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思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有自己独特的行事风格。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够成倍提高办事效率,学习也是一样,有好的思维工具学习起来也能事半功倍。

今天,小曲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思维可视化实用工具——思维导图。说到思维导图,有些学生应该不陌生,但是真正有把思维导图应用在学习上的人寥寥可数。思维导图作为一款学习工具,光是了解它还不够,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进行可视化的实用工具,由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构成,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存储、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巴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

思维导图用一个中心关键词,去发散并引发相关的想法,再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最终将想法用一张放射性的图有重点、有逻辑地表现出来。

随着思维可视化概念的发展,现人们已不局限于思维导图结构,而是根据思考的逻辑脉络,用逻辑图、时间轴、鱼骨图等形式,来进行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梳理。

常见的思维导图的模式有8种:

  • 圆圈图(Circle Map),使用场景是归类、总结;
  • 气泡图(Bubble Map),使用场景是解释、定义;
  • 树型图(Tree Map),使用场景是分类;
  • 双气泡图(Double-Bubble Map),使用场景是两个事物间的对比;
  • 括号图(Brace Map),使用场景是细节、内容的解释和延伸;
  • 流程图(Flow Map),使用场景是按照时间或流程的展示;
  • 桥型图(Bridge Map),使用场景是突出重点同时展示流程;
  • 复流图(Multi-Flow Map),使用场景是对比、因果关系。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思维导图特点

1、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2、模拟人脑神经元分布的结构,易于促使人们产生新的想法。

3、把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以及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一起调动起来。

4、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

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

整体来说,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可以让思维清晰可见,有效分清主次,发现和理清想法间的关联。这是一种更高效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

  • 发散思维:从一个点往外不断地进行联想和发散,尽可能多地去寻找解决方案。
  • 聚合思维:把相同的想法和观点进行归类、概括和总结,提炼共同点。
  • 形象思维:把抽象的想法和概念画出来,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示思考的内容。
  • 压缩/提炼信息:运用关键词,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压缩和提炼。
  • 结构化思维:将想法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有层次地进行归类和处理。
  • 逻辑思维:在可视化思维的基础上,对想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

把混乱的思维进行梳理,把抽象的思维图像化,把繁多的信息进行提炼,让你思考更有逻辑,想问题更有条理,创意时激发更多想法,这正是思维导图作为生产力工具的高效所在。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

思维导图通常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 做笔记: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学习笔记、知识要点、会议纪要等
  • 逻辑思考:问题优劣势分析、任务逾期分析、做决策、整理思路等
  • 做计划:个人年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旅游计划等
  • 灵感/创意:创意思考、头脑风暴、写作框架、研发计划
  • 项目管理:组织人员管理、任务拆解/分配、需求梳理
  • 整合信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提高沟通效率
  • 做报告:周报、月报、季度报、年报等
  • 演示:教学、演讲、方案和思路展示,个人简历等
  • 辅助记忆:提炼记忆要点、搭建知识体系、英语知识点整理等

此外,还有各种小众的应用场景,比如说用思维导图来分析电影的叙事、整理故事发展脉络和逻辑等等。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

1、有利于学习计划的制定

在学习某一门课程之前先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内容的安排要突出重点,自己最弱的学科或某学科中最重要的知识内容就应该列为重中之重,接下来还有次重点,非重点等,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都应该表明。

要把计划落到实处,使自己明确哪天哪个时间段要做什么。

学习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应该进行自我反思,检查一下是否按照学习计划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完成,那么完成的百分比是多少,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完成了,是否属于提前完成,完成的效果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记录下这些信息,以便对学习计划进行再次调整,也可为以后制定其它学习计划做借鉴。

2、有利于多维记忆学习笔记的记载

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有价值的内容,也会闪现很多有价值的想法,这些内容和想法我们都应该把它们记录下来,一是备忘,以便日后查阅、整理和深化认识;二是有助于个人知识积累。所以做学习笔记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事情。

传统做笔记的标准方法是用句子、短语、列表和划线,或者用一些数字。这只用到了大脑左边皮质层对单词、表格、逻辑、次序和数字等的记忆功能,而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时,可以用关键记忆图像(右脑)总结出你所作笔记的中心主题。以这个中心图像为中心划一系列连线(左皮质层),在连线上写出你要记录的较重要的次要方面或次重要主题的关键图像字,或画出图像的实际图形,然后在主线上再分出一些次一级的线,再次在线上注明关键图像字或关键图像本身。

用这种方式,你就可以建起一个多维的、富于联想和想象的、色彩丰富的、带笔记的记忆思维导图。用这种方式作笔记,由于在新的多维记忆笔记中应用了各种记忆规则,你不仅可以快速记住你所作的笔记;而且这种方法能让你去主动理解、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你正在记录的事项。

3、有利于学习思路的整理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为了更好地学习某一知识,总是通过很多方式从不同角度搜索出与该知识相关的信息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把各种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并明显地标示出学习的中心主题。那么学习者就很容易被各种搜集到的信息牵着鼻子走,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最终可能导致学习者忘记了最初的学习目的是什么,这样就违背了学习者最初的学习意图,扰乱了学习者的学习思路。

而如果我们学习时不忘用上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思维导图首先要求我们在纸的中心用最大的字体画出中心主题,在确定主题之后搜索的所有信息都根据情况画在从中心主题或其子主题引出的连线上,这样无论学习者的思路走了多远,最后都能根据连线回到中心主题上。

4、有利于知识框架的构建

当学习完某一学科或某一课程后,应该把相关知识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有系统的知识构架将有助于你将收集到的资料系统的储存与未来快速的撷取,缺乏系统化的分类架构将造成日后撷拮取与整合资料与创造知识中大量时间的耗费。思维导图就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很好的工具。思维导图能够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联系起来,把知识点连成知识块,把知识块练成知识网,避免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地堆砌。

5、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为思维导图能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所以学习者可以无限次地使自己原来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得以重现,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拿出来与别人进行共享、交流,进而进行反思、总结,从而使学习者对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其综合思维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渐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总 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到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的总结提高,思维导图都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它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思维导图基本步骤

不管做哪种思维导图,基本步骤如下:

1、把主题画在纸的中央

主题可以用关键字和图像来表示。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2、考虑“次主题”,也就是上一层主题的延伸。

3、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

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来罗列要点。

4、整理思维过程

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任何一个“次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制作思维导图的要素和技能

在具体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需要掌握哪些要素和技能呢?曰本的久恒启一教授在他的书籍《图形思考》中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寻找关键词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就是用最明确的语言表达最重要的概念。寻找关键词要有比较好的概括能力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一般来说,关键词就是文章或演讲中强调或者重复率极高的那个词汇。

2、合理应用图示与箭头记号

如果我们要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的外延关系可用圆圈表达:表达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诸如概念、理论、时间等)与流程可以使用箭头来表达:

3、写标题与解说

对于自己辛苦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或许自己认为是完全可以领会的,可以熟知其中的任何内容。但是旁人看到未必理解其中意义。另外,自己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该思维导图,是否还清楚当时画的是什么呢?因此,要有给思维导图做标题和适当说明的习惯。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初学者思维导图注意事项

关于如何学习和运用“思维导图”的问题提出如下一些建议,供初学者参考:

1、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阅读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门书和反复琢磨其中的示范图是非常必要的。

2、初学思维导图的人切忌机械地模仿他人的思维导图,而要在了解思维导图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一开始就坚持画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反复地实践直到熟练为止。

3、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可行和有效的方法是就自己熟知和熟悉的事物或理论制作思维导图。比如,制作一个能够反映自己正在阅读书籍的思维导图式的读书笔记等。

4、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要太拘泥于形式,特别是要跳出传统的线性思维的束缚,而要尽量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被激发的和完全开放的状态。

5、制作思维导图最重要的原则是

运用联想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所以,就某一个关键词所制作的一个思维导图一定是一个既具有逻辑性(归纳、演绎、类比),又具有发散性的,充分体现制作者个性化的围绕关键词的展开的概念关系图。

6、对于同一个主题可以多次制作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你对主题的理解,发展自己的思维水平。

7、经常主动与有制作思维导图经验的人进行交流和探讨,不断吸收他人的经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8、要想制作出好的思维导图,培养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广泛地涉猎多种知识是必要的基础。

9、把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讲给你周围的朋友和同学,使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10、制作思维导图的高级目标是使这种思维导图成为一种自然的思维习惯,并能够随心所欲地应用于所需要运用的地方。

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和其他任何学习一样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希望看到更多的人通过自己艰苦的学习过程,最终享受到这种快乐。


注:【曲一线科学备考】公众平台 发送 “小曲解答”,即可查看全国各省高考学霸视频

超强学习工具!学霸都在用,可大多数同学对它的了解不足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