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baobaoyywj


古代皇位传承往往父死子继,以立嫡立长为依据。如果没儿子,则兄终弟及。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非嫡非长,母亲王娡是楚霸王分封的燕王之曾外孙女,虽有贵族血统,但已沦落为平民,且又有过婚姻,后台不硬,地位不高,汉武帝却从十四个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了天之骄子,让人满腹孤疑,他们到底有何能耐,使何手段,能上位成功。那么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有书君认为汉武帝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实在是事在人为,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汉景帝的薄皇后无子,不存在立嫡之说,二是母亲王娡深谋远虑,在宫闱中积极运作,三是汉景帝宠爱刘彻,有意立之,四是刘彻自幼圣彻过人,敏而好学,有帝王风范。具体原因且听有书君分析分析:

一、汉景帝的薄皇后无嫡子,其他皇子不作为,给了刘彻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性。

只要有一线希望,事在人为,努力作为的人会把希望放大,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希望就有可能变成愿望。汉武帝就是这个把希望变或愿望的人。

预立太子是皇位世袭制的核心内容,而立太子又以立嫡为宗旨,而汉景帝的薄皇后却一直没有子嗣,使得立嫡为储的规则不攻自破,“立嫡”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汉景帝所有皇子都是庶出,就立嫡这一宗旨,无疑给所有皇子创造了机会,自然也给汉武帝刘彻登上皇帝之位提供了可能性。

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汉武帝排行老十,不过长子刘荣虽已立太子,但资质平平,而其他十二子,不是沉于酒色,就是毫无作为,都不是刘彻的对手。这也给刘彻登上太子之位留有一席之地。

二、母亲王娡深谋远虑,在宫闱中积极运作。

每个伟大的少年天子身后都站着一个不凡的女人,这个女人的名字叫母亲。

汉武帝母亲王娡在刘彻成为天子之路上可谓深谋远虑,殚精竭虑,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起到了不可多得的作用。

王娡在刚怀上刘彻时就开始用梦为他造势,“梦日为怀”的吉兆出自她的一家一言,如果真是梦,那便是她日思夜想的回应,如果是白日说梦,那更可见她为儿子将来的前程,在娘肚子里就开始了替儿谋划。

刘彻六岁便与表姐陈阿娇定婚,这是母亲王娡为儿子出人头地与窦太主刘嫖的强强联手,她要借助窦太主刘嫖的外戚势力,为儿子铺路,有了窦太主便得到后宫第一把交椅的窦太后的垂青,只要得到窦太后的首肯,那么事情就迎韧而解了。

有刘嫖为了女儿陈阿娇成为皇后的全力以赴在汉景帝面前替刘彻美言,又在窦太后处得到默许,刘彻在十四个皇子中地位越来越高,公元前153年,19岁的刘荣封为太子,刘彻才3岁便同时封为胶东王。

为了让刘彻登上太子之位,窦太主刘嫖和刘彻母亲王娡一个明争,一个暗斗。窦太主刘嫖在皇兄景帝面前极言太子刘荣母亲栗姬的不是,诬陷她诅咒宫中嫔妃,刘彻母亲王娡在暗地里使坏,挑唆栗姬的朝堂支持者极力推举立栗姬为后,汉景帝刚听完刘嫖告的黑状,又闻言大臣要立栗姬为后,前朝后宫勾结,始作俑者栗姬无疑,暴怒之下,废黜了向来并无重大过失的太子刘荣,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将栗姬在朝野之中的亲属尽数处死,断绝了栗姬母族在朝廷中的势力。

在两人的齐心协力运作下,拦路虎终于搬走,王娡处心积虑为儿子谋求的太子之路也终于近在眼前。

刘彻能荣登太子之位与母亲王娡精于谋划,成熟敏锐的智慧和独特的政治眼光是分不开的。

三、汉景帝宠爱刘彻,有意培养他为接班人。

刘彻能成为太子登上皇位,除了母亲的功劳,父亲的功劳更不能忽视。

汉景帝十四个儿子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刘彻,他出生前一晚,汉景帝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小金猪飞进后宫,汉高祖刘邦托梦说王夫人生的儿子取名叫彘儿。(要知道古代的猪可是龙的意思)刘彻就好像一个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一来到世上就受到青睐。

为了让自己的继承人刘彻顺利登上帝位,景帝终于从废太子刘荣开始,还展开了一系列的“清障行动”。

一代名将周亚夫过于自傲,景帝担心刘彻难以驾驭,便以周亚夫的儿子托关系给他买了500套铠甲作为殉葬品为由,说他们想造反,投进大狱,活活气死。

清障完成不忘找引路人。汉景帝为刘彻定的老师自己最信任的忠义之士卫绾,让他悉心教导。

在汉景帝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有意识地悉心培养下,刘彻平平安安走完了9年的太子之路,直至16岁终于登基为帝,君临天下。

四、刘彻自幼圣彻过人,敏而好学,有帝王风范。

要成为一代帝王,光有父母的努力当然不够,还得自己亲力亲为才行。

刘彻小时候聪明伶俐,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金屋藏娇了,才4岁的刘彻就知道察言观色,有一次姑姑刘嫖试探刘彻要不要娶老婆,刘彻笑眯眯地看着阿娇答:当然想,刘嫖指了指身边的宫女,刘彻一个劲的摇头,当问到娶阿娇时,刘策居然说如果娶阿娇,那么我就做一个大大的金屋子,让她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如此圣彻精明的小人精,人见人爱。

汉景帝有一次抱着小刘彻聊天,问道:“你想不想当皇帝啊?”刘彻说:“当皇帝这可不是我能做主的,是老天爷说了算的,我只想和父皇天天住在一起。”稚嫩的声音里满含孝义。汉景帝见此麟儿,心里便就有了立他为太子的念想。

刘彻不但圣彻过人,最重要的是聪明好学,三岁便能背典籍,有过目不忘之功。他见窦婴有才干,就偷偷地看他看什么书,自己也弄来看。

刘彻小时候对汉律也十分精通, 有一次随汉景帝听廷尉判案,案中一个男子发现继母因偷情杀了他父亲,为父报仇杀了继母,廷尉判男子大逆不道要凌迟处死,然而刘彻却直言廷尉判错了案。那男子杀的是杀父仇人而不是母亲,按律不是大逆不道,不应凌迟,所以只用杀人偿命,按汉律当到死刑,那继母已杀人,本应处死之人,那男子杀本应处死之人,应轻判死牢苦役。说得头头是道,深得景帝侧目,觉得这才是天子之才,圣君之范,更加宠爱这刘彻了。

刘彻的赢得太子之位有父母爱他宠他的因素,更有刘彻自己圣彻过人,天赋异禀,足已委以重任。所以虽是庶出,母亲地位不高,但是年幼的刘彻在波谲云诡的宫廷斗争之中最终脱颖而出,公元前148年,刘彻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迈向万众瞩目的储君之位。

在做了9年太子之后,16岁就稳稳妥妥地坐上了帝位,君临天下,而且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真是前不见古人。

志不强者智不达。有志者事竟成!刘彻凭父母之助,自身魄力完胜十四位皇子,赢得天下,实属人生大赢家!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是王娡,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故燕王臧荼孙。也就是说王娡是燕王臧荼的外曾孙。燕王臧荼和刘邦一样,是项羽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照此看来,王娡的身份不能算卑微。



还有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的皇后是薄皇后,刘启为太子时,祖母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刘启不喜薄后,薄后毋子、毋宠。薄太后崩,景帝废薄皇后。因此景帝刘启无嫡子。刘彻也无所谓嫡出庶出了。


虽然都是庶出,也讲究长幼有序。刘彻原本没有被立的份,刘启最初立的太子是长子刘荣。刘荣母栗姬,貌美,善妒。

长公主嫖(馆陶公主),喜欢把美人引荐给景帝刘启,宫中美人多是因馆陶公主得到景帝的宠幸。栗姬深恨馆陶公主。公主有女,想给太子刘荣为妃,栗姬就不同意。馆陶公主转头就找王夫人(王娡),许给刘彻,王夫人立马同意。

馆陶公主一是恼栗姬薄了她面子,二是要帮准女婿刘彻。所以一见到景帝就说栗姬好妒,凡是你宠幸过的姬妾,她都使侍者在背后唾之。景帝心里自然对栗姬有了看法。

有一次景帝病了,就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你要善待我的这些皇子们,愚蠢的栗姬居然不答应,景帝心里更不痛快了!

这时王夫人又偷偷的在背后煽了一把火,故意让大臣奏请立栗姬为后。景帝大怒说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遂诛杀大行。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又见不到皇帝,忧愤而死。


景帝遂立王夫人为后,其男刘彻为太子!所以刘彻上位,姑母馆陶公主功不可没!


寻桂子


“金屋藏娇”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而这个成语正是出自汉武帝小时候的一句童言。也正是这句童言,为汉武帝刘彻日后的继位带来巨大的帮助。

其实,汉武帝最开始的皇后并非著名的卫子夫,而是陈阿娇(阿娇是她小名),她比汉武帝要大几岁。史书记载,有一天,陈阿娇的母亲带她入宫,正好年幼的刘彻也在一边玩,于是她母亲就抱起刘彻,问他:“我把阿娇姐姐嫁给你为妻好吗?”。刘彻毫不考虑地回答:“好啊!如果阿娇姐姐嫁给我,那我就盖一栋黄金屋,把她藏之于内!”。这便是“金屋藏娇”的来源!


当时刘彻的这一句话,可把他母亲和陈阿娇的母亲给逗乐了。不过,年幼的刘彻也许还不知道,正是他的这一句童言,最终促成了一个牢固的政治同盟,为他日后的继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过,我个人觉得,小孩子哪懂什么喜欢不喜欢,这些话八成就是刘彻的母亲王氏教他的)

因为,陈阿娇的身份很不简单,她是汉景帝刘启的外甥女。而她的母亲就是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因此,这位馆陶公主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在当时朝中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也正是在这位馆陶公主的大力支持下,才让汉景帝最终选立刘彻为太子,成为日后伟大的汉武大帝!


这些历史要读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关于汉武帝算不算庶出这个问题

《史记·景帝本纪》载:

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十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条侯周亚夫为丞相。四月乙巳,立胶东王太后为皇后。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

可见,汉景帝是立汉武帝的母亲为皇后在先,立刘彻为太子在后,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汉武帝并非庶出(虽然是因为要立刘彻为太子,才先立他母亲为皇后)。

历史记载,汉景帝的第一个皇后是薄皇后,但是薄皇后没有生育子女,所以在汉武帝的母亲立为皇后前,汉景帝没有嫡出的皇子。等到汉武帝的母亲成为皇后之后,汉武帝就是嫡出的了,而且是唯一的嫡出,其身份可是非常特殊且高贵的。

其次,关于汉武帝母亲身份卑微的问题

汉武帝母亲虽然不能算什么金枝玉叶,但身份并不卑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儿。臧儿者,故燕王臧荼孙也。臧兒嫁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与两女。而仲死,臧兒更嫁长陵田氏,生男蚡、胜。臧兒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之,曰两女皆当贵。

可见,王太后父亲虽然身份一般,但母亲是名门之后,曾被项羽封为燕王,身份并不低。另外,退一万步讲,即使身份低微又怎么样?汉景帝的母亲不也一样身份低微吗?汉景帝还不是顺利继位了,可见汉初皇室对于女子身份的要求不是很高,所谓的门第,那是东汉才形成的。

综上,汉武帝严格来讲并不算庶出,他被立太子前也根本没有嫡出,所以汉武帝出身并不低。他母亲的出生也不低,加上汉武帝自己聪明伶俐,所以能够被景帝看重而立为太子。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可以顺利继位呢

我们知道,刘策是在景帝七年被立为太子的,景帝当了16年皇帝。因此,在刘彻成为太子后的这九年里,作为父亲的景帝,有的是时间去完成朝廷高层的人事布局,使得自己死后武帝可以顺利继位。

在这段时期,汉景帝争取了母亲窦太后(包括以窦婴为首的窦家)对刘彻的支持,刘彻的主要竞争对手梁王也病死了。同时,汉景帝采取手段,以莫须有的罪名,逼迫掌握军权却有很难驾驭的周亚夫自杀。最后,还安排汉武帝的老师卫绾担任丞相一职,并重用了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

以上的这些人事安排,加上景帝母亲窦太后(以及窦家)的支持,刘彻顺利继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老罗侃史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其实在封建社会最初期并没有什么“立长不立幼”的说法。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这种说法。当时各诸侯选择继承人普遍是以能力来决定是否可以成为继承人。而“立长不立幼”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公羊传》中记载的一句话“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嫡系血脉和庶出血脉间要选择嫡系血脉。而在同一血脉当中要以年纪最大的孩子为继承人。虽然当时有这么个说法。但是并没有得以实施。



时间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国家趋于统一稳定,所以对于礼法开始更加重视了起来,人民不管干什么都必须要遵从礼法。而“立长不立幼”的说法又重新兴盛了起来。因为在礼法当中以长为尊。同一代人年长者最为尊贵。正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由此可见礼法中长幼之分是多么的严苛。当然了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根据。之所以“长幼有序”被后来妖魔化就是因为一些不是长子嫡孙的人继承了皇位导致国破家亡这就使得鼓吹“立长不立幼”的人更加的有了事实依据。比如秦朝二世而亡。之后的汉高祖刘邦一直想废掉长子刘盈但就是忌讳秦二世的悲惨收场才没敢下定决心。但实际上按照“长幼有序”国家就真的会一直长治久吗?事实证明是可笑的。



汉朝时期尤其是汉武帝重用儒家之前基本上汉家江山的传承也比较随意。继承人要么选择最亲近的人要么就选最有能力的人。因为汉朝最初崇尚道家的无为而治。对于契合儒家学说的“长幼有序”根本不屑一顾。比如汉文帝刘恒他就是汉惠帝刘盈的弟弟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儿子。


而汉景帝最开始确实立了自己的长子刘荣为太子。而刘荣的母亲也母凭子贵嚣张的不可一世。这个时候的刘彻和他的母亲王美人也只是后宫之中不起眼的小角色。虽然汉景帝很喜欢刘彻但是也没有废立太子立刘彻的念头。当时汉朝第一位长公主也就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所以就游说汉景帝希望可以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妃看不起长公主刘嫖认为刘嫖这是在巴结她所以不仅拒绝了刘嫖的好意还对刘嫖恶语相加。而刘嫖身为汉文帝的女儿汉景帝的姐姐自然是十分受宠的。栗妃如此看不起她让她心生怨恨。正好这个时候她发现汉景帝十分喜欢刘彻。而且刘彻的母亲王美人也在讨好她。所以她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刘彻。为了能让自己女儿当上皇后刘嫖开始了给太子刘荣和栗妃的拆台之旅。


一方面刘嫖凭借自己的地位不断的在汉景帝耳边夸赞刘彻。而刘彻因为聪明伶俐又很像自己所以汉景帝也愈加的喜欢刘彻了。另一方面刘嫖诬陷栗妃在宫内诅咒其他妃子所以汉景帝对栗妃开始有了不满的意思。之后汉景帝试探着问栗妃如果以后刘荣顺利当了皇帝她会不会善待其他的孩子。而栗妃口出恶毒之语表示不是自己的孩子死活和自己无关。由此汉景帝愈发的厌恶栗妃同时他也感觉如果真的让刘荣当了皇帝那么其他儿子恐怕活不了几个了。人家都是坑爹,栗妃这一手坑儿子也不逞多让。


而太子刘荣也因为行事不规范嚣张跋扈被汉景帝给废掉了。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栗妃确实把自己儿子给坑了,给汉景帝留下的印象太过于恶劣小事也变成了大事。不久之后汉景帝的薄皇后因为无子嗣被废除皇后之位。而太子被废后刘彻这个汉景帝喜欢的儿子也被立为了太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景帝根本不在乎什么长幼有序。而王美人也凭借精湛的演技表现的贤良淑德被立为皇后。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最大的原因除了自己讨汉景帝喜欢之外就是长公主刘嫖的大力支持了。要不是刘嫖为了自己的女儿能让上皇后不惜代价一遍一遍的诋毁栗妃把栗妃搞掉。那么刘彻即使再受汉景帝喜欢也没有机会当太子。而刘嫖的女儿也就是“金屋藏娇”的主人公陈阿娇。后来确实当上了皇后,但后来因为失德跋扈被废。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小小百科全书


皇帝由嫡长子继位而来的,在中国历代王朝很少。皇位是怎么来的?说白了是"运作"而来的。这里面作诡异,但逃不三个词,权,钱和计谋。有了这两大利器,傻子加庶子也可以登上皇帝宝座。

还得拣秦始皇说起。明明嘱意于长子扶苏,也写了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后继承皇位。但是,这被赵高李斯"运作″了,利用权力把少子推上帝位。吕后死后,刘邦长子己死,但刘肥一房人还在,但陈平们不用齐襄王,而用代王。这也是权利选择皇帝继承人。如果这两例还不足以为证据。那吕不韦让异人变成子楚,成了孝文王的王太子就是吕不韦用钱,华阳夫人用权,让孝文王把十杆子打不着的庶子提格为王太子的。

至于说 刘彻,实在是庶出,刘彻妈王志也是个二婚头。至于家室,没落王室后宮女人之女。但这些均与王志这人的智慧没多大关系。

刘彻之所以在汉景帝的十几二十个儿女中胜出。关键就在于三个女人的"运作"中完成的。刘荣是己立为皇太子的,但她不识大体,得罪皇帝之后,又因阿娇的事,得罪大长公主和窦太后。这分明就是葬送儿子大好前程的节奏。王志(夫人)看准时机,在婆婆和大姑面前低眉顺眼,又在景帝面前屈意奉承。这一运作下来,大长公主把阿娇说给刘彻。王夫人满口答应。王夫人又设谋陷害粟姬。汉景帝一气之下,废了粟姬,再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临江王一年后死中尉府。刘彻被立为皇太子。这一切,全是长公主的权利应影响,王夫人的奸诈和狠毒"运作″而来的。要不,刘荣的皇太子位又可能被废。

汉武帝这皇位也是站在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刘荣身上站上去的。要说来得光明正大,算不上。





劉一千五


汉武帝的母亲出身卑微从何说起?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虽然不是出身于现任王侯之家,却也是名门之后,她的母亲是汉初异姓诸侯王之一、燕王臧荼的孙女。虽然臧荼“谋反”伏诛,从此家族没落,但是,细究起来,王娡也还是可以算作名门之后的。在讲究门第的汉朝,王娡的这一出身算不得高,但起码谈不上吃亏。



说汉武帝是庶出也并不完全准确。汉武帝出生之时的确是庶出,但是彼时的皇后薄氏无子,实际上汉景帝的儿子都是庶出。而汉武帝被父亲汉景帝册立为皇太子之前,其母王娡已经被汉景帝正式册立为皇后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继后之子等同原配皇后之子,汉武帝是以嫡子身份被册立为皇太子的。因为薄皇后无子,王皇后就汉武帝一个儿子。因此,汉武帝被册立为皇太子时的身份实际上就是嫡长子,完全合礼、合理、合法。



当然,汉武帝能最终成为皇太子、继而成为皇帝,并不是天上掉馅儿饼,的确有人为的原因。实际上,在汉武帝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之前,汉景帝还册立过一位皇太子,那就是汉景帝的庶长子刘荣。因为薄皇后无子,作为庶长子的刘荣被册立为皇太子理所当然,汉景帝此举也没有过多钟爱刘荣的意思,完全是按照程序。但是,刘荣的生母栗氏在政治上的“弱智”最终葬送了儿子即将到手的皇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刘荣被册立为皇太子之后,汉景帝的胞姐馆陶公主想要把女儿、也就是后来汉武帝的陈皇后嫁于刘荣。可是,刘荣的生母栗氏不知道是政治“弱智”、还是没有弄清馆陶公主的分量,居然拒绝了,私下还在人前数落馆陶公主的不是,结果触怒了馆陶公主。馆陶公主作为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加之没有诸如梁孝王刘武与汉景帝之间的利益冲突,她和汉景帝的关系不是一般地好,她说的话再汉景帝心中的分量也是极高的。



得罪了馆陶公主的栗氏算是倒了大霉了,馆陶公主开始不遗余力地在弟弟汉景帝面前抹黑栗氏。就在这个时侯,城府颇深、精于算计的王娡找上了馆陶公主,想与之结亲,希望馆陶公主能将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汉武帝。二人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金屋藏娇”的典故。既然那个侄子不要自己女儿,那就换这个侄子,把这个侄子推上皇太子宝座,结局一样。于是,在馆陶公主的一系列操作之下,加之栗氏的政治“弱智”,最终导致刘荣被废,栗氏即将到手的皇后之位也丢了。



再之后,在馆陶公主长期的“推销”之下,王娡和汉武帝获得了汉景帝的好感。最终,王娡被汉景帝册立为皇后。到这个时候,汉武帝的身份正式由庶子变成了嫡子,而且是嫡长子。再之后不久,汉武帝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因此,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太子、继而继承皇位成为皇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获得的嫡子身份,他被册立为皇太子完全符合程序。提问中所说的两个问题“汉武帝庶出”“王皇后出身卑微”实际上都不成立。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汉景帝刘启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感情比较特殊。起因是他的祖母薄氏太厉害——经历坎坷,跟过两个男人,而跟刘邦也就睡过两次,还是被照顾情绪下才成了。然后就一个人拉扯孩子,曾在吕后手里逃脱保全自己和儿子汉文帝,最终让刘恒登上皇帝位。自然会有坚韧的意志和什么事都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这样的人在成为太后之后,自然控制欲很强。对汉景帝的影响就是在其还是太子的时候,硬把自己娘家的一个孩子给孙子刘启做太子妃,此后做皇后,而一点都不考虑孙子刘启的感受。

汉景帝对此自然非常反感,但他只能承受,因为奶奶及其背后的薄氏集团势力太大。但因此也在刘启的心里留下阴影。刘启于是便表现出极强的逆反心理。在私生活上很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皇后薄氏早死没有孩子。刘启曾经因为反对包办婚姻而喜欢的的一个女人姬氏生了刘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废太子。可惜的这个太子的母亲个人素质太差,反而热衷于权力,总想做皇后。但烂泥促不上墙,反而常常该汉景帝招来麻烦。这自然就让这个汉景帝很烦恼。原本让刘荣做太子就不是心甘情愿,这母子两个不生事儿就更让景帝烦了。而且,这刘荣也不能算是嫡子。也是庶出。只是当时外部压力大,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还有赌气的成分在内。

二、偏偏朝廷重臣,比如周亚夫窦婴之类还都支持那个刘荣。这些大臣又不是不知道刘荣及其母亲有问题。以阿岔看,大臣们大概就是看准了刘荣及其母亲背后没有势力——外戚无势力是朝廷大臣最希望的事儿。刚好这母子薄氏和窦氏都不待见。这就更让汉景帝担心,至少不满意。于是,至少在汉景帝那里——

废掉原来的太子就只是时间问题,机会问题了。至少在当时的皇帝刘启应该是这样。这个时候,加上姐姐馆陶公主,及其母亲的意见,刘荣及其母亲是肯定没戏了。

三、刘彻是一个极好的人选。是当时各种势力相对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首先是汉景帝姐姐和母亲这两支势力支持,刘彻的母亲和馆陶公主达成一桩交易——就是金屋藏娇那个事儿,刘彻母子答应阿娇这个大公主的女儿成为未来的皇后。这自然是大公主和汉景帝母亲都非常赞成和希望的事儿。有了这桩交易,那窦氏和大公主背后的自然就会全力支持刘彻做太子了。

其次,因为刘彻母亲的娘家也是没有势力的,外戚威胁至少暂时谈不上,那朝廷其他势力,大臣势力支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至少反对的呼声就小得多。可行性相对比较大。

第三,就是对汉景帝来说,刘彻及其母亲相对于刘荣母子比较容易接受——不张扬跋扈,比较低调,与各种势力相处相对平稳。而且,可能与汉景帝自己明白命不长久有关吧,觉得这个相对比较小的孩子〈当时也就十岁左右〉比较懂事可爱。也就喜欢上了。

汉景帝选择刘彻做接班人好不好,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许还有疑问。但这个选择本身,至少以阿岔看——

是一种必然。

当然,为了刘启顺利登上皇帝位,刘启还做了一件被后来的许多中国人指责批评的大事儿——逼死当时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也是反对废旧太子立新太子的代表人物,丞相太尉大将军周亚夫。为自己的儿子扫清最后一个大障碍。


阿岔视角


汉武帝刘彻,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刘彻十六岁登基,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大汉版图的基本范围。开启的汉朝对匈奴战争,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是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的立国立族之战,“强汉”之名深入人心,汉族之称号由此而始。

他是华夏民族永恒的骄傲,炎黄子孙永久的丰碑。



事实上,刘彻这个皇位来得并不容易,因为他并不是汉景帝刘启的嫡子。他的母亲王氏生他的时候并非皇后。而且更为有趣的是,这个王氏在嫁给刘启之前,原本已经有过婚嫁,王娡刚成年时,就在其母臧儿的主持下,嫁到一户普通农家金王孙家里,还生了个女儿。不过后来王娡的母亲臧儿让他们离婚了,并又托关系将王娡送进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宫中。

不知道刘启是有人妻癖好还是王娡自身魅力过人,反正当时的皇太子刘启对王娡很是宠爱,封其为美人。后来在刘启继位为帝的当年,王娡生下皇十子刘彻,而此时其身份已为王夫人。



所以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这皇位其实一开始根本轮不到刘彻来做。不过当时薄皇后可没有给景帝生儿子,所以境地并没有嫡子,其下的所有皇子都是庶出。这道给了刘彻一些机会。

不过刘启最初选择的继承人是他的庶出长子、刘彻的异母长兄刘荣。但后来刘荣的母亲栗姬恃宠自傲,出言不逊,经常惹景帝不高兴。后来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竟然有人建议立栗姬为皇后,惹得刘启猜忌,刘荣也受到了牵连,于是便被废了。



而后,反倒是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被立为皇后,那么子以母贵,刘彻也由此变成了嫡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

所以说,刘彻能当上皇帝,全靠他妈啊!

当然了,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也是重要的助力,当初馆陶公主一直都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就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公主屡次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刘嫖十分恼火。于是,馆陶公主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想把女儿嫁给时年四岁的刘彻,王夫人同意了这桩婚事。



在那之后,馆陶公主便有心将刘彻扶上太子之位,这样才能与自己的女儿相配。

另外,汉武帝自己的能力也是一方面,汉景帝不是昏君,他不会将江山传给昏庸无能之辈。刘彻小小年纪在读书骑射上已经优于其他皇子了,汉景帝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于是有心培养他。后来刘荣被废,刘彻便成为太子之位的优先考虑对象之一。

当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景帝并没有看错人,汉武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白话历史君


古代皇帝立继承人,一般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也就是说继承大统向来都是嫡子优先,长子优先,无子嗣,才会考虑兄弟旁支。

首先,汉景帝并无嫡子。

汉武帝与其兄弟皆是庶子。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原太子刘荣,刘荣因为年长,且母亲受宠,而很早被立为太子。本来,汉武帝与太子之位无缘,更不用说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之所以能登上太子之位,进而成为皇帝,除了自身因素外,离不开几个人,第一个是汉武帝母亲王美人,第二个是汉武帝姑姑馆陶公主,第三个是刘荣母亲栗姬,第四个自然是汉景帝。

其中,汉武帝姑姑馆陶公主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汉武帝母亲王美人很有心机,她极力讨好馆陶公主,而馆陶公主深得汉景帝母亲窦太后喜欢,和汉景帝关系很好。而太子刘荣母亲栗姬并没有被立为皇后,这为以后更换太子埋下伏笔。由于栗姬恃宠而骄,情商地,对馆陶公主抛出的橄榄枝不仅无动于衷,反而恶语相向,彻底得罪馆陶公主。

再加上王美人极力讨好馆陶公主,年少的汉武帝与馆陶公主女儿阿娇关系很好,甚而有金屋藏娇的故事,因此,馆陶公主与王美人达成联盟,策划帮助汉武帝上位。刘荣之所以被立为太子,除了年长一些,主要原因是其母亲受宠。馆陶公主和王美人就通过女人攻势,吹枕头风,家长里短,说刘彻及其母亲的好话,诋毁刘荣及其母亲,使汉景帝对刘荣,栗姬心生厌恶,加之汉武帝确实聪颖,最终使他下定决心易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