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你我终究是凡人

2019年12月20 日,电影《叶问4:完结篇》正式上映,目前累计票房已超7亿人民币,距离叶问1的上映,已经过去了11年。

一部电影连续拍了四部,先不说出品方对于这个大IP的可持续发展的那些心思,仅仅是能一直追着看下去的观众也都要承认,这是一种情怀,对于香港武打片的情怀,对于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英雄梦的期望。

但是,不得不承认,出品方或许赚到了自身的利益,观众们也成全了自己的情怀,而回过头来看,这部大IP也该完结了,因为这个故事也没什么能再继续讲下去了。

叶问4:你我终究是凡人


先说说问题吧!看完后,唯一的感觉是,期待值高了。故事主线很简单,因故来到美国唐人街的叶问,意外卷入一场当地军方势力与华人武馆的纠纷,面对日益猖狂的民族歧视与压迫,叶问挺身而出,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拼死一战,以正宗咏春,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功夫。乍看之下,是弘扬中国功夫,强化民族自信,侧面告诉老美别瞎闹,毕竟现在的两国关系大家都懂。可是作为这个故事出品方利用这种方式来带动观众的情绪,因此赢得满堂彩或者一片叫好,也只能说,策划故事的人把中国的电影观众想的太简单了。

故事结构虽算得上清晰,但是情节和细节的处理未免草率。就拿一些情节来举着例子,比如李小龙,演着演着演丢了,后面重点的动作戏没他什么事,那么之前他这个人物的作用是什么?华人会长女儿在遭遇了校园霸凌后为什么不去反抗?而其中有着种族歧视的美国警官最后也没交代,另外,做为国之魂的太极拳不应该是所向披靡的功夫么?所以,做为太极拳的传人的中华会长式功夫没练到家还是编剧为了突显咏春拳,而让中华会长惨败于美国军官的空手道之下?种种细节的不完美最后得不到合理的诠释,然而只能依靠情绪来刺激观众,这样真的是在为电影负责么?

当然,如果所有的观众都是有对情绪的一种需求,那么以上的话也仅为业内人员去探讨,之所以觉得看的并不是很爽,也确实是影片前部分较为强调在当时的中国人生存于美国的地位之低,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感到备受压抑,而在最后的打斗部分,似乎能吐出口恶气,可还是感觉这口恶气没完全吐干净,也就因为上述所说的细节问题。

但是毕竟是完结篇,整部电影看下来,还是有些令人感动的地方。真心觉得编剧把叶问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最好的一点,就是把叶问写成了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身功夫就能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至少这个点,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可贵的“真实”。面对重疾、面对儿子、面对灾难,他是毕竟是个凡人,但面对传承、面对尊严、面对家国,他又是那个我们都想成为的英雄。

影片中,当他得知自己的重病后,开始为儿子找后路时,这个人物就彻底立住了。做为观众,先是崇拜他的一身武学,后感叹他的凡人之身,像极了如今对抗各种压力和困扰而依旧百折不屈的我们,从这一点,他与观众产生了共情,这便够了。实话说,在影院里,观众们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也都发出了那一声叹息。

到了影片的结尾,前几部的混合剪辑让观众们再次回顾了叶问传奇的一生,配合着川井宪次所创作的主题曲,这个经历了11年的大IP宣告结束。

叶问4:你我终究是凡人

做为今年最后一部上映的贺岁档电影《叶问4:完结篇》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2019年就这么结束了,电影过后,我们终归会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去面对推到明年的各种问题,我们不是英雄,但我们也在某个时刻希望自己能打出一套咏春拳让那些阻碍我们的都皮青脸肿的滚回去,你我终是凡人,可你我皆在坚持着,你我的坚持不就是那一套咏春嘛。

成为过去的记忆,就让他在该完结的时刻完结吧,因为,完结是一个新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