頗、樂毅、田單等多位名將,選擇趙括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是唯一能執行進攻策略的人,差一點他就成功了,因為秦國的統帥本來是王齕。

後來秦國暗中調武安君白起來到前線,趙國是不清楚的,趙國的情報系統是有很大責任的,他們並沒有發現這個變化。同時他們也沒有做好保密工作,趙王讓趙括代替廉頗這個軍事秘密,秦國很早就知道了這個安排。


趙括是按照對付王齕的辦法來打白起,白起則是誘敵深入,分割包圍一舉殲滅。看了白起的戰術,大多是集團軍的殲滅戰,而趙括擅長奇謀和激勵士卒,兩個人的戰術特點不一樣,在長平這個集團軍決戰的戰場上白起有很大的優勢。

趙括的實戰經驗不少,他多年來跟隨父親趙奢多次擊敗秦國軍隊,他已經盤算好了對付王齕的辦法。不過他的對手換成了白起,這是他不知道的,但是在被秦軍包圍之後,趙括組織了趙軍堅持了46天。期間趙括不斷組織突圍,還派遣敢死隊直接去刺殺白起,險些要了白起的老命。成王敗寇古往今來都是如此,趙括敗了白起贏了,白起成了戰神而趙括變成了紙上談兵的的廢柴。

滿手血腥,人屠之名

無敵是一種落寞,是一個人的孤獨,因為白起發現在自己的道路上只有自己一個人,沒有同行者。白起在戰場上出動了大量部隊來尋找趙括的遺體,可是除了趙括的盔甲和寶劍,什麼也沒有找到。白起有些難過了,他很希望能見一下趙括本人,哪怕是他的屍體也好,可是他什麼也沒有得到。趙軍成了犧牲品,為了防止趙括藏在投降的趙軍裡,白起把投降的四十萬趙軍全部坑殺。




白起殺人如麻雙手沾滿鮮血,據史料統計,戰國時期一共損失了200多萬部隊,其中因為白起而死的就有160萬之多。死在白起手裡的名將也不計其數,白起不僅是戰神還是名副其實的死神。

直諫犯上,不得善終

白起軍事上的才能天下無敵,但在政治鬥爭上卻一無是處,得罪了權臣範睢,同時又被秦昭襄王猜忌,被秦王賜死,不得善終。

範睢和白起交惡,有一個人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這個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能言善辯之士,蘇秦的弟弟蘇代。蘇代出使秦國,對應侯範睢說長平之戰秦軍獲勝,白起立下全功。如果讓他繼續發揮下去,恐怕就沒有您的位置了,況且白起是魏冉的親信,對您是大大的不利。於是範睢便勸秦王停止了對趙國、韓國用兵,從此白起和範睢交惡。


白起是個實在人,只知道說實話,但是他沒有做換位思考,沒有考慮到秦王的感受。當秦昭襄王讓他伐趙的時候,他說長平之戰秦軍損失慘重,短時間內沒有繼續發動滅國之戰的能力,請秦王休養生息,短期內不要進攻趙國。秦王沒有聽白起的話,結果損兵折將。



白起這個時候沒有管住自己的嘴,做為一名武將心直口快,秦王不聽我的建議,怎麼樣?失敗了吧這就是不聽我建議的下場。這些話被人傳到了秦王的耳朵裡,罷官驅逐是秦昭襄王給予白起的待遇。但是白起還是心有憤恨,口有怨言,秦昭襄王不能繼續忍了,寶劍一把自己看著辦吧。白起仰天長嘆:“不知道我犯了什麼過錯,上天一定要這樣對待我!”隨後若有所悟,長平之戰坑殺降卒,殺戮太多應有此報,一代名將從此永遠退出了歷史舞臺。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范雎和白起是政敵關係,政敵之間有鬥爭,甚至鬥個你死我活,在歷史上非常常見。


1.范雎借秦王之勢剷除政敵魏冉,白起成了范雎在秦國最大的政敵。

白起是秦國人,他的發跡跟秦國丞相魏冉有很大的關係,就是因為魏冉在伊闕之戰前,重用白起為主將,而白起不負魏冉,在伊闕之戰率領十二萬秦軍打敗二十四萬魏韓聯軍,才有了白起的一戰成名。

二人一將一相,相得益彰,是秦國前期對東方六國大加撻伐的主幹人物。之後白起每次大戰,都有魏冉和秦昭王在背後支持,魏冉可以說是白起的伯樂。

然而,秦昭王跟宣太后和宣太后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是有矛盾的,雖然魏冉是秦昭王當上秦王的主要支持者,而且在秦昭王繼位後幫助秦昭王剪除異己,平息國內的反對聲音,但是魏冉和宣太后長期把持秦國大權,這讓秦昭王對魏冉深為忌憚。

秦昭王三十六年,范雎入秦,甫一見面,范雎就對魏冉的政策提出不同意見,大體上就是秦國連年對魏國用兵,奪了很多土地,可是而後這些土地又被奪回,秦國這相當於勞民傷財,天天做無用功,對於兼併東方六國沒有實質進展。

范雎對魏冉的看法,正中秦王下懷。秦王不斷重用范雎,范雎也不斷為秦王獻上各種計策。君臣二人是如魚得水。

又一次,范雎向秦王道出魏冉的危害:“如今秦國從小鄉官到各個大官吏,再到大王的左右侍從,沒有一個不是相國穰侯的親信。我看到大王在朝廷孤單一人,我暗自替您害怕,在您之後,擁有秦國的怕不是您的子孫了。”

這令本來就甚為憂懼魏冉的秦王下定決心廢黜宣太后和魏冉,獨攬秦國大權,接著就拜范雎為秦國相國。范雎藉著秦王之勢,剷除了自己在秦國最大的政敵魏冉。

因此,受到魏冉提拔和看中的大將白起,自然也跟范雎成了政敵。二人的矛盾肇始於此。

2.長平之戰,范雎殺白起心腹,二人再結仇怨。

長平對峙三年,秦趙兩國都已經消耗不起,於是范雎竭盡所能使用離間計,騙得趙國替換趙括為長平主將,而秦國也偷偷將長平主將替換為白起。為了打贏這一仗,秦王親自去徵召秦國援軍,秦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被派往了長平戰場。

白起到了長平前線以後,曾經派心腹衛先生到秦王那裡要軍糧,然而秦國國內已經空虛,秦王斥責白起不恤民情,而衛先生也被范雎給殺了。

因此范雎白起又結下了一層仇怨。

3.長平之戰後白起欲乘勝攻打邯鄲一舉滅趙,范雎怕白起功高勢大,向秦王進言暫時休兵。

長平之戰,白起可以說為秦國立下不世之功。雖然長平之戰的勝利,是秦國君臣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名震天下的是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更是令白起名聲大噪。因此這令范雎頗為憂心。

秦國在長平大勝之後,接著就霸佔了韓國的垣雍,扼住了魏國都城大梁的咽喉,使魏國不敢輕舉妄動。同時分兵兩路繼續攻趙,司馬梗北上平定太原郡,並全部佔有韓上黨郡,王齕先攻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繼而東進,攻取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準備進圍趙都邯鄲,一舉把趙滅亡。

但是,這時候卻有人向范雎進言,說白起本來已經功勞大的不得了了,再讓他攻下邯鄲,滅掉趙國,那白起在秦國的權勢恐怕就要蓋過你了。不如讓趙割地求和。

范雎因此言於秦王:“秦兵勞,請許韓、趙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因此白起和范雎又一次結下仇怨矛盾。

4.白起之死的罪魁禍首,邯鄲戰敗的替罪羊,虎狼秦王的狹窄心胸。

經過休養生息,秦昭王跟范雎終於下定決心攻打趙國邯鄲,想要滅掉趙國,秦王此時想任用白起為主將,白起因病推脫。於是秦國接連派王陵、王齕、鄭安平為主將圍攻邯鄲,秦國損兵折將,就是打不下邯鄲。秦王和范雎數次催促白起去攻打邯鄲,但是白起也屢次裝病不就。

而且對秦王說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類似意思的話。

面對邯鄲之戰的失敗,秦王被白起的言語給激怒了。於是白起就成了范雎和秦王邯鄲戰敗的替罪羊,秦王罷免了白起官爵。接著白起又被逐出咸陽,到西門外十里的杜郵,賜劍使自殺。

不得不說,白起的死,跟范雎有很大關聯,但是范雎並沒有千方百計要弄死白起,只要能壓制白起的勢力就可以了。邯鄲之戰期間,范雎還代秦王去遊說白起去攻打邯鄲,范雎作為秦國相國,還是很明白利害關係的,畢竟國事為大。

真正把白起弄死的是秦王。


西堤君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範睢害白起是因為權利鬥爭,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

四十八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齕攻皮牢,拔之;司馬梗定太原。韓、趙恐,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曰:“武安君禽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圍邯鄲乎?”曰:“然。”“趙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公。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君必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無慾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嘗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之民皆反為趙,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趙,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則君之所得民亡幾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範睢是用反間計的高手,但還是中了蘇代的反間計。當然,他即使明明知道是計也不會在意的,一定會想辦法扳倒白起的。蘇代說的不錯,白起的功勞太大了,自己是比不上的,如果讓他繼續不斷立功,白起就會更加受重用,職位也會超越他。而即使自己願意位列白起之下,也保不準哪天白起會對付自己。因此,最好的選擇就是防患於未然,先下手為強了。

<strong>白起也有取死之道

白起自從長平之戰立下滔天之功後就開始有些飄飄然了,數次讓秦昭王對他不滿。

同樣,《史記》中也詳細記載了這些事:公元前258年正月,白起生病了,王陵代替他進攻邯鄲,但損兵折將,戰果不大。等白起病好了,秦王但要派他去,白起進言說這仗不好打,打也打不贏。但秦王堅持要打,白起竟然抗命。派範睢去請他出山,他也推脫不去,還裝病。這讓秦王十分惱火。

結果秦王只好派王齕統軍攻趙,結果仍然沒能攻下邯鄲,還受到秦趙聯軍反擊,死傷慘重。白起竟然在秦王面前顯擺說:“你看我說的話沒有錯吧!”這讓秦王勃然大怒,下死命令要他去,他又稱病不就。範睢又去請他,他仍然不為所動。

戰場上的形勢對秦軍越來越不利,秦王心裡就越來越怨恨白起。範睢見時機已到,便火上澆油大說白起壞話,於是秦王將白起免職降為士兵,並將他趕出咸陽城。範睢就跟秦王說白起離開的時候十分不滿,滿腹牢騷!秦王便下令白起自殺。

公元前257年十一月,一代“殺神”白起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憋屈地自殺了,令人扼腕嘆息!

(文/碎史萬段,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實史求是


這個問題很皮啊,範睢為什麼害白起,原因只怕有二:範睢妒忌白起的軍功,範睢和白起政見不同,儘管白起最終不得已執行了範睢的方略!



勿獨攻其地而攻其人

範睢替代穣侯魏冉出任秦國丞相後,第一次亮相便分析了秦國雖然履履打勝仗,卻遲遲沒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範睢指出,雖然秦國勝了,得到城池,但敵國兵力人力沒有受到多大損失,稍有喘息之機便能捲土重來。因此,範睢主張殺降卒。但白起心中不認可,此舉不合兵道,亦不合王道。儘管長平之戰,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降卒,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範睢妒忌白起軍功,地位會蓋過自己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此時白起率軍可以一舉攻破邯鄲,一舉滅掉這個山東六國之首的趙國!若此舉實現,白起的地位定會蓋過白起,而白起和自己又政見不合,必定壓迫得範睢再沒有出頭之日


範睢雖然有諸多君子不齒的地方,但為秦國所做的貢獻也是不可埋沒的!


刀刀開心


白起的死,可以說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得罪昭襄王,公然反抗君王的心思,還有功高蓋主卻不知木秀於林,風必催之。

一生戰鬥七十多次,無一敗績。唯一的一次可能失敗,也被他避免了過去,但是也就是這一次,他被昭襄王惦記上了。

正如小說《大秦帝國》所說的,長平一役,趙國的孤魂野鬼仍未安寧,一生征戰,孤魂野鬼無數,的確該死。


看點兒歷史


權力之爭,陰差陽錯所致。戰國時范雎是傳奇人物,初在魏國須賈門下,被誣陷險些喪命,化名張祿西入秦國,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昭襄王,被任命為秦國國相,幫助從宣太后手裡奪權,逐穰侯等權臣,秦國力量空前團結,甲兵縱橫天下。


欲行文事須有武備,秦國耀武天下,戰神白起為武將之首,一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殺人如麻,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進攻韓國發展到秦趙長平之戰後,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趙國上下震恐。

長平之戰,白起聲望如日中天,趙國面臨亡國危險,韓趙便派蘇代遊說秦相國范雎說,“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帝,以白起戰功必定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然後表示兩國願割地求和,讓白起無法得到戰功而秦國得實惠。范雎便說服昭王讓白起退兵。(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韓國割讓垣雍,趙國割讓六城以求和,正月休兵,白起聞知此事,便與范雎結下仇怨。到了九月,秦國派出王陵再次出兵攻趙,邯鄲久攻不下,秦王欲遣白起,白起認為此時已不可攻趙不願意前去,昭王便讓王齕領軍繼續進攻,信陵君率五國軍隊與秦軍對峙,秦軍傷亡慘重。

白起對人說,“不聽我的意見,現在秦國打得怎麼樣了”!秦王便令白起前去代替王齕,白起稱病不出,范雎親自登門請求仍無效。秦王怒火中燒,免去白起武安君的官爵降為士兵,讓他離開咸陽遷到陰密。白起離開咸陽,秦王與范雎及眾臣商量,懷疑白起已有反心,便派使者追到杜郵賜他自盡。(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南方鵬


這正是官場上文武官員之間爭權奪利的表現。

范雎當時官居宰相,地位不可謂不高,可以說他是除了秦王之外,秦國的第二號人物。

戰神白起,當時已經被秦王封為了武安君了,可以說這時候白起的地位,已經達到武將的頂峰了,在往上走就應該稱王稱霸了。

但是,此刻白起的官銜還是沒有宰相高的。

恰恰是在這個時候,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又打敗了趙國,並且殲滅趙國四十萬大軍。這時候白起想趁機把趙國給滅掉。

因為這時候滅掉趙國,對於白起來說是不分吹灰之力的。畢竟趙國剛剛戰敗,而且也沒有鄰國來援助。是趙國軍民最為絕望,信心以及凝聚力最低潮的時期。

當時秦王也拿不定主意,是否讓白起去滅掉趙國?

這時候秦王就去問宰相范雎去了,范雎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阻止白起進軍,因為一旦白起把趙國給滅掉,那他的功勞將會超越古代任何一位武將。

若是白起滅趙之後,連古人都超越了,秦王肯定也會對他格外的加以讚賞的,到時候白起的地位,肯定在范雎之上。

這是范雎不想看到的,所以,他建議秦王不要急著讓白起去滅趙國。

范雎不讓白起去滅秦國的緣由,說的就是秦國的士兵,剛打了長平之戰,已經是疲勞之師了。若是這時候,在派這些人去打趙國,那勝算的把握還是不好說的。不如保存實力,先回來,休整幾個月,然後再去滅趙國也不遲。

秦王聽從了范雎的建議,讓白起撤軍了。

白起對秦王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滿,但是,面對這種情況,他又是無可奈何。沒辦法,只能先班師回朝了。

白起回來之後,也就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秦王覺得秦軍休整的差不多了,想要讓白起再次去滅趙。

可是,這時候白起生病了,他說自己不能去前線打仗了。還是另請高明吧,其實白起已經知道,這時候去打秦國,已經失去了戰機,因為鄰國的援軍已經到了。

秦王不得不派其它將領去打趙國,一戰,失敗,再戰,失敗,三戰,全部戰敗......。

秦王憤怒了,讓白起去迎戰趙國,但是,白起是死活不去。

正是抓住這個機會,范雎在秦王面前開始煽風點火,並且組織其它人,在秦王面前說白起的壞話。

秦王一怒之下,把白起貶為了庶民,就這還不解氣,他又賜了一把寶劍,讓白起自裁了。一代名將白起,就是這樣被范雎整死了。

白起的死,和他的權力太大有關,因為范雎嫉妒他,生怕他爬到自己的頭上來指手畫腳,索性,還不如把他給幹掉吧。

這就是范雎要趕掉白起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