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寶潔搶走銷售額的公司


那些被寶潔搶走銷售額的公司

就在兩年前,寶潔的情況看起來還很糟糕。自2007年經濟大衰退以來,寶潔一直在丟失市場份額。傳統競爭對手和DTC創業公司蠶食了它的客戶群。在削減了100個品牌以及五分之一的銷售額之後,一些分析師預計寶潔還會有一次更大突破。

但是現在,糟糕的處境對寶潔而言僅存在於遙遠的回憶中。寶潔(Procter & Gamble Co.)最近成績優異:今年該公司在大多數業務中都獲得了份額,過去兩個季度的有機銷售額增長了7%。這對任何一個大公司來說都是罕見的,尤其是對於一個正在進行大規模重組的公司而言。

自2016年以來,寶潔每年在代理公司、製作費和媒體方面的花費超10億美元,這使得該公司擺脫長期以來的困境,並躍居成為世界最大的廣告主。寶潔在過去一年內推出了傑出的創意,如James Corden 和John Legend為SKII和幫寶適製作的原創作品。同時,寶潔還冒著風險在社交媒體上為吉列以及“My Black is Beautiful”這類在性別和種族關係上採取富有爭議的立場的廣告做宣傳。從紀錄片到消費者在日常生活間隙裡的小習慣等一切,寶潔在這些方面獲得了《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和Arianna Huffington的Thrive等外界創作者的支持。

寶潔減少了對傳統調查的依賴,採用DTC的創業方法,推出了數十個新品牌以及DTC創意,並根據結果進行調整。由於承擔更大的風險,今年寶潔的增長推動了其股價上漲30%以上,較2018年5月近期低點上漲了65%。

但有贏家就會有輸家。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利用尼爾森(Nielsen)的數據估算了寶潔與其競爭對手之間有多少重疊的競爭市場,以及他們各自的銷售在各類別中所佔的比例。根據這一計算,以下是截止今年9月7日的12個月裡寶潔最大的“股票貢獻者”。

那些被寶潔搶走銷售額的公司

編譯:牛倩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