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的?

白船


徐质,司马昭手下一勇夫,善使一把开山大斧,英勇过人。董亭一战,徐质数回合败廖化,再败张翼,逼迫蜀军后退三十余里。

如此勇将,最后却中了姜维的“诱敌之计”,被乱刀砍死,实在是可惜了。


董亭一战,徐质出尽了风头

姜维以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官,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攻略雍凉。姜维用重金请羌王迷当援助,得羌将俄何烧戈并五万羌兵。北伐大军共二十五万,进兵出石营,经董亭直取曹魏“粮仓”——南安。

南安一失,则陇西全入蜀汉囊中,雍凉难保、长安不宁,面对这样的形势,镇守雍凉的左将军郭淮急忙向朝廷救援。当时掌曹魏大权的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他派出了弟弟司马昭,并辅国将军徐质,率大军前去救援南安。

姜维的目的是取南安,蚕食雍凉,董亭是大军必经之路。可就在大军已到董亭,南安近在眼前之时,半路杀出个徐质,把姜维的全盘计划都打乱了。徐质不愧是司马师看重的人物,数回合之内击败左先锋廖化,又数回合击败右先锋张翼,掩兵冲杀,蜀军大败,后退三十余里下寨。


铁笼山大战,徐质中计身亡

北伐战事不利,姜维和夏侯霸连夜开会讨论,最后决定使用姜维的诱敌之计,让司马昭派徐质来劫粮,以伏兵杀之。司马昭果然中计,派徐质率五千人去铁笼山断蜀军粮道。

徐质趁夜进军,前期还是很顺利的,“只有蜀兵二百余人,解一百多架木牛流马,满载粮食而行”。徐质击溃运粮兵,分一半军队运解粮草回营,率另一半军队追击残兵,想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可惜这一切都在姜维的计划之中,徐质在路上遇到廖化、张翼两支大军,只有两千五百人的徐质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只能只身逃出了。

徐质单人匹马逃到一个土坡上,结果正面迎来姜维大军,反应不及被一枪刺到马下,最后被乱刀砍死。而原先派到运粮的两千五百兵,也被夏侯霸擒降了。

铁笼山大战,姜维出动了一切能动用的力量,先锋廖化、张翼,参谋夏侯霸等,连身负主帅重任的自己,也不得不安排上战场。可见姜维对徐质的忌惮,而且徐质虽死,但姜维经过董亭、铁笼山两场大战之后,也无力东进取南安,只好退兵回成都。而司马昭也损失了大将徐质与五千精兵,怏怏地回去洛阳了。



一贰一橙


三国后期猛将徐质,使开山大斧,英勇过人,斩蜀将张嶷。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出场。蜀汉大将姜维联络羌人,北伐曹魏。魏国司马昭为大都督,辅国将军徐质为先锋迎战,出马单挑杀败廖化,又杀败张翼。蜀汉主将的姜维面对这种情况,与夏侯霸设埋伏之计,假装运粮,引诱徐质来劫粮。又是放火又是埋伏,在徐质刚突出重围的时候,被姜维一枪刺倒座下马,徐质跌下马来,被众军砍死。


住在雨中的小鱼


英勇过人是夏侯霸在《三国演义》里说的,至于是否真的,谁也不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徐质先后单挑廖化和张翼,胜之。然后斩杀张嶷。粗看之下甚为英勇。但仔细琢磨里面蹊跷很多。


徐质出场在延熙十七年,也就是254年,廖化曾经与蜀国重臣宗预有一段故事,诸葛瞻新任之时,廖化想喊着宗预一起去拜见。宗预说咱两都过了七十岁了,理他干嘛?时间是261年。也就是说,徐质和廖化交战的时候,廖化已经六十多岁了。一个青壮年打过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也算本事?张翼的年龄不知道,但是根据其年表推算,在建安末年也就是220年,被推为孝廉。根据察举制的制度规定,推举为孝廉的最低年龄为四十岁。那个时候,张翼也至少是五十四岁了。徐质打败了一个五十四的,一个六十多的,也算英勇过人?张嶷弱冠之时为县功曹,此时刘备初定益州。时间应该为214年,细算一下年纪,张嶷当时也已经是六十岁的人。

英勇过人的徐质,先后打败了一个五十四的,又打败了一个六十多的,紧接的阵前斩杀了一个六十整的。难不成一个青年人在拳击比赛中这样做,也算世界冠军?当然徐质在三国演义中,被姜维设伏兵,引兵杀之,一枪刺与马下。姜维当年是五十二岁,看来,他的英勇过人只能在五十四岁以上的年龄可以称雄。


江琯


姜维。 徐质,魏辅国将军。中蜀将夏侯霸埋伏之计,魏军大败,质只身而走,人困马乏,正奔走间,前面维兵到。质大惊无措,被维一枪刺倒坐下马,质跌下马来,被众军乱刀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