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中,饵重钩重和钩距三个因素被忽视,对于漂相影响是巨大的

调漂对于我们钓鱼人来讲是需要掌握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调高钓低钓灵,调低钓高钓顿,我相信这个观点是每一个钓鱼人都熟知的,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我在实际垂钓中的应用中发现,这个观点的后一句”调低钓高钓顿“总结的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完全忽视了饵重,钩重及钩距这三个因素。在调低钓高的情况下,如果饵重,钩重和钩距在不符合条件下,一样是钓灵的状态。

调漂中,饵重钩重和钩距三个因素被忽视,对于漂相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先来看看灵与顿的一般性参考标准:

”钓灵“顾名思义就是子线在水底的状态是绷直的,子线绷得越直越灵,在这样的状态下信号能够及时直接的传送到浮漂上。”钓顿“顾名思义子线在水底的状态是弯曲的,子线在水底弯曲的程度越大就表明越顿。在这种状态下信号必须要有外力把弯曲的距离拉直,才会传送到浮漂上,也就是说信号是延缓传送的。

我们知道子线在水底的状态一般有四种:一钩悬浮一钩触底或者躺底,一钩触底一钩躺底,双钩躺底。另外一种钓离底(这种状态不在本次讨论的范围之内哈)。

从对于灵与顿的定义来看,一钩悬浮一钩触底或者躺底属于钓灵的状态。一钩触底一钩躺底属于不灵不顿的状态。双钩躺底属于钓顿的状态,这也是我们判断线组灵与顿的标准。

我们的调漂形式有三种:调高钓低,调几钓几,调低钓高

。这三种调漂形式和子线在水底的三种状态关系主要取决于钩重,饵重和钩距这三个因素,这也是我在文章开头说调低钓高不一定是钓顿的原因所在。个人的具体分析如下:

调漂中,饵重钩重和钩距三个因素被忽视,对于漂相影响是巨大的

调高钓低和子线在水底状态的关系

“调高钓低”,顾名思义就是调目大于钓目的调漂方式。这种方式在空钩无饵的状态下,双钩是离底的。无饵状态下浮漂显示为调目,而挂上饵料则显示为钓目。

单钩饵重不能压下去钩距的距离。

如果单钩饵重不能够压下去钩距,这时线组的状态就是一钩悬浮,一钩触底或者躺底的。这时上钩的子线是绷直的,下钩子线是绷直或者弯曲的。

单钩饵自重能钩压下去钩距的距离。

如果单钩饵能够压下去钩距,这时线组的状态就是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或者双钩躺底。而这时上钩子线是绷直的,下钩子线是一定是弯曲的。鱼儿在进食上钩时就是比较灵的状态,进食下钩时就属于顿的状态。

小结:

调高钓低时不管单钩饵料能否压下去钩距,最少上钩子线是绷直的,这也是我们讲的钓灵的状态。

这种调漂方式比较适合以下几种情况:

1,没有小杂鱼闹窝的情况下。2,没有走水的情况下。3,窝子处于“发窝”的况,可以增大双飞的几率和提高频率,进而提高渔获。4,黑坑抢鱼的情况下。5,水底不明的情况下(水底有水草或者酱层),最少保证一钩的饵料不被陷下去。6,鱼口轻的情况下。

调高钓低的优点是:信号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送到浮漂之上,这种调漂方式浮漂的漂像顿口和黑漂较多。

调高钓低的缺点是:信号比较杂乱,假信号和真正的鱼口信号不好分开,造成误判,这也是调高钓底在顿口或者黑漂提杆不中鱼的原因所在。

调漂中,饵重钩重和钩距三个因素被忽视,对于漂相影响是巨大的

调几钓几和子线在水底的关系

调几钓几顾名思义就是调目和钓目相同。这种调法在空钩无饵的状态下最起码下钩是无限接近水底或者轻触底的。也就是说哪怕挂上一颗麦粒或者一条红虫,下钩都是到底的。这时空钩无饵时,浮漂显示的目数可能是调目,也可能是大于调目的(主要是看下钩有没有触底),而挂上饵料浮漂显示为钓目。

单钩饵重不能钩压下去钩距

这时的子线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是一钩悬浮一钩躺底的状态了。此时子线在水底的状态和调高钓低是一样的,都属于钓灵的状态。这时上钩的子线是绷直的,下钩子线是弯曲的。

单钩饵重能够压下去钩距

这时线组的状态是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或者双钩躺底。这时上钩的子线是绷直的,下钩子线一定是弯曲的。

小结: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调几钓几和调高钓低是类似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空钩无饵时,调几钓几比调高钓低更接近水底。在同样线组和饵料自重的情况下,这两种方式灵与顿的程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调漂中,饵重钩重和钩距三个因素被忽视,对于漂相影响是巨大的

调低钓高和子线在水底状态的关系

一样的道理,调低钓高的意思就是钓目大于调目。这时空钩无饵时,浮漂显示的目数可能是钓目,也可能是小于钓目的(主要是看双钩有没有触底),而挂上饵料浮漂显示为钓目。浮漂在空钩无饵显示的目数主要是取决于钩重和双钩是否离底。

单钩饵重不能钩压下去钩距(钓目与调目之差小于钩距与单饵压下去的目数之差

这时的子线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是一钩悬浮一钩躺底的状态了。这时就和我们熟知的调低钓高钓顿的观点就不同了。此时子线在水底的状态和调高钓低是一样的,都属于钓灵的状态。这时上钩的子线是绷直的,下钩子线是弯曲的。

单钩饵重能够压下去钩距

这时线组的状态是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或者双钩躺底。这时上钩的子线是绷直的,下钩子线一定是弯曲的。

实际上调低钓高就是调几钓几的延续版,也就是说上推浮漂,这时的上钩子线会弯曲。这时的状态也就属于顿的状态了。

我通常把调几钓几和调低钓高归类到一起,因为这两种方式同样配置下需要的铅坠的重量是一样的。这两种调漂方式下,浮漂顿口和黑漂的中鱼率要比调高钓低高些的。

这两种调漂方式通常使用的情况是差不多的,一般有下面几种:

1,小杂鱼闹窝时,线组可以迅速通过小杂鱼鱼层到底。2,鱼口较乱,特别是碰到老鱼,滑鱼的情况下。3,轻微走水的情况下。4,饵料比重轻时。5,深水守大鱼时。

引申一点:

对于调高调低,调几钓几,调低钓高这三种方式,具体在垂钓时该如何切换呢?我就把我惯用的调漂方式分享一下:

我一般是先调五钓三或者调三钓二(这个根据当时选择的浮漂来决定的,长尾漂就选择调高一点,短尾漂就选择调低一点)。如果浮漂信号比较乱,我就会上推浮漂。如果浮漂长时间没有信号我就下拉浮漂。

调漂中,饵重钩重和钩距三个因素被忽视,对于漂相影响是巨大的

写到最后: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调高钓低,调几钓几和调低钓高,这三种方式实际上是一个有灵到顿的过渡过程。而这三种方式子线在水底具体的状态主要取决于饵料自重,钩重,钩距这三个因素的。也可以这么说:饵料自重,钩重及钩距制约着调漂方式与子线在水底状态。

最后,作为钓鱼人呼吁:钓鱼谨遵“留大放小”的原则,自己制造的垃圾随手带走,并分类放置。
备注:图片源于网络,侵权通知必删。

调漂中,饵重钩重和钩距三个因素被忽视,对于漂相影响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