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劉邦,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漢朝開國之君。他是整個封建社會歷史上,極少數毫無背景、出身低微而最終取得帝位的皇帝之一。論才能不及張良、蕭何,論武藝不如韓信、英布,甚至還有些痞氣!他到底如何取得楚漢之爭的呢?

寬厚仁愛、不拘小節、善用人才,不剛愎自用,這些都是劉邦政治上勝出項羽的關鍵因素。接下來,就給大家帶來跟隨劉邦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的開國八大將領:

1、韓信——漢初三傑、齊王、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韓信(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江蘇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國士無雙,被後人稱為“兵仙”、“神帥”。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韓信,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敏銳的捕捉戰場時機,給對方致命的打擊。起初在楚營,韓信一直得不到項羽重用,亞父范增曾對項羽進言,“如果韓信不能為我所用,那麼一定要殺了他,否則日後必為我心腹大患!”能被亞父如此評價,足見韓信的確具有安邦定國的實力。

韓信後來被蕭何、張良、夏侯嬰聯名推薦給劉邦,拜大將軍後,制定漢中對策,奪取關中;帶兵破楚,平定魏豹。北伐代國,擊敗降服燕國,平定趙國全部城邑。率軍攻打齊國,佈陣濰水,全殲楚將龍且二十萬精銳。而後夾攻楚國,逼迫項羽簽下鴻溝協議。最後帶兵會師垓下,使得項羽烏江自刎,取得最終勝利。韓信為劉邦大殺四方,取得輝煌卓越功績,但是壞就壞在韓信個人太注重名利得失,又碰上劉邦這麼一個主子。當劉邦攻打代郡時候,最終遭到呂后與蕭何合謀算計,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真是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楚漢傳奇》中韓信劇照

主要功績:定秦、滅魏,背水滅趙,降燕,滅齊,水攻龍且,垓下滅楚

2、彭越——梁王、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彭越,出生日期不詳,於公元前196年卒,字仲,今屬山東菏澤鉅野人氏。西漢王朝開國功臣。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與韓信、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彭越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以說是游擊戰的鼻祖。論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他不如韓信,但論功績、作用,他卻不輸過多。韓信主要指揮的正面戰爭,而彭越則率領一隊人馬活躍在項羽背後,專門搞他的軍需後備,這讓楚軍苦不堪言。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楚漢傳奇》中彭越劇照

正當劉邦清算功臣的時候,彭越就被家僕控告謀反,不管有沒有其事,反正劉邦是信了。最後的結果是誅殺了彭越,將其剁成肉泥分於諸大臣食用,並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可謂下場悽慘無比。

主要功績:在誅秦滅楚中立有大功

3、英布——淮南王、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英布,出生日期不詳,於公元前196年卒,今安徽六安市人,秦末漢初名將,與韓信、彭越合稱“漢初三大名將”。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英布,早年隨項梁起義,在項羽帳下時就被封為九江王。當時項羽擁立楚懷王為義帝,卻暗地指使英布將楚懷王殺死,這是英布能被離間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楚漢之爭時,英布與項羽貌合神離,君臣之間矛盾日益增長,劉邦瞅準機會派人離間英布,最終叛楚歸漢,於公元前203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項羽失去左膀,在垓下與其他漢軍匯合,擊敗楚軍,項羽自刎而死。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楚漢傳奇》中英布劇照

劉邦屠殺功臣時,漢初三大名將唯有英布沒有束手就擒,在呂后誅殺了韓信,劉邦殘忍的將彭越剁成肉泥後,最終於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起兵反叛,最後兵敗被殺,至此,漢初三大名將無一善終。

主要功績:大破景駒、秦嘉,隨項羽滅秦,參加垓下決戰,與韓信等共滅項羽。

4、周勃——絳侯、文帝時丞相

周勃,出生日期不詳,於公元前169年卒,今屬江蘇豐縣人,西漢開國名將、削平諸呂,擁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任職丞相職。

周勃,早年以紅白事吹鼓手為生,後跟隨劉邦參與反秦戰事,進入漢中後官拜將軍,賜威武侯,經歷楚漢之爭,攻打趙賁、大敗章平、包圍章邯,屢建戰功。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封為絳侯。帶兵討伐陳豨、盧綰叛亂後,拜為太尉。

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呂后死後,聯合陳平奪取呂祿軍權,誅殺呂氏諸王,擁立代王劉恆即位,成為丞相,最終罷職歸國,並於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諡號為武,沒有被劉邦屠殺,算是善終。

主要功績:西漢開國元勳,平定諸呂之亂,擁立劉恆為帝。

5、曹參——平陽侯、漢朝第二位相國

曹參,出生日期不詳,於公元前190年卒,今屬江蘇省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政治家,人稱“曹相國”,和蕭何關係甚篤,“蕭規曹隨”由此而生。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曹參和劉邦有老鄉情誼,監獄小吏出身,後跟隨劉邦起兵反秦,進關中後,拜將軍,封建成侯。隨後又參於楚漢之爭戰事,身經百戰,反秦滅楚,立下赫赫戰功。在劉邦定都長安後,群臣論功行賞,將曹參立為第二,並賜爵平陽侯。隨即出任齊國丞相,輔佐齊王劉肥。漢惠帝即位,繼任蕭何為相國,秉承“蕭規曹隨,休養生息”,為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楚漢傳奇》中英布劇照

漢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卒於任上,諡號為懿,得以善終。

主要功績:西漢開國功臣,身經百戰,反秦滅楚,攻下2國和122個縣;擔任丞相後休養生息,恢復經濟,開創漢代幾百年歷史良好開端。

6、樊噲——舞陽侯、大將軍

樊噲(前242年—前189年),今屬江蘇省沛縣人,西漢開國元勳,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與劉邦是連襟關係,娶了呂后妹妹呂嬃為妻,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后信任。參加過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樊噲也是沛縣人,年輕時以屠狗為生,與劉邦私交甚密,跟隨劉邦一起起兵反秦,一直跟隨左右,常立戰功。劉邦率軍入關,滅秦封關自守,欲依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稱王於關中時,樊噲就力勸劉邦還軍霸上,勿貪婪秦宮奢麗,這說明樊噲並非一介武夫。樊噲最出彩的乃是鴻門宴上挺身而出,救了劉邦一命。劉邦稱帝后,正值各路諸侯反叛不斷,樊噲成為征討叛軍的主帥。攻燕王、平楚地,斬韓王信,又與絳侯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擊退陳稀、曼丘臣軍,戰襄國,收取趙地清河﹑常山等共二十七縣後,因護國之功,被提升為左丞相。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楚漢傳奇》中樊噲劇照

樊噲成為漢朝從創立到穩定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劉邦左右,是劉邦的愛將,並且娶呂后妹呂嬃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與皇室的關係就更加密切。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噲去世,諡為武侯。在後來的周勃誅呂中,其妻呂嬃、其子樊伉被殺。

主要功績:鴻門宴上勇救劉邦,漢王朝開國元勳,為大漢江山穩定作出突出貢獻。

7、盧綰——燕王

盧綰(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4年),沛縣豐邑人。與劉邦私交甚好,發小兼同窗,屬於世交,且同年同月同日生,漢朝開國功臣、異姓諸侯王之一,劉邦建國後,封為燕王。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當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因為吃官司而躲躲藏藏,盧綰常常追隨。後來劉邦起兵於沛縣,一直跟隨左右,進入關中,拜為將軍。隨後參與楚漢之爭,因軍功官升太尉,封長安侯。由於和劉邦特殊關係,常常隨意進入皇宮內院,就連蕭何、張良也無法達到如此恩寵。

鑑於劉邦大肆屠殺功臣,革除異姓王,作為燕王的盧綰坐不住了,終於在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盧綰夥同代國陳豨和匈奴叛亂。劉邦得知消息後,異常震驚且無法相信,親率大軍攻擊,併發布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大將軍樊噲和周勃攻打燕國,導致盧綰攜及家人奔走匈奴,被封為東胡盧王。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楚漢傳奇》中盧劇照

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盧綰死於匈奴,享年63歲。

主要功績:追隨劉邦,推翻秦朝,參與楚漢戰爭。

8、灌嬰——潁陰侯、文帝時丞相

灌嬰,出生日期不詳,於公元前176年卒,今屬河南省商丘市人,漢朝開國功臣,呂后死後,參與周勃誅呂行動,擁立擁立文帝即位有功,官至太尉,是周勃的後繼之相。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早在公元前208年,灌嬰就跟隨劉邦反秦,以勇猛著稱,進入漢中後,被劉邦拜為騎兵將軍,此後率騎兵破魏擊楚,隨韓信佔領齊國,深入楚地,攻佔彭城。後參加垓下決戰,為大漢江山立下卓越戰功。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受封潁陰侯。後以車騎將軍相繼參加平定臧荼、韓王信、陳豨、英布叛漢的作戰。呂后死後,因與周勃等擁立文帝有功,升為太尉。孝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灌嬰繼周勃為相。

助漢高祖劉邦成就霸業的八大金剛

《楚漢傳奇》中灌嬰劇照

孝文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灌嬰卒。被追諡為“懿侯”,得以善終。

主要功績:隨劉邦平秦滅楚、大破英布;平定諸呂、擁立漢文帝即位。

以上就是在戰場上,為劉邦大殺四方的功臣勇士,他們的結局有的慘遭滅族,有的得以善終,有的是被嚇得不得已而反之,這在歷史上開了個屠殺功臣的先例,這或許是人家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種手段,普天之下,又有誰人不為己?能被毛主席評價為:“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這就是劉邦的高度,作為漢朝開國之君,他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作出突出的貢獻,是永遠載入史冊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劉邦麾下八大戰將,當然能成就一代帝業,還會有很多戰將,小編都沒有寫上來,這也僅僅代表小編的個人想法。關注小編,以後為你帶來更多精彩文章。照片來自網絡,不喜勿噴!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