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

余味67651376


大都在观望以求得自保(明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征伐叛番过程中因多次露宿山野时得瘴疠,同年三月,朱樉去世,年四十。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病逝。)!建文帝“削藩”本身不得人心,诸王权力被大大剥夺,同时,削藩没有系统的指导纲领,过于急躁,在王公大臣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藩王”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前朝教训,大封诸子为王,诸子就藩于要地,一方面可以加强边防,防备蒙古鞑靼、瓦剌部,另一方面,可以在必要时进京勤王,防止国家内部动乱。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藩王”做大本来不是问题,至少不会短时间内出现大问题,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继承者能“解决”,可是,朱元璋心目中的“合格”继承人却出现了问题:洪武25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给朱元璋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朱元璋一直在培养朱标做一个“优秀”的君主,朱标做为嫡长子,也一直是各位兄弟的“好大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标做为太子“深得人心”,朱元璋之后,太子朱标完全有能力应对朝政、处理中央与地方藩王的关系。

可是,朱元璋的“苦心经营”因为朱标的逝世而付之东水,朱元璋又一次面临抉择:帝国由谁继承?最终,朱元璋选定了“皇长孙朱允炆”做为太子朱标的继任者。史料记载,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在他14岁时,父亲朱标生病,他在一旁小心伺候,昼夜不曾离开,就这样一直照顾着自己父亲两年。洪武25年朱标逝世,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他在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元璋看中了朱允炆“仁孝”,可他能守卫偌大的一个帝国吗?为此,朱元璋继续大肆削减“开国功臣”,他设立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监视全国各地,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权力甚大,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朱元璋制造了诛杀开国功臣的“胡蓝之狱”,像徐达这样的元勋都不得不“安分”做人。

剪出功臣武将,朱元璋将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所专擅。可他还不放心皇长孙,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朱标的仁孝,可却完全没有能力“压制”群臣,更不要说他那些“拥兵自重”的叔叔,如何处理“藩王”问题是朱允炆必须面对的“难题”!

建文“削藩”

缺乏治国经验的建文帝重用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密谋”削藩巩固中央皇权。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朱允炆认识到了“藩王”尾大不掉,必须“除之”,可他却忽视了“削藩”问题如若处理不好,肯定会引发国家动荡,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便是最好的教训。

建文帝即位伊始便开始对“藩王”动手,在和亲信讨论之后,他支持黄子澄的主张,先后废除五位亲王(先弱藩后强藩,拿有“问题”的藩王开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建文帝和他的谋士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正确而又系统”的纲领,燕王朱棣作为当时最年长的叔叔,无论是执政经验还是魄力都是南京最大的“敌人”,可朱允炆第一步就走错了,强制废除藩王走“极端”;擒贼而不先擒王,走歧途;“求速而不求稳”明显缺乏“政治眼光”;“重文轻武”招致灭亡。

朱允炆用“文官”制武将方法可行,可却不是时候,既然你铁定了心要“剪除藩王”却忽视武备,这不是自己找打?实力才是硬道理,你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本身就该引起警惕,燕王常年镇守北平抵御蒙古军队,其治下军队将士一流,反观南京方面呢?虽然军队十倍于燕王,可一没有统兵大将,二军队缺乏战力!朱允炆用文官制衡武将,本身就引发军队将领不满,你还指望能打胜仗?

燕王起兵“靖难”

朱允炆登基还是个黄毛小子,完全凭借自己的“热血”做事。可他忘记了,他和那些亲叔叔缺乏“感情”,他根本没有资历却继承大统。上任伊始,树立威信,惠民爱民才应该是最佳方法,削藩应该缓缓图之。可他大刀阔斧的剑指藩王,公然向诸多藩王宣告:你们是我的敌人!老谋深算的燕王怎会不知?朱允炆又走了一步错棋:释放了在京的燕王朱棣三个儿子(人质也不要了),试图以此降低燕王“戒心”。

好了,朱棣彻底“安心”了,反也是死,不反也是个死,还不如放手一搏。1399年,朱棣起兵反叛,迅速控制了北平城。他援引《皇明祖训》,号称清君侧,指国君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谋害皇室亲族),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是,为国“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并上书于惠帝朱允炆。

四年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却一再暴露“能力”不足,他生怕背上骂名“射杀亲叔叔”,致使南军一再丧失剿灭朱棣的机遇,最终,燕王朱棣凭借自己原本属军及宁王的军队,击败百万之众的南军,1402年饮马长江,在众臣的“拥戴”下登基,是为明成祖(建文帝是不是被烧死了,成了一个谜)!

☞(聚焦国际时事,探讨热点事件,回归历史趣事,用客观、公正的心看待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past颖甜


朱棣造反时,已经没有其他王爷了,其他王爷已经被朱允炆撤了,只剩下朱棣这一个最大的王爷没有撤。

老朱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朱标一出生,所有皇子都知道朱标将来会继承皇位,而老朱的表现也非常强硬,一直对其他皇子和大臣强调,皇位肯定是标儿的。所以其他皇子对皇位没有一点非分之想,因为他们知道没用,老朱只认朱标,但是朱标去世后,老朱没有考虑其他皇子,而是把皇位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就让其他皇子不满了,尤其是朱棣,我不如朱标,还不如他儿子?

朱棣虽然不满,但也不敢怎样,朱允炆就朱允炆吧,我这辈子做个王爷也行。但朱允炆上台后,王爷也不让朱棣做了,他要撤除边境拥兵自重的各个藩王。

朱允汶知道撤藩王是个大事,得一步一步来,他先稳住朱棣,告诉朱棣,四叔放心,你的王爷我绝对不会撤。然后先把其他小王爷撤掉,但朱棣心里跟明镜似的,能不知道这小娃娃心里想的啥?所以朱棣在朱允炆撤除其他王爷期间,积极备战。

撤王爷是直捣朱棣的心窝,我好不容易把当皇帝念头按下去了,侄儿这不是逼我呢?于是朱允炆的撤番令一到,朱棣挥师南下,只用了四年时间就攻破了南京,朱允汶失踪。

当时横扫天下的明军,为什么在朱棣手下如此不堪一击呢?这点都得怪老朱,老朱为了让自己孙儿皇位坐的安稳,临终前把能打仗、有野心的将领全部都杀光了。所以朱棣挥师南下的时候,明朝没有一个可以和朱棣相媲美的武将,于是兵败如山倒。



历史历来有趣


我是三维策论,历史爱好者,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国内,尤其是北部边境分封了大量的藩王,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守卫边境。朱元璋死后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明朝初期藩王分布)


由于当时各地藩王的实力强大,建文帝担心尾大不掉,于是一上台就火急火燎的开始削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引发了强烈的反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从北平打到南京,最终从建文帝手里夺走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那么燕王朱棣和他侄子朱允炆争夺天下的时候,其他藩王又在干什么呢?

一些藩王已经被削藩了。

朱允炆削藩是从弱到强的,捡软柿子捏。在燕王朱棣造反前,这些实力较弱的藩王已经失去了王位。其中周王由于实力最为弱小,首先被削。之后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又相继被削。

这些藩王有的被发配边疆,有的自杀身亡,下场非常凄惨。或许是见到了他们的下场,燕王才决意造反。

(大刀阔斧削藩的建文帝)


绝大多数藩王隔岸观望。

皇权的争夺毕竟是高风险的,胜利则掌天下权,失败者不但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追随者也没有好下场。大多数藩王在形势明朗之前不敢胡乱站队,因此按兵不动,关起门来做了缩头乌龟。

这些藩王有楚王朱桢、蜀王朱椿、 肃王朱楧、庆王朱栴等。

(靖难之役示意图)


一位藩王支持朱棣

宁王本来打算隔岸观火,但是他的封地离燕王很近,而实力又没有燕王强大。因此在燕王的威逼利诱下和燕王合兵一处,共同讨伐建文帝。

(宁王剧照)

一位藩王被改封,一位藩王率军勤王

和宁王一样,谷王朱橞和辽王朱植的封地距离燕王也很近,因此也被卷进这场风波。其中辽王接受了建文帝的旨意,被改封到湖北,但并没有介入战争。谷王则率军勤王,表示支持建文帝。可是恰恰是谷王打开了城门放燕王大军进入南京。至于谷王是临阵怯场还是早有打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谷王打开了城门,也成就了永乐大帝)

综上所述:

朱棣造反的时候,绝大多数藩王都在“打酱油”,只有两位其他的藩王率军参战,其中宁王支持朱棣,谷王明面上支持建文帝,但实际上更像是给朱棣到建文帝那边当卧底了!可怜的建文帝就这样被三位叔叔给赶下了皇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经解答了题主的疑惑。欢迎留言,更多精彩关注@三维策论(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三维策论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由于其太子朱标已死,因此直接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皇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继位后不久,燕王朱棣就开始造反了。

四年之后,朱棣便从北平一路杀到了南京,建文帝则化妆从皇宫的地下暗道潜逃了出去。

朱棣为何用了四年,就夺取了天下。

明朝的精兵强将都去哪儿?猛将大都被朱元璋杀了。

朱元璋晚年确实杀了不少的将领和大臣,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边塞的防守有兵缺将。

朱元璋聪明着了,人都杀光了,自己的儿子们都还在呀。

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剩下二十五个中有二十四个都封了王。

让他们到全国各个地方去,让他们帮忙看好老朱家的大明天下。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干什么呢?都在看戏,吃瓜,嗑瓜子麽?

他们都是朱允炆的叔叔呀,自己的侄子是皇帝,按说应该尽力维护皇权正统的呀。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朱允炆和朱元璋身上找答案。

在朱元璋封的众多藩王中,实力比较强的有秦王(老二)、晋王(老三)、燕王(老四)、宁王(老十七)等人,其中秦王和晋王都先于朱元璋而死去。

剩下的诸王中,数宁王和燕王实力较大,燕王朱棣造反首先得把宁王朱权给拉上。

宁王手下有戴甲控弦之兵八万之多,另外还有战车六千乘。

在宁王手下的士兵中,尤其以蒙古人组成的朵颜三卫骑兵最为骁勇善战。

对着宁王手下的军队,燕王朱棣早就垂涎三尺了,朱棣连哄带诈的把宁王给拉到了自己这一边,还开口许诺,说是事成之后,咱们两兄弟共分天下,划江而治或者划鸿沟而治,都兄弟你说了算。

宁王被朱棣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宁王和燕王联手了,除了已经死了的秦王和晋王,其他的藩王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其他的藩王大都被朱允炆给弄的没脾气了,自保都来不及。

朱允炆上台之后,就大肆削藩,先拿实力弱的藩王开刀,周王(老五)首先被朱允炆给搞掉了,找了个罪名,把其给废为了庶民,接着代王、湘王、齐王、岷王都被朱允炆给废掉了。

一时间,众藩王都人心惶惶。

藩王们自保都来不及,哪儿有时间来帮朱允炆啊。

后来燕王朱棣一路南下,朱允炆那个着急呀,这时候他也想有哪位叔叔能不能棒棒自己呀。

还真有一位,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谷王朱橞率领着三千军士来到南京,与李景隆替朱允炆把守南京城的金川门。

就是这么一位来帮朱允炆的叔叔,在看见朱棣大兵压进的时候,直接和李景隆一起打开了城门,将朱棣的大军给直接迎进了城来。

朱棣胜了,他等上了皇位,他笑了,父皇,你不是不看好麽?既然你不给,我就自己来拿吧。


6别无选择6


朱元璋叫花子逆袭当了皇帝,所以对江山非常珍惜。

但朱元璋没有对过去老一套的接班人制度进行改革,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种"。他的嫡长子朱标是一号种子选手,可是这个朱标还没有达标就早逝了。

嫡长子不在了,最有实力的是自己的儿子们,可朱元璋犯下一个大错,把江山传给了孙子。传给孙子也没有关系,问题是朱元璋应该把自己的儿子们全都"阉割"了,因为儿子们会威胁到孙子的政权。可是朱元璋没有这样做,所以就给埋下了动乱的祸根。朱元璋死后,孙子建文帝接班,他发现爷爷朱元璋给自己挖了个坑,没有把自己叔叔们的权力剥夺了。于是那些大臣们就给建文帝提建议,赶紧把你叔叔们的事摆平了,不能让他们危及到你的江山。

孙子毕竟是孙子,搞政治嫩了点,削藩虽势在必行,可好歹等自己坐稳皇位再说,还没有扎下根基就出手,不是找死吗?

建文帝削藩命令下达的同时,四皇子朱棣的造反决心也下定了。

那么朱棣造反的时候,朱棣的兄弟们、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都在干嘛呢?

皇帝都非常能干,朱元璋虽然是叫花子也不例外。朱元璋的女人为他剩下二十六个儿子。朱棣造反时,八个已经先走一步了。

这八个皇子是:老大太子朱标、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九赵王朱杞、老十鲁王朱檀、还有湘王朱柏和皇子朱楠。所以,皇子除了朱棣,还有17个活的。

这17个皇子立场也不尽相同,因为他们的遭遇不同。

一、朱棣的同党。

这类人都是建文帝权斗的牺牲品,建文帝拿他们开刀了,他们能不恨自己的侄子?他们跟朱棣同病相怜,所以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这些皇子有老五周王朱橚、老七齐王朱榑、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八岷王朱楩。

建文帝当权后出手削藩,他听从智囊齐泰的建议向老四燕王朱棣开刀,因为枪打出头鸟,朱棣是藩王里的老大。可是齐泰的建议却被另外两个智囊否决,理由是先易后难,先捡软柿子捏。建文帝听从了后两个智囊的馊主意,对老五周王周王朱橚下手了。

第二批遭殃的是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这里面湘王朱柏是个小心眼,一看被废想不开就寻断了短见,剩下四个被建文帝充军流放。

朱棣起兵后建文帝又想了个馊主意,把废黜的叔叔们又抓了回去当人质,囚禁在南京。直到朱棣成功后,这哥几个才恢复了自由身。因此,这弟兄四个跟朱棣是一条船上的。不过在当时他们失去人身自由,也不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在心里为朱棣加油助威了。

二、隔岸观火到逼上梁山。

朱棣发难时,谷王和辽王选择跟朱允炆的中央政府站在一起。而宁王选择了隔岸观火,他想看看走势,观观风向再做选择。最后他们杀个两败俱伤、筋疲力尽,自己再渔人得利出来坐享其成。所以宁王无论侄子建文帝怎么催促,就是装聋作哑。反正天高皇帝远,皇帝拿他没办法。

可是朱棣不给这个弟弟坐山观虎斗的机会,朱棣一心要扩充队伍,要求宁王加盟,不然就会要他好看。

宁王得罪了侄子没有了退路,被逼无奈只好跟朱棣站在一起。

三、保皇派。

发表声明服从建文帝中央政府的皇子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后,因为辽王的封地距离朱棣太近,建文帝怕他们同流合污,就勒令朱植南下。朱植无奈从海路来到南京,被封到湖北荆州。朱棣夺得帝位后对他网开一面并没有为难他,没有杀他也没有关他,还给他军校厨役三百人供他差使,香火得以延续,爵位得以继承,也算是走运。

谷王朱橞是个机会主义者,见风使舵的老手。他的封地在现在的河北,离朱棣也非常近。朱棣起兵后,朱橞一开始态度坚定拥护建文帝,前去南京勤王。等侄子败局已定的时候,朱橞吃里扒外、变节投敌做了朱棣的内应,打开城门投降。

四、逍遥派。

在这场窝里斗中,10个皇子严守中立,不左不右,不黑不白。他们分别是六皇子楚王朱桢、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肃王朱楧、十六皇子庆王朱栴、二十皇子韩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

其中后面几位在靖难之役时,都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老实说,他们既没有想法、也没有胆量跳出来站队,只能算作是无知派或者说是逍遥派。

总而言之,朱元璋的皇子们在这场骨肉相残的争斗中基本采取了中立,没有参与到双方的血战中,一定程度上也让自己封地的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一点值得肯定。






坚持是一门学问1


明朝是朱元璋一手打下来的江山,而明朝初期也发生过许多传奇的故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朱元璋不断减除功臣的往事,这也令他背上了不少的骂名。事实上,朱元璋这么做是有自己的用意在里面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手底下这批开国元勋的能量有多大,一旦自己驾崩太子是镇不住他们的。

朱元璋的太子是他和马皇后的长子朱标。朱标是一个素质很高的人,不仅得到大臣的一致好评,同时在自己的兄弟中也享有极高的威望。他宅心仁厚,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然而朱标却没有当皇帝的命,他在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之后就不幸英年早逝,病死了。朱标的离世令朱元璋十分伤心,同时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谁来做自己的接班人。

事实上当时朱元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其他儿子里选一个,一种是让朱标的儿子接班。要知道,连同朱标在内朱元璋一共生了26个儿子,除了一个早逝之外,另外的24人陆陆续续都长大成人了,也被朱元璋封为大大小小的藩王。因此他可以从里面选一个靠谱的藩王接班。比如当时呼声最高的就是燕王朱棣,毕竟朱元璋自己也说过这个儿子和自己最像。

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时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但是这个孙子和朱标一样性格仁爱,十分讨朱元璋的喜欢。在两者的纠结中,朱元璋最终决定还是把皇位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或许这是他对朱标感情深厚的体现,也是想要安慰自己的这个好孙子。于是他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明确了皇储的继承人。

就这样,朱棣等藩王想要当皇帝的梦想就破灭了。而此时朱元璋却顾不了那么多,日渐老迈的朱元璋要为小孙子继续铺路,所以加紧步伐铲除功臣宿将。朱元璋认为有这二十几个如狼似虎的皇叔拱卫朱允炆,孙子的皇位一定可以坐稳。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真正对皇位觊觎的,正是他的这些儿子们。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成为了大明的新皇帝,改元建文。而当时,藩王里年长的次子秦王、三子晋王都已经去世,生下的人里面实力最强的就是四子燕王朱棣和十七子宁王朱权了。而朱允炆一继位就动手要收拾他的这些虎视眈眈的皇叔们,于是朝廷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裁撤藩王,很多势力薄弱的藩王都被废为庶人。这个情况下,朱棣举起''清君侧''的大旗在北京造反。

那么,朱棣一造反,其他藩王们都在干嘛呢?首先最为关注的肯定就是同样实力强大的宁王朱权了。事实上朱棣比任何人都更加关心自己的这个十七弟,他造反之前就已经找了自己这个老弟,极力忽悠他一起造反,甚至许诺事成之后和这个弟弟平分天下。被朱棣这么一顿胡吹之后,宁王也就懵了,于是上了贼船和朱棣一起造反。

而其他藩王由于实力较弱,加之当时通讯不便,他们也不能及时联系上朱棣,因此也都闭门不出,静观其变。事实上,当时舆论普遍认为朱棣一个小小的藩王要对抗朝廷,迟早是死路一条,因此大部分藩王都选择听朝廷的话,不掺和这件事。然而由于朱元璋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朝廷虽然兵员充足,却没有一个统兵的将才。

而没有军事经验的朱允炆一再出昏招,派去的将领大多是酒囊饭袋,就这样朱棣越打越有信心,朝廷越打越失败,四年后朱棣终于从北京杀到了南京城下。这时候有一个藩王坐不住了,眼看天子有难,他率领自己王府的3000名护卫来南京勤王,帮助皇帝把守城门抵挡朱棣叛军的进攻,朱允炆为此还十分感动。这个藩王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

然而令朱允炆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个谷王也是个饭桶,没有真刀真枪打过仗,当他看到朱棣的叛军兵强马壮准备攻城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打开了城门转投了朱棣,反而成为朱棣叛军的引路人。就这样朱棣顺利攻下南京城,朱允炆也在一把大火中不知所踪。而朱棣登基后继续延续朱允炆的做法,将剩下的藩王也都做了细致的安排,避免他们举兵谋反。最惨的就是那位宁王了,非但没有平分天下,反而自己被迁到了江西南昌,失去了所有的部队,再也对朱棣构不成威胁。在这场狗咬狗的窝里斗中,10个皇子严守中立,不左不右,不黑不白。他们分别是六皇子楚王朱桢、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肃王朱楧、十六皇子庆王朱栴、二十皇子韩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

其中后面几位在靖难之役时,都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老实说,他们既没有想法、也没有胆量跳出来站队,只能算作是无知派或者说是逍遥派。

总而言之,朱元璋的皇子们在这场骨肉相残的争斗中基本采取了中立,没有参与到双方的血战中,一定程度上也让自己封地的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一点值得肯定。





大爱中国书画


极少数被“利益绑架”造反如宁王、部分造反前已被削藩如周王、其余在打酱油…


傻fufu的桃宝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啊!分三种情况,一、帮朱棣。二帮他侄儿。三、中立的。


本心之旅


这个问题其实在建文帝收拾他几个叔叔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很多朱元璋封的王都已经被建文帝拿下了,有的变成了平民,有的成了囚犯,有的自杀了,反正这些蕃王没有消停的。

其中有几个王爷是有实力的,比如宁王,但是主力部队被燕王借走了,其他一些王爷,要不是看热闹,要不就是没能力,真正的争一哥,有实力的只有建文帝和燕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