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王后分"蛋糕",犧牲了趙雲,導致他鬱鬱而終

劉備稱王后分

大戰長坂坡(劇照)

作為深受《三國演義》影響的讀者,很難接受人見人愛的趙雲在劉備政權的真實地位,總有人想方設法找出各種趙雲受到重用的證據。有些人雖然瞭解一些趙雲的實際情況,但是觀點偏頗,理由則有些牽強附會,甚至憑空捏造,例如有一篇點擊量在60多萬的文章說,"劉備臨死前說趙雲不可重用。"不知道這位大神是在《三國志》裡看到的,還是在演義中讀到的?

趙雲在蜀漢政權的地位,可以參看我的文章 。

今天轉換視角,從權力分配的角度,分析劉備為什麼要放棄趙雲,既不給官職也不給施展空間。

一、兩大陣營四大利益集團。

214年,劉備攻佔成都,鳩佔鵲巢,代替劉璋成為益州的主人。此時,劉備的勢力得到了質的飛躍,佔領了荊州大部和益州的全部,不久還打敗了曹操,佔領了漢中。劉備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壯大,其勢力組成可以分成兩大陣營:強龍和地頭蛇。強龍是指跟從劉備進益州的這些人;地頭蛇是指歸順劉備的原益州劉璋的部下們。

其實在兩大陣營的內部又存在著壁壘分明的四個利益集團:

劉備稱王后分

①元老派:這是最早跟從劉備打天下的人,武將有關羽、張飛、趙雲等,文臣有孫乾、簡雍、孫乾、糜竺、糜芳等。人雖然少,但是他們在劉備依附公孫瓚,歸附陶謙、寄居袁紹、投奔曹操時,誓死相隨,不離不棄。這批人追隨劉備時間長,大多深得劉備信任。

②荊州派:劉備寄寓荊州新野時招攬的荊襄人才,代表人物有諸葛亮和龐統,還有黃忠、魏延、蔣琬、董允、楊儀、向朗、伊籍、馬良等人,荊州派以文臣居多,武將只有黃忠和魏延。這些人後來成為蜀漢政權的中堅力量。

③東州派:劉焉入蜀所依恃的東州勢力。《英雄記》記載:

"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

東州兵幫助過劉焉平定蜀亂,因此備受優待和寬容。代表人物有法正、許靖、李嚴、劉巴、費禕、董和、吳懿等。這些人裡既有名士又不乏才略俱佳的政軍幹才。

劉備稱王后分

法正(劇照)

④益州派:這是土生土長的一群人,在劉璋時被打壓,到了劉備時代也是處處受壓制,在前期他們的位置不高,主要代表人物有黃權、王平、張裔等,後期益州拍在朝堂上逐漸佔據主動,主要代表人物有張翼、譙周等。

元老派和荊州派屬於強龍系,東州派和益州派屬於地頭蛇。此外,還有西北諸侯馬超的投降,這股外來勢力也不容忽視。

二、在分權力這塊"蛋糕"時,趙雲成為棄子。

劉備稱王后分

劉備稱漢中王(劇照)

蜀漢政權內的幾股勢力,關係複雜,矛盾重重,例如益州派就曾經發動叛亂反抗劉璋的統治。被曹操稱為英雄的劉備深知,捋不順各派的關係,維持不好政治的平衡,搞不掂利益的分配,得罪其中的一派,在益州就站不住腳。

為此,他身處其中,縱橫捭闔,以元老派為基礎,依靠荊州派,籠絡東州派,對益州派既利用又打壓,盡力維持幾股勢力之間的平衡。

劉備對法正、吳懿等東州集團的代表人物刻意拉攏,法正在劉備入川中貢獻很大,劉備對其"厚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劉備還娶了吳懿守寡的妹妹為妻,就是後來的穆皇后、皇太后。彭羕是益州本地人的代表,最初為劉備重用,後來煽動叛亂被誅殺。

我們可以從《先主傳》的記載看出劉備嫻熟的帝王之術:

劉備稱王后分

劉備稱漢中王后,封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除關、張二人是元老外,外來勢力的馬超曾作為一方諸侯,官職給低了明顯不合適,提拔黃忠明顯是來彌補荊州派在軍隊力量的不足。按照馬超和黃忠的戰功,是不及跟隨劉備多年的趙雲的。關羽瞧不上黃忠,聽說這件事後非常生氣地說: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劉備稱王后分

趙雲在這場政治盛宴中吃了點殘羹剩飯。為什麼這麼說呢?劉備在進成都時,封趙雲為翊軍將軍。這個翊軍將軍是劉備在現有官職封完之後沒有空缺的情況下,自己想出來的一個新名字而已。此時劉備是左將軍,按照東漢的軍制,左將軍是三品官,屬官的位置有限,還可以理解,但是劉備從214年佔益州,219年稱漢中王,221年登基為帝,223年去世,趙雲的翊軍將軍一直沒動,相當於做了10年的冷板凳,受不受重用顯而易見。

三、這期間,守護劉備安全的將領不是趙雲,是劉備的2個大舅哥吳懿和吳班。

吳懿(?-237),字子遠,陳留(治今河南開封)人。因為父親與與劉焉有交情,所以全家隨劉焉入蜀,他的妹妹吳氏嫁給了劉焉的兒子劉瑁,後來劉瑁早死,吳氏成了寡婦。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為了拉攏東州勢力,娶了吳懿守寡的妹妹。同時封吳懿為護軍。護軍又名護軍將軍、中護軍,這一官名出現於秦朝,漢末,曹操改護軍為中護軍,掌管禁軍、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章武元年(221年),吳懿為關中都督。建興八年(230年),被封為亭侯,晉封為高陽鄉侯,升為左將軍。建興十二年(234年),吳懿督領漢中,為車騎將軍、假節,兼作雍州刺史,晉封為濟陽侯。

劉備稱王后分

劉備娶親(劇照)

吳壹的族弟吳班,字元雄,吳班以豪俠著名,官位常與吳壹相當。劉備時期,吳班為領軍(也掌禁軍)。後主劉禪時期,吳班逐漸升至驃騎將軍、假節,封爵為綿竹侯。

宮裡有人好做官,吳氏兄弟平步青雲。

四、結語

趙雲在益州的歲月,冷遇的人生際遇固然與劉備平衡政治勢力有關,但是趙雲不討喜的為官方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兩次進諫分別得罪了文武大臣和劉備,絕了自己的晉升之路。雖然在劉禪即位後,封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劉備稱王后分

有學者統計,趙雲封"亭侯"時間比關羽晚23年,比馬超晚15年,比張飛晚14年,比黃忠晚4年。此時跟隨劉備的元從中武將只剩下趙雲、陳到,提拔趙雲,後主劉禪及大權獨攬的諸葛亮用趙雲籠絡在世的元老派的意味或許更明顯些。228年趙雲隨諸葛亮北伐,因為作戰失敗,諸葛亮自貶三級,趙雲受牽連被貶為鎮東將軍,第二年鬱鬱而終。

以我的觀點看,或許趙雲在曹操那裡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畢竟曹魏的五子良將均是出身寒微的人,曹操給予了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與空間。

參考資料:1.《三國志》2.田森《蜀漢中央官職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