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擁有6萬強悍的胡人騎兵,為何仍舊不是秦國的對手?

丿魚丶尕灬羙


趙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很多人都以為戰國時期秦國是戰國當中最強的,實際上,當時的趙國也絲毫不比秦國遜色多少。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政策,為趙國培養了一大批騎兵作戰的人才,經歷過這種軍事改革後的趙國軍隊戰鬥力非常之強悍,而且趙國擁有大量人口,且周圍有遊牧民族,可供他練兵,某種意義上還可為其提供大量具有遊牧民族血統的騎兵人才。

在當時,除了秦國之外,趙國的力量也是東方六國當中數一數二的強國,這也從側面可以解釋,為何長平之戰,其餘東方5國全部作壁上觀。

因為對他們來講,不管誰勝誰負,都將成為統一整個天下的候選人,這種情況下還不如看著他們打成狗,說不定自己還能趁他們雙方元氣大傷之際撿個瓜落,所以就出現了長平之戰那種特別的情況——沒有誰不清楚,在雙方進行長平之戰的同時,這個時候的趙國和秦國都非常虛弱,若是其他五國進攻趙國或一同進攻秦國,必然大有所獲。然而,他們誰都不敢冒這個險。

趙國胡服騎射後的騎兵軍隊在長平之戰確確實實地給秦軍帶來了很大的殺傷力,這一點毋庸置疑,趙括雖然紙上談兵,但他也彰顯了燕趙之地男兒的血性,就連他這樣的人都英勇的戰死沙場,更不要說那些如狼似虎的燕趙男兒了,經歷過胡服騎射的趙國軍隊,打得非常的頑強,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最後取得勝利的白起將趙國戰俘在戰後全部處死,這一點可以看出,白起對趙國這些經歷過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後的趙國軍隊非常的忌憚。

我們可以看看號稱虎狼之師的秦國軍隊在對陣趙軍的時候都採取了哪些戰術?一般情況下,像秦國這種虎狼之師,面對東方其他國家,往往都是長驅直入一路平a即可,幾乎就跟虐菜一樣的,可是對症,趙國軍隊,秦國上下顯得非常的慎重,所有的戰術策略應有盡有——趙將廉頗固守不出就使用反間計、秦國臨陣換將(白起)就瞞天過海、趙括領兵,就巧使誘敵佯敗之計…

凡此種種計謀策略,他們的應用背後就反映的秦國上下對於趙國軍隊實力的忌憚,除此之外,我們還都很清楚,所謂的戰國時期的名將們,大多數都出自趙國。

可就算這樣,秦國依舊取得了勝利,究其原因,想必還是因為秦國率先實現了政治改革,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的軍隊生產積極性得到大力提高,通過確定封建土地私有制,又使得農夫的生產性大大提高,耕戰結合。

在與趙國對峙期間,正是憑藉著源源不斷的糧食供給,這種綜合國力的對峙,再加上反間計的成功運用,這才使得趙國棄用廉頗的堅守策略,趙國當然知道廉頗的策略是正確的,但是,趙國確實支撐不了如此大的國力消耗了,趙括雖然被人罵,說他是紙上談兵,可實際情況下,趙國已經無法長時間的供應量食了。

趙括,必須要率軍出擊,在用大量國力把趙國徹底擊垮之後,國力雖然也有損失的秦國,但相較之其他東方六國,秦掃滅天下之勢已成,統一也確實就是歷史大勢。


無筆


趙國擁有6萬強悍的胡人騎兵,為何還不是秦國的對手?這個問題本身很好回答。且不論趙國這6萬胡人騎兵是否真正的強悍,就算它是當時最頂尖的機動部隊,但又怎麼樣?我們只要翻開地圖就知道,秦趙之間交接之地是連綿起伏的呂梁山脈和太行山脈,中間只有零星平地,所謂“表裡山河”。這樣的地形用騎兵作戰,那不是自找苦吃嗎?所以,趙國的胡人騎兵對於秦國來說沒有任何威脅!我們回到歷史,真正的秦趙正面大對決是上黨對峙及其衍生的長平之戰,這兩場戰爭中趙國的主帥分別是廉頗和趙括,他們都沒有用騎兵,而是組建的步兵為主的軍隊,這是趙國地形決定的。歷史上趙國的胡人騎兵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是在北方的雁門郡以外,大草原才是他們的樂園。

其實如果換一個問法:趙國軍力強大,為何也不是秦國的對手?那會更有意思。

軍事力量是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否則,二戰時的法西斯德國也不會再蘇聯折戟沉沙。當然,我並不是說當時的蘇聯國力強於德國。但戰爭勝敗的確是以國力為基礎的綜合因素的結果,而絕非單單軍事因素!戰國後期,趙國和秦國都是因變法而異軍突起的超級強國。這兩個大塊頭的對決直接決定了戰國的走向,他們對決的結果當然也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軍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使趙國擁有了當時數一數二的軍事部隊,可以正面硬剛匈奴,勢力非常強。秦國的改革更早,商鞅變法之後建立了一直以“銳士”為標誌的精銳部隊,戰力超群。兩相比較,其紙面實力不分伯仲。

其二是綜合國力。趙國的變法不徹底,侷限於軍事領域,而在經濟和政治等其他方面變動很小。而商鞅變法使秦國發生的是脫胎換骨的改變,建立了一個耕戰一體的國家,彷彿一戰爭巨獸,其戰爭的動員力和持續力高於趙國。長平之戰後期,趙括之所以反守為攻,就是趙國國力已經支撐不住,急於結束戰爭,結果漏出破綻被精明的白起抓個正著。

其三是地形。趙國是四戰之國,既東西南北都是強敵,有限兵力不得不分散各處,不利於集中優勢。而秦國處於天下的西面,只有東面面對強國,本就強大再加上可以集中精力到一個方向,秦國的最終勝出就不難理解了。





週週說古今


在三國分晉後,趙國分得北地,與匈奴接壤,經常受到胡林、樓煩的侵擾。趙武靈王繼位後實行“胡服騎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舉制服了胡患。再加上趙奢帶領趙騎士在閼與之戰中戰勝秦國,一時間趙國騎士成為戰國中後期可以與秦銳士匹敵的強軍。但是,最終趙國還是被秦國所滅。軍隊實力的比拼其實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下面我們從“長平之戰”中來逐一分析。


長平之戰

公元前260年-262年,秦趙兩國在長平爆發了春秋戰國時期規模最大、軍力最強、針尖對麥芒的曠世之戰。歷經3年多,兩國的國力和軍力都受到了極大的考驗。秦國是由白起領軍,趙國這邊開始由廉頗統軍,後來臨時換將,趙括取代廉頗與秦軍做了決戰。最後的結局是趙軍五十多萬大軍覆滅,秦軍慘勝。同時,白起也做出了殺降軍20多萬的歷史慘劇,另其他戰國忌憚。


  • 一、地形之利

當時秦趙兩國軍力相當,各出兵五十多萬。步兵、騎兵等兵種也是各有千秋。但是,具體來說,趙國的騎兵成形於地廣無礙的大草原,靈活、迅猛是其優勢。秦國的騎士都是重甲重兵,厚重有餘但是靈活不足。對於長平之戰,在地形上多是山地,這種特點更適合秦軍。因為,趙軍在山地地形上衝不起來,所以他們的優勢便沒有了。大戰一開,就能看出秦軍重甲騎士的優勢,打的趙軍潰不成軍。

  • 二、將領謀劃

秦國將領白起自是不用多說,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平生沒有敗績,被封“戰神”。白起足智多謀且沉著冷靜,尤其擅長實戰變化,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充分利用長平的地形,採用包圍的策略,將趙軍的五十多萬大軍牢牢圍困,使得趙軍糧草無繼,只待六國救援。反觀趙國這邊,廉頗是以守為攻。所以,趙孝成王用衝勁十足的趙括將廉頗換掉。趙括就是那位“紙上談兵”典故的主人公,他軍事理論無可匹敵,但是帶兵打仗卻是短板,缺乏臨機應對的謀略,他主動出擊,但是對趙軍鐵騎在長平的地形上優勢無法施展的認識不足,致使其節節敗退。同時,趙括過度信賴兵書,對實戰各種因素分析與白起相比相差甚遠,最終被秦軍圍困。

三、軍力較量

戰爭年代,軍隊的戰力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國力。秦自商鞅變法之後,獎勵耕織,廢井田開阡陌,六世君主代代積累,攻取巴蜀,修都江堰鄭國渠,又不斷蠶食六國,國力遠非六國可比。趙國雖然也進行了變法。但是,軍隊提升更加明顯,而關於國家根本的政治制度卻沒有秦國這麼徹底。而且,也只是趙武靈王時到鼎盛。在國力積累上趙國和秦國相差甚遠。舉個例子,長平之戰後,秦桓齮領兵20萬討伐趙國,卻被李牧幾乎全殲。可第二年秦國又可以派楊端和再帶20萬人打趙國,被李牧打敗後,第三年還可派王翦帶20萬人來。反觀趙國卻只有李牧的15萬兵,打完了就沒有了,這就是國力差距。還有細處比較,秦國的每支箭可以比趙國重三錢,這樣就可以射的比趙軍遠的多,這些都是國力的體現。

還有就是國家的執行力,在這點上秦昭王比趙孝成王強出很多。長平之戰時,秦昭王下令國舉助力秦軍,全國青壯年都去前線幫忙,老人婦女則統統制作秦軍的伙食供應前線。趙軍被秦軍圍困時,卻只有等待六國援助。

所以,趙國縱有胡騎雄兵,但對秦國來說,也只有一時之危。秦國攜六世君主之威強悍崛起,更有商鞅、白起等名臣猛將,滅趙亦是情理之中。軍隊只是一個國家強盛的表現,國力強軍隊才能持久強大,才能立於戰國亂世而大出天下。


江湖小叨叨719


題主你是不是對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有什麼誤解?

胡服騎射的主要實現途徑有如下兩條,一是士兵效胡人衣冠,著短打長褲;二是闢原陽為騎邑,講習騎射。本質上,胡服騎射是趙國在戰國中期進行的一次軍事改革,主要的改革成果是春秋時代的戰場主力——比較笨重的由低級貴族駕馭的攜帶步卒的戰車兵全面退出歷史舞臺,而代之以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普遍推廣的以騎射兵/近戰騎兵與重裝步兵加上徵召步兵組成的新一代合成軍體系。

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顯著提升了趙國的軍事實力,可謂非常成功。但是,說趙國大量徵發乃至直接調用蒙古草原上的胡人騎兵,起碼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見於嚴肅史學的記載,相反在趙孝成王末年趙將李牧還率軍北擊匈奴而奪取現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以壯大趙國實力,因此說趙國軍隊裡有大批胡人騎兵怕又是題主腦補?

然後……題主對秦、趙之間的戰爭怕不是隻知道一個長平之戰?實際上秦、趙之間的拉鋸戰持續百年且雙方各有勝負,長平戰前(前283年)燕、趙聯軍就曾經把白起圍困於大梁城下險些交代了;長平戰後(前257年)秦將王齕、司馬梗攻邯鄲,結果在趙、魏聯軍的打擊下出盡了洋相,而後趙國復甦甚至到了“趙幾霸”的程度,甚至在前247年還浪了一波“五國擊秦”,把秦將蒙鶩打得非常慘;即使是秦王政時代開始以趙國為主要攻擊目標的時候,秦軍也在宜安、番吾之戰被趙將李牧連續擊敗。因此,說秦軍是天下無敵的虎狼之師在某種程度上是肯定有誇大的成分,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藉助了秦昭襄王后期的戰略收縮客觀上使得東方六國內耗加劇,而後在秦王政執政的初期,瞅準時機突然出手絕縱親之腰割斷趙、楚聯繫,才拉開了統一六國的序幕。


軍武次位面


我們不要忘了,趙國的地緣環境實在太惡劣了。戰國時代的趙國,處在一個腹背受敵的位置,再也沒有第二個國家那麼慘了。根據《史記》的記載,廉頗曾經和齊國之間打過幾仗。這意味著,趙國與東邊齊國的關係並不很友好,齊國又是一個大國。有這樣的強敵在東邊虎視眈眈,會讓趙國時刻留神,永遠不能鬆懈。

因為趙國的孝文王和他的部下一直有矛盾,所以他部下的兩個將軍,因為局勢所迫,被迫投靠了燕國。正因為此,趙國和燕國的關係也不算很好。兩國之間偶爾有零星交戰,不過比起其他的威脅,燕國已經算是相對友善的了。

趙國王南邊是韓國和魏國,三國之間雖然同屬三晉。但是他們只有在共同的外敵到來之前,三晉才會聯合起來。但如果沒有外來的巨大威脅,這些國家課是你來我往,成天打得不亦樂乎。眾所周知的圍魏救趙,就是魏國與趙國之間,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才有圍魏救趙這麼個說法。所以,趙國也必須要花一些精力,與南邊的韓國與魏國維護好關係,至少表面上要過得去。

西邊強大的秦國自不必說,趙國的北面還有匈奴。為了防禦匈奴,趙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造了一座長城。順便說一句,我們總說秦始皇修建長城,其實並不是他一個秦朝修建了長城。因為北邊經常有匈奴滋擾,所以趙國、燕國和秦國,三個國家都各自修建了一段長城。秦始皇之後做的事情,不過是把這三國的長城連接到了一起而已,並不是靠一國之力,獨自修造了長城。

對於強敵環伺,腹背受敵的趙國來說,修建長城花費了無數人力物力。這對它又帶來了一輪新的暴擊。

有著如此惡劣的地緣環境,趙國又怎麼可能崛起呢?又怎麼可能對抗地緣環境極優,幾乎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秦國呢?它的滅亡,幾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結局。


渭水徐公


在戰國後期,不要說趙國,就是合東方六國之力對秦作戰,也未必有必勝之算。成功的例子是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率領六國聯軍將秦軍打回了函谷關,堵住函谷關口讓其不敢出門。反例則是六國聯軍在楚國春申君黃歇的率領下,被秦軍擊敗潰不成軍。


因此戰爭獲勝的關鍵不在於兵卒數量的多寡,也不在於兵種的強弱,戰爭的關鍵在於領軍的統帥,國家的君主和後勤的保障。

騎兵的作用是用來突襲和騷擾,西漢時霍去病所率領的騎兵所採用的是斬首行動,騎兵從來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主力軍。戰場上真正的攻堅力量在戰國時期是步兵和戰車,魏武卒就是重裝步兵。

趙國除了精銳的騎兵和擁有一大批名將能臣外,無論是國君的賢能還是國力的強盛上,都無法和秦軍對壘。這才是趙國不是秦國對手的根本原因,趙之敗不是趙軍之敗而是趙國之敗。

秦國之強強在秦孝公後歷代君主的勵精圖治,強在商鞅變法之後國富兵強,強在白起、王翦等人戰無不勝,強在廣納人才遠交近攻之謀,因此趙國除了純粹的軍事實力可以和秦君一戰外,其他方面任何沒有擊敗秦國的本錢。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關於戰國軍隊,歷來有齊技擊,魏武卒,秦銳士,趙邊騎這樣的說法。



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趙國得以強大,擁有戰國時期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其中包括許多的胡人騎兵。

可是為何趙國仍然不是秦國的對手呢?長平一戰,四十多萬軍隊全軍覆沒!



據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國力上的差距!

從整體國力來說,趙國的國力遠遠不如秦國。秦國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以及數代君王的努力,在戰國後期,已經是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其擁有關中,江漢,四川三大糧食產區!而趙國多山地,產糧的也就晉陽,邯鄲這兩塊地方!其從人口、耕地數量、經濟實力方面都遠不如秦國。



這就是為何長平之戰中趙國會在劣勢的情況下,轉守為攻,主動出擊,實在是耗不起了!

再強大的部隊,也需要國力支撐,吃不飽,幹啥都沒力氣。

第二,地形的限制

前面說道,趙國多山地!這種地形非常不利於騎兵的活動。騎兵的威力是要在平原中才能發揮出來。



所以,在同樣多山地的上黨地區,趙國由於騎兵發揮不出優勢,敗多勝少,最終長平一戰,全軍覆沒。

而在地形相對平坦的代地,趙國在都城邯鄲被破,國土大部淪陷的境地下,面對秦國的攻擊,還依然堅持了數年。



第三,騎兵並不是主力!

雖然趙國擁有當時最為龐大的騎兵部隊,但是在那個時代,騎兵還不是主要兵種。重裝步兵與戰車的配合才是戰場主流。

趙國的騎兵主要是針對草原上的匈奴騎兵們,因為戰車始終是跑不過戰馬的,經常搞得很被動。所以趙武靈王才選擇用胡人的方法,以夷制夷!



然而在中原,大家更多的還是步兵與戰車的正面衝鋒,即使是在騎兵數量眾多的趙軍中,騎兵也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其依然無法擺脫對於戰車部隊的依賴,成為真正獨當一面的重要力量。

第四,作戰思想的落後

雖然在面對匈奴時,趙國騎兵打得有聲有色。但趙軍並沒有對騎兵的作戰思想有一個系統性的提升。比如在長平之戰中,強大的趙國騎兵居然沒有進行過成建制的側翼作戰,要知道那是一場消耗戰,後勤至關重要。



而擁有者更強大騎兵部隊的趙軍,明顯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去騷擾秦軍的補給。襲擊秦軍後方,截斷對手糧道。但歷史上的趙軍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被秦國的數只機動部隊玩的死去活來。



實在是有些諷刺!

您好,我是白話歷史君,請多指教!


白話歷史君


1.首先戰爭打到最後拼的是國家的綜合國力,說實話趙軍的戰鬥力經過胡服騎射後已經變的相當強悍,可以說和秦軍旗鼓相當,但是打到最後後勤補己跟不上,糧草也沒了,戰還怎麼打,而秦軍不一樣,秦國還有巴蜀這塊糧倉可以供應戰爭,所以說戰國不是輸在軍事方面而是輸在綜合實力。

2.其次趙國位於四戰之地,周圍都有別的國家虎視眈眈,沒有穩定的大後方,戰略縱深沒有秦國大,秦國在滅了義渠,佔領巴蜀之後大後方基本穩定,可以集中精力一心東擴。

3.趙國的變法不夠徹底,只是單一的提高了軍隊戰鬥力,農業,商業,制度方面還是停滯不前,沒有什麼改變,而秦國的變法比較徹底,更加系統和完善,制度,農業,商業全面提升,整個國家就是一部先進的戰爭機器,效率高,戰鬥力強。

4.人的因素,秦國代代有明君,而趙國從趙武靈王之後幾乎沒有出現過什麼有能力的君主。

5.趙國戰略上的失誤,內部不夠團結,誤殺能征慣戰之將,比如李牧。

6.政局不穩,內訌不斷,天災不斷,比如地震,饑荒。


來是無跡去無蹤


趙武靈王完成了“胡服騎射”,打造了趙國騎兵,可是戰鬥力說不上強悍。秦朝之前沒有馬鐙和馬鞍,缺乏相關的配套裝備,你覺得趙國騎兵能形成多強的戰鬥力!

其次秦趙之間的戰爭,戰場少有開闊的野戰地帶,即使趙國騎兵很強,還是施展不開。兩國打仗基本上都是秦國進攻趙國,趙國依靠城池、壁壘防禦,騎兵毫無用處。

再有就是秦國當時的軍功制,把秦國打造成完美的戰爭機器,趙國這點騎兵根本不夠看。秦國士兵的戰鬥力遠在六國之上,這也是秦滅六國的保證。

不過趙國已經表現的足夠好了,戰國後期基本上是趙國獨力抗秦,雖敗猶榮!


情懷是種藝術


東胡、匈奴騎兵很厲害嗎?厲害還至於讓李牧給打敗了?

趙國帶胡人騎兵算是補充的二線部隊,趙兵自己都讓秦兵給揍了,二線部隊又有什麼作用?

況且,當時的騎兵就是輕裝機動步兵,騎馬就是速度快一點,能在馬上射箭用弩,沒有衝擊力。遠古騎兵中的重騎兵也就馬其頓的夥友騎兵比較有名,但他們也是靠武器科技代差壓制對手,自己裝備青銅裝甲和長矛,而他們的很多對手(除了波斯)跟石器時代差不多。匈奴和東胡騎兵的裝備就是石器時代的水平,一直到班超經營西域的時候,史書還說匈奴兵有的還在用骨制箭頭,何況戰國時?趙國也不可能給胡人裝備,一是自己也沒有那麼多青銅和鐵質武器,二是不信任這些草原僱傭兵。

綜上所述,胡人騎兵就是噱頭,還不如趙人自己厲害,用他們來對抗秦國,無異於驅羊飼虎。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