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敖汉大地上的生态之花:又 是 一 年 沙 棘 绿

记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胥申

●李鹏林 刘忠友

敖汉大地上有一朵美丽的生态之花,她远离污染,绿色环保;她原真品质、健康时尚;她始终追求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她就是内蒙古知名企业——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胥申,这位“沙漠之花”的创始者,历经十几年艰苦创业与开拓进取,致力于开发、打造“沙漠之花”这一绿色品牌,把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打造成自治区名牌企业。

敖汉这片广袤的土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建设,被联合国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几十年的战天斗地,如今,漫山遍野的青松、红杏、沙棘,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为了让乡亲们把林产品卖上好价钱,增加更多的收入,胥申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开始盯上了沙棘、山杏,也从此走上了他的人生创业之路。

2002年委托辽宁一家小厂,带料加工沙棘饮料;2005年投资50万元在喇嘛蒿村建起小作坊;2013年入住敖汉旗工业园区,投资3000万元,新建厂房18500平方米,安置从业人员185人。如今总资产达到7000万元,年销售额突破一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新形势下,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胥申做出了破题之解。改变坐家收购原料的老做法,尝试建设原料基地,尝试“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运营模式,他要让“沙漠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2017年在长胜镇六顷地村建成第一块原料基地林。在镇、村协调下流转600多户农民的残次林改造采伐地1166亩,聘请市林科院技术人员规划、设计,投入300多万元,打机电井11眼,配套节水滴灌,选择19个不同沙棘品种,雌雄株按4:1设计,由3名林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栽植沙棘苗11万株,建成了“长胜沙漠之花沙棘产业园”,成为赤峰地区最大的人工栽植沙棘基地。

2018年又在长胜甸子村建起了第二个沙棘林产业基地,面积1000亩,同时建成育苗基地10亩。

2018年在金厂沟梁镇四六地村组建起全旗第一个沙棘专业合作社。2018至2019年,“沙漠之花”利用两年时间共建设沙棘基地7000亩。免费为合作社提供二年生沙棘苗木70多万株,并与当地农民签订合同,以上年度收购价为保护价收购合作社的沙棘果。

2019年6月,记者参观了长胜甸子沙棘产业园。站在沙丘上远远望去,产业园犹如一片绿色海洋,一眼望不到边。翠绿的植株长势良好,平均株高两米以上,树冠直径达一米五以上,已大部分开花坐果,5年后将进入盛果期,产果期可达30年之久。园内有许多当地农民工正在给沙棘树除草施肥,把产业林经营得如同植物园一样美丽,让人惊叹,宛如“万亩青纱才著雨,一园葱翠乍和烟”的优美意境。

胥申规划,要在敖汉南部乡镇建起同类型合作社5至10个,扩大沙棘种植面积5万亩;引导农民进行雄株改雌株嫁接2万亩,继而使沙棘基地达到7万亩。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与生态建设对接发展模式,让农民看到了生态建设带来的丰厚回报,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企业投入,推动了生态经济林建设。在“沙漠之花”龙头的带动下,群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正推动全旗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沙漠之花”赢得了市场,也赢得许多荣誉,作为董事长的胥申没有懈怠、没有停滞不前,他带领他的团队又向新的目标再出发——到建党100周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到建国100周年,实现销售额3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那时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发展、更加绚丽多彩的“沙漠之花”绽放在绿色敖汉的大地上。

赤峰敖汉大地上的生态之花:又 是 一 年 沙 棘 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