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王熙鳳也是大家閨秀為啥不識字呢?

暴曬的鹹魚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古代人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即便在大家閨秀中,不識字也是很普遍的現象。《紅樓夢》為了情節需要,安排的很多大家閨秀都是知書達理的,其實並非當時社會常態,所以不能用書裡釵黛等人的水平去衡量所有大家閨秀。


其次,即便是大家閨秀,所接受的教育也與其家庭環境有關。黛玉出自書香門第,父親又是探花,自幼被當作兒子撫養,所以受到良好教育。薛家雖是商人,但父輩是儒商,擱現代怎麼也得是哈佛商學院鍍金過的水準,而且唯一的哥哥又不爭氣,所以寶釵被父親也當作兒子一樣教導,所以也知書達理。


而王熙鳳家是武官出身,通常父輩的發跡經驗會引導他們對子女人生路作出選擇。你看很多讀書不多的窮苦父母會拼命鼓勵子女讀書改變命運;也有很多讀書不多的暴發戶就嬌慣子女,任由其不學無術,因為在他們並沒有吃過讀書少的虧。同樣的,王家是依靠武官起家,文化本身不高,所以對於子女,尤其是女兒的教育就沒有太多重視。王夫人和薛姨媽都不識字,薛姨媽好歹還能行個酒令,鳳姐管家後好歹也認識了幾個字,王夫人連這點兒本事也沒有。賈母說三春讀書是為了不做“睜眼瞎子”,大概也是不想她們像王夫人一樣。不過賈母本身也對女孩子文化要求不高,她本人也就是能猜謎行令的水平。


所以王熙鳳不識字也很正常。雖然不識字,可是她有學名。想來是母親懷她時曾有過關於鳳凰的瑞兆,所以給取了學名,不料生出來是個女兒,但是她父親喜歡她,所以給她保留了學名,並且當男兒教養,估計幼時時常去騎馬射箭,做男裝打扮的。這也印證了為什麼王熙鳳不怕見男人,行事也殺伐決斷。



憑欄翠袖


大家閨秀,不識字的多了,何止王熙鳳一個?

“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根本就不重視女兒的文化教育。

鳳姐不識字,但到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已經通過看賬本讀帖子,自學到能夠讀懂一般書信的地步。另外,在蘆雪庵聯詩,她還念過一句“一夜北風緊”,被眾人盛讚。可見雖然不識字,她還是嚮往文化的,不管是從實用的角度,還是被“文采風流”的氛圍所吸引。

書中沒有明確交代薛姨媽是否識字,不過“兩宴大觀園”時,她可以行酒令,也博得了眾人的讚賞,算是不過不失。最奇葩的是王夫人。

王夫人嫁到書香門第、文采風流的賈家已經二三十年了,丈夫賈政“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長子賈珠十四歲進學,女兒元春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寶玉就更不用說了。

然而王夫人,在賈家生活這麼多年,居然沒受到一點感染。同樣是在“兩宴大觀園”的場合,輪到她說酒令了,“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個”!她的文學水平,居然連劉姥姥也不如!

由王夫人,可以想象王家的文學教育、尤其是對女孩子的文化教育重視程度了。同樣出身在王家的鳳姐,目不識丁又有什麼奇怪?

反而是比較隨和、善於聽取合理建議的薛姨媽,大概受到丈夫與女兒的影響,才會得到文化的薰陶,至少在行酒令這樣的場合,不至於掃興丟人。


棲鴻看紅樓


若根據大環境來看,四大家族之中的王家,並不注重女子的才學!


《紅樓夢》中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都是王家的女眷,一致的是,她們三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王熙鳳不用解釋,連字兒都不認識幾個,雖然後來通過自學也認得了幾個字兒,但終究還是脫離不了“文盲”之列;王夫人宴會上行酒令,還是別人替說的,可見王夫人也沒什麼才學,薛姨媽也一樣!

所以,在古代,大家閨秀並不一定就是才女,女兒是否有才學,那跟家長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才華橫溢的林黛玉,她的父親乃是巡鹽御史林如海,本就是書香門第,林如海注重文化教育,甚至還專門給黛玉找曾為進士的賈雨村當老師,這才培養出一個才華橫溢的林黛玉。


再說說另一名女子——李紈,她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相當於教育部部長,可這位父親卻堅信“女子無才便有德”,於是只給李紈看一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書,導致李紈雖然愛好詩詞,卻並無作詩本領,這就從根兒上被父親給耽擱了,大觀園眾姊妹一起舉辦詩社的時候,李紈只能當社長,卻沒辦法參與到作詩的行列中。

所以,王熙鳳不識字不足為奇,在男權本位社會,女子即便才華橫溢,胸有抱負,也根本沒有地方施展,讀不讀書,識不識字,其實並沒有實際的意義,最多也就是娛樂而已,王熙鳳從下被王家當作男兒生養,更加註重的是她的管理能力,將文化放在末位,由此形成了“王熙鳳出身貴族卻不識字”的奇特現象。



紅樓不紅


  • 謝邀。紅樓夢中有一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很形象地說明了問題。
  • 王熙鳳生就男兒性格,自小就不喜讀書,行為如男孩一般無二。由於父母的溺愛,也就隨她去了。
  • 見慣了人來人往,薰陶著的環境歷練,兼之殺伐決斷的男兒心性,成就了鳳姐的管家才能,以至漸達爐火純青之境。是耶?非耶?甘苦自知!

溯路之行2


其實王熙鳳不是不識字,只是沒讀過什麼書,管家看賬本之類的事還是做得來的。王熙鳳與王夫人皆是王家女兒。“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金陵王,王家教養女兒便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念,書中王熙鳳、薛姨媽、王夫人皆識字,只是沒有展露出文學才華。


王熙鳳識字

1、林妹妹剛進賈府,王熙鳳的出場與眾不同,彩袖輝煌,恍若神仙妃子。書中這樣描繪王熙鳳的身份:

黛玉雖不識,也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叫做王熙鳳。

既有學名,便是上過學的,說王熙鳳不識字是站不住腳的,頂多不向別人博學廣文。管家、理事、看賬本之類的肯定是會的,否則豈不是有可能被底下的丫頭管事耍的團團轉都不知?


2、薛姨媽進京前,給王夫人來信說薛蟠打死人的事,王熙鳳可是看過那信的,如果她不識字,王夫人可能需要念給她聽。


3、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在迎春院子裡查出了司琪的表弟寫給司琪的情書,一百多個字的內容王熙鳳一字不漏的念出來了。

鳳姐因理家久了,每每看帖看賬,也頗識得幾個字了。


這並不是說王熙鳳不識字,只是識字的概念不同,請接著往下看。

何為識得幾個字?

1、賈母的封建思想,認為女孩子“無才便是德”,王熙鳳此舉符合賈母的想法,該裝傻就裝傻。賈母說三春的學識,不過是識得兩個字,不是個睜眼瞎罷了。

賈母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就罷了!”

按照這種理解,王熙鳳雖然不一定有三春的才華,也是識字的,而林薛二人就是稍微多識了幾個字的文豪了!


2、四大家族發家晚,靠的是從龍之功,全是武將,沒有文人,看書中,只有賈政一人在讀書,而且是死讀書,不曾有過功名。書香傳世的人家瞧不起這樣的武夫,而四大家族也瞧不上那些讀書的人家。所以從書中,我們能夠看到與四大家族往來的也就是四王八公,這些靠軍功起家的,不曾有詩書世家。唯一的例外就是不曾出場的賈赦的原配妻子,詩書世家,可惜早早離世。

所以可見四大家族對於子孫後輩讀多少書是沒有傳承的,略微識字也就可以了。


以上為頭條號“晴空莽莽”的回答,頭條App搜索關注“晴空莽莽 ”與您分享更多文學、詩詞、歷史趣聞。


晴空莽莽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王熙鳳是認識漢字的。紅樓夢最明顯的一處證明王熙鳳是識字的場景是抄檢大觀園的時候王熙鳳讀司琪的表弟寫給她的情書,當然是用普通話念的還是用地方語言唸的不知道,反正那一百多字的信王熙鳳是一個停頓都沒有一氣呵成的唸完了。

上月你來家後,父母已覺察了。但姑娘未出閣,尚不能完你我心願。若園內可以相見,你可託張媽給一信。若得在園內一見,倒比來家好說話。千萬,千萬!再所賜香珠二串,今已查收。外特寄香袋一個,略表我心。千萬收好!表弟潘又安具。這就是信的全文,還有一個地方王夫人和王熙鳳一同看薛姨媽寫的關於薛蟠打死人的信,如果王熙鳳不識字王夫人用不著把信拿出來,把事情告訴王熙鳳就可以了。

第二從介紹王熙鳳的時候就寫到自幼假充男兒教養,學名王熙鳳。學名是什麼意思,學名就是要上學才用的名字。也就是老師要寫在學生花名冊上的對大家公開用在學校讀書點名的名字。自己的作業本和書本都要寫上去用作自己和別人識別的符號。所以說王熙鳳是讀過書的,具體學習成績如何可能也不算特別的優秀,識字應該不是很大問題,識字的多少也不確切。但讀書信和一般常用的帖子應該沒有問題。

抄檢大觀園一回還特別說到王熙鳳鳳姐因理家久了,每每看帖看賬,也頗識得幾個字了。這個頗識得幾個字很值得玩味,林黛玉說自己只上過一年學,些須識得幾個字,賈母說自家四個女孩兒是讀的什麼書,不過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林妹妹應該算得上賈府的大文豪了也說自己識得幾個字,賈母說的四春元春探春迎春惜春都是可以做詩詞歌賦的只是水平的差別不同,也是認得兩個字。

而王熙鳳的頗識得幾個字了,從字面上還加了一個頗字,當然也不能說王熙鳳的文化水平高於那五位小姐,但王熙鳳絕不是真眼瞎,文盲。這就是我要講述的第三個證明王熙鳳是識字的地方,尤氏拿戲單讓鳳姐點戲,鳳姐謙讓了一下,邢夫人王夫人說,我們和親家太太都點了好幾出了,你點兩出好的我們聽。於是,鳳姐兒便站起來,接過戲單,從頭一看,點了一出《還魂》,一出《彈詞》。寶釵生日鳳姐也點過一出“劉二當衣”。

王熙鳳要是不識字,那就不可能點戲,而且戲單上的很多字都是有很深奧的字體王熙鳳都認識,說明王熙鳳的文化水平還是可以的,王熙鳳的那句一夜北風緊不是獲得了大家的好評這句雖粗,不見底下的,這正是會作詩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寫不盡的多少地步與後人。也許是王熙鳳的歪打正著,但得到了一個會作詩的冠名,說明王熙鳳的學識還不僅僅是隻認得幾個字那麼點墨水,和不識字又相去甚遠了。

王熙鳳不僅是識字的,而且還有一些很原始的文化天賦,和她見多識廣的閱歷分不開的,她知道《二十四孝》有“斑衣戲彩”說明還是有很好的對文化知識面的瞭解,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粗礦。而且賈府的文化教養也是不錯的,就連最不可能識字的香菱都可以向林妹妹討教學作詩,薛蟠都能夠說出洞房花燭朝慵起有點像詩的句子來,很多大小丫環都是識字的就可以看到賈府的文化氛圍是非常不錯的。

還有就是王熙鳳生長的家裡和賈府的四處都是有很多的名人字畫,再有王熙鳳的姐妹們的言談舉止都會體現出文化人的元素和詞語中高於生活的精煉語言,都會對王熙鳳有感染和影響,她很少參加詩社的活動就說出了一夜北風緊的好聯句,如果多參加效果就更好了,因為王熙鳳的感悟力和極度聰明都是她最優秀的品質。

所以隨便怎麼看王熙鳳都不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賈府高管,而只能說在學識上沒有其他姐妹那麼全面和精深。你千萬不要以為王熙鳳不識字就寫個字牌罵她兩句那倒黴的就是你自己。王熙鳳好動和頑皮的性格也可能是她小時候不怎麼喜歡讀書的原因,和寶玉差不多,但王熙鳳把自己其他的品格的潛質發揮到了極致,識字的多少也就不是太重要了,她肚裡墨水的含量已經足以應付她所處的環境了,而且還成為了賈府裡的佼佼者,所以現在再給她一個文化博士學位實際意義不大了,寶玉才需要這個。


鑫時空


王熙鳳能夠如此,自然與王家的教育裡面有關。那個時代的人皆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有的甚至不提倡女子讀書,連寶釵都曾說過,“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而作為國子監祭酒的女兒,李紈也不過讀過些《列女傳》《賢媛集》等說教書籍罷了。

當時的社會環境是也不贊成女子讀書,王家又是武將世家,鳳姐自然沒有受過私塾教育,這應該是符合當時女子的一般情況。


鳳吟


《紅樓夢》中王熙鳳也是大家閨秀,為啥不識字呢?

  相對於釵黛而言,鳳姐不太識字是真的,咱們回顧一下看看,有許多地方都寫出了這位少奶奶於文字上不太通。

  第三回出場,作者借黛玉回憶母親的話,說“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王熙鳳。”這一回,賈府重要人物都有出現,鳳姐是大放異彩,她的八面玲瓏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鳳姐的學名是王熙鳳,這是不是表示鳳姐進過學堂?我個人感覺,學堂是進了的,可能沒上幾天學,字認得也不多,但一個字都不認識,肯定是不對的。(劇照圖)

  第十四回裡寫到鳳姐協理寧國府,來旺媳婦拿了對牌領了呈文京榜紙札等,鳳姐命彩明釘造簿冊,讓來升媳婦要來家口花名冊等等。彩明是個小秘書,只要遇上了記賬,點名,查書等文字上的工作,鳳姐都是依賴他的。比如寧府的事,比如後來巧姐和賈母遇崇,就是彩明念祟書本子。可見鳳姐在文字上,的確是不通,需要一個文字秘書。

  第二十八回裡,寶玉到鳳姐那,鳳姐讓寶玉寫了一條字“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上用紗各色一百匹,金項圈四個。”寶玉感嘆這東西又不是賬,又不是禮物,不知道用來幹什麼,鳳姐讓他只管寫上,橫豎她自己看得明白。咱們看字不算多,但鳳姐讓寶玉寫,又說自己能明白,可見鳳姐是能看得懂,但不會寫,要不然也不會麻煩金尊玉貴的寶玉了。

  第五十回裡,蘆雪庵聯詩,眾人要她起個頭,鳳姐想了半天,說自己想出一句粗話,隨即道出“一夜北風緊”,眾人於是開始各展拳腳。一句粗話,卻也得想半天,可見鳳姐的作詩水平,的確是不太行的。雖然大家都稱讚她給人留下了空間,但“雖粗”的評語,卻是真的。

  第七十回裡,抄檢大觀園,在司棋的箱子裡抄到了同心如意字貼兒違禁品,“鳳姐因當家理事,每每看開帖並帳目,也頗識得幾個字了。便看那帖子是大紅雙喜箋帖,上道‘上月你來家後,父母已覺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閣,尚不能完你我之心願。若園內可以相見,你可託張媽給一信息。若得在園內一見,倒比來家得說話。千萬,千萬。再所賜香袋二個,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萬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鳳姐看罷,不怒而反樂。……別人並不識字……鳳姐笑道:“這就是了。”因道:“我念給你聽聽。”說著從頭唸了一遍,大家都唬了一跳。”信是潘又安寫給司棋的情信,字很多,也有那麼長,鳳姐不但全看了,還給大家唸了一遍,可見此時的鳳姐,已經會認會讀很多字了。

  當然了,咱們都清楚,鳳姐雖有學名,卻並沒有和探春湘雲她們一樣多才多藝,為什麼同是大家出身,她就不會了呢?

  王家是武將出身,後也從事海外商業貿易之類的,在子女的教育上,應是以實用為主的,所以,鳳姐哪怕是認識一些字,她認識的也多半都是帳目管家等方面的內容,於詩詞一道,是不通的。這一點,薛姨媽和王夫人可以作為佐證。因為家族教育重點不在文學一道,再加上鳳姐本身的愛好,所以,她不太識字也就能理解了,只是因為後來的需要,她懂得很多,這是她本身的學習能力。

  其實當時社會上,女人不識字得太多了。底下的丫頭婆子之流,沒有多少條件讀書就不必說了,就連賈母,王夫人,邢夫人,包括年輕一輩的尤氏等人,在文學上是略遜的,賈母的令往往都是鴛鴦給代的,王夫人薛姨媽也不參加這樣的活動,包括尤氏也沒見她有什麼這方面的描寫——她們字肯定都是認識得,但識字不多,何況識字這一說法,也是有不同的。

  林黛玉初進賈府,賈母就說過姑娘們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就行,模板寶釵也曾說過,女孩子不認得字的是好事,認字嘛,就是個業餘愛好,那是男人們該做的,女孩子們,主業應該是“針黹紡織”,什麼作詩寫字這樣的事,就是個玩,不能當真,所以她並不贊同香菱學詩。就連李家這樣的清貴人家,族中男女沒有不讀詩書者,可是李紈呢,讀的也不過是《女四書》等有限的幾本書,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最重要的還是紡績女紅,相夫教子。賈府家就是當時社會一面鏡子,賈府如此,其他也一樣。

  正因如此,曹雪芹說特別的閨閣女子,她們識文斷字,文學修養高,處事技能強,眼光格局高遠的大有人在,所以,才會為她們立傳,而在閃閃發光的她們背後,聚集的,是更多的鳳姐這樣“不識字”的女人,她們是社會主流。


葉之秋



其實在古代才子很多,可是才女卻屈指可數,最出名的莫過於婉約派宗主李清照了,加上上官婉兒、卓文君與蔡文姬幾個才女罷了,要知道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出現的才女如何這麼少呢?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不過就是男子的附屬品罷了,並且對女子的要求也很嚴格,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紅樓夢》裡面王熙鳳不識字也是正常的。


並且正因為王熙鳳不識字所以王熙鳳就有些見識短淺,固然王熙鳳是榮國府管家,並且俗話笑話一大堆,是個水晶玻璃人,把賈母哄得笑呵呵,但是王熙鳳看不見危機也看不見自己的短板,做事不知道留後路做的很絕,並且還把權力看的比命還重,連孩子都流掉了,所以這些都為王熙鳳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婉兮歷史


金陵十二釵源於明清皇家檔案庫皇室女孫黃冊玉牒,他們都是順康時代的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妃子與格格。那時大清王朝的基本國策是滿蒙聯姻為主,滿滿聯姻為輔,基本禁止滿漢通婚,康熙皇帝的母親康妃佟佳氏其父佟圖賴,血統上可能是漢人,卻是漢軍正藍旗也就是屬於滿洲籍。皇太極的五位皇后皇妃都是蒙古族。順治的皇后也都是蒙族,少數是滿族。當時後宮通用的語言是滿語和蒙語,只有太監才會說漢語。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不識字包括兩個意思,1是不識漢字,不懂漢學。2是不懂滿文或蒙古文。《紅樓夢》是漢語文學經典,所謂的不識字其實是不識漢字,不懂漢族的傳統文化。

王熙鳳從1643年崇禎十六年也就是承德八年八月初九,因為皇太極暴亡,六歲的福臨繼位,母以子貴,莊妃晉封聖母皇太后,獨攬盛京大權,第十三回《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從而登上中國的歷史舞臺,也登上了紅樓夢的文學藝術舞臺,這個王熙鳳就是孝莊文皇后與孝莊皇太后。她出身於科爾沁蒙古,十三歲嫁給皇太極,三十虛歲晉升聖母皇太后,她精通蒙古文,通曉滿文,略懂漢語。所以紅樓夢將王熙鳳寫成不識字,或者略識幾個字。1644年崇禎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孝莊皇太后帶領姑姑孝端與兒子順治從盛京遷都北京。由於政治的需要,在定鼎北京後的43年,要與滿蒙漢主要是漢族大臣頻繁交流,她的漢語水平也在提高。

孝莊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下嫁攝政王,成了攝政王夫人,所以紅樓夢中的王夫人漢學水平也很低。順治的皇后第一位是薛寶釵(孝莊侄女順治表妹博爾濟吉特娜木鐘,兩年後廢為靜妃,冷美人)。第二位是襲人(孝莊侄孫女孝惠章皇后),從科爾沁草原來到皇宮,也是一個漢語的大文盲,只能做怡紅院的主宰大丫頭(坤寧宮正宮皇后)。襲人的漢語水平比她的姑奶奶孝莊差的太遠了。

從崇德順治到康熙王朝,後宮的通用語言一直是蒙語和滿語,幾乎用不著漢語。所以孝莊皇太后(王熙鳳)與孝惠章皇后(襲人),儘管在紅樓夢裡是不識字的漢語文盲,但絲毫不影響她們管理後宮女強人的才華。

讀紅樓夢必須結合歷史背景,否則諾大一個榮國府,做總理的是大文盲王熙鳳。豪華的怡紅院總管家的是不識一個字的大丫頭襲人。這樣不符合常理的紅樓夢當然會“越研究越糊塗。”

薛寶釵演繹的冠豔群芳的牡丹皇后,是一個例外,她從科爾沁草原來到皇宮,順治不願意娶她,大婚後不與她同房,兩年後廢除為靜妃,四年二月十三天後才恢復為長春宮主位,苦難悲劇的婚姻成就了她,她沒有自暴自棄,堅信“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人生理念。在這六年中,她到中南海萬善殿的後宮進修班學習漢學,佛學,道學甚至基督教義。所以讀者看到的薛寶釵簡直就是一個北大文史系博士後。

總之,研究紅樓夢不能只看假語村言的正面,必須同時研究真事隱去的歷史背景。如果只看正面不看反面,我們當代的文化人就愧對《紅樓夢》,更對不起偉大的文學巨匠曹雪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