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为何如此着急削藩?

孤客生


一句话:不儒生给忽悠了。


儒生心目中的理想皇帝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此可见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这其中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利益关系。比如对于儒生来说,什么样的才是最佳皇帝人选呢? 是秦皇汉武那样的帝王么?显然不是,也更不会是康熙雍正这样,将帝王心术玩的炉火纯青的上位者,儒生眼中最佳的皇帝人选是那种和他们一样有些呆呆的书呆子。而想要培养出这样的人选,就必须从小将其圈在皇宫里,对所谓的圣贤文章来给孩子洗脑,皇孙朱允炆就是在这样的培养套路下产生的。

至于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其实是儒生排挤朱元璋其他几位儿子的手段而已,因为这些见过刀光剑影的王爷很难被忽悠,而且一旦发现被口花花的儒生骗了,往往就会痛下杀手,绝不手软,这样的皇帝人选一定要扼杀在萌芽中。

积蓄已久的报复

读书人普遍有个特点,就是报复心极强,有着甚至隔着几代人来复仇的。要知道在朱元璋死前,广大儒生是很不受待见的,他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阴影当中,等到小皇帝朱允炆继位,可算松了一口气的儒生便开始大肆报复,对各路藩王进行了一刀切式的削藩。

但凡明眼人,或是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人都不会这么干,这么干相当于点燃了炸药桶,说白了,朱棣的叛乱固然是因为有做皇帝的打算,但不可否认也有一定被逼的成分在里面。

【历史长河,溯流而上,怎么能没有船夫】


船夫聊历史


不是他着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区域图,都会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驱逐胡元,问鼎天下。但是人无完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大量进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饿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儿子,在他二十多个儿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几个儿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国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体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晋王朱㭎,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钱塘。楚王朱桢,封藩武昌。齐王朱榑,封藩青州。

鲁王朱檀,封藩兖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荆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肃王朱柍,封藩甘州。辽王朱植,封藩广宁。

庆王朱栴,封藩宁夏。宁王朱权,封藩大宁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韩王朱松,封藩开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凉。唐王朱桱,封藩南阳。郢王朱栋,封藩安陆。

伊王朱㰘,封藩洛阳。

全国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几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后的建文帝无异于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谁都会选择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毕竟不是年富力强正当年的叔叔们的对手,最终兵败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踪。


经典守望者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啊!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他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空山新雨


历史上的藩王都是有统兵权的,说白了他们和拥有独立的王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不过他们不是皇帝罢了,但是,他们享受到的待遇和皇帝的区别不大。

要说他们和皇帝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地盘没有皇帝大。他们要听从皇帝的发号施令。

皇帝最忌惮的就是藩王他们有统兵打仗的权利。

那么,为何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他就要急于削藩呢?

原因就是这个藩王呀,有的时候他们也会不听话,尤其是他们的势力很大大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一度都压过了皇帝后。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对他们有所畏惧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藩王的话,朱允炆这个皇帝,还是不会把他们给放在眼里。

但是,藩王多了,朱允炆就睡不着觉了。对于他来说,这些藩王就如同虎狼一样,只要藩王在他就难以安枕。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汉景帝时期,发生过吴楚七国之乱,为何会发生吴楚七国之乱,还不是藩王的势力太大了。

大到中央皇帝对他们都有所惧怕了,汉景帝为了削弱他们的权利,就开始对他们下手了,后来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汉景帝。

若不是当时汉景帝拥有周亚夫这样的名将,也许汉景帝就被赶下台了。

你看藩王的势力大了,对皇帝的影响是不是很大。

朱允炆上台之后,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之前没有人说削藩的事情,是因为朱元璋在,只要朱元璋在他的儿子们就会一个比一个老实。

可是,朱元璋死了,朱元璋的儿子们还老不老实,这下就不一定了。

毕竟朱允炆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孙子,他当皇帝朱元璋的儿子,尽管表面上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私底下他们都是不服气的。

朱允炆很怕这些不服气的叔叔们会联合起来对自己下手。

为了消除自己的担忧,那么他只好先下手为强了。于是,他开始想要削弱自己叔叔的势力了。

但是,在他削藩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做好功课。

也就是说他在军事上做的准备不足,用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力,再加上他哪一句,不让他背负上杀害自己叔叔罪名的话,更是助长了这些藩王的嚣张气焰。

结果到好,朱允炆这个皇帝削藩没有削成,最后却导致了自己的完败。你说这事整的,是不是事与愿违了。


史学达人


朱允炆的着急削藩,除了巩固皇权外,实质上更是为了全面推进“建文新政”扫清障碍。


火药桶上的江山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后,最为满意的继承人便是太子朱标,朱元璋曾对他寄予厚望,在其二十三岁时,就让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为将来继位作准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朱元璋悲伤万分,无奈之下,不得不将十六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朱元璋创新发展了的分封制,他在大兴党狱,屠戮功臣的同时,也对二十三个儿子进行了分封,之所以分封诸王,一为夹辅皇室,“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为长治久安计”。二为抵御外患,尤其以北元为首的蒙古势力。但封王的原则上却有了新的规定,“裂爵而不临民,分土而不任事”就是朱元璋创新的分封制的精髓,所以朱元璋对于长城边上的九个藩王是寄予厚望的,尤其对四子朱棣更为看重,曾经有一道对朱棣的圣旨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重视。

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袭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帅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但他同时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多次对身边亲近大臣与皇太孙朱允炆说:“燕王不可不虑”。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顺利接班煞费苦心,他先在自己编撰的《祖训录》拟定规章制度来约束藩王们:“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又加入了皇家礼仪:“诸王来朝冕服见天子,次见东宫,先坐受拜,次叙家礼。坐则正中,诸王侍”。这显然是在告诉他的儿子们,让他们做臣子遵守本分,不要有非分之想,做完这一切,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安排足够完美,于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在南京皇宫病逝。

皇位交接的很顺利,朱允炆顺利上位,是为建文帝。他温厚恭良,意气风发,开始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驾马车”主持下的“建文新政”。

  • 改革官制,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冗官。
  • 以广开科举,举贤能,以仁义礼乐治国。
  • 藩王封地设御史、税官。
  • 减免赋税,实行均田制的土地改革。
这种“托古改制

”的方式颇有儒家上古之风,但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他环顾四周才可悲的发现,这些新政尤其是土地改革根本无法推行,原因就是藩王。


理想文人的削藩,造就了“误国、误君、误己”的后果。

如果问现在建文帝最大的心病是什么,那么“削藩”之事应该排在第一位。朱元璋在世时,朱允炆就对这些叔叔们警惕不已,祖孙二人就藩镇危害还交流过看法,并说了一些诸如“以德怀之,以礼制之”风废话,最后也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削地削藩,以兵讨之。但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刚死,一帮子老书生裹挟写建文帝这个小书生就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削藩之路。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建文帝如此着急削藩?

建文帝开始并没有想这么快就进行削藩,但起因绝对是一个巧合。

首先,周王被削藩是涉嫌谋反。朱允炆还没有想好怎么样削藩,周王却把脑袋伸了过来,这让建文帝集团始料未及。周王的次子向朝廷告发其父即将造反,这正符合了之前的策略:“先除枝叶,再除根本”。于是朱允炆派出了李景隆把周王全家老小抓了起来,并将其罪行颁给诸藩王,让他们来给周王议罪。这个办法好一是用祖制可以压制诸王。二是取信于天下。三是投石问路,看诸王的反应。结果朱棣一句“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旋天地之德”,让建文帝念及骨肉亲情,居然萌生了不想削藩的想法,可见其在政治上的觉悟白痴到了极点。


其次,着急削藩的原因是藩王手握军权,对皇权威胁重大。朱允炆很清楚,九个叔叔虎视眈眈,绝非善类,燕王、晋王掌兵十余万,宁王更是“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更为关键的是宁王有强大的朵颜三卫骑兵,这几位实力强大的王爷,在他刚登基便在边境进行军事联合演习,杀气腾腾的盯着帝国的宝座,在他们眼中,朱允炆不过是待宰羔羊而已。鉴于此,朱允炆上台第一件事便是要考虑削藩。

最后,着急削藩的原因就是“建文新政”的难以推行。从建国之初,朱元璋就给了藩王们封了大量土地,天下土地十分,皇家独占三分,这就是建文帝土地改革推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于是借着周王谋反的机会,短短几个月岷王、齐王、代王相继被废,湘王则被逼得自焚而死。


建文帝削藩着实有些着急了,在削藩之前至少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不是所有藩王都要削?二、既然要削藩,谁先谁后?三、削藩削到什么程度,是直接废除还是简单处罚即可?

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却是毫无章法可言,最该削的燕王、宁王毫发无损,被削之王有没有过错,一概削掉,最让朱家兄弟们寒心的是削藩后还要夺取皇籍,成为普通老百姓。这样做下来的效果很显著,几乎所有的藩王都倒向了燕王。已经与藩王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而大臣们劝其削燕王时,建文帝还优柔寡断的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这是什么道理?做了坏事还想立牌坊,天下好事都让你朱允炆一个人做尽不成?无怪乎最后以天下之地对一隅之地,惨败,自己还落得个死不见尸的地步,真是活该!


结语:事实证明,建文帝时期的朝廷人才结构极不合理,既没有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也没有像刘伯温、姚广孝一样的善谋之人,一群老书生带着个小书生皇帝,说到底还是书生,远远比不上朱棣的一只拳头来的实在,所以说文人误国啊!


望风瑟瑟


首先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举是没有错的。正常一个君王在上位之后肯定是要进行收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更别说朱元璋表面上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执政环境,但实际上朱元璋把朱允炆也坑害的不浅。朱元璋这个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朱元璋认为,大明朝的就需要个弟弟藩王来负责拱卫。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曾下达了一道诏书,其大意为“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意思就是说老朱家的天下还得自家人来守卫。所以藩王制度就诞生。

而且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也不仅仅是为了明朝的国家安全考虑。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朱元璋想给老朱家的子孙找一张长期饭票。朱元璋曾经说过“朱姓子弟天下人共养之”。也就是说老朱家的子孙后代都要爬在去明朝百姓身上吸血。从朱元璋开始,在洪武年间就册封了二十多个藩王。这些藩王不仅有封地可以作威作福,而且朝廷每年需要给藩王们分发禄米。朱家这些子孙后代其他能力不是很强,繁殖能力倒是不弱。从明朝建立到最后明朝灭亡。朱姓子弟足有上百万人。而每个人朝廷都需要分发不同数量的禄米。据有关数据统计,明朝宗室禄米占据了整个朱明王朝禄米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赐予了藩王大量的田地。而藩王的田地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税。所以很多小地主和自耕农把自己的土地投靠到藩王名下,以逃避税收,或者藩王们主动去兼并一些耕地,最终导致国家能够征收税收的耕地越来越少,国家收入也就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就由不得朱允炆不削藩了。因为朱允炆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话,长此以往下去,中央势必会被地方藩王所压制。到时候藩王尾大不掉,那他这个皇帝可就危险了。所以朱允炆迫切的削藩是有据可依的。

除此之外,朱元璋时期属于国家开创时期,所以朱元璋会赋予地方藩王很大的独立自主权利,来让他们负责守卫中央。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没有足够的威信镇压地方藩王。而且因为朱标死后分封他而没有分封其他朱标的兄弟,已经使得藩王怨气不小了。朱允炆自然不会允许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存在。况且加强中央集权也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朱允炆削藩有两大败笔。其一就是朱允炆继位太短无可用之将,导致朝廷大军数次征讨朱棣不利。其二就是朱允炆下达的一道很奇葩的命令。朱允炆下令军队不允许伤害朱棣。这就导致下面军队作战畏畏缩缩,士气受到很大的影响。反观朱棣大军则士气高涨。此消彼长之下朱允炆焉能不败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我们就明初,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诸王说起吧,这样子更好的切入我们的主题。后面也能更好的为大家做解答。

明初分封势在必行,为国家巩固计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地缘等条件都处于劣势。

就以地缘来说,明初时期西、南、北三面皆敌,就算是帝国内部不服王化的吐司更是多如牛毛;经济上,经济中心已由汉唐时期的北方南移江南地区,导致大明的都城不得不设置在应天(今南京),由权力中枢的江南转运军队、粮草辎重等赶赴边疆多有不便;再加上朱元璋认为元朝是因为宗室衰微的原因所导致的权奸当道,最终覆灭。

也正是这三点原因,朱元璋选择分封诸子为藩王镇守地方,以固大明江山。

建文帝时,削藩亦是势在必行

根据前文所说,朱元璋时藩封政策不仅没有问题,且能巩固新生王朝的局势。

但,随着朱元璋的励精图治,大明王朝的经济迅速恢复、边防压力也随着减轻。这个时候这群手握军权、行政、司法等实权的藩王将对朝廷来说始终是个威胁;此外不同藩王势力之间的相互阻隔更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这些原因,朱允炆削藩势在必行。

但,朱允炆还是太年轻了,过于心急与盲目的自信。过于心急,刚刚上台就要削藩,他的叔叔们哪里能服呢?

最让人无奈的是,朱允炆虽有削藩的大动作,却是在没有军事准备的前提之下,更重要的是没有政治家该有的狠辣,甚至对群臣说“勿让我有弑叔之名”导致军士头尾两缩,一次又一次让朱棣逃走,最终被朱棣推翻。



就长远来看,朱允炆削藩是正确的选择,只是朱允炆太过于心急,他比他的叔叔们年轻,其实完全有时间可以先治天下,期间利用叔叔们互相牵制,待到羽翼丰满之时,在行削藩之举。


像素说


朱允炆着急削藩,有三方面原因。


一、朱允炆不满意朱元璋生前的政治布局。

朱允炆登基后着急削藩的实质,就是一个熊孩子加上三个腐儒,根本没理解和信任朱元璋在生前的政治布局,自以为聪明,硬要反其道而行之。

简单点说,就是朱允炆“杠精”附体,非要拿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去质疑爷爷的专业性。

其实朱元璋设立藩王,在当时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因为北方中原被胡化了两百多年,人心不稳,并且北元当时也还未灭,北方的整体边防形势并不乐观。藩王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北方诸省的官民体系,一方面还可以抵御北元军南侵,为中央做屏障。

明初藩王之于中央朝廷,是有价值的。

当然,朱元璋给藩王权力太大了,比如他告诫诸王,准许他们对任何违犯祖制的人,甚至是皇帝本人,他们都可以群起而攻之的权力,这明摆着就是为藩王造反留了隐患。朱棣后来造反,就是仗着这一条,说朱允炆违反了《祖训录》因而才明目张胆起兵的。

不过,藩王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朱元璋生前对此已经有应对措施了。比如他削减了藩王的部分待遇和权力。在经过他的一番布局之后,藩王们已经只剩下领兵权还能拿出来得瑟了,而诸如其在封地内的收税、治民、任官、选官等权力,一概都没有。

而且就算是兵权,藩王们能掌控的兵力连全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跟明廷掌握的中央军相比,完全不够看。



不夸张的说,当时的藩王其实就是世袭武将而已,他们统御的兵力从绝对数上,看不出对中央能有什么实质性威胁。

因此从朱元璋的布局来看,对内对外,他为朱允炆登基当稳皇帝都已经铺平了道路。几十年后,藩王会不会造反,这个不好说。但是只要朱允炆继位后什么都不要动,最起码在他这一朝,他的皇位肯定是稳如泰山的。

然而,无奈熊孩子自以为高明,再加上齐黄方三个腐儒极力渲染藩王的威胁,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盘推翻,颇有点拿削藩当政绩的意思。而朱允炆本人也才刚刚二十岁出头,太年轻,太幼稚,太想有所作为,对这些坑货们言听计从。于是乎,一场闹剧拉开了帷幕。

所以,朱允炆登基后着急削藩,最根源的原因是他不认可朱元璋的布局,认为藩王这种玩意压根就不应该存在。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削藩没什么不对的,但朱允炆明显是心急了。

事实上小朱同志根本就没想过“削藩”,他主张的其实是“废藩”。这才是他玩脱了原因。


二,朱允炆的政治野心很大,削藩只是他完成自己理想政治布局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

紧接第一点说。由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的谆谆教导,朱允炆对朱元璋的生前布局是有一些意见的。比如当时武将的权力过大,文官受到压制,朱元璋对江南诸省盘剥过狠,佛道等教受政策庇护,僧道们攫夺了大量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等问题,都是朱允炆上位后,急于要改革的弊政。

朱允炆当时计划的,是打压藩王,抬高文臣地位,贬抑武将勋臣,打压佛道两教,进一步完成中央集权。而既然有这么多事情要变革,那么削藩问题就不能拖延了。毕竟朱允炆的改革都违反了《祖训录》,藩王是可以借此攻击他的。他不先解决藩王问题,后面的改革都没法干。

所以,朱允炆继位后着急削藩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野心太大了,太心急了,藩王成为他改革的绊脚石,再加上藩王问题本身也最突出,于是藩王就变成了朱允炆操刀改革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三,朱允炆心智不成熟,方孝儒、齐泰、黄子澄三人也过于迂腐。四个理想主义者凑一窝,干出急躁之事也不足为奇。

前面说了,朱允炆削藩,一方面是他自己想削藩,一方面是方孝孺这帮人劝他削藩。一个熊孩子,再加上三个大学究,很容易就干出异常傻缺的事情。

比如说,朱允炆削藩,既无计划(一月之内连削三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后处理;再加之他本人刚刚登基,削藩速度过快,便导致了人心浮动的问题。

像这种失败举措,换做任何一个明白人,都干不出来,但当朱允炆和他的三个腐儒老师抱在一起时,就干得出来。

还比如,靖难之役打成胶着之势时,朱允炆后悔了,面对朱棣的求和,他动心了。毕竟一时还灭不了朱棣,有了答应的念头。结果这事让这大学究方孝孺同志知道了,他激烈地反驳了建文帝的“投降主义”情绪,并对形式又做了一番“高瞻远瞩”的分析。他认为只要调动辽东军队袭击朱棣后方,再配合前线将士追杀其主力,要剿平燕贼不难。

结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方孝孺这种人除了一身正气外,可谓是百无一用。朱棣大军杀到南京城下,他还劝朱允炆君王死社稷。有他这种人辅佐,朱允炆干出继位就削藩,继位就突然六部大换血,继位就重文轻武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朱允炆的政治改革可以看出,他和他的三个腐儒老师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削藩、重文轻武,原则上并无错。但是,大明在面对北有强敌,没有合适的替代者的情况下,唐突削藩并非治国良策。这不仅会导致北方的边防压力加重,而且还会导致武将对朝廷离心离德。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方孝孺等大臣确无保家卫国之作战能力。而多数地方武臣在靖难战争爆发后,对这场皇族内斗,也都保持着冷眼观望的态度。


总的来说。朱允炆削藩,其实质就是他和三位老师对朱元璋的政治布局感到不满,急于通过改革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政治格局。而这四位都缺乏削藩经验,或者说,缺乏执政经验,过于理想主义,尤其是黄子澄和方孝孺,屡次出馊主意,坑惨了朱允炆,这才导致朱允炆干出了刚继位就削藩的错误施政。


Mer86


朱允炆削藩是正确的,只是用错了方法。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为保大明“万世基业”,制定了藩王政策,将全国兵权收回自己手上后,分给自己的孩子们。

藩王们在自己的封地内的权利很大,拥有独立的兵权,同时还可以对地方政务、官员任免进行一定的管理。为的是以血脉为纽带,将整个朱家的江山绑在一起,地方拱卫中央。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藩王政策自然没有问题,但当朱允炆继位后,隐患就浮出水面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次子,长子已夭折),继位时年仅21岁,在作为皇太孙时,只是协助朱元璋处理过一些奏折,没有太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朱元璋分封的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且多跟随着朱元璋起义过,是能征善战之辈,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刚死,这些藩王还不敢有动作,时间长了,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削藩势在必行。

只是,朱允炆用错了方法,用错了人。

朱允炆刚继位的时候,各地藩王还是有些和他关系较好的,且朝廷拥有几十万大军,藩王们每人只有几万军队,采取怀柔之策,未必不能和平削藩,可惜开国功臣已被朱元璋杀光,朱允炆身边都是没经历过战事的文臣,刚登基就削了五位藩王,且对朱棣等藩王一再逼迫,终于,朱棣反了。

但是即使朱棣造反,全国上下也没有人觉得他会成功,毕竟当时的朱棣只有八百精兵三万军队,而朱允炆直接派李景隆带领五十万大军镇压,可以也就这李景隆,一次次的失败,最后开城门迎朱棣进城,彻底坑死了朱允炆。


追逐历史的光


这个问题老来回答。

削藩这事其实就是个老话题。既然有削,那么必然就有养。要想把题主这事弄明白,俺觉得咱现在先把朱元璋为嘛要养藩这事简单说一下,打个底。

朱元璋为嘛要养这些个藩王呢?

这其实也简单,老朱打天下,一家伙就把从蒙古帝国演化过来的大元朝,给踢出了中原丢进了茫茫大草原。

就当时的形式,这元朝虽然被丢进了大草原,他的威胁还实实在在的摆在边疆。

大家伙也知道他这就是个游牧民族,喜欢没事打打秋风啥的,靠掠夺来养家糊口,这事年年有,所以造成了一个边疆不太稳定的局面。

如果派大将去镇守,这事最后弄不好,把这大将给养肥了,他带着兵给你来个造反,这要不得。

比方大明朝末期的李成梁,这就很典型,他自己到没有啥造反的想法,但最后来了个养寇自重,生生的把个努尔哈赤给养活大了。

还有后来的吴三桂,手握精锐铁骑,造反投靠了满清,最后把自己个的旧主用弓弦给生生的勒死,成为南明的掘墓人。

这些个事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老朱把皇位留给了朱允炆,小朱这块还是太年轻,镇不住脚。您要是弄这么个大将,这玩意有点玄,天下还得乱。

而且这样的大将被老朱宰的差不多了,就没有堪大用的,所以这两下一合计,这事就走不通。

所以他就走了另一条路,把自己个亲儿子分封到各地,就任藩王,给予一定的兵权,让他们替他朱允炆把手各个关节,毕竟这帮子叔叔们也是经过战争历练出来的,有他们守着,老朱也放心。

那么老朱就不怕这帮子藩王造反吗?怕,当然怕了!老朱这辈子啥事没见过,面对绝对的权利,但凡有点野心的,眼珠子这都是红的。

当年晋朝的八王之乱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

所以老朱也预备着后手,这帮子藩王他们拥有的兵力用来防御,这没啥问题,但要是用来进攻,这家伙就缺点。

所以首先兵力这块就给卡死了。

这也是朱棣造反的时候,开头老是被朱允炆掐,原因就在这里,后来实在是撑不住了,才想到了宁王手里的兵——朵颜三卫,连诓带骗的才弄到了手里,这才撑了一段时间。

这中间要不是朱允炆身边的太监出现了间谍给朱棣传递消息。

“燕王您快来吧,南京这块压根就是空的,没兵力!”

这朱棣也不会冒险一家伙直取心脏,才把这事给办成了。

当然朱元璋那叫老谋深算,仅仅用一招防范,那就不是老朱了。他还在各个藩王就藩的地方,建立由中央管辖的一套政府系统,这帮人除了维护地方官应该有的职责,还有着监视藩王的任务,而且也是手握兵权的主。

这就相当于相互制衡。

所以单单就这两点,就把藩王们给卡死了。最后一点,这帮子藩王要想成气候,这得有帮手,最可靠的帮手就是外戚,结果老朱就立了规矩,皇帝家的娃娶老婆,压根就不看门第,你就算是宫女,老子是屠夫这都能成为外戚。所以这条路也被掐死了。

这也是为嘛,朱允炆开始削藩的时候,五个藩王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乖乖的伸着脖子听候发落的原因。

朱棣的成功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那朱棣为嘛最后成功了?”

这就得怪朱允炆自己个了,您说这俩人都撕破脸皮了,朱棣明摆着就是冲着他的皇位去的,如果他拿到了皇位,朱允炆还有个好吗?当然没有了。

可朱允炆压根就没有想到这茬,所以在打朱棣的时候,他还专门说过这话:“千千万万的别弄死朱棣,咋说那都是俺叔叔!”

您说这不缺心眼吗?这矛盾都摆在桌面上了,他还客气,俺就没瞅见他对那五个被削藩的叔叔这么客气。

估计朱允炆也就是客气客气,没当回事。

可下边的将领不这么想,毕竟说道根子上,这就是你们老朱家的家事,那天你们叔侄要是和好如初,咱要是真对朱棣下狠手,这不找死吗?

所以面对朱棣的时候,各级武将,那都留手了。

这就相当于给朱棣套了一层防护罩,这得劲了,朱棣每次都身先士卒,每次都被围困,但就是奇了怪了,一点伤就没有。

咱都知道这刀剑好控制,但在战场上还有弓箭不是,而且大明朝这会已经有热武器了,你说愣是没有在朱棣的身上留下任何的伤口,你更加别说是抓到朱棣,而朱棣身边的大将那是打一回少几个,打一回少几个。这都没地说理去。

所以说道根子上,朱允炆之所以败,要怪就怪他自己,老朱给他留的东西足够他把朱棣弄死,可他偏不这么干,你说怪谁去。

好吧,这事咱都掰扯明白了,咱再说朱允炆为嘛这么着急削藩。

削藩

其实削藩这事,朱允炆和朱元璋俩人就讨论过。

当时朱允炆就说过,外边的敌人要打自己,有叔叔们护着,可如果叔叔们有了其他心思咋办?

就这问题,朱元璋沉默了,他让朱允炆自己找答案。

最终朱允炆给出的答案是,先用道德来争取这帮子叔叔,毕竟说道根子上,朱允炆是他们的侄子不是,然后用礼法来约束他们。

这说道根子上其实就是先礼后兵吗?

接着如果还是不成的话,这就削他们的属地,还不成,这就改封地,不让你在一块熟悉的土地上玩闹,还不行,这就走最后一步刀兵相向。

对于这个答案老朱还是很满意,其实说实质的就是徐徐图之而已,这事急不来,得缓着来。

结果朱允炆一上台,这屁股底下的皇位还没有做稳当,这就想给自己找点事做,着手就开始削藩。

其实说道根子上,这都怪他那三大智囊,一曰方孝孺,二曰齐泰,三曰黄子澄。

这三人就是标准的读书人,话说书生误国,书生误国,就指的是这三人,这三人风骨是有的,但也太急躁了。

这四个人都有一个想法,主少国疑。因为朱允炆上台,这是老朱力挺的结果,就这事打开始的时候,就没人提这意见,都觉得应该从他叔叔这辈子里找皇帝,轮也轮不到他呀。

所以朱允炆有点想要立标杆的意思,乘着这帮子藩王还没把根基扎牢靠了,先下手为强。

这事就弄的尴尬了,其实咱也说了,你先下手为强这也成,这会中央的实力可以碾压地方的藩王,但不该的是,你为嘛要下那么一句话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