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臨終前為何會指定一個匈奴人做託孤重臣?

馬瑞涵


一個人,做人做事業做到漢武帝那個份上,他對於死後的擔心和我們普通人就不一樣了。

他們不會去擔心兒孫的窮富生活的。

他們擔心的主要是“自己的路線”是不是可以繼續下去。

有史以來,父皇屍骨未寒,兒皇帝馬上改弦更轍的簡直太多了。

前朝的痴傻皇帝“嬴子嬰”被死太監趙高攛騙著不幾年就葬送了至強偌大的大秦帝國不去說他。

就是漢武帝他自己的祖宗劉邦的身後事也被搞的一團糟呀,差一點他們劉家就失去了江山,幸虧劉邦安排下了“安劉必勃”的周勃掌握著合法暴力使用權,才救了老劉家一命。

而,這個差一點害的老劉家失去江山的人,她還不是外人,呂雉是劉家的女祖宗,誅呂兄弟是劉家的表兄弟,如此至親也幹這種事情,你說漢武帝還可以相信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的人總是會相聚成群的,價值觀趨同的人在日常工作合作之後終究會變成“可以信任的朋友”的。

漢武帝在多年皇帝工作之後,已經與霍光和金日磾變成了“可以互相信任”的君臣。

臨死的漢武帝非常相信霍光和金日磾是可以“繼續漢武帝路線”的人。

至於他的兒皇帝?皇帝還小,漢武帝還沒有機會和能力教會自己的兒皇帝去貫徹自己的路線。

他的選擇只能是“尋找周勃”!

至於說金日磾是一個匈奴人,這算不了什麼。

在漢武帝那個時代,民族意識並沒有現在這麼強烈,那時候的人過政治生活,第一反應是尋找一個“靠得住的主子,強大的君主”去依附,去追隨,然後豐富自己的利益。

到了唐朝,薛丁山老婆樊梨花,作為突厥人第一反應還是認大唐將軍做主子,做丈夫呢!古代人的意識就是如此意識。

金日磾儘管是一個王子出身,決定了他的見識和教育不同於普通人,但是首先他也是一個戰俘。

我們要知道,古代的戰俘和現代的戰俘不是一個定義,現代的戰俘受“日內瓦公約”保護,不用跪下唱征服。

古代的戰俘如果被俘了只有兩條路:

  1. 要麼死,

  2. 要麼跪下為奴,

為奴的出路自然比死好了,尤其做大人物的奴隸人生出路更好,起碼一定比普通人還要好,所以很多的戰俘會非常“感恩戴德”的臣服於某些勝利者。

金日磾就是非常“感恩戴德”的臣服了漢武帝的奴隸之一。

古今外來有太多的戰俘自覺自願歸服了勝利者,這不奇怪。

認勝利者做自己的主人,這符合古代的主流價值觀,不丟人。金日磾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比如三寶太監鄭和是伊斯蘭教徒呢,也認了朱棣是主人。

至於說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人,那正好,為了繼續貫徹漢武帝的遺志,有一個匈奴人金日磾去輔佐小皇帝,更可以知己知彼呢!


葭明通半瓶歷史


這裡說的託孤重臣,就是漢代名臣金日磾。

為什麼漢武帝會選擇一個外國人來當託孤重臣呢?下面我就來說一下。

第一,從太子到奴隸

金日磾原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

要說金日磾,得先說休屠王。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發動河西戰役,匈奴的休屠王、渾邪王遭到沉重打擊。匈奴單于雷霆震怒,遂動了殺心。休屠王與渾邪王為了自保,決定率部向大漢帝國投誠。然而,在受降前一刻,休屠王卻反悔了,打算退出。無奈之下,渾邪王不得不以武力手段幹掉休屠王,而休屠王的太子金日磾則淪為俘虜。金日磾被帶到長安,送入官府入奴。這一年,金日磾只有十四歲。

第二,身為奴隸,金日磾保持王子之威嚴

金日磾從太子淪為奴隸,幾年後,他已長大成人。如果換了別人,對這樣的人生跌宕肯定怨聲載道,但金日磾是個認命的人,既然成了官奴,他也放下身段,勤勤懇懇做好本職工作。他被派去養馬,把馬養得又肥又壯。

後來,漢武帝有一次參觀飼養的馬匹,包括金日磾在內的幾十個官奴拉著馬匹出來。當時漢武帝身邊有許多後宮美女,這些官奴雖然身份卑賤,卻也還是男人,不免多看了美女幾眼。但是,金日磾自始至終,卻沒有看美女一眼。他的表現令漢武帝十分吒異,覺得此人不同一般,細問之下才知他原來是休屠王的前太子,不由得在內心深處暗暗稱讚。

第三,得到漢武帝的器重,平步青雲

漢武帝頗有識人之明,也十分愛惜人才,便派人把金日磾召來問話。別人看到皇帝時,兩股戰戰,緊張得冒汗,但金日磾卻十分從容鎮定。對漢武帝的問題,他對答如流,表現得十分得體。漢武帝大悅,便把金日磾提拔為馬監,也就是養馬的總監。這樣,金日磾得以擺脫奴隸的身份,成為大漢帝國的一位臣子。

金日磾為人忠誠且敬業,漢武帝十分敬重其人品,多次提拔。金日磾先後出任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等要職,一步步地成為大漢帝國朝廷的重要大臣。事實證明,漢武帝沒看走眼,後來金日磾救了漢武帝一命,也因此成為皇帝最信任的人。

第四,制止馬何羅行刺,漢武帝的救命恩人

公元前88年,爆發一起刺殺漢武帝的案件。

行刺者名叫馬何羅,這起刺殺案的起因是這樣的:

瞭解漢武帝歷史的讀者知道,在武帝后期十分信任酷吏,其中江充就是酷吏的代表。江充曾栽贓陷害太子劉據,最後逼反太子,自己被劉據所殺,而劉據也因此被認為謀反而死於非命。太子事件後,漢武帝心有悔意,開始清算江充的餘黨。馬何羅與江充是好朋友,擔心被武帝所誅,遂惡從膽邊生,打算行刺漢武帝。

對於馬何羅的陰謀,金日磾有所察覺,但時常盯住馬何羅,讓他沒機會下手。不過,後來金日磾因生病而休養幾天,馬何羅乘機實施刺殺計劃,他暗中帶一把匕首入宮,企圖行刺皇帝。說來也巧,金日磾擔心皇帝安危,抱病入宮,正好遇上馬何羅。馬何羅見到金日磾,內心惶恐,打算硬闖皇帝的寢宮。金日磾果斷出手,抱住馬何羅,高聲呼救。皇帝的侍衛聞聲趕來,生擒馬何羅。

正因為金日磾及時出手,避免了一次嚴重的刺殺事件。

第五,與霍光一同被指定為顧命大臣

金日磾不顧生命安危,救了漢武帝一命。此後,漢武帝對他的信任超過其他人。

一年後,即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重,眼看快不行了。由於太子劉弗陵尚年幼,武帝必須為他安排幾個忠誠可靠的顧命大臣。武帝選擇四位顧命大臣,分別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與桑弘羊。霍光是排在第一位,而金日磾是排在第二位。

當時霍光認為自己不如金日磾,請求把第一顧命大臣的位置讓予金日磾。但是金日磾沒有接受,他強調自己是外國人,不適合當第一顧命大臣。這個理由是正當的,因此最終霍光被拜為大司馬、大將軍,成為第一大臣;而金日磾拜為車騎將軍,地位僅次於霍光。

作為一名外國臣子,能成為第二順位的顧命大臣,這是非常大的榮耀。金日磾一生起伏之大,極有傳奇色彩。從休屠王的太子淪為奴隸,最後又成為大漢帝國的第二重臣,可謂是勵志的榜樣了。


君山話史


題目裡提到的漢武帝臨終前託孤的匈奴人應該就是金日磾(jinmidi)。

金日磾(前134—前86),字翁叔,西漢時期匈奴休屠王太子。在漢匈戰爭中被霍去病俘獲,漢武帝因為繳獲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故賜其姓為金氏。

隨霍去病大軍回到長安後,十四歲的金日磾由於來自遊牧民族,專業對口,被選入宮廷幹養馬的工作,可以說是和孫悟空同行,都是“弼馬溫”。養馬雖然低賤,可金日磾卻碰到了改變命運的絕好機遇。

某天,漢武帝在宮城內開派對,後宮嬪妃陪侍左右,美女相伴,珠翠環繞。漢武帝興致很高,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名貴坐騎,就讓宮裡的馬伕牽馬出來檢閱一番。馬伕們牽馬從御座前魚貫而行,都會偷偷的瞧一眼威嚴的皇帝和美麗的嬪妃。漢武帝發現只有一個體形魁偉的馬伕神態嚴肅、目不斜視,他牽著的馬膘肥體壯、毛色鮮亮。漢武帝感到很驚訝,問明這個馬伕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後,就拜他為馬監。之後,金日磾逐漸升遷為侍中,陪侍漢武帝左右。

金日磾有兩個兒子,可能是由於混血的緣故,長得很可愛,被漢武帝留在身邊當逗樂子的“弄兒”。“弄兒”長大後,行為不檢點,有一次在殿下和宮女戲鬧,金日磾正好看見,十分厭惡他的淫亂行為,就殺了“弄兒”。這個“弄兒”就是他的長子。漢武帝知道後大怒,金日磾說明情況並叩頭謝罪。漢武帝很哀傷,同時覺得金日磾是個忠誠的人,對他更加器重。

徵和二年(前91年),由於巫蠱之禍太子被誣殺事件的牽連,馬何羅、馬通兄弟密謀弒殺漢武帝。正好漢武帝駕幸林光宮。次日清早,漢武帝還未起床,馬何羅從外走向皇帝寢室。金日磾正在側殿值守,心中一動,馬上進入漢武帝寢室,躲在床側。不多時,馬何羅袖藏利刃走進門裡,看見金日磾,神情大變,急忙跑向漢武帝床前意欲行刺,不料撞到琴瑟,摔倒在地。金日磾趁機抱住馬何羅,高聲呼叫衛士。漢武帝驚起,衛士拔刀想殺馬何羅,漢武帝怕傷到金日磾,吩咐他們不要用刀。金日磾扭住馬何羅的脖子,把他摔到臺階下,侍衛才將馬何羅捆綁起來,認罪伏法。因為此事,金日磾忠誠篤敬、勇決果敢的操行聞名天下。

金日磾在漢武帝身邊幾十年,從不用目光直視漢武帝。漢武帝賞賜給他的宮女,他也從不敢親近。

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病重,囑託霍光輔佐太子劉弗陵。考慮到金日磾“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封他為秺侯(封地在今山東武成),和霍光、上官桀共同受遺詔輔政。

金日磾作為一個匈奴人,之所以能受漢武帝重託,遺詔輔政,我們通過讀其傳記,考其平生髮現,就是因為他對漢武帝忠心耿耿,從無邪念,極受漢武帝信任。金日磾的子孫後代也因忠孝而聞名,承襲侯爵,七世不衰,歷一百三十餘年。金氏家族為鞏固西漢政權,促進華夏民族融合做出了不朽貢獻。





棒槌襖襖


金日磾能夠髮際,得益於他的幾個優秀的品質。

政治意識敏銳

用今天的話說,他叫做懂規矩。當奴隸時,經過皇帝身邊,其他人都想一觀龍顏,只有他謹守本分。加上金日磾本人身材高大,容貌突出,漢武帝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人。這是他從奴隸一步步成為近臣的第一步。而在後來的殺子、擒獲刺客等事件中,他的忠心不二和恪守規矩的特點也充分表現。



未嘗有過

這是史書的評價。事實上,這也是他一生的寫照。漢武帝晚期重用的大臣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人。武帝本是雄猜之主,加上晚年更加多疑,臣子多被屠戮。巫蠱一案則使這一氛圍更加凸出。所以,只有謹小慎微不犯錯,才能夠在漢武面前無過失,才能得到他的信任,活到最後。

這些事情最終讓他得到了漢武帝的認可。什麼是政治?得到漢武帝的信任,在武帝末期就是最大的政治。


攸揚拾羽


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危。霍光流著詢問武帝誰繼承大統。武帝講:“難道您還不明白上次送給您的畫的意思嗎?立少子為帝,您當照周公輔佐成王那樣行事。”霍光推辭講:“我比不上金曰磾。”金日磾馬上反對講:“我是外國人,如果這樣將使匈奴輕視漢朝。”漢武帝於是讓霍光為正,金日磾、上官桀為副。桑弘羊和田千秋也顧命大臣。五人並受遺詔輔佐漢昭帝。漢書:拜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並受遺詔,輔道少主。上以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日磾為車騎將軍,及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皆拜臥內床下,受遺詔輔少主。


這個金日磾就是匈奴人,如果他是漢人很有可能取代霍光為正。金日磾原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漢武帝派霍去病率軍征討匈奴,休屠王跟昆邪王決定投降。休屠王突然不願投降被昆邪王所殺。金日磾因父親不投降,家人都貶為奴隸,負責養馬。當時金日磾十四歲。漢書:日磾以父不降見殺,與母閼氏、弟倫俱沒入官,輸黃門養馬,時年十四矣。後來武帝遊樂召閱各部所養馬匹,後宮的嬪妃都站滿武帝的兩側。金日蟬等數十人牽著馬經過殿下,其他的人都在偷偷地窺視,只有金曰嬋經過時不敢偷看。金日磾身高八尺二寸,容貌很威嚴,馬又養得膘肥體壯,武帝感到奇怪就問他,他如實作答。武帝覺得此人奇特,當天就賜給他沐浴衣冠,任命他為養馬總管,又升任他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金日磾受到皇上親近後,不曾有過失,武帝很是信任喜愛他,賞賜給他的加起來有金子一千多兩,皇帝出宮他就陪乘,在宮內就奉侍在身邊。貴戚都私下抱怨,說:“陛下隨便得到一胡兒,反而器重他!”武帝聽到這些話後,更加厚待金曰琿。漢書:貴戚多竊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貴重之!”上聞,愈厚焉。漢武帝會讓金日磾做託孤重臣原因,我認為有以下

忠孝:

金日磾的母親病死後,武帝下詔叫人替她畫像並放在甘泉宮,上面寫著:“休屠王板氏。”金日磾每次見到畫像都要叩拜,面對畫像流淚哭泣,然後才離去。漢書:日磾每見畫常拜,鄉之涕泣,然後乃去。漢朝是以孝治天下。後來金日磾殺掉自己的大兒子,反而得到武帝的敬重。因為他的大兒子行為不謹,同宮人遊戲,金日磾正好看見了,他痛恨這個孩童的淫亂,就把他殺了。這個孩童就是金日琿的大兒子。一開始武帝聽到這件事後大怒,金日磾叩頭請罪,詳細報告了之所以要殺死孩子的情況。武帝感到很哀痛,為他流淚,過後武帝心中就敬重起金日禪。漢書:上甚哀,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衛太子被江充所害,莽何羅的弟弟莽通由於誅殺太子時盡力作戰而得到封賞。後來武帝知道了太子的冤情,就把江充的宗族與同黨盡數誅滅。莽何羅兄弟害怕禍及自己,就謀劃造反。金曰殫見他們心志異常,心中就開始懷疑。暗中一個人觀察他們的動靜,同他們一同出入宮殿。莽何羅也覺察到金曰彈的意思,因此很久不能發難。這個時候武帝到林光宮去,金曰彈因為一點小病而躺在宮中休息的地方。莽何羅同莽通還有他們的小弟莽安成假託皇帝的命令夜晚出來,一同把使者殺了,然後發兵謀反。第二天早上,武帝還沒有起床,莽何羅沒有藉口從外面進宮。金曰碑上廁所時忽然心有所動,他就立即進去坐在裹面的屋子裹。一會兒,莽何羅袖裹藏著匕首從束廂進來,看見金日磾,臉色頓時一變,朝皇帝臥處快步奔去,想要進去。金日磾抱住了莽何羅,然後高聲呼喊道:“莽何羅造反了!”武帝受驚連忙起來,左右的人拔出刀想搏殺莽何羅,武帝怕誤傷金日磾,就叫左右的人不要擊殺。金日嬋抓住莽何羅的脖頸部把他扔到殿下,衛士這才抓住了莽何羅並把他綁了起來,徹底追查所有謀反的人都伏了罪。從此金日磾以忠孝的節操著稱。漢書:由是著忠孝節。


親信:

五位輔政大臣除田千秋外,全部都是在武帝身邊待了數十年。

金日磾:武帝出宮他就陪乘,在宮內就奉侍在身邊。在武帝身邊,目不斜視數十年。

霍光:武帝出行則以奉車身份隨駕,在宮內就侍奉左右,進出禁宮有二十多年,一直小心謹慎,未曾有遇差錯,很受武帝的親近信賴。

上官桀:武帝認為他對自己很忠心,因此十分親信他,讓他做了侍中,逐漸升為太僕。

桑弘羊:武帝還沒當皇帝之前,他就在武帝身邊伴讀。

而丞相田中秋雖然也是受遺詔輔佐昭帝,但他卻不是正。而且不像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霍光獨拜於床下受遺詔的。漢書:上以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日磾為車騎將軍,及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皆拜臥內床下,受遺詔輔少主。


平衡:

歷來託孤重臣至於是兩人或者以上,一般有文有武,大多以文臣為主。金日磾是匈奴人並非漢人,所以他在漢朝口沒有根基。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匈奴人,也許就讓他做正的了。霍光之所以推辭也是因為武帝對金日磾更加信任。丞相田中秋不過是為衛太子說了話。官職由小官高寢郎一下升為丞相併封侯。漢書: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閱功勞,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嘗有也。上官桀跟霍光是姻親,其兒娶霍光的女子。每當霍光外出,上官桀就代替霍光處理朝政。漢書:桀子安取霍光女,結婚相親,光每休沐出,桀常代光入決事。而桑弘羊在武帝時負責經濟,在資歷、功勞等方面優於霍光。而且其朝中勢力遠強於霍光。昭帝時他就曾聯合大臣逼迫霍光讓位。漢書:桑弘羊當與諸大臣共執退光


所以我認為武帝是想金日磾平衡各方。武帝因金日磾、霍光、上官桀誅何羅造反一事有功,特意留下遺詔封三人為侯。金日磾以昭帝年幼拒絕接受。連武帝要納金日磾女兒為妃,他都堅持不答應。可惜的是武帝死後一年金日磾也病死了。後來上官桀和桑弘羊聯合密謀除掉霍光,廢掉昭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