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破局者”新能鏈:憑什麼能重新定義新能源資產交易模式?

“能源革命”在近年來成為熱門詞彙,新能源領域成為整個能源市場的競爭焦點。作為世界第三大能源生產國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的“能源革命”來的尤為迅猛。

在去傳統化石能源產能的同時,我國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力度在持續加大,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促進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快速擴大。諸如光伏產業,儼然成為了我國新能源行業的“國際名片”。

但在2018年,政府出臺的“531新政”明確削減了光伏產業補貼,促使產業走向市場化,這對光伏企業的生存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在此市場環境下,新能源資產交易這一細分賽道正在得到更多的關注。

新能鏈便是賽道中的變革性玩家之一。改變原有模式的痛點,是新能鏈誕生的初衷,以用戶的需求為根基,是新能鏈的成長邏輯,產品和服務在滿足需求的過程中一步步升級和進化。

探秘“破局者”新能鏈:憑什麼能重新定義新能源資產交易模式?

對於新能鏈而言,為何選擇新能源資產交易這個業務方向,其背後的邏輯又是什麼?目前業務線和產品矩陣是如何搭建,新能鏈的差異性打法又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為你揭開新能鏈背後的思考邏輯。

瞄準傳統模式 重塑差異化

新能鏈成立於2019年1月,其核心團隊多半來自於新能源行業,在能源領域的多年深耕,讓還處在萌芽期的新能鏈就發現了能源資產交易中存在的痛點。

2019年是光伏產業的分水嶺,後531時代,尤其是今明兩年,是民營企業5年期融資租賃到期的時間節點,市場上將出現大量的光伏電站資產交易。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新能源的總體市場規模接近4萬億,其中光伏產業佔到1.7萬億,佔比高達43%。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國內光伏存量市場裝機容量達到了190GW ,其中100GW為民營企業所有。

實際上,面對531這場突如其來的行業洗禮,光伏企業無論大小,紛紛被迫做出了調整,以資產買賣、股權轉讓、並向國家隊進行轉移等應對策略,來解決生存問題。也有些企業希望能夠通過引用新興技術和創新的商業模式來開闢出另外一條活路。劉太金說到。

外部大環境的變化,在促使著光伏行業的發展從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之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存量市場是否更快、更高效,將成為促進新增市場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但當前光伏電站的底層資產流通並不夠高效。

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2方面,一來司法確權難,光伏電站項目的設計、建設、施工和運輸等環節決定著後期光伏電站的建設質量,然而正是前期的各個環節不夠透明,造成資產溯源能力差,當電站資產出現質量問題時,司法確權就很難。二來是缺少標準化,光伏電站的資產價值動輒上億,涉及的手續步驟、不確定因素繁多,從非標走向標準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新能鏈成為了“破局者”!

運用‘新能源+區塊鏈’技術,新能鏈解決了光伏資產在傳統交易中面臨的追溯難、認證難、授權難、分拆難等問題。以區塊鏈技術為依託的新能源資產交易平臺,既可協助電站資產方完成資產的標準化和司法確權,同時又能幫助投資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價值的優質資產,劉太金說到。

立足“交易”,構建高效便捷服務平臺

目前新能鏈的業務體系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資產管理平臺、投資管理平臺和三方服務平臺。

面向用戶端的產品主要有兩個,資產管理平臺和投資管理平臺。

資產管理平臺定位為資產方增信服務平臺,通過標準化的上鍊流程,解決的是新能源資產的數字化和司法確權問題。

探秘“破局者”新能鏈:憑什麼能重新定義新能源資產交易模式?

新能鏈資產管理平臺基於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與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檢測中心等多家公信機構進行協作,完成資產全生命週期上鍊。通過新能鏈資產管理平臺,資產方還可以橫向對比自身電站資產的價值,從而為後期交易提供決策。

探秘“破局者”新能鏈:憑什麼能重新定義新能源資產交易模式?

新能鏈投資管理平臺則立足於金融方的投資需求,主要是為投資人解決金融風控問題。新能鏈通過打造多節點的聯盟鏈,聯合判定鏈上資產的安全可信,再通過IOT技術對接,將發電量數據實時上傳,並通過區塊鏈技術存儲,從而保障收益的真實性。

在面向用戶端的資產管理平臺和投資管理平臺其實是依託於新能鏈的三方服務平臺,憑藉三方服務平臺的標準化的資產增信評級模型與智能合約,對上鍊資產自動評級,並將改進意見反饋給資產方進行資產優化和管理,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

在談到新能鏈的核心優勢時,劉太金告訴我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是新能鏈最大的優勢,新能鏈目前在做的一款金融解決引擎產品,將投資方評估模型和資產方信息進行數據化處理,實現了線上一對多精準快速匹配,打破傳統一對一效率低的決策模式。另外,新能鏈所提供的資產盡調服務和數據隱私服務,也是平臺內雙方用戶所看重的。

同時,劉太金也坦言,為了瞭解金融方的投資需求,新能鏈團隊前期對包括基金、證券、信託以及央企在內的投資方進行了大量走訪調研,通過參考不同投資方的項目偏好及投資標準,為建立上述標準提供依據,新能鏈為此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修煉內功,才能更好把握髮展風向

劉太金表示,在探尋新道路上,新能鏈一直在加速前進。細數新能鏈這一年多的發展,一直都在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創新來找到邊界,但很快邊界又在不斷變化之中消失。

解決新能源底層資產價值的高效流通只是新能鏈的第一步,光伏資產除了以光伏電站為代表的底層資產外,還包括以收益權、環境權益為代表的權益資產以及光伏產業數據資產。

探秘“破局者”新能鏈:憑什麼能重新定義新能源資產交易模式?

而新能鏈下一步要做的正是將資產的經營權、使用權和碳排放權等權益進行拆分,在權益的流轉、資產數據和交易數據中形成數據的資產化,從而形成真正的價值流轉。

對內而言,新能鏈平臺上大量數據的積累可助推光伏電站精益化運營、智能運維、創新綠電業務模式,以及提升用戶服務體驗等。

對外而言,這些數據資產的自由流通不僅有利於中國光伏企業擺脫生存困局、活躍光伏綠色金融市場,更有益於光伏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劉太金說到。

目前,新能鏈正嘗試與新能源行業頭部企業達成深度合作,本次合作如果能夠順利達成,將為新能鏈帶來超過40GW的電站資產上鍊。屆時,新能鏈平臺所擁有的光伏電站資產將會達到當前國內光伏存量市場裝機容量的20%,對於新能鏈來講絕對是一次飛躍性發展。

“供應鏈金融”是新能鏈生態中的一個應用場景,隨著自身生態的完善和技術的進步,供應鏈金融、P2P售電、權益憑證化分發的C端等業務都將近一步提上日程。未來,新能鏈所構建的綠色資產數字化生態網絡將支持全球範圍內綠色資產數字化交易,為推動全球綠色能源的健康發展提供全新路徑。

此外,談到融資,劉太金表示,新能鏈不僅需要資金和資源的支持,更是需要一種合力,需要有產業佈局的人一起去做一件事,共同把它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