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唐詩,意境蒼涼悠遠,堪比柳宗元的《江雪》

冬季,萬物蕭索,容易引發人的孤獨感。但以冬天為題材的詩歌,卻因此有了一種蒼涼悠遠的意境,產生了不少千古名作。比如柳宗元的《江雪》,而同一時期著名詩人賈島的《雪晴晚望》,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唐詩,意境蒼涼悠遠,堪比柳宗元的《江雪》

雪晴晚望

賈島(唐)

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鍾。

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雪後初晴,我倚著木杖遠眺,山上白雪皚皚,溪水之上浮起了鱗狀的雲朵。

只見遠處有一個樵夫,扛著柴走向他那白雪覆蓋的小屋,他一定忙完了一天的活吧,在充滿寒意的夕陽下,他慢慢走下了高聳的山峰。

山那邊,一片野火將山岡上的野草燒得通紅,一陣陣的煙霧繚繞在山石邊的松樹之間。

在正在返回寺廟的途中,我聽見一聲聲悠揚的鐘聲,迴盪在黃昏的山谷中。

這首唐詩,意境蒼涼悠遠,堪比柳宗元的《江雪》

在中國的古代詩歌中,詩與畫是密不可分的,往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一首詩,你能想象出一幅優美的畫卷,看一幅畫,你又能體悟到其中蘊含的美妙詩意。

《雪晴晚望》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美麗的雪後山景圖。

首聯中,詩人的視角是仰視。經過一天大雪後,傍晚天氣轉晴,詩人望著天空,重重疊疊的鱗狀雲,在滿山白雪的襯托下格外美麗。

頷聯中,詩人的視角轉向地面,白茫茫的世界裡,一個樵夫孤單地走在山路上,這個畫面有一種空靈悠遠之感。

頸聯中,詩人又將視線轉移到山的另一邊,只見一片野火在熊熊燃燒,陣陣煙靄在暮色中升起。如果是炊煙,就會讓人覺得溫暖,但野火帶給人的卻是孤寂感。

尾聯中,詩人的思緒收了回來,想到天色已晚,於是趕回寺廟,在路上,他聽到了一陣陣明亮的鐘聲。這一句也是與柳宗元《江雪》不同之處,聽見寺廟的鐘聲,賈島彷彿心有所屬,而柳宗元則描寫的是一種大孤獨的意境。

這首唐詩,意境蒼涼悠遠,堪比柳宗元的《江雪》

據說這首詩是賈島中年落榜後,寄居長安圭峰山下草堂寺時所作。

賈島早年曾經出家,之後又還俗。但科場的屢戰屢敗,讓他無比失意,於是將感情寄託于山水中。遊走在出世與入世之間,他的心情一定是複雜的,但他並未表明自己的心跡。

這首詩意境深邃,通過雪後大自然的蒼涼感、寺廟的清幽感,引發人們的無限遐想。

這首詩又如一幅畫,畫中有景,景中有意,讓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