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鳳翔彩塑


鳳翔彩塑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它是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涼幹,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件,既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是陝西的旅遊紀念品。


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鳳翔彩塑


鳳翔彩繪泥偶屬於陝西省的特產,是一種泥制民間工藝美術品,也是極受兒童喜愛的玩具。其創作基地主要集中在鳳翔城東六道營一帶。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


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鳳翔彩塑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後,將他的第六兵營解甲歸田,落戶於此,此後這一帶就被稱作“六道營”,流傳至今。


鳳翔彩泥偶品類繁多,大致可分掛件、擺件、手玩件。其大小尺寸不等,大的有30至40釐米的,小的只有幾釐米。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閒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陝西的民俗文化特色——鳳翔彩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