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哪一個危害最大?為何?

野史集001


從1840年到1912年這72的時間中清王朝和外國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一共為1175個,主要的簽約國為英國,法國,美國,俄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日本等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其他的還有歐洲小國比如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朝鮮被日本佔領以後清王朝甚至還和朝鮮簽訂了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清王朝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讓整個國家蒙受空前的巨大恥辱。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在眾多的重大的條約中李鴻章和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危害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馬關條約清王朝割讓了臺灣以及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在俄國,德國法國的干涉下清政府出資3000萬兩白銀贖回,總共賠款2.3億兩白銀,朝鮮脫離中國的控制,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戰敗,根據戰後協定中國收回了臺灣和澎湖列島,重新把臺灣和附屬島嶼納入中國的領土版圖之內。

在歷史上俄國一直是侵略成性的國家,對土地的渴望可謂是融入俄國人骨髓。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皇俄國以調停人的身份對清政府威逼利誘,強迫清政府與1860年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將外興安嶺以及庫頁島等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俄國。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約》中又侵佔了中國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整個晚清沙俄侵佔,瓜分,分割中國土地達到527萬平方公里,這些條約對近代中國的領土損失是巨大的,也是危害最深的。

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清王朝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雖然沒有侵佔清王朝的土地但是賠款卻是巨大的,本金加上利息達到空前的9.8億兩白銀,清王朝滅亡之後新生的民國政府繼承了這筆賠款,也正因為如此,民國政府揹負了鉅額的財政負擔,每年的大部分收入都賠付了賠款,使得民國政府沒有財力發展本國的工業,直接導致中國工業化的退步,並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時候沒能建立起現代化的國防設施,使得我國遭受日本侵略長達14年之久,人民死亡達到3500萬人。可以說《中俄北京條約》以及中俄其他條約和《辛丑條約》危害是最大的,一個讓中國永遠的失去了數百萬的領土,一個讓中國沒能實現工業化。


微風書房


如果單看條約內容本身的危害性的話,毋容置疑,《辛丑條約》危害性最大。

從最開始的1842年《南京條約》,到後來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還有同沙俄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清朝喪失了150多萬領土,直接讓中國的版圖從葡萄葉變成了現在的公雞)再到後面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列強對中國的勒索不斷的變本加厲,從最開始的領事裁判權,割地賠款,到後面的開礦築路,駐軍,“國中之國”;從簡單的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沙俄侵佔中國領土圖)

這些不平等條約使得中國的利益損失越來越嚴重,一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強迫清政府同11個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八國聯軍侵華,但最後列強參與條約簽訂的共計有11個國家),這個條約的危害性可謂最嚴重。

首先是賠款9.8億(分39年還清,9.8億含利息),要知道最開始的《南京條約》不過賠了2000萬白銀,《馬關條約》賠款2億3000萬兩是當時清廷三年的財政收入,這個9.8億數字之巨已無需多說了,而且最後又都全部轉嫁到了人民身上,危害之大難以言喻。

然後是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那裡內居住。這就是很多人說的“國中之國”了

最具有危害性的是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這樣以來國人連反抗侵略的“合法性”都被剝奪了。最後是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等於是清廷自願接受帝國主義列強“監督”,甘願充當帝國主義在華代理人。

(八國聯軍侵華圖)

《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著清政府徹底淪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統治工具,中國也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後清政府更加賣國求榮,為帝國主義列強在中華大地上掠奪提供最大便利,幫著列強瓜分中國。這個條約的危害性可以說是最大的。

但從條約對後面的影響來看,個人覺得《南京條約》才流毒最深,危害最重!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有篇文章叫《狼》,用這篇文章來解讀《南京條約》的影響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

文章開篇說到: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這兩隻狼可以看做是英國和法國(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英戰爭,美法是幫兇,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聯合發動的侵略戰爭)。最開始,清政府和這個屠夫的做法是一樣的,當碰到兩隻“豺狼”打劫時,輕易的給他們丟去了剩骨。只是比起這個屠夫,清政府行為的沉重之處在於,清廷大手一揮給出去的是上千萬兩白銀,五個通商口岸,還有諸多切切實實的國家利益!

而英法和那兩隻狼後來的表現是一樣的,他們和狼表現出同樣貪婪: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英法的表現不就是這兩隻狼的活生生翻版嗎?先是英國在《南京條約》中撈到大量好處,而法國人作為幫兇,於1844年強迫清政府簽訂《黃埔條約》。

(時局圖)

緊接著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華權益,於1856年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先後簽署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此所謂“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面對“前狼止而後狼又至”的局面,屠夫是“骨已盡矣”,隨後選擇了“弛擔持刀”進行反抗。而清政府是選擇從身上割下肉來,妄想餵飽他們,結果非但喂不飽,還引來了狼群: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美俄以調停的名義暗中充當英法幫兇,最後趁火打劫,沙俄更是直接侵入黑龍江,迫使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從中國直接奪走了6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再往後發展才有了1895年《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條約》。這些條約的危害性一個勝過一個,將中國從閉關鎖國強行卷入了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使我們從獨立主權國家一路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而這一個又一個變本加厲的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會接憧而至呢?說到底,還是最初的那兩塊骨頭滿足了狼的貪婪欲,讓列強看到大清國已經不過是一個外表強大的病老虎,更是刺激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野心,因此他們早在1868年明治維新之際就確立了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將中國作為他們的主要覬覦對象。《南京條約》之後,國門被迫打開,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造成了“前狼止而後狼又至”的局面,近代中國再無安寧。



(《南京條約》簽訂場面)

這就是《南京條約》的巨大危害性,正是這個近代中國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給足了列強勒索剝削中國的幻想,才引來了後面的狼群!

面對“前狼止而後狼又至”和“兩狼之並驅如故”的危險局勢,那個屠夫果斷選擇了反抗: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最後屠夫才醒悟: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狼固然可怕,但當你因為懼怕它而不斷滿足其貪婪慾望的時候,只會得到被變本加厲勒索的苦果,《南京條約》就像是那塊最先丟給狼的骨頭,非但不能餵飽狼,反而因為其自身帶有的肉腥味引來了狼群!

寫到這裡我想我們應該緬懷一位民族英雄,他叫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他焚燒了列強的鴉片,是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清政府“暴起以刀劈狼首”。

(林則徐奉命禁菸)

遺憾的是,長期固步自封的清廷儼然已經成了病入膏肓的屠夫,根本不可能反抗成功,只能任人宰割,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它和它的統治者的脊樑骨越來越軟,不斷地以賣國行徑換取苟延殘喘,給近代中國帶來無窮苦難。

近代國人,從農民階級到地主階級,從資產階級到無產階級,他們不斷的探索中國的出路,最終成功的趕走了侵略者,帶領古老中國走向新時代的民族復興之路。如今的中國已然不可能再接受像《南京條約》那樣的屈辱條款,更不會給任何覬覦者以可乘之機。


歷史中簡堂觀點君


清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危害最大的就是《馬關條約》。直到今天,它的危害繼續存在,嚴重影響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



看看今天的臺灣就知道了,與大陸離心離德,臺獨分子氣焰囂張,日本皇化史觀招搖過市。臺獨分子念念不忘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日本殖民臺灣變成了“日治”,臺灣“慰安婦”變成了“自願”,日本侵略者變成了建設臺灣的功臣。日本五十年的“皇化教育”,培養了一代忘記祖宗的臺獨分子,“巖里正男”李登輝就是典型,他們極力對日本殖民統治歌功頌德,以中國人為恥,以日本“皇民”為榮,以做日本人為生命歸宿。這些都是《馬關條約》的後遺症。



《馬關條約》是清朝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命運的轉折點,甲午戰爭賭的就是國運。

《南京條約》是清朝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對大清朝來說沒有傷筋動骨,刺激也不深,經歷過兩次鴉片戰爭以後,開始搞洋務運動,內政外交有點起色,國際上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大國,打敗法國收復新疆,亞洲老大的地位還是有的。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



甲午戰爭爆發以前,國內外輿論一致看好大清朝。

英國人赫德,在給本國政府所寫關於清朝輿情報告中寫道:“現在中國除了千分之一的極少數人以外,其餘999人都相信大中國可以打垮小日本。”

編修曾廣鈞也認為,“中國可以乘此機會,一意主戰,剿滅日本,建立奇功,不獨盡除東方臥榻之患,亦以遠折西郗窺伺之萌也”。

上海的《申報》連篇累牘地刊發社論,鼓吹“以中國幅員之廣,人民之眾,餉糧之厚,兵卒之多,與倭國相較,雖三尺童子亦知其非我敵”。

朝野上下完完全全低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實力。



日本明治維新後,蓄意對外擴張,逐漸形成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日本走向帝國主義關鍵就是打敗中國。

甲午戰爭就是國運之戰,日本天皇節衣縮食也要買軍艦,舉國瘋狂賭國運,結果贏得是日本,輸得是清朝。

梁啟超說:“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敗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

康有為說:“竊 近者朝鮮之釁,日人內犯,致割地賠餉,此聖清二百餘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發憤痛心者也。 然辱國之事小,外國皆啟覬覦,則瓜分之患大,割 地之事小,邊民皆不自保,則瓦解之患大,社稷之 危未有若今日者。”



甲午戰爭以後,世界列強發現,原來那個看起來已經躋身世界前十強、海軍世界第六,東亞第一的大清帝國,不過是一個紙糊的老虎,他連日本這樣一個東洋的蕞爾小國都打不過。

《馬關條約》的簽訂,讓世界列強看清了大清朝的虛弱本質,掀起一股瓜分中國的狂潮,完全喪失了一個大國的國際地位。

《馬關條約》的簽訂宣告,大清朝洋務運動的失敗,打斷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



《馬關條約》的簽訂,意味著東亞霸主不再是中國,而是日本。鉅額賠款和佔領臺灣,日本有了走向軍國主義的最大本錢。

清朝賠償日本軍費達2億兩,加上贖遼費3000萬兩和威海衛日本駐守費150萬兩,共計2億3千150萬兩,相當於清政府3年的財政收入。另外,日軍還從中國掠奪了大量的船隻、兵器、機器、糧食等也價值1億兩。鉅額的賠款,使清政府不得不靠舉借外債應付,列強則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

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好幾億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還是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日本變成了戰爭爆發戶。



《馬關條約》的簽訂,中華民族面臨前所未有的亡國亡種的危機,“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滿腔都是血淚,無處著悲歌。三百年來王氣,滿目山河依舊,人事竟如何?”(梁啟超)。

帝國主義要瓜分中國,康有為要變法,孫中山要革命,義和團要“扶清滅洋”,《馬關條約》的簽訂註定了大清朝的滅亡。

《馬關條約》的簽訂,最大傷害就是臺灣的割讓,造成了臺灣和大陸難以彌補的隔閡,遺患至今,是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的心痛。



日本佔領臺灣時候,臺灣軍民誓言“義不臣倭”,丘逢甲滿懷悲憤寫下了《春愁》一詩,“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可是今天呢,很多臺獨分子對日本的殖民統治感恩戴德,忘記了當年日本是怎麼屠殺臺灣人民的,忘記了自己的祖宗是誰了。錢丟失了可以賺回來,土地丟失了可以奪回來,祖宗丟失了怎麼辦呢?


非常道畢延河


導語:自從滿清的閉關鎖國,使得中國失去了和世界共同發展的機會,最後到1840年開始,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次第一次見識到了列強的艦船大炮,戰敗後清朝不得不簽訂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英南京條約。


據統計,從1840年到大清滅亡,清政府與外國一共簽訂了1175個條約,“公認”“不平等條約”有幾十個,之所以把“公認”也加引號,實在是不知道此“公”的出處,而且,最終的數量只能形容說是“幾十”個。

下面我來列舉一部分:


1、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簽定的《南京條約》(1842年8月29日)

2、在《南京條約》以後,中英又簽定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3、1844年中美簽定了《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4、1851年中俄鑑定了《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

5、1858年5月中俄簽定了《璦琿條約》

6、1858年6月中國與英,法,俄,美,俄四國簽定了《天津條約》,同年11月中國又與英,法,美三國簽定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

7、1860年中英,中法,中俄又簽定了各自的《北京條約》

8、1861年6月中俄簽定了《堪分東界約記》

9、1868年中美簽定了《中美續增條約》

10、1874年10月中日簽定了《臺事專條》

11、1876年9月中英簽定了《煙臺條約》和《入藏探路專條》

12、1881年中俄簽定了《伊犁條約》

13、1884年中法簽定了《中法簡明條約》

14、1885年簽定了《中法新約》

15、1890年和1893年清政府與英國簽定了《藏印條約》和《藏印續約》

16、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

17、1896年的《中俄密約》

18、中俄1896年簽定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19、1898年中德簽定了《膠奧租界條約》

20、1898年中英簽定了《訂租威海衛專條》

21、1901年清政府同俄,英,美,日,德,法,意,奧,西,比,荷11個國家簽定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簽定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清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危害最大!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四點!



其一、鉅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勒索;為支付鉅額賠款,清政府加緊搜刮中國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


其二、在北京設立的“使館界”,實為“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外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並通過外務部直接干涉中國內政。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京津地區“門戶洞開”,從而使清政府完全處於外國軍隊的控制之下,便於侵略者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


其三、按照條約規定,清朝官吏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使它們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的幫兇。


其四、改設外務部的規定,便於清政府能夠按照外國侵略者的意旨實行賣國的外交政策。《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列強除了窮兇極惡地對中國進行敲詐勒索以外,還重新確立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繼續充當它們在華的代理。

總結:滿清的腐朽落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自己滅亡了還一直流毒中國幾十年,可以說落後就捱打,就沒有主權。


路之意


清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最嚴重的是《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中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3億兩。清政府為支付賠款,加重對人民的剝削。

拆毀北京到大沽炮臺,準允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外國軍隊駐紮中國戰略要地,嚴重破壞中國主權和國防安全。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允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便於控制清政府。

懲辦參加反帝的愛國官吏,禁止中國人民參加反帝鬥爭。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荷旁柳下話歷史


從英國迫使清朝簽定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起,西方列強在近80年間共迫使清朝簽定了709個不平等條約(民國時期的未計入)。其中:英國163個,日本153個,沙俄104個,法國73個,德國47個,美國41個,比利時26個,葡萄牙13個,意大利7個,荷蘭5個,奧匈帝國5個,西班牙4個,其他國家68個。

看著觸目驚心啊!所有的條款沒有平等的,只有更不平等的,都是赤裸裸的傷害,不存在哪個不平等條約的傷害最大。

國人當自強,落後就要捱打。借用郁達夫的一句名言: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strong>


我來讀歷史


清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危害之巨莫過於《馬關條約》,其內容遺害百年,不僅給近代中國帶來深重的災難,時至今日其流毒仍在。

甲午戰敗後,滿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影響最大的內容有兩條: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先說賠款,清政府賠償的白銀,相當於當時中國整整3年的財政收入,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買單的還是中國的平民百姓,這使他們的負擔更加沉重。更有甚者,日本人得到這筆鉅額賠款,大大地加強了其侵略的實力,讓他們的野心進一步膨脹,這才有了之後對中國的全面侵略,致使中國國土淪陷生靈塗炭。

再說割讓領土的影響。根據條約規定,中國要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其中遼東半島因為其他列強的干涉,沒有落到日本手中(即“三國干涉還遼”),而臺灣島及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卻從此被日本人佔據了長達50年。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施行了嚴厲的殖民制度,更十分重視對臺灣居民的日化教育,還在統治的後期發動了“皇民化運動”,對於所謂的“皇民”,要求他們說日語、用日名,還要皈依神社的神道教。說白了就是徹底將他們變成日本人,然後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和擴張服務。

這部分“皇民”雖然數量少,但因其社會地位較高,所以對整個臺灣社會的影響卻極其惡劣。大家熟知的李、蔡等人,都是受“皇民化運動”影響很深之人,至今還是攪屎棍般的存在,可見其流毒之害。



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雖然曾敗於英法等西方列強,但其整軍備戰後,依然是一副亞洲大國架勢,等到中國敗於日本之手,這個神化瞬間破滅,致使列強看透了大清的虛弱,又紛紛撲上來瓜分這塊肥肉,中華民族屈辱到了極點。

國恥不能忘記,我們必須奮發圖強。


李飛叨


知道什麼叫痛嗎?有些痛可以療養撫平。而有些痛則是不可痊癒的永無休止的傷害。

從英國迫使清朝簽定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起,西方列強在70年間共迫使清朝簽定了411個不平等條約,看著就觸目驚心啊!之所謂沒有平等,只有更不平等。

而這些多如牛毛的賣國條約中,像《中俄北京條約》這種賣的如此徹底而代價又如此危害深重,縱觀整個世界歷史怕也拿不出第二份。

說《中俄北京條約》危害最重,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計算出一百餘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底合多少銀兩?而這些國土的永久割讓,使東北亞地緣政治結構發生根本的逆轉,而對中國來說來戰略價值的或缺是遠遠不能用銀兩來衡量的。

我們應當好好了解下“殖民”這個概念,在所有的殖民者國家裡,如果挑一個最嗜血的肯定非沙俄莫屬。沙俄殖民擴張的特點就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中俄北京條約》不僅在中國外東北找到出海口,而且成功地把沿海的中國東北,圍堵成一個內陸地區。


俄羅斯通過若干條約割走1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而《中俄北京條約》是這些條約的核心,它不僅威脅清政府確立了《瑗琿條約》的合法性,一口吃掉中國外東北,又為之後進一步侵吞西北領土埋下伏筆。


《中俄北京條約》裡同時約定“中俄兩國未經劃定之西部疆界,今後應順山嶺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大清國現有常駐卡倫路線而行,即從沙賓達巴哈界牌起,經齋桑湖、特穆爾圖淖爾至浩罕一線為界”。為給清政府捅下一刀打上了麻藥。



其實,近代中國可謂群狼環噬,而砍中國最狠的首推沙俄,19世紀無非是兩個野蠻民族的拼殺,而斯拉夫的的俄羅斯人比日爾曼的英國人顯得更為野蠻,同為割地,英國人以開通商埠口岸為主,而俄國人則是將商埠口岸整個吞下,所以香港、澳門可以能夠迴歸,外東北、外西北卻收復無望。


手機用戶4142248477七王


馬關條約是對中國和全世界影響最深遠的,條約中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實際後來數額為兩億三千一百五十萬兩!日本得到這一筆巨大的戰爭賠款,使得後來中國人民和廣大的世界各國飽受戰亂之苦!尤其是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蒙受巨大的損失痛苦!!可以想想兩億三千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啊,鑄就了一個恐怖的法西斯小國!


0詩意0769


公元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這是英國為扭轉貿易逆差,企圖打開中國市場而發起的戰爭,戰爭以清朝的失敗而告終。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靜海寺與英國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割讓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並賠付2100萬銀元。

《南京條約》是我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從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逐步轉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從1840年開始,到1912年清朝滅亡,清朝政府同外國政府或外商、國際組織共簽訂不平等條約、契約、協約和合約共1175件。那麼 ,清末簽訂的這些不平等條約,哪一個危害最大呢?

靜夜史認為,在清末簽訂的條約中,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最為著名。其中《南京條約》是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但2100萬銀元的賠款金額與後面的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首次與東方大國展開的較量,當時腐敗的清朝剛剛經過洋務運動,但政治依然腐敗,人民生活困苦,軍事上外強中乾,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最終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不平等的條約,是帝國主義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重要步驟。

在此條約中,中國不但割讓澎湖列島和臺島附屬島嶼給日本,還賠償白銀2億兩。中國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馬關條約》的簽訂,不但使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而且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這是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帝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侵華軍隊總人數約5萬,裝備精良,開戰後清軍一路潰敗,於當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後無惡不作,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偷竊和搶奪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

清朝於1901年9月7日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賠款數目最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條約中,中國共計賠償9.8億兩白銀(賠償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實為“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不允許中國人民居住,清政府保證中國人民不準參加反帝運動。《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著清政府徹底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後開啟了資本主義浪潮。

綜上可知,在清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應以《辛丑條約》的危害最大,主權喪失最多。當然,除了以上三個條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也使中國大量領土被沙皇俄國侵佔,但因為是分多次簽訂割讓,因此危害性無法與上述三大條約相比。因此,在清末簽訂的眾多不平等條約中,應以《辛丑條約》危害最大。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