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當初可不可以用劉表之兵直接滅了孫權,形成三劉抗曹的局面?

蘇健朋


不能!
三劉:分別是劉備、劉表、劉璋。
首先:劉備用當時劉表的荊州兵絕對滅不了孫權。夷陵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夷陵之戰發生時,周瑜和魯肅已經死了,陸遜只不過是一個目光短淺的東吳將領罷了,劉備連一個目光短淺的陸遜都打不過更何況周瑜和魯肅呢!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會失敗:

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荊州落入東吳孫權之手,關羽被東吳俘斬殺,這對於劉備來說是沉重的打擊。按道理來說,劉備這個時候應該要沉著冷靜,痛定思痛、吸取關羽失敗的教訓、厲兵秣馬,以圖日後進行反擊。但是,他卻在公元221年4月稱帝之後開始調兵遣將討伐東吳,7月他就御駕親征東吳。出征前夕,劉備命令駐守在閬中的張飛趕去江州(現重慶市)與他會合。

但是,張飛還沒來得及出發,卻被自己的部下殺了,而且他的首級也被送往了東吳。張飛的死對劉備來說又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劉備身邊只剩下趙雲和馬超了。但是趙雲卻不受劉備的信任,因為趙雲反對劉備討伐東吳,於是趙雲被安排在後方押運糧草。魏延和馬超要駐守北邊,防止曹魏和西羌的偷襲。謀臣龐統也早就不在了,法正也已經病死了,就剩諸葛亮了,但諸葛亮還要鎮守成都,走不開。所以這場戰爭只有劉備一人去和陸遜打了。首先戰爭開始時劉備就出師不利,將帥乏人。蜀漢大軍一路東征,水陸並進,一路過關斬將,連勝了陸遜數十場戰役,而且東吳猛將甘寧也戰死在其中。但是劉備軍隊到了夷陵這個地方就被東吳大將陸遜給堵住了,雙方拉開消耗戰,但是由於劉備的指揮失誤,導致後來劉備大軍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最終劉備打敗而歸。

夷陵一戰,劉備的失敗是因為自己的大意輕敵,不察地情,舍船就步。把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之中,同時在遭到吳軍的頑強抵禦下,劉備又不知道及時改變作戰部署,而採取錯誤的處處結營的辦法,最後陷入被動,導致全軍覆沒,自食“覆軍殺將”的惡果。陸遜勝在沉著冷靜、指揮有序、忍辱負重、善於分析敵情、後發制人。成功創造了由防禦轉入反攻的成功戰例。

通過以上分析,劉備在發動夷陵戰役之前,蜀國的綜合國力還是非常強的,但是卻連個目光短淺的陸遜都打不過,更不要提,劉備還沒有建立蜀國之前的實力,如果劉備率荊州兵攻打東吳必敗無疑。


公元前


劉備投奔劉表時,劉表待劉備十分優厚,兩人時常聚在一塊喝酒。從劉表對待劉備的態度上看,若劉備想去滅掉東吳,從感情上來講劉表是可以借兵給劉備的。

再一個原因,東吳的孫權志向遠大,一心想吞掉荊州。劉備若能滅了東吳,掃除掉荊州的勁敵,也就去掉了劉表的一大心病,省得他時刻要防著孫權,這樣他就能集中精力對付北方的曹操了。

但劉表集團內部並不團結,分成了無法彌合到一起的兩派。

一派是劉表的後妻蔡夫人,蔡夫人生子劉琮和劉修,和她的哥哥蔡瑁結成了一個利益同共同體。蔡瑁善水戰,當時掌握著荊州的水軍。蔡家並無遠大的志向,也看不到周圍的危機,因劉表的年歲較大,他們的主要心思放在了爭奪荊州的繼承權上。

另一派是劉表的長子是劉琦,劉琦因為不是蔡夫人所生,被排擠在外震守江夏。

因為劉表還沒有死,劉表的威嚴還能震住他們,所以兩派之間並沒有公開地撕破臉,但私下裡卻是相互爭鬥不止的。

劉備投奔到劉表後,從蔡夫人一夥對待劉備的態度上也能看出這些矛盾來。蔡夫人擔心劉備這夥外來勢力會壞了他們的好事,她不斷地給劉表吹枕邊風,讓劉備駐到了新野。

劉備到了新野後,他們還是不放心。蔡瑁又設計請劉備喝酒,暗地裡卻埋下五百名伏兵,想在酒桌上除掉劉備。幸虧伊籍提醒劉備,劉備及時逃走,危機時刻“的盧馬”救主,一躍跨檀溪,成就了名馬的美名。

殺掉劉備這個外人,蔡家是毫無顧忌的。劉表知道這事後,想懲罰蔡瑁,蔡夫人說了幾句軟話,讓劉表只好作罷。

劉表手下的戰將是什麼情況呢?

劉表有七員有名的戰將。分別是魏延、霍峻、黃忠,文聘、蔡瑁、張允和甘寧等。

魏延霍峻和黃忠三人,在劉表死後投靠了劉備。魏延是蜀漢中後期武力最強的將領,雖未進入“五虎上將”行列,但在蜀漢政權的地位絲毫不亞於趙雲、黃忠等人。

霍峻追隨的是劉琦,後來也投奔了劉備。在入川之戰中,霍峻曾創下以數百兵卒抵禦數萬敵軍進攻並堅守城關一年的偉績,他也因此被劉備封為梓潼太守、裨將軍。

黃忠,後成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官拜後將軍,賜關內侯。長沙之戰時,黃忠年近花甲,但仍能與當時武力最強的關羽大戰數十回合而不敗,定軍山一役更是陣斬曹魏上將夏侯淵,名震天下,這些足以證明黃忠武藝超群。

文聘追隨的是劉琮,他們投降曹操後,曹操對這位昔日荊州上將頗為重用,命其鎮守江夏。文聘晚年曾多次率部擊退關羽、孫權,為曹魏穩定南方立下汗馬功勞,累封后將軍,拜新野侯。

至於蔡瑁和張允,則是聞名天下的荊州水師都督。而在演義中,曹操中了周瑜的“離間計”後便將二人誅殺。

七位武將中武力最強的甘寧。甘寧在劉表死後,先投江夏太守黃祖,不受重用,一怒之下跨江轉投了孫權。在孫權手下,甘寧得到重用,據史書記載,甘寧在魯肅與關羽對峙時,能與關羽大戰數百回合而不落敗。孫曹爭奪合肥時,他屢救其主,還以百騎劫營名震天下,稱其為“東吳第一猛將”毫不為過。

劉表的這七員戰將,除了蔡瑁張允是水師都督外,其餘的五位戰力都不弱。若能借給劉備,加上劉備手下的關張趙三員猛將,在諸葛亮的調度下,單從戰力上看,拿下東吳應不是什麼難事。

但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錯綜複雜的,劉表內部不但分成了兩派,劉表的四周也不穩定,荊州外圍還有曹操孫權黃祖三股強大的勢力。若劉備帶著荊州人馬和孫權戰起來,曹操和黃祖肯定會趁火打劫。如果這樣的話,荊州將四面受敵。

後來的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劉備和劉表雖然合兵一處,但曹操也沒把他們放在眼裡,統一北方後的曹操風頭正盛,曹操大軍很快狂風似地席捲到荊州。

綜上分析,由於各種因素的相互制約、相互牽連,劉備是無法借用荊州的人馬滅掉東吳的。在當時的形勢下,曹操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因此三劉抗曹最終也只能是一個美好的設想。

這也說明,在亂世中沒有自己的實力,靠別人想成大事很難。


風土揚


演議小說。

。這個向題首先要弄明白荊州劉表的家勢,劉表與髮妻生了個兒子名劉琦,髮妻早逝聚了個續絃蔡氏,也生了亇兒子名劉琮,劉表已年邁,蔡氏生了壞心,想廢長立幼將荊州傳給已子劉琮,故聯合二亇兄弟蔡瑁,蔡玳常有異心殺劉琦。

。這是劉備正好最困難時期,投奔同宗劉表。劉表見劉備年輕英雄,想將荊州禪讓劉備,可保劉琦之安,劉備想要而不敢要,因蔡氏專權。沒有實力控制,劉備格氣地對劉表說;奪同種之權非為人也,只要求借一地方讓他登身,所以定決將新野縣借給劉備。在這段時期劉表和劉備常來常往。由於劉琦感到生命不安求計劉備,劉備叫他求計諸葛,諸葛不肯管他人家務事,後被劉琦騙至閣樓,命從樸拿掉梯子,迫諸葛獻計,諸葛沒法,對劉琦說:你明天向父王請櫻鎮守江夏,快離開荊州,那你就安全了。來朝朝議,劉琦上表請櫻留守江夏以防東吳,劉表見說,這到是亇好辦法,離開荊州無生命之憂,撥三千兵馬,節日上任去了。有一天,劉備接到劉表邀請,到荊州去赴宴。席間蔡氏要殺劉備,有人給劉備通了訊息,劉備借小解為由垮馬逃走。後有追兵,馬躍壇溪,經水鏡先生接見,並薦徐庶,徐庶被曹營搶走,徐庶臨走薦諸葛,後三顧茅蘆請諸葛亮出山。

。接著曹操南征劉備南逃,劉琮投降被殺,荊州落入曹操之手。曹操緊追劉備至長坂坡大戰,趙雲在曹營中三進三出求幼主,張飛唱斷長坂橋,劉備一行逃到江夏劉琦處,才算逃過一擊。

。所以說;提問劉備可不可以借劉表之兵抗曹,劉表之兵掌於蔡氏,蔡氏怎能借給劉備,她情願將荊州送給曹操,丈夫劉表嚇死,兒子投曹被殺,這是荊州的結局。

。後曹操赤壁之敗,荊州重新落入劉備手中。關羽大意失荊州,才落入孫吳手中。


老龔166916589


首先來說我的觀點,我認為絕對不可能。先來看看荊州地圖吧: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劉表的地盤就是荊州,包括現在的河南南部和湖北全境。而且從《三國演義》中可以知道,劉表境內派系林立。當初劉表讓荊州之時,是否為試探劉備尚不清楚,即使是真心想讓,但劉琮及其所屬勢力蔡瑁等人怎麼可能答應。這樣,不用說攻打孫權,荊州內部自己先亂了,劉備能否自保還不一定。

其次,我們來看看當時三國整體形勢圖(如上圖)。劉備的徐州、小沛和下邳被曹操攻佔,所以去投奔劉表。當時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只剩下西涼馬騰勢力),下一個必然將劉表或孫權作為目標。此時劉備率領劉表舊將去攻打孫權,憑藉曹操的戰略眼光怎麼可能會錯過這次機會,百分百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到了那時,劉備後方不穩,懸軍在外,才是真正危險了。當時劉備已經有了諸葛亮、龐統助陣,相信不會犯這種錯誤。


最後,即使劉表舊將聽命劉備,曹操不來進攻,憑藉孫權的實力也不是那樣容易被攻破的。當時孫權在江東已過三代,實力強於劉表(兵力差不多,孫權地盤還略大),劉備唯一的優勢是關、張、趙等猛將助陣,但孫權麾下也有丁奉、徐盛、周瑜、張昭等。


綜上所述,不僅劉備沒有實力去進攻孫權,相信劉備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物質文化史


劉表為人多疑多猜忌,不會將手中的兵力分給劉備打江山。而且劉備以當時的文臣武將陣容,想打入江東幾乎是不可能的。三劉聯合就是烏合之眾,自保都是問題抗曹更是沒有希望。


劉備借不到兵馬滅孫權

劉表虎踞荊州經歷過精彩經歷過輝煌。劉備投靠劉表時,劉表已經年邁想要安度晚年了。劉表和袁紹為人差不多多疑猜忌,但是這個性格和劉備確實對上。劉備在劉表活著的時候就開始挖牆腳,而且荊州有很多官員也知道劉表死後多半會託孤給劉備,變相的將荊州交給劉備,所以大部分官員願意和劉備交好。

但是劉備的舉動引得劉表非常不滿,劉表猜忌劉備有掌權荊州的野心。而劉備這邊也確實這麼做了,兩個人可以說是對上性格了。所以說劉備不可能借到兵馬去滅掉孫權。


三劉抗曹

三劉指的肯定是劉璋、劉表、劉備三人。這三人聯合就是烏合之眾,三家也打不贏曹操。

劉璋:劉璋繼承益州疆土那麼多年,連一個流寇一般存在的張魯都滅不了,劉璋手下並不是沒有大將和謀士。我們大家熟知的嚴顏、張任等人都是蜀中名將,起一路大軍滅張魯奪取漢中,讓自己手中的天府之國不受侵襲太容易了。劉璋的軟弱無能,讓益州成為了一塊肥肉,誰都想染指。

劉表:劉表年事過高了,即使再活十年劉表也不會去擴張疆土,只想安穩的度過晚年了。而劉表的兩個兒子更廢,劉琦是奪嫡的失敗者自身難保;劉琮年齡又小,任人擺佈。曹操率軍來取荊州,一仗沒打直接就投降曹操了。

劉備:劉備是三劉裡面還比較強勢的。即使劉備殺了孫權佔領了東吳,劉備也是孤掌難鳴。劉備奪取東吳不會殺進盡所有東吳官員,因為劉備自己的班底根本就不夠用。而這些東吳的官員多數都是當地的名流,這些人只有一個觀念偏安一隅。只要戰火不侵蝕故鄉就不會奮起反抗,一旦戰火燒過江來馬上準備投降稱臣事宜。所以劉備即使奪了江東也不會有大的作為。



總結:劉表不會拿自己士兵的性命去成全劉備,而劉備也沒有能力佔領江東。三劉抗曹一說不可能得到實現。


感謝大家閱讀,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歷史。


青梅煮酒品三國


導讀:首先劉表確實是人才,八駿出身的他被董卓看中匹馬定荊州。通過自己的才能不但在氏族林立的荊州站穩了腳跟,而且傭兵十於萬雄踞荊襄之地。但是劉表缺乏進取之心,對所有軍閥征戰都保持中立態度。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打我荊州,我也不會討伐他人。所以即便是麾下文臣武將充沛、荊襄富甲天下也沒有打過東吳的主意。而且劉表對劉備這位宗親並不是非常信任,否則也不會讓劉備取北方的新野小縣駐守。除此之外劉表主意比較正,當年劉備建議劉表趁曹操征伐烏桓出兵攻曹也沒有被採納。所以劉備對劉表的影響力有限,劉備如果妄圖利用劉表的荊州兵奪取東吳如同痴人說夢。


劉表字景升,漢朝宗室天下八駿之一(大概就是十大傑出青年之類的榮譽)。為人寬厚有組織能力,所以在黨錮之禍後被大將軍何進舉薦入朝為官。荊州刺史王叡為孫堅所殺,董卓任命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能夠被何進和董卓看中,劉表並不簡單。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劉表單人獨騎入荊州。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施、張弛有度,招誘有方迅速平定荊州的亂象。

所以劉表絕對算一方豪強,能力絕對不弱。應該說劉表和劉璋等漢室宗親以及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袁術是第一批取得富庶地盤的諸侯。此時東吳孫氏還在袁術手下當差,遠沒有江東自己的地盤;而曹操還僅僅是在小小的東郡做太守。所說以誰要說劉表昏庸無能純屬胡說八道,劉表絕對有實力參與到諸侯爭霸的大戲當中。這樣的人才不太可能沒有自己的主見,任憑劉備搖唇鼓舌就可以派兵與東吳孫權決一勝負。



劉表能力強、手腕高,絕對有參與諸侯爭霸的實力

劉表初入荊州的情況如下:荊襄九郡內部以宗親、鄉里結成的宗賊地主武裝遍佈九郡,外有袁術對富庶的荊州虎視眈眈。基本上劉表除了空頭荊州牧、鎮南將軍的頭銜外,誰也指揮不了。於是劉表與蒯良、蒯越、蔡瑁(都是荊州大族)謀劃,以赴宴為名請數十位宗賊(地主武裝)頭目。然後接著斬殺所有頭目,奪取他們的武裝。這下劉表打出了赫赫聲威,一舉控制了荊襄九郡。

遂使越遣人誘宗賊,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襲取其眾,或即授部曲

同時上表奏報朝廷請求冊封袁術為南陽太守以表其心,然後加緊梳理荊州內部。袁術派出大將孫堅出擊荊州,被劉表安排的人亂箭射死。此時江東孫氏還沒有自己的地盤,跟著袁術混前程。但是從此東吳和荊州算是結下了仇怨,如果劉表有爭霸天下的想法早就向東吳下手了。還用等到劉備來遊說?

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進據長安,劉表照樣是老一套派使者入朝奉貢。其實李傕也著急在地方尋找有實力的盟友,所以和劉表一拍即合。於是允許設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擁有開府辟召掾屬的權力。所以劉表非常善於利用局勢來壯大自己,所以荊州穩定富庶又吸引大量的士族和人口來荊州進一步壯大了荊州勢力。劉表麾下武將有:文聘、蔡瑁、張允、魏延、黃忠、霍峻、甘寧等; 謀臣有蒯良、蒯越、伊籍、傅巽等;用兵十餘萬,水陸大軍具備。這樣的實力完全可以參與到爭霸天下中來。


劉表對天下大勢有自己的看法且有自己的幕僚團隊,況且與劉備關係並不密切所以不可能輕易聽從劉備的勸說就改變荊州集團的態度與東吳決戰

劉表雖然具備爭奪天下的實力,但是明顯趨向保守。也就是在群雄並起的時候選擇了自保,就是隻要別人不打我我就不會主動攻擊別人。雖然這樣避免了比如孔融、王朗、呂布、袁紹、袁術等勢力的隕落,但是也沒能像曹操和孫權一樣崛起成為天下三分的一方霸主。從這方面說劉表保守由於,進取心不足。所以手下的大將黃忠、魏延、甘寧、文聘等後來大放異彩的戰將,在劉表手下無用武之地默默無名。

劉表屬於求穩,寧可錯過機會不要冒險的那種。雖然劉表收留了同是漢室宗親的劉備,但是明顯懷有戒心。否則也不會打發他去鎮守北部的新野小縣,而不是留在荊州參與軍機。除此之外劉表的主意比較正,當曹操主力遠征袁氏和烏桓的時候劉備勸說趁機攻擊曹操。這個建議本來很有建設性,因為曹操平定北方後肯定會南下荊州。但是劉表居然沒有聽,所以劉表對於劉備所謂的親近也是有限度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妄圖利用劉表的荊州兵力攻擊孫權幾乎沒有可能。退一萬步說即使劉表滅了孫權也不肯能把東吳分給劉備,所以三劉抗曹的局面沒有形成的可能。



劉備有前科

劉備在依附其他諸侯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前科”:劉備在曹操手下某差時,劉備背叛曹操奪取徐州舉兵抗曹。這種行為就是背主,難得劉備還說的那麼慷慨激昂。乾的這點事純粹是吃人家飯還砸人家鍋。所以劉備有這前科,劉表不得不防。所以也不會隨意聽劉備的忽悠,就衝動的和東吳決戰。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劉表:兄弟,那是荊州之兵,不是我劉表的兵啊!
孫權:大哥,你鬧著玩呢?我江東是你隨便能打下來的?

三國時期的荊州是軍事戰略要地,劉表佔據“荊襄九郡”,北抵中原,南下百越,西取益州,東擊江東,霸業可成也,然劉表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想借兵?難也!

人性多疑,立意自守,劉表:這個兵我不借,我也借不動。

荊襄之地在三國時期是難得的一方淨土,諸多文人志士藏身於此,百姓安居樂業,與外面的諸侯割據,連年征戰的場面完全不同,不得不說,劉表在治理州郡的能力上還是不錯的,劉表在位期間,巧妙的權衡利弊,利用荊州本地的一些大家世族相互剋制,穩定了荊州的局面,但是劉表卻沒有進一步稱霸割據的想法,只想安安穩穩的守住自己的荊州。

劉表能夠穩住荊州並不一定能夠調動荊州的軍隊,荊襄的軍隊多是士家大族掌控,這裡面只有劉表的一個親戚,小舅子蔡瑁,除此之外,荊襄之地的士家大族不可能讓劉表拉著自己的軍隊出去打仗而消耗自己的勢力,況且,劉表已經多次表示出自己並沒有稱霸的意思,此時的劉表年事已高(劉備來到荊州之後7年後劉表就死了),只願“自守”,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劉備想用劉表的兵去打仗,劉表不會借,也借不動。

勵精圖治,江東才郎,孫權:父兄基業,決不可動搖。

孫權是在其父親和兄長被殺後登上江東霸主的位置的,雖然剛上位之時的江東因為孫策的死陷入混亂,但是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僅用一年時間穩定了江東各部,孫權招賢納士,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江東並是不想象中的那麼脆弱,即便劉表前來攻打也未必能贏,相反,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孫權三次進攻江夏郡,最終擊殺黃祖,吞併江夏郡大部,也正在這個時候劉表去世,曹操南下,孫劉聯合,赤壁之戰的號角吹響了。


歷史沒有停歇,只是可憐了那荊襄九郡得百姓,最終還是沒能逃離這個時代的戰亂,三分天下,交於荊州,劉表死後的荊州成了那個年代的戰火最近的地方,如果劉表知道,是不是真的考慮把兵借給劉備呢?


談天說地評歷史


這肯定是不能的。

首先荊州派系分得很清晰,大公子不是掌權派,小公子背後的家族勢力特別強,這樣的話其實劉皇叔上臺也掌控不了這樣的大事,首先在曹操百萬大軍的壓迫下,內部肯定會起到反抗,而且曹操也是善於利用這些矛盾的,他打仗並不是完全的靠兵威之身,他也是善於研究敵人的弱點,善於研究敵人內部的弱點,白門樓殺呂布不就是充分利用了呂布多疑的弱點,讓其內部把呂布捆綁上樓送上斷頭臺。這一點是最關鍵的,劉皇叔也知道,所以光憑皇叔的威信只能收服部分的心。

其次孫權一直想吞服荊州。這樣的話,在劉皇叔取得荊州的情況下,他也不會全力的支持,甚至想趁火打劫去攻打荊州。

在這樣內有隱患外遇強敵的情況下,估計劉皇叔抵擋不到多少時間。

最後我們的皇叔高瞻遠矚地以退為進,邊退邊打最後面以曹操的百萬大軍直面孫權,逼得孫權採取了孫劉兩家聯盟,最後才有了火燒赤壁百萬曹軍的精彩故事。


星光少年


荊州利益集團不甘心為劉備所用的,劉備沒時間整合勢力,否則能不接荊州牧之位嗎,像黃忠,魏延等被埋沒的人才就想劉備得志,自己有機會被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