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私营小厂有些老板不按月发放工资,而且没有节假日,却还有很多人愿意在那里?

叶纷扬


谁不愿意在一个理想的单位工作,谁不希望单位的待遇好一些。但是,很多时候,职场人选择的机会有限、自己技能面窄,而且在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默默忍受这些不合理的待遇,奋斗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他们不是愿意,是无奈。是基于环境、职业和个人选择三大原因,不得不面对的结果。

如果说美好的想法谁都有,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使在人口流动已经非常频繁的今天,环境对于很多人仍然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他们不得不面对不理想的工作。

导致一些人在不满意的环境中继续工作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于所在的环境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脱离这个环境,他们的职业机会少,而且职业风险度很高。

1.首先,员工对于当地的经济环境是由依赖性的。

对于职场人有影响的经济环境,主要是区域性的。包括当地的行业结构、企业平均经营管理水平和当地企业的发展情况。

A.就行业结构来说,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形成行业大环境。

如果一个地方的行业构成是多元化的,每个行业都有企业在经营,那么就业机会和形式就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当地人就业的机会要多一些;如果当地的行业呈现单一化的特点,一方面企业之间透明度较高,另一方面,当地人职业选择的机会要少一些。

B.当地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形成管理大环境

从企业管理水平来看,如果当地企业的平均管理水平和管理习惯比较规范,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也能够促进就业的活跃性;但是如果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上都比较落后或者如私营小厂野蛮化管理,那么当地人职业选择的难度就很大,离开这家企业,到其他企业还是一个样。

C.当地大部分企业的繁荣程度形成就业的景气环境

从当地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如果大部分企业都比较繁荣,企业发展欣欣向荣,那么员工的选择余地大,待遇也好;如果大部分企业都不景气甚至濒临倒闭,那么当地人职业选择的空间和待遇提升的空间就都没有了。

小结:
行业结构的单一性、企业管理的普遍落后性以及当地大部分企业的繁荣程度,形成了当地职场人不得不依赖的经济环境。他们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不满意又能怎样?有的时候,能够有份工作都不错了,更不要谈其他的奢望。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的县市是比较普遍的。

2.其次,员工对于当地的文化环境也是有依赖性的

入乡随俗。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文化风气,对于职场来说,区域文化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当地的观念先进程度,二是当地人的职业观。

A.区域内百姓的观念形成了当地的职业舆论导向

因为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和受教育状况等原因,一些地区的老板姓思想比较开放,对于职业和择业看得开,思维灵活;但是还有一些相对封闭和落后的地方,老百姓普遍性的观念则相对保守和僵化。

比如,在一些地方,老百姓普遍看不起那些经常换工作的人,觉得人经常换工作就是不安分、就是不正干,就是不正经,一个人想要换份工作,就要顶着周围人的舆论压力。即使工资发不出来,即使一天从早上忙到晚上,即使不愿意,也要顶着,否则会让人瞧不起,让别人说闲话。

这种导向,对于大部分职场人的职业稳定和选择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B.当地普遍的职业观决定了大部分人在职业上的行为

在一些地方,只有什么赚钱,你就可以做什么,只要做的事合法,没人在意你做什么,很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是,还有一些地方就不是这样,他们对于职业的判断还比较僵化,比如一些地方认为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央企国企工作,那是在工作、在上班,但是如果只是在一个普通企业里上班,那就是无能,就是低人一等。

如果在一般企业里上班还不安分,那就更是让人瞧不起了。

将人在不同单位里工作,按照三六九等进行层次划分,对于所谓“低层次”的人吹毛求疵,用挑剔的眼光看人,使得一些人即使面临工作上的不利,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默默忍受。

小结:文化环境主要是舆论与理念上的约束性,一个人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环境,很难摆脱这些负面的影响。即使你个性再强,面对铺天盖地的口水和不善的眼光,怎能扛得住?

3.最后,是工作环境对员工造成了影响

所谓工作环境,是指员工所在单位的微环境。这个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最大的。

工作环境主要包括大部分同事的理念和行为,包括企业的政策与制度,包括领导的作风等。

A.大部分同事的理念

人是社会性的。大部分人的理念与观点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尤其在职场上,从众者占据大多数。也正是如此,当企业拖延工资发放或者延长劳动时间的时候,即使一些员工不满意,想抗拒,也要先看一下大部分同事的表现。

如果大部分同事比较麻木,逆来顺受,那么即使再不满意,大多数人还是会忍着。谁也不愿意先吃螃蟹,谁也不想当出头鸟。

B.企业的政策与制度具有威慑性

即便有劳动法规的保护,在不少私营小公司仍然会出台一些比较霸道的规定。比如罚款、以压工资的形式当作保证金。甚至一些企业出台一些报复性措施,比如扣留员工证件、户口本,甚至留下员工个人所有亲属的通讯方式。

在这些霸王条款和威胁性做法面前,员工患得患失,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只能忍着。怕罚款、怕扣证件、怕骚扰自己的亲人等等。

观点:综合来说,行业经济、环境文化理念和所在单位的微环境影响着员工的理念和选择,并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了心理上的依赖性。这种环境的依赖,导致了部分员工面对工资拖延和工时延长低头忍受的局面。

环境影响是客观的,外在的。决定员工选择和出路的根本,其实还在于员工自己。所以,如果一个员工逆来顺受,其本身对于职业也一定有其依赖性,因为各种原因很难有新的出路。

一个真正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是很难被环境所困的。如果突破不了环境的影响,我们不得不从员工本人身上找原因。

1.职业依赖要素之一:职业技能限制

在职场上,普遍意义上来说,就是凭本事吃饭。你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真正优秀的员工,真正有能力的员工总会脱颖而出。

但是,一些私营小厂的员工数年甚至十数年如一日的工作,这种工作是重复性的,是机械性的,是低端的。因为没有提升的机会,没有学习的欲望和行动,导致其本人在专业技能上层次较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这种情况直接限制了该员工的能力高度和范围,使得他在职场上没有竞争力,从而就业难、薪水低。低水平、低技能导致他没有挑战职业的可能,也不敢有挑战职业的想法。所以只能默认现状,继续重复性的做下去。

2.职业依赖要素之二:岗位职责限制

如果说专业技能限制了员工本人的能力,那么岗位职责会限制他的适应性。

一方面,私营小厂分工不明确,一个人什么工作都干,最后是个万金油;另一方面,岗位职责的不科学性,使得员工日常的工作被限定在既定的难度和范围之内,日复一日,不断重复,造成行为习惯和思维的低层次固化。

岗位职责不合理,最大的危害是人岗不匹配,也就是说,一些人做的工作是他不喜欢的、不擅长的,不喜欢、不擅长,将会使该员工更为平庸,更难挑战。即使鼓起勇气想要换个环境,却发现自己原来的积累太浅薄。

3.职业依赖要素之三:人力市场的限制

人力市场既是环境性质的又是职业性质的。人力市场对于职业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是提供的就业数量和机会;其二是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

一个地方的就业机会是通过有形或者无形的人力市场来提供的,人力市场提供的岗位类别、岗位数量及其匹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等情况,是吸引求职者的主要方面。如果本身提供的机会少,目标岗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情况对于员工的当前单位来说没有竞争性,那么即使想找工作,也很难。

另外,即使市场上有一部分有吸引力的岗位,包括全国市场,如果应聘者较多,竞争激烈,大多数人也都会被淘汰掉。

观点:综合来说,个人能力的限制、个人岗位工作造成的思维与习惯影响以及市场就业机会和竞争的环境,使得部分员工无法摆脱当前不理想的局面,只能默默忍受。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员工本人的专业、思维和竞争优势的低竞争力上。

环境不利、个人能力有限,综合起来,造成了最后的一点:员工个人的选择困境。

有人说劳动仲裁,但是劳动仲裁解决不了员工就业的问题,无法改变员工所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理念。员工不是愿意自己的工资被拖欠,不是愿意无休止的劳动,只是他面临选择的困境。

1.困境一:知识与技能

首先说,面对不良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能够走出去的员工早已经走了,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走不出去的。

为什么走不出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界职业需求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

既然当前公司不好,一定要找一个更好一些的公司。更好的公司不仅是待遇好、条件好,更重要的事职位要求严、技能要求高。一些员工当前的知识层次和技能专业度根本满足不了更好公司的要求,走不出去,不愿意又能怎么办?

2.困境二:职业机会少

从全国来看,其实可提供的职业机会蛮多的。但是这许多的职业机会,都是有方向性的要求。每个人只能基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选择。

如果就某一专业方向或者某一职业方向来看,对于一些比如私营小厂落后企业的职工来说,可供选择的职业机会就很少了。另外,本来就不多的职业机会,还受到同领域其他竞争者的挑战,能力差一些的就直接没有机会。

3.困境三:理念与文化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家庭责任上面。

很多人觉得自己理念蛮先进的,但是要知道,还有很多人的就业理念比较传统。比如,即使有更好的机会,如果家人不理解不支持,也会放弃;即使有好的机会,但是远离家人,无法照顾父母,无法照顾孩子,很多人还是会放弃。

责任就像一个包袱一样,驮在这些人的身上摆脱不掉,成为他们选择新职业的负累。无奈之下,即使现在的企业不好,也只好忍着了。

总结:

总体上来说,拖延工资发放和一直强调加班加点私营小厂,本来就不是什么领先性企业,其中大多数员工的知识、技能层次较低,市场适应力也不高。能够找到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无法奢谈更高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私营小厂的老板们才会更加变本加厉,不断侵蚀员工的合法权益。

更多职场观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指尖视野”,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指尖视野


说个我身边的故事,一个亲戚今年40多岁,高中文化,在自家附近的一个个体工厂打工,单休,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工资也就四千左右的水平,这样的一份工作他已经坚持做了好多年!

我问他:这么辛苦的工作,收入也不算高,为啥不辞职换一份呢?

他说:主要是没信心,我一没有文化,二没有口才啥的,到别的地方去搞不好还要受气,现在的单位离家近,起码人头也熟悉了,还是就这么干着吧!

我听了他的回答,不免有些心酸,是啊,但凡有信心的为啥要选择这样一份辛苦又钱少的工作呢?

这个故事就反映了话题所描述的现象,我再说三点个人想法。

一、但凡有的选择,为啥还会做这样的工作呢?

如果你今天是都市白领,每天进出写字楼西装革履的,你肯定无法体会在工厂一线比996还辛苦的工人们!

那种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

我亲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了好多年,他也不是没有过梦想,年轻时曾经也开过店做生意,可后来亏了钱不说还被人骗过,所以就老老实实去工厂打工了。

大公司进得去吗?我想即便有机会,他也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应聘。

说白了,这就是个选择权的问题。如果懂点PPT、EXCEL或者文字编辑的,哪怕去做个文员也舒服些啊。

私人小企业里上班,工作时间没有保障,甚至连月薪都未必及时能发出来,但是知道又如何?你可以有第二种选择吗?

我听过亲戚说的经历,可以体会他这种感受,深深理解。

二、你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做什么样的工作

我亲戚一个淳朴的农民,他会用手机,但很少关心外面职场上的一些变化。

我有次和他说:现在一些蓝领技工都非常吃香呢,月薪不比大学生低,如果你可以去考个证书啥,换个工作容易很多。

他说:我从来没想过考证的事情,那很难吧?还是不费这个心思了,安安稳稳就打打工行了,养得活家里就够。

我有些无奈,也有些悲哀。其实他多年来的思维有些定势了,他难以接受外部的一些新事物或者新思路,也从不去了解人力市场上的行情变化。

他脑中想的也许还是多劳多得的传统模式:只要我踏踏实实干活,就可以拿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资。况且农村里都是自有住房,外面房价高他也不打算买。

思维决定出路,这个年头思维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你就有被时代所淘汰的风险。

我不敢想,如果亲戚工作的这家私营小企业有天倒闭了该怎么办?他这个年纪上去真的令人担忧。

三、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私人工厂模式,是当成技能的锻炼

当然,也有些人是心甘情愿在这样的工厂上班的,特别是一些学历不高的年轻人。

我曾经给一个网友做过职业咨询。

他就是学历比较差,老家出来后到我们浙江的一家民企工厂来打工,学习经验和技能。

他说浙江的民营经济发达,哪怕到小一点的工厂打工也比留在老家的小作坊来得好。

所以在我们当地,工厂的一线工人里面有许多是外地过来的,他们能吃苦,也愿意学东西,甚至工资起步低一些也无妨,等干个几年后,经验有了能力提升了再谋求到薪水更高的地方去赚钱。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思路也是条选择,起码是为了成长而努力,眼前看起来是自己吃亏了,但长远来看还是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作者:丁路遥知事,头条职场教育领域自媒体营销号TOP5,六个月时间粉丝从0到10万+,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职业规划师,多家头部平台签约作者,欢迎点击关注我。


丁路遥知事


很巧,作为一个打了十年工的资深打工仔和创业六年的小老板,我觉得我可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一、为啥愿意在老板不按月发工资和在没有任何节假日的小工厂里工作?

我记得我初来浙江打工的时候才刚刚十七岁,刚来也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也完全没有对未来的打算,唯一知道的就是一定要赚钱!在我来这里之前,姐姐、父亲、母亲已在浙江打工了好几年了,姐姐在火机厂组装打火机,母亲在废料厂拆解那些不知从哪里运来的废旧打火机,父亲本来也在母亲厂里工作,因为认不了颜色,最后去了建筑工地上班。

我来的那年是2005年,在这之前,我还是一个学生、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在这之后,我将拥有新的身份,打工仔、农民工将成为我一生的烙印。那段经历,痛苦、迷茫、欢乐、无助、自卑...各种情绪交织,让我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感性与孤独。

还是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吧,初来乍到,总得先把工作稳定下来,什么都不懂,只好听由母亲安排,母亲给了我两个职业选择,一个是去姐姐的厂里做打火机,另一个是去电器厂做插座。去火机厂干了半天,脑子笨、手不巧,干了半天一头懵,第一份工作就这样草草收场,最后还是找了老乡去了电器厂做插座,也是我至今还在干的工作。

好像写了太多题外话,做插座倒是比打火机要感兴趣一些,至少没做打火机那么枯燥。虽然脑子不聪明,但我比大部分人要老实勤奋,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我都干,别人嫌工价低的事他们就会磨磨蹭蹭,而我还是拼命的干。记得那时候经常加班,上班时间要从早上7.30到晚上9点,最长的时间是连续一个月加到晚上11点,有时候12点,赶货的时候通宵,所以,别说是放假了,就是下个早班都是很难得的事情。那时候计时工资才1.8元一个小时,第一个月计时,工资发了300多,第二个月发了400多,往后的每一个月都差不多刚好增加100元,到800元的时候稳定了几个月。其实,那时候还小,虽然很想赚钱,但每天加班还是吃不消,还是希望下早班,但处于那样的环境,在那样的集体氛围里,你又不得不咬紧牙关工作,不得不接受领导的安排,那已成为了一种职责和无可奈何。

很快三年就过去了,在那个工厂一待就是三年,比别人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更多,后来相继去了几个同行业的工厂,打杂、后勤、主管、先后经历了多个工作和职位,因为去的都是一些小工厂,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去研究和摸索,后来开始接触一些供应链,厂里的一些客户售后,也才有了现在的创业基础。那时,做主管的时候,老板也经常拖欠工资的,其实他那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业务了,快要倒闭的边缘,但处在那样的环境下,离职找不到更好的去处,不走感觉也是等死。后来,还是等到他破产倒闭 才离开,虽然至今工资仍未拿到,但那段经历确实让我学到很多。

也就是那次离开之后,在我打工十年之后,我选择了创业,我熟悉的插座,至今已快六年。

二、老板为啥不按时发工资,不放假?

其实作为一个老板的角度去讲,尤其是这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很多老板是有心无力的,谁都知道,一旦某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员工队伍必定会军心涣散。但有时候,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小企业采购原材料要给供应商现款采购,而下游客户好一点的到货打款,有些要求月结,账期到了打电话过去,很多会一推再推,货款不能如期到账,工资自然不能如期发放。

生意不好,现在很多小企业都在夹缝中生存,没有订单,开工率不足,厂房租金却在年年上涨,造成企业月月亏损,这样一来工资也是无法保证。

杂乱无章的写了很多,总之,人人都有不易的地方,都有各自环境下面临的难处,但不管处于怎样的阶段,都要保持一颗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心,当然也要心存善良,诚实守信,不欺不骗。让我们一起勇敢生活,共同成长!


南方帅哥121


看到你的提问,我想告诉你,我正经历着你说的这样的情况。老板每个月给点生活费,最后工资年底一起结。

这样的小厂为什么愿意留下来?总结起来有三点。第1点。这样的工厂工资并不低。老板如果出的钱和大厂一样高,他找不到我们这样的技术工。所以,我们的工资要比大厂里面同样的技术工工资要高一点点。老板把社保都给我们交了。年底发的工资,再给我们一部分利息。这样算下来,一年下来。比在大厂里面多2万多块钱。第2点,时间上自由。有活了我们可以多加点班,多挣点钱。有事了跟老板说一声,我们就可以回去。办完事儿,再回来干活。第3点。照顾家庭方便。小孩在学校上学。夫妻俩都在厂里上班。小厂里没有那么多规章制度。照顾小孩方便。

其实大厂有大厂的好处。小厂有小厂生存下来的法则。如果你没有那么多杂事,可以在大厂里上班,因为活比较轻松。各项劳保制度比较完善。如果你家里事情比较多。需要经常照顾。小厂的灵活制度,很好的适应了你的时间自由度。总的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看你的选择了。


哈牛兄弟


我在山东临沂和江苏徐州都工作过,我从事家具板材行业,有很多原材料供应商都是小工厂。

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我经常去了解产品情况,和常和那里工人沟通,知道很多情况。

这些小厂的工资有两个月发一次的,有半年的,也有每月给一些生活费,到年底结清工资的,没有节假日,但是大多数工人都愿意在这里工作。原因是:



一,有一些员工家里就在工厂附近的村子里。

在家门口工作有工资挣,还不耽误种地带孩子照顾来人。所以非常安心也珍惜工厂提供的这份工作待遇。

二,一些外地来务工的,小厂老板给提供夫妻单间宿舍,有厨房和卫生间,条件还不错。

暑假接孩子来玩,老板多提供宿舍给方便。我在临沂的一家板子供应商,厂里三十多对外地夫妻在工作,平时每月支付一千元生活费,年底可以结清,夫妻俩合计可以领到十几万到二十万的一年工资。

这些夫妻一起的现在都买了车,年底老板发了很多生活日用品做福利,载满一车高兴回家过年。



三,是在小工厂里,工人感觉自由宽松,没有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的约束和压抑。

家里有事了打个招呼就能走,都是计件工资,等家里的事办完了,晚上自己回厂里继续干活挣钱。而且,小厂里基本上没有管理干部,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和工人称兄道弟的,关系融洽好说话,很多工人不愿意走的心里话就是:这里老板对咱不错,当咱是兄弟,工资早发晚发不是问题,老板都会给结清的。

我在的家具公司也是私人老板 十几年没有拖欠过工人工资。

现在制造业举步艰辛,大环境大气候都不利于经营和发展,国家也积极出台政策扶持鼓励实体行业要坚持。

我在制造业工作多年,深感奋战十几年制造业的老板才是真的产业报国的有道义的人。

我是赢在职场的滴水之恩,欢迎朋友指点评论。


职场三哥


我就是这样在小厂待了6年,没有保险,一个月休两天,工资压40天,有时还不准时,或者到了40那天老板还发一半,说说我的感受,一是工资相对大厂来说会高个1.2千,二是不用扣税,三是不用扣保险.四是没有大厂规矩多,只要干出效率相对自由点,五是老板相对聚餐会比大厂频繁点,不过年纪大了到最后还是发现进大厂好,稳定点正规点,辞退了有赔偿,有医保,小厂没有保障吃青春饭


HAPING


因业务需要我接触过很多小工厂,那种小作坊式的工厂!员工人数不多,工作环境不是特别好!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在里面做!感觉工作氛围还是可以的!

很多时候小工厂要求管理并不是那么严!对年龄和文化要求也不高!对于年纪大的人,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现在很多地方工作不好找!他们在这里工作,反而自在!在厂里只要,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就可以了!工作时间久了,跟同事跟老板关系好!就会一直干下去,不想再去受找工作的苦!

小工厂工资大多是以发现金的方式,对于工资来说,基本上都能够按月发的!还是很少有拖欠工资的,既然能干的长,说明老板比较好实在!小工厂偶尔发点小福利,过节的时候发桶油发点生活用品!最容易拉拢人心,留住工人!这都是聪明,老板使用的伎俩!我认识的,一个师傅,就在一家五金作坊干了十年!我问他,你怎么能做这么长时间?他说:"老板对她好客气!过节发福利,年底发奖金!回家还给买车票!在这里实实在在能挣到钱!我们年纪大的人就不想换工作!"

在小厂偶尔家里遇到有点什么事情,跟老板打声招呼,就能马上回去!不像大公司,必须得请假,还要提前,有些人就是特别不习惯这些条条框框!小厂自由,工作辛苦一点,工资也还是可以的!

小厂有小厂的优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并不是大公司工作就一定有成就!有时候在小厂里工作反而能够释放自己,学到的也会更多!做的多,因为你每一样都要去面对去学习!


狂奔的蜗牛不怕累


答案是:如果有的选。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有学历,很多人是没有资格去选择一个好单位工作的。况且这个世界上像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少,他们通常拿着最低的薪资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不理解、不了解,甚至冷漠的去看待这个问题,甚至有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去过贫困地区,不知道他们年收入有多低。我看到过很多学生他们每天讨论的是我爸昨天给我买了一双AJ,我妈给我买了一件阿迪的衣服,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双AJ、一件阿迪的衣服,其价值可能是很多人辛辛苦苦一个月都挣不到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在能够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下,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无可厚非。这也一直是我想去追求的生活。

从小出生在农村的我,见过了太多无可奈何的事情,家里寥寥无几的几亩地,就是我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我的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年收入低到很多人想象不到,即使是在2019年的今天。

在我的家乡,一个村子里,很多人都会结伴外出工作,他们去的地方,就是你所提到的很久不发工资的工厂。

他们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份很好的工作呢?

  • 1.没有学历,多数人就只是简单的上了一个小学


  • 2.没有能力,甚至没有思维逻辑能力

  • 3.表达能力不强,甚至普通话都不会说

  • 4.没有一技之长

  • 5.部分人年龄较大,超过35岁以上

他们为什么愿意留在哪里呢?

  • 1.年收入比之前高(月薪俩千都比在家务农收入高)

  • 2.工厂的工作是远比其他工作轻松的

  • 3.对于他们来说,节假日(除了春节、中秋)他们有概念吗


  • 4.受眼界影响,多数人是觉得很满足的

  • 5.不排除部分人一成不变(不敢换工作、恐惧社交)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工资越超以前,生活变的比以前更好,薪资早发晚发对他们不是太重要了。不过你要是不发,你就要承受平凡人的怒火了。

其实综合来说,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太多不了解的酸楚,也许你目前所不理解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何不是一种满足呢。知足常乐,家庭美满不是更为重要吗!


笔记簿杏豆


黄世仁女儿去了国外,喝了几年洋墨水,回来看到杨白劳可怜,就问他:

“杨白劳大叔,你为什么愿意天天做工,没日没夜的干,一刻也不休息呢?”

“唉,这都是命啊,这驴打滚,老还不完。”杨白劳叹息到。

“那你为什么又愿意把喜儿嫁给我爹做小呢?”她又问到。

“这谁说的,不是你爹强逼吗?啊啊……”杨白劳一口气没上来,晕了过去。

把“无奈”说成“愿意”,这向来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的强词夺理,明显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我觉得真应该让题主去这种私营小厂干几个月以后再来提问。

而且说的也不太符合事实。

据我所知,原来确实有不少私营小厂不能按月发放工资,也没有什么节假日,那是因为原来劳动力多,老板可选择的余地大,反正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但现在不一样了,人越来越难招,没有节假日、工资都不准时发,工人要不是直接走人,要不就直接投诉到劳动部门了,谁还敢这么大胆?除非是地下工厂。

不按月发工资、没什么节假日,你说在工地上还有这种可能,但人家工资拿的还是可以的,也是一年一结,不能拖欠。除此之外,说在公开化的私营小厂还存在这种情况,我真的不太相信。

即便有,也只是极少,因为市场会说话,没有人傻到外面大把工作机会,却非要蹲在一个没有工资拿却天天加班的地方吧?真要是待在这里,那也是有所图。

比方说,等着拿补偿。这个小厂不行了,发不出工资了,但老员工干了很长时间,希望辞职之前能拿点补偿,于是就在这里先耗着,哪怕骑驴找马也好啊。

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能是觉得习惯了,什么都熟悉了,老板、环境、工友,配合起来不存在问题,或者干脆混成老油条了,觉得换起工作来麻烦,还不一定有目前好,索性就不换了。这种人,就是患上了典型的环境依赖症,对加班加点和没有节假日,已经钝化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私营老板给的工资超出了行业平均水平,工资不能正常发,但总归迟早都发,而且管理比较人性化,员工家里有什么私事,只要时间不长请假的话,都是不扣工资的。这种管理看上去不正规,但也符合一些人的胃口,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更多的还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在一个地方干下去,不存在愿不愿意的问题!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私营小厂的老板,都是用自己的人品在留人。

我见过很多的小私营企业,在用工方面是非常不合理的,比如入职不签劳动合同,不买社保公积金,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都没有休息,不发加班费,不准时发工资,这任何一点放在一个正规的公司里,都是送命的,因为肯定有员工分分钟去劳动局投诉,让公司吃不了兜着走。

但虽然在人事管理上如此的苛刻,很多私营企业的那些员工,都还做得挺开心的,甚至你觉得他分分钟要离职吧,他们却干得越来越起劲,外人是很难理解他们的坚守,但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过是很自然的一种选择。

用一个朋友的事例就能说明理由。

他也是在一个小工厂里工作了3年,工厂里加上老板一起只有10个人,但有8个人已经在这里工作3年以上了,在他们小工厂里,不买社保公积金,只买了意外险;工资不是一个月发一次,老板什么时候回款了就什么时候发,通常2-3个月才发一次;没有劳动合同,平常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按说这样的条件所有人看到就想走了吧,但他们公司却非常的稳定,因为大家都知道老板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老板是一个不会让他们吃亏的人。

虽然不买社保公积金,但老板把这些钱补贴给他们个人了;虽然工资不准时发,但从来不少一分钱,甚至老板还经常给意外的惊喜;虽然没有合同没有休息也没有加班费,但工资之外,老板只要赚到钱都公平合理的分配出去,大家一个小基层,也能和老板同享差不多的奖金;老板虽然是老板,但是吃和大家一起吃,做和大家一起做,甚至还要更辛苦,所以大家特别愿意跟着这样的老板一起干,觉得老板人好又有人品,所以愿意跟着他。

用他们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心里舒坦。

职场上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人决定了你,跟着这样的老板干,心里踏实,自然就会不计较那么多了。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支持;了解更多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欢迎关注本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