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邊為什麼要劃破?

用戶5779515223


題主是想說,為什麼印面的四邊要“破殘”吧?

“破殘”,始於吳昌碩。



篆刻發展到清代時,由於清代碑學之風盛行,對當時的徽派、浙派等也產生了極大影響。例如徽派代表程邃,雖也是取法漢印,但基本是以秦漢、古璽中已有的字才拿來入印,對於沒有的字則極為慎重、不輕易用。加之後來篆家對工藝的不斷追求,印壇已呈現工藝化甚至僵化、拘泥之相。

沒有破殘的“趙之謙印”

直到書、印大家鄧石如提出著名的“以書入印”,才一掃僵化沉悶之氣。所謂以書入印,就是“以我書入我印”、自己寫自己刻,這種極具個性和表現力的思想觀點極大的拓展了世人的創作思維和視野!禁錮的枷鎖經此去除後,晚清篆刻由此因人而異、因書而異的多彩、鮮活的局面隨之打開。鄧石如的這個思想對篆刻史影響極為深遠,也讓後來的吳昌碩受益匪淺。



吳讓之“遲雲山館”

吳昌碩由於自小受父親影響喜歡治印,後來乾脆專攻漢印,對鄧石如、趙之謙、吳讓之等人更是深研不輟。但吳昌碩乃天縱奇才,十分擅長融匯變通、博採眾長,他很快將這些大家之精華悉為己用,並將前人的衝刀、切刀優點融合成自己衝切結合的刀法。

吳昌碩在研究秦漢印過程中發現,由於時間和侵蝕原因,流傳下來的這些秦漢印雖然幾乎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斑駁、甚至殘缺,但較之當時晚清僵化泥古的印風有著另一種滄拙、渾樸之美,透著一股歷史厚重感,有著極具韻味的視覺效果。這一發現讓吳昌碩驚喜不已!

吳昌碩治印

他結合自己多年研究石鼓文的心得,配合兼容幷蓄、靈活多變的衝切刀法,對前人重刀趣的印風進行了大膽創新,將衝刀的剛猛、挺勁和切刀的含蓄、古樸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為進一步強化印章整體感和藝術趣味,甚至將印面四周邊沿有意以敲、鑿、刻等方式進行“破殘”處理,這無疑極大豐富了篆刻的表現手法!並且,也將前人十分看重的視覺上金石味,由此提升到類似維納斯那樣的一種殘缺美、一種具有審美愉悅的全新境界!

吳昌碩治印

這就是吳昌碩的偉大之處!讓本已後勁乏力的晚清篆刻瞬間絕處逢生、走入一個更加廣闊的新天地!“不破不立”——破殘,破掉的是印面的沉悶泥古,立起來的,卻是一座豐碑!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大相無形


首先糾正一下,不叫邊劃破,專業術語稱為:“破殘”。

古代治印大約分為幾種:

1、鑄印。這種方式在元朝之前,無論官印、私印,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2、鑿印。漢代比較多見,因戰爭急需,在銅印坯上鑿刻急就而成。

3、玉印。其製作方式有爭議,但肯定不是“鑄”的,至於究竟是刻的,還是腐蝕的,或是用所謂的“軟玉法”,需要專家們考證。

4、文人手工治印。傳說起源於元朝的王冕。

其實,除了文人手工治印,其餘的方式在成印之時,都是平整光潔的,之所以出現殘破,是由於歲月長久,慢慢鏽蝕的結果。

我們看一下保存比較完好的漢印的本來面目:(上圖為鑄印,下圖為玉印)

腐蝕較重的漢印:當文人印興起時,破殘成為了一種修飾手段,主要是為了使印章古樸、生動,也就是說不使印章板滯。

據說,文彭就是將刻好的印章放於匣子內,讓書童搖晃,出現自然的破損。到後來,逐步發展到用刀杆敲擊、研磨、用刀刃切削等方式破殘。


王效鈞












wxf風雨無阻


簡單地通俗地說,就是為了“做舊”,以追求古印的效果。

這種“做舊”從篆刻的技法上說稱之為“破殘”,具體做法就是“敲邊擊角”,即將完好的印章的邊、角、面有意或刻或敲成殘破。這是治印的“規定動作”。

治印者之所以要進行破殘,是因為只有經過破殘後才能使印章呈現出古樸的美,才更有金石味。

當然,我們在破殘時還要充分考慮印的邊、角、面、氣等多種因素的平衡和貫通關係,而絕不是隨意而為,一破了之。這些道理雖然說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做得好則需要有一個長時間的實踐過程。

個人體會,呈送本人小印兩方,請朋友們指正。




七七八八的雜貨店


篆刻作品做殘破處理不只是印邊,印文也有,這種風格的形成有大致幾個方面因素:

首先不得不說下源頭,我們學篆刻,要“印宗秦漢”,自元代趙孟頫及吾丘衍開文人篆刻之先河起,文人逐漸取代匠人走去篆刻行列,根據自己的身沒情趣自篆自刻出各種風格的印章,但是,各家各自的風格或迥異或新奇或流俗,雜亂無章。於是,趙孟、吾丘衍等大家整理秦漢印章的字法、篆法、章法等技法規範,但此時,趙、吾等人的倡導並不能形成風氣,文人都自傲嘛😂


直到明代,漢人重新執掌政權,社會安定,篆刻開始復興階段,同時對“印宗秦漢”的理論開始廣泛認同。這一時期,大量印學理論開始出現,朱簡的《印經》、《印章要論》;甘暘的《集古印說》;沈野的《印談》;周應願的《印說》;徐上達的《印法參同》……


更重要的是,這些印學經典著作,都把“印宗秦漢”奉為圭臬,到了清朝,流派印大舉興起,各大家無一不在漢印裡尋求理論和技法之道,而此時,大量古代印璽、金石原印的出土,讓大家可以更直接的從秦漢古印裡尋找源頭,至此,印宗秦漢,成為篆刻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習、創作理念。

那麼,既然說了,印宗秦漢,出土的秦漢古印,在它們原本的時代,肯定不是殘破的,線條肯定都是光滑的,秦漢時期印章是作為信物使用的,特能會破破爛爛的嗎?因為深埋地下,長期腐蝕或風化,使原印清晰的文字痕跡變得斑駁殘破,而這種因歲月腐蝕而自然演變的殘破缺損,在文人墨客看來,卻有著令人不可言喻的美感。


“楚永蒼丞”銅印,印面2.1×2.1cm,通高1.5cm。
撲面而來的歷史滄桑感,歲月的鬼斧神工,讓人有一種“似殘非殘,有殘至美”的臻至化境的美!也就是“金石味”,與“工整”不同,篆刻家們更追求這種渾然天成的自然殘破,不可有做作的跡象。

現在篆刻印章的殘破處理,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印章刊刻不足之處,追尋古樸,增加玩味,體現出一種自然美,金石味。很多大師比如吳昌碩、齊白石都是此中高手。

但,對於殘破處理辦法,並非拿著刻刀亂敲一通,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思考的,根據印章的章法刀法篆法風格來思考,不可為殘而殘損了意味。

一般來說,印章的四個角和邊框容易殘破,這也符合自然規律,印章四角容易被磨損、磕碰和腐蝕,所以印章刻好後都要把四個角敲去,角不可方,這樣讓印章脫離呆板,也有圓中寓方之意,邊的破殘就要有一定的講究了,要根據印章的內容、風格等做破殘處理,需要注意的細節頗多,再一個有需要做殘破地方就是大面積留紅之處甚至印文線條上,和邊框的差不多,需要從章法、佈局各方面考慮,不可亂來,需要我們發獎臨習古印和各流派印中去尋找規律學習。



軍候之印

還一種殘破,是刻印過程中的自然崩裂,石頭就是石頭,自然崩裂很正常,也看崩裂效果,如果恰到好處那就是好的,如果傷了印風,那就只能換石重刻了。

一般來說,工穩印、玉印印式是不適合做殘破的。


(陳巨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印章的殘破處理也沒有什麼硬規定,做與不做殘破處理,看個人喜好,有的篆刻者並不喜歡, 藝術這玩意,想怎麼玩你就怎麼玩,只要玩出感覺就好,學印學書法都不是為了得到啥,又成不了仙,都只是個愛好,修心養性提高自身德行修養為主。


冷齋


我聽說過這事,嘗試回答一下,謬誤勿怪。


篆刻為什麼要劃破?


原因似乎有兩個:


1,到某一個朝代,某位大家突然覺得藝術靈感枯竭,無法突破,於是遍訪前朝名家手筆試圖借他山之石來攻玉。

名章名印價值很高,質地是石頭,在戰亂或者顛沛當中得以保存,但是篆刻所用石頭並不是很硬的石頭,歷經朝代之後往往有一定損傷,但是恰巧這種損傷帶給人極強的歷史滄桑感,瞬間讓人想起這枚印章所經歷的一切。

這種風格後世被人刻意模仿,就出現了用篆刻刀甚至是小錘子輕輕砍砸的工藝,表達古樸和大巧不工的內涵。


2,篆刻藝術在歷朝是表明書畫作品作者,心境等等的載體,但到了後世卻變成據此判斷書畫作品真偽的一種鑑別方式,因為古代沒有高清複製技術,想要仿照印章還勉強能做到,想要模仿印章上偶然砸刻出來的隨機痕跡卻不容易,尤其對於名家作品來說,方寸大小的印章已經印在了後世鑑賞家的腦海之中,稍有不符,當場就能認出。

所以這實際上也成為了一種防偽手段,一直沿用下來。


情感飛花


題主是想說,為什麼印面的四邊要“破殘”吧?

“破殘”,始於吳昌碩。

篆刻發展到清代時,由於清代碑學之風盛行,對當時的徽派、浙派等也產生了極大影響。例如徽派代表程邃,雖也是取法漢印,但基本是以秦漢、古璽中已有的字才拿來入印,對於沒有的字則極為慎重、不輕易用。加之後來篆家對工藝的不斷追求,印壇已呈現工藝化甚至僵化、拘泥之相。

沒有破殘的“趙之謙印”

直到書、印大家鄧石如提出著名的“以書入印”,才一掃僵化沉悶之氣。所謂以書入印,就是“以我書入我印”、自己寫自己刻,這種極具個性和表現力的思想觀點極大的拓展了世人的創作思維和視野!禁錮的枷鎖經此去除後,晚清篆刻由此因人而異、因書而異的多彩、鮮活的局面隨之打開。鄧石如的這個思想對篆刻史影響極為深遠,也讓後來的吳昌碩受益匪淺。

吳讓之“遲雲山館”

吳昌碩由於自小受父親影響喜歡治印,後來乾脆專攻漢印,對鄧石如、趙之謙、吳讓之等人更是深研不輟。但吳昌碩乃天縱奇才,十分擅長融匯變通、博採眾長,他很快將這些大家之精華悉為己用,並將前人的衝刀、切刀優點融合成自己衝切結合的刀法。

吳昌碩在研究秦漢印過程中發現,由於時間和侵蝕原因,流傳下來的這些秦漢印雖然幾乎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斑駁、甚至殘缺,但較之當時晚清僵化泥古的印風有著另一種滄拙、渾樸之美,透著一股歷史厚重感,有著極具韻味的視覺效果。這一發現讓吳昌碩驚喜不已!

吳昌碩治印

他結合自己多年研究石鼓文的心得,配合兼容幷蓄、靈活多變的衝切刀法,對前人重刀趣的印風進行了大膽創新,將衝刀的剛猛、挺勁和切刀的含蓄、古樸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為進一步強化印章整體感和藝術趣味,甚至將印面四周邊沿有意以敲、鑿、刻等方式進行“破殘”處理,這無疑極大豐富了篆刻的表現手法!並且,也將前人十分看重的視覺上金石味,由此提升到類似維納斯那樣的一種殘缺美、一種具有審美愉悅的全新境界!

吳昌碩治印

這就是吳昌碩的偉大之處!讓本已後勁乏力的晚清篆刻瞬間絕處逢生、走入一個更加廣闊的新天地!“不破不立”——破殘,破掉的是印面的沉悶泥古,立起來的,卻是一座豐碑!


陳海良書法藝術


篆刻一般有四法:章法、篆法、刀法、做印法。篆刻的殘破就是“做印法”之一。黃牧甫篆刻從不用殘破,是反對“做印”的代表;吳昌碩是“做印法”的代表,印章的殘破錶現了金石美,具有禪味。篆刻殘破主要有以下手段:刻、鑿、敲。殘破時要根據印章章法、字法等統一風格,達到金石殘損意趣盎然的效果。對篆刻創作中的“殘破”,因各人對篆刻認識深淺的不同和藝術取向的不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也對此多有爭議。這在藝術或學術上來說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去科學地解讀“殘破”,不致於偏執一隅。

自我國人類使用印章開始至文人篆刻興起,因其材質大多為金、玉、牙、骨(少量使用木、石等材質),又因早期的印章多為金屬或玉,故多采用澆鑄、鏨鑿或琢磨而成,因此,其初始形態應該不會存在太多的殘破。即使如漢代(含魏晉)急就的將軍印,也因印材(金屬)的關係,而少有殘破。 我們現在見到的古璽印上的殘破,都是歷經了千百年的自然風化、剝蝕而成,並非人工有意為之而產生的。因此,在文人篆刻興起前(確切的說應該是元明時代文人使用印石刻印前),印章的殘破是非技術的,而是造化賦予的神奇魅力。

古璽印歷經了數百上千年曆史的洗禮,造就了印章的“自然美”和“殘缺美”;而金石學的日益興盛、古璽印的不斷髮掘、文人篆刻從假手於人到自刻自用及印材由金玉牙角到印章石的運用,才使得古璽印的“殘缺美”得到充分的發揚光大,也使“殘破”成為寫意類印章的重要技法。 印章的殘破,從形式上主要表現在印文、邊欄(界格)線條和印面的空白處。由於印章有朱、白文之分,故殘破的表現也有所區別。如白文印中線與線之間的殘破,在朱文中即是粘連或填塞;而朱文中線條的殘斷,在白文中即為填塞;反之也然。因此,篆刻殘破的概念應包含殘損和粘連兩部分。

印章的殘破,從產生原因分析,不外乎兩大類:一是自然殘破;二是人為殘破。自然的殘破如前所述,是古璽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受到水土浸蝕、氧化作用而形成的。在殘破的形態上,有的在文字筆劃之間,有的在點畫上,有的在邊欄上,有的在文字的空隙處,有的在筆劃於邊欄間等等。這種殘損,有大有小,有隱有顯,形態千變萬化,因此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這種自然殘損如恰到好處,則會給人予古樸、含蓄、蒼渾、拙厚、朦朧等特殊的審美效果;如若殘損位置不當或殘損過份,則又會造成支離破碎之感。因此,即使是自然的殘損,也存在好、壞之分,故不得不察。


我是世界三


篆刻作品中的殘損現象,早已存在。殘損對於篆刻,可使之具有古意。


殘損的點畫,不僅可與印面文字相諧調、相配合,同時每一殘點殘畫,又各具筆意與刀意,使殘損成為表現藝術特色的一種手段,一種技巧。

殘損包括筆畫殘、印底殘、印格殘以及邊殘。在篆刻作品中,凡用刀殘損之處,既能見刀意又能見筆意,有刀筆之合,方稱完善。


殘中見刀是總的要求,但在不同部位的殘,又有不同要求。

印邊的殘,是用刀刻、鑿丶釘等法而成,單一的刀法,易使殘損處單調。

殘損處要有大有小,有整有散,有方有圓,要有一定數量的殘損處可見刀痕刀意,也要有一些地方的殘損不見刀痕。

文中篆刻作者均為吳昌碩。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破殘,

是印章文化美學的一種,

古代舊印章年代久了破殘難免,

後代文人匠人逐漸形成審美追捧,

破殘對於印信可以防偽,一些不規則的破殘極難仿製,是每塊印章獨有的,是印章獨有的指紋,

另外破殘也有利於印泥印油透氣,純封閉筆畫會因為不透氣而形成瞎疙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