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真的是带着嫁妆入关的?你怎么看?

历史小明王


满清带着嫁妆入关,这是毫无疑问的。

满清在入关前,已经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和漠南蒙古。这两部分纯粹是满清自己拿下的,后来入主中原后,并入中国版图。

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1、女真各部概况

居住在东北的女真族,经过长期演化,逐步分为建州、海西、东海(又称“野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主要居住于明朝抚顺关(今辽宁抚顺东)以东,鸭绿江以北及长白山南麓地区;东海女真主要散居于长白山北麓、乌苏里江滨海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海西女真则主要居于松花江及其上游的辉发河、乌拉河以及东辽河流域。女真各部虽然地理上紧密相连,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女真统一前形势图)

1583年,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在杀了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之后,又攻打了一个寨子,叫古勒寨(今新宾上夹河镇古楼村)。攻破后明军屠城,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本来是明军的人,但屠城中被误杀了。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被俘虏,但因为长得帅(仪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了。这一刻,包括李成梁在内还不知道他们放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努尔哈赤出去后收集残部,以觉昌安、塔克世遗留下来的盔甲十三副、部众数十人起兵。

2、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部

随后的努尔哈赤奋力拼搏,运气也不错,在1583年5月至1588年9月的五年时间,先统一了建州女真。此时,努尔哈赤已经基本建立了国家,宣布制定国政、法令,自称“女直国聪睿贝勒”。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由起兵时微不足道的“十三副遗甲”数十人,发展为一万五千余部属的强大女真势力之一。

其他女真部族开始遏制努尔哈赤的发展,这样,逼着努尔哈赤又努力了20多年,终于统一了女真大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

(后金建立之时的形势图)

经过努尔哈赤30多年的努力,东北这一片基本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二、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

为了便于你理解,你基本可以把漠南蒙古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划等号(实际稍有不同),而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各个旗,大概相当于当时漠南蒙古的各个部落。

漠南蒙古也是部落众多,并不统一。从努尔哈赤开始,后金就利用漠南蒙古内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为己所用。此时,漠南蒙古最强大的部落是察哈尔部。

察哈尔蒙古的领袖林丹汗拥有8大营、24部。其势力范围东起辽西,西至洮河(大约是今天从辽西开始向西的整个内蒙古),士马强盛,威震河套以西,横行于漠南,成为挟持和威胁各部的宗主。林丹汗处在蒙古其他部落与大明之间,占有地利优势,独占了与大明贸易所得和大明每年8万两白银的岁赐。

这里多说一点。林丹汗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嫡系后裔,是蒙古帝国第35任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掌握着大元的传国玉玺。林丹汗志在统一蒙古各部,恢复成吉思汗的荣光。因此他才处处想要控制其他蒙古部落。

但其他部落哪能乖乖就范,就自己联合起来反抗林丹汗,或者向后金求援。后金利用蒙古部族间的这些矛盾,通过威胁利诱、联姻、联盟等政策,积极拉拢蒙古各部。到了1632年,内蒙古各部除了察哈尔部以外,全部归附了后金。

1632年,后金在多次打击林丹汗的力量之后,皇太极又率领后金与归附的蒙古各部共约10万大军,大举进攻林丹汗。林丹汗大败,一路向西逃跑。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因天花去世。1635年,后金继续进攻察哈尔余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母献传国玉玺归降(后来清灭明之后,号称继承了大元和大明的双重正统,根源就在这)。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

第二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此时,中华圈内的形势如下:

(1636年中华圈内形势图)

三、清征服明之后,新征服的国土就不能算清的嫁妆了。

清朝在1644年入关,自带东北女真和内蒙古的领土。到1660年代,击败了南明政权的剩余力量,征服了整个中原。

1690年和1695年,康熙两次打败准噶尔汗国的葛尔丹,把外蒙古(即喀尔喀部)纳入大清的疆域。1720年,清朝再一次击败准噶尔,把西藏(含今青海)纳入大清版图。到1750年代,经过又一次大规模战争,大清最终消灭了准噶尔汗国,把整个西域(即今新疆)纳入版图。至此,清朝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形成。

这段征服外蒙、西藏、新疆的历史,是在汉满蒙等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力量下实现的,不能算是满清的嫁妆。

(清全盛时疆域图)

结语:清朝建立了庞大疆域

清朝为中华民族建立了庞大疆域,这是抵御风险的一大重要因素:有战略纵深、有回旋余地、庞然大物谁一口也吞不下;这些都需要我们客观看待。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关于这个问题,我真的愿意一直说明,也必须实事求是。


我们来看看1910年,清朝皇帝退位前2年的地图:



从这个地图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内外蒙古,东北三省,新疆,西藏等。


我们来看看明朝灭亡前一年,1643年的地图:

1643年,明朝能实际控制的领土也就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我们来看看明朝鼎盛时期的地图。即永乐十八年,1419年:

从1419年前后是明朝疆域最大的时候,由此可以看出,新疆绝大部分地方没有纳入明朝版图,内外蒙古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纳入明朝版图。就是说,这些地区在明朝276年里都是化外之地。


再来看看1279年南宋灭亡后,元朝的地图:

1279年的元朝,除了新疆大部分地区不归元朝,其他国土范围和清朝差不多。


再来看看两宋时期的最大疆域:

319年的两宋(960-1279)从来没有统治过东北、蒙古、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区,鼎盛时期国土面积只有300多平方公里。


再来看看唐朝(618-907年)鼎盛时期:

唐朝统治过新疆、蒙古高原,但是没有统治过东北大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


再来看两晋(265—420年)鼎盛时期的地图:

两晋鼎盛时期的疆域和西汉差不多,略少一点。


再往前就看两汉(前202年-8年,25年-220年)鼎盛时期的疆域:

从西汉全盛图可以看出,西汉没有对西藏、蒙古高原、东北进行过有效统治。


再看封建社会第一个王朝,秦朝的地图:


这个秦朝的地图就更小了,只是比北宋大一点。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大部分没有在版图里,面积就300多万平方公里。

好了,现在从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清朝到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疆域都看完了,有什么感觉?

我来简要说一下:清朝统一六国,两汉在继承清朝的版图上拓展了新疆地区,后来在西晋之后新疆地区丧失,直到几百年后的唐朝才重新恢复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唐朝第一次统治蒙古高原,但是在宋朝退缩的被秦朝版图还小。元朝以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入驻中原,元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次正式统治了西藏、东北地区,收复了新疆小部分地区,蒙古高原也自然纳入在版图之内。但是,明朝建立后,没能延续元朝的版图,蒙古高原、新疆一直游离在版图之外。

清朝入关以后,老巢东北地区自然一并带入大一统的大清朝版图,西藏也稳定地在版图之内。同时,最重要的是将蒙古高原、新疆也纳入了大清的版图,尤其是新疆,自从唐朝短暂统治过之后,游离在中原政权之外已经八九百年,清朝能将她重新纳入版图,这是多大的贡献?总的来说,清朝的版图,历史上的王朝或多或少的时间里都统治过,新疆是汉朝第一次进版图的,西藏是元朝时第一次进版图的,蒙古高原是唐朝第一次进版图的,东北是元朝第一次进版图的,但是清朝将中华民族的先祖实际统治过的地方,基本都收了回来,当然,也没有全部收回,还有些没有收回。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话用在清朝很合适。这就是清朝最大的贡献。不要小看这个功劳。


坐看东南了


基本是胡说八道,意图用“嫁妆”这个词粉饰太平,掩盖满清贵族对上千万汉族的屠杀和民族歧视,奴役。东北本属明朝领土,只不过大部分人是女真族,能说东北是女真的地方吗?万历年间女真起兵叛乱,占据东北,自立为王,之后打下了内蒙古。至于重新控制新疆西藏以及把喀尔喀蒙古纳入版图,那都是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的事情,是清朝作为中国的一个朝代延续历朝历代经营边疆的政策。况且在那个时候,满族八旗战斗力早已衰弱不堪,这更能体现收复新疆西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努力。

什么叫嫁妆,嫁妆是原本不属于中华民族的地方。只有内蒙古是满清入关之前打下的土地,这是满清做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发扬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边疆政策,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重新有效统治管理了边疆地区,这是它的重大历史贡献。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掩盖满清贵族几百年落后愚昧的统治给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带来的深远伤害。残酷的文字狱,系统性大规模地毁灭中华文化,严厉的海禁政策,针对汉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满族落后愚昧的统治手段,西方侵略时迅速投降,这些都与满清自认不属于中华大地害怕汉族起来反抗有很大关系。

今天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允许有人再刻意制造民族裂隙,为什么大汉族主义思想再生?首先是对少数民族的过分不合理照顾以及对满清统治的可耻美化导致汉族反弹,我认为要加强各民族团结,必须严厉打击文化领域美化满清统治的一些人,取消已经发达起来的少数民族的各方面照顾,最后才是打击宣扬大汉族主义思想的一些人。


哈哈脚手架不看


满遗编造、篡改历史真正继承了其祖宗的本性。编造“嫁妆论”这个怪谈谬论,是为日后分裂中国造下的伏笔吧?以满清时期为例,满清建国初,满清贵族联合西藏蒙古,三个奴隶社会贵族合谋统治中国,西藏蒙古是带着嫁妆(人口丶领地)加入清朝,因为他们原来不隶属于女真人,加入清朝,由清庭供给、供养和有限的节制,联邦的模式来驾御汉人,但……后来满清以“减丁政策”来耍弄了两族。所谓之嫁妆,是一个原本独立的区域政体和另一个区域政体合二为一国。象生意人的入股丶股东形式。如俄罗斯独联体,由十数个国家结坚联合组成。满遗的“嫁妆论”是基于独联体之灵感吧。满清入主中国,实施的是种族隔离政策,满汉不通婚,旗人之间婚嫁,旗人居住在城市的城内城。伪满独立,是日本侵华物资大队基地。反华侵华虐华媚日亲日的事倒干了不少。伪满是苏联占领后归还中国政府的,不是旗人带着土地自动归顺中国的。什么狗屁嫁妆论。现在的中国领土是毛泽东从蒋介石国民党手上流血流汗解放的。嫁妆论,是对解放军的大不敬。联合国议席上踢走的是国民党代表,成为联合国五常。满清当时是什么。个人浅解。


渔樵耕韵


满清最大的功劳不是领土,个人认为满清最大的贡献是大一统,是民族的大一统!清朝统一了汉满蒙回藏,清朝以包容的民族政策,保证了民族的大一统。

战国和秦朝时期,华夏还是分为各国地区,也就是当时的人往往会称赵国人、楚国人、韩国人。

而到了汉朝之后,所有人都称自己为汉人!这便是一个归属感的统一,这是真正意义上统一。有了这种统一,才有民族的凝聚力。

等到唐朝时期,民族融合是空前,可是一些少数民族依旧是没有被汉化,没有主动选择汉化。

例如突厥、吐蕃和蒙古,这些部落依旧是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他们只是选择臣服于大唐,并没有融入大唐。

不过若是大唐没有灭亡,民族融合继续下去,许多胡人部落也是会融入到汉人之中,可惜这个过程被安禄山所打破。


此后便是宋朝同辽国等少数民族的冲突,华夷之防越来越讲究,矛盾越来越激化,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加深。

而元朝更是采取民族压迫政策,使得汉人不得反抗元朝的暴政,夺回江山之后的明朝,华夷之防更是到了极点。

虽说这让咱们十分佩服大明朝的血性,可是造成的影响就是民族之间矛盾始终存在,归属感始终欠缺。这对于明朝来说,就是连年的负担。

清朝入关之后,其虽然是蛮夷,可是却是主动汉化,主动接受汉人的孔孟之道。虽说剃发易服令人心寒,可终归是融入到了汉文化之中。

此后清朝开疆拓土,将五族都纳入到了中华这个概念之中。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种幸运,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疆域。

很多人认为满清入关是灾难,可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今日的中华民族包容自信、文化多元,这自有清朝的一分功劳!


小司马迁论史


趣谈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历史新知识!

满清入主中原前凭借着自身实力,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落和漠南蒙古,这两部分在后来直接并入中国版图,姑且可以认为满清带着嫁妆入关。满清的这种做法,让民国时有历史依据可以靠拢,在军阀混战时护住了国土。

满清的确在开疆扩土

初中历史书上有这样的一句话:满清在历代王朝的基础上开疆扩土,增加了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范围。

请注意,满清并不是独当一面,直接建立了若大的帝国,而是在前代帝国的基础之上,开疆扩土,有的现在成就。

简单点一下,主要贡献如下:

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个部落,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次统一蒙古漠北地区,从上至下席卷明帝国。

当清帝国站稳根基之后,再次把西藏、新疆等大部分地区纳入版图,并且加强了中央集权。至于库页岛等极北之地,在清帝国成立之前就已经是大清国的了。女真族下海摸鱼,骑马打架,基本上把北方地区全部统治了。

在之后,清朝盛世时期,一统台湾,号令百越,成就了最强清帝国!

没错,这就是事实

清帝国很优秀,优秀的不像样子。

事实是这样么?恰恰相反,清帝国在促进大一统和满清板块图的时候,进行了最为简单的、蛮横的手法:逆命者必剪除之。

为了击溃南明,清政府采取了扬州十日的血腥报复,正所谓十日不封刀,对南明百姓开启了血腥屠戮;

为了顺应剃发制度,满清开启了嘉定三屠,整个嘉定城瞬间沦为人间地狱,惨不忍睹。

清帝国既是带着嫁妆来的,又是带着刀剑来的。在促进满清帝国稳定的同时,屠戮了太多太多的汉人。

没必要对满清大加赞赏,也没有必要对满清鄙夷唾弃,平常心态就好,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趣谈唐宋元明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东北是清朝的嫁妆这一论调抗战陈璧君就说过,因为低调俱乐部消极抗战,成天挂在嘴边的就是战必败,再战必亡这种论调。

而且,几年前看了一个自诩为专家学者的一个傻逼可笑的演讲,否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属于中国历史,说到清朝时候说清朝是带着嫁妆进来的。当时我一边看一边笑,都笑到了拍桌子的程度。

当然,这种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傻叉我早就见怪不怪了,因为实是太多。

说到这个问题,就要从中国的历史范围说起,中国的历史范围以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前的疆域为准,这是我国著名边疆史学者谭其骧先生在《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一文中提出并为历史学接受的。

我们是如何处理历史上的中国这个问题呢?我们是拿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具体说,就是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谓历史时期的中国,就以此为范围。不管是几百年也好,几千年也好,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政权。简单的回答就是这样。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就不是中国的民族了,也不是中国的政权了。

因为我们是现代中国人,不是古代的中国人,不能用古代的中国观念去解读现代中国,因为现代中国的成型只有在清朝才算完成。

第一、清朝对边疆区并非羁縻,而是实现了实际控制,而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清朝的成就。清朝对待边疆区和内地一样,在军事上向边疆区派遣政府军驻防并设置卡伦巡视边境,并对边疆区的少数民族壮丁抽丁成军,驱逐越境的外国人。在行政上清朝向边疆区派遣行政官吏负责管理边疆区各地的行政事务,进行核查人口、发行货币以及收税等行政活动。司法上边疆区的案件要上报刑部备案,需要接受朝廷三法司管理。

第二、中国一词在清朝之前并不具备国家的概念,无外乎是地名以及美称两种含义。作为地名来说,中国和中原同义,如果要深究,你也可以理解为河南省以及周边地区。作为美称的中国,其涵义是中央之国。这很正常,因为只要是个古文明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央,比如说古埃及、古希腊等。这个美称其实还具备另外一层含义,你可以理解为今天伟大的祖国这样的赞美。

同时,中国作为美称不仅为中原王朝自用,日本、越南在历史上都自称是中国。
比如,日本就自称中国


,以唐朝为夷狄。
越南也自称中国,视明朝为贼。

在这一点上,从南方政权对北方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了,因为偏安南方的政权把北方称为中国。


比如,南宋就曾经称大金为中国。

而中国一词只有清朝才上升到国号高度,在清朝同列强的一系列外交尖峰当中,中国频繁的出现在外交文本当中。
《尼布楚条约》
当中,中国一词就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中国开始和大清划等号。不过这时候中国一词是多义词,既可以是国号,也可以指中原。这一点在魏源的《圣武记》当中就有体现,在魏源看来,东北、内外蒙古和新疆是中国,俄国是外国,西藏是中国,印度和廓尔喀是外国;但是有时候,在提及清朝开疆拓土的时候,内地就成了中国,因为毕竟地名这个观念太久了。

第三,这个要划重点,因为清政府、民国政府以及共和国政府之间是继承关系。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因为民国政府取代清政府,共和国政府取代民国政府,只是国号和政府换了,主权和领土并没有改变。

因为清朝在近代被列强拉进了列强制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威斯伐利亚条约体系,清朝将帝国疆域升级为主权领土,以防止国土进一步受到损害。
当然,清朝确定国家主权的行为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才有清朝奠定中国疆域的说法,因为清朝通过开疆拓土以及同洋人的外交交锋确定了中国领土主权的法理依据。毫不客气的说,当初要没有大清在鼎盛时期大规模开疆拓土,那就没有今日之中国。
也正因如此,中国才没有在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分崩离析,这一路走来虽然跌跌撞撞,但是在共和国接过求富求强的历史重任之后,这个古老的国家再次发光发热。

今日中国的版图疆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数奠定于清朝,即使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问题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来的。这还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权威戴逸说:“如果没有康雍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

如果按照东北是清朝的嫁妆这一论调来说,清朝开拓的边疆区那都是嫁妆,包括台湾岛。而且根据我的总结,持这一论调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年的革命党。因为这帮人革命的目的就是排满,就是汉人在十八省,满人在关外,大家各过各的。这才有东北是清朝的嫁妆的论调。

那么东北真的是清朝的嫁妆?不好意思,东北是清朝年间才开拓的疆域,也只有清朝对东北地区第一次实现了实际控制。毕竟,清朝在东北派了政府军和官吏,还有一系列行政、军事活动。通过雅克萨之战以及《尼布楚条约》,清朝将东北边界从宁古塔一直推到了黑龙江流域的外兴安岭。魏源在《圣武记》里如此说:东北数千里化外不毛之地尽入版图。

所以,东北是清朝打下来的,谈何嫁妆。

只不过现在的民族主义蛋白质们背叛了他们的祖师爷,不再持这一论调。而是妄图抹去清朝开拓、开发东北的历史贡献,也甚为可笑。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长期以来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关于清朝是带着嫁妆入关的说法,而这种说法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说法呢?为什么这种说法会引起争议呢?事实上所谓清朝是带着嫁妆入关这种说法指的是山海关外的东北地区本不属于中原王朝的疆土,是因为清朝入关才使东北地区被纳入中国版图。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清朝入关之前的东北地区究竟是怎样的呢?清朝以前的东北绝非无人居住的不毛之地。事实上东北那疙瘩自古就有人。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东北地区所涵盖的地理概念并不是固定的:狭义的东北就是今天黑、吉、辽三省;广义的东北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部分地区。目前东北地区已发现距今100万年前吉林前郭王府遗址、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庙后山文化、距今二三十万年前的金牛山鸽子洞文化以及距今5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等古人类。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就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具体而言: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在属于红山文化的辽宁牛河梁遗址中发现有日用及农耕的石器、骨器,还发现了一部分祭祀用品,这清晰地表明:当时的牛河梁不但有人,而且已形成了较为原始的文明,已处于由原始部落向上古邦国过渡的阶段。

早在商代在今天的辽宁省境内就存在一个孤竹国,据说是商朝贵族建立的,商灭夏,这个地方的人就是后备,他们负责在后面运物资。所以也是立过功的,在商朝中期是北方的一个大国。孤竹国一直忠于商王朝,直到武王伐纣时期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两位王子还曾亲自前去劝谏周武王停止灭商的行动,遭拒绝后发誓不吃周朝土地上的粮食,最终活活饿死。周王朝建立后在今天河北北部及京津地区分封了自己的同姓诸侯燕国,燕国不断挤压孤竹国的生存空间,孤竹国不得不向北迁徙,逐渐由深受中原殷商文明影响的国家沦为戎狄部族,被中原诸侯称之为山戎。春秋时代他们一度向燕国发起报复性进攻,结果当时的霸主齐桓公出兵救燕北伐山戎。

西周时期的东北主要存在三股地缘势力。其中之一就是上文提到的商朝贵族建立的孤竹国。另一个则是西周王朝册封的箕子朝鲜:箕子是中国商朝末年遗臣,名胥余,称箕子(畿内采地之爵)。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也就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的“三仁”。武王伐纣后并没对商朝后裔赶尽杀绝,倒是对箕子的贤德之名钦佩不已,于是向箕子请教人伦规范,箕子便作《洪范》,向周天子讲述定国安民的道理。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的记载与《尚书大传》大致相同,只是先后次序略有不同,它认为是周武王先向箕子请教,箕子告以《洪范》。夏、商、周三代的改朝换代和后世王朝有一点很不一样:后世改朝换代要么就将前朝皇室赶尽杀绝;要么好生优待,但严加监视。总之不会让前朝皇族参与朝政,封一个空有其名的爵位倒是有可能。夏、商、周三代不这样——那时华夏民族正由原始部族向文明国家过渡:商部族取代夏部族成为华夏各部族的联盟领袖,但夏部族的后裔依然被册封为商朝贵族,武王伐纣后对商朝后裔基本也延续这一政策。久仰箕子大名的周武王将朝鲜封给了他,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周武王时代的朝鲜国和今天的朝鲜半岛其实并没关系——周武王时代的朝鲜国大体在今天辽宁省境内的辽河流域一带。后来经过箕子朝鲜的开拓才逐渐将朝鲜半岛纳入其版图之内,不过箕子朝鲜的统治中心在战国中期以前一直在中国境内的辽河流域。孤竹国和箕子朝鲜基本位于今天的辽宁省境内,至于更为偏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在当时主要肃慎人活跃的地区。肃慎人的后裔经过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演变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勿吉人,勿吉人又演化为隋唐时期的靺鞨人,靺鞨人后分化为粟末靺鞨与黑水靺鞨两支,其中的黑水靺鞨又演变为女真人,女真人则演化为如今的满族人。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

直到燕昭王时期东北地区基本都还在东胡部族和箕子朝鲜的控制之下,此时身为华夏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只控制着今天河北北部一带(包括京津地区),在燕国东部是控制着辽西平原的东胡部族,再往东是控制着辽东半岛的箕子朝鲜。这时的燕国疆域小、人口兵力少、国力弱,西方是正在崛起中的赵国,南边是传统的霸主国——齐国,这两国的存在切断了燕国向西或向南扩张的所有通道,燕国除了向东北方向开拓外别无选择。然而东胡部族虽经济文化落后,但尚武剽悍,并不是什么好对付的对手——春秋时代的燕国险些被山戎灭国的历史教训仍时不时涌现在燕昭王心头。这时一个曾在东胡对燕国的进攻中沦为人质的人走进了燕昭王的视线,此人名叫秦开。秦开有过在东胡为人质的经历,他熟悉东胡的战法和生活模式。据说他是在替东胡人贩马时脱离东胡部队的监管而逃到燕国的,燕昭王任命他为大将。公元前283年秦开率军迎战东胡,燕军自西向东,由妫水流域(今延庆境内)向密云地区的渔水(今白河)、鲍丘水(今潮河)流域推进,一路斩关夺隘,马踏平川,东胡军虽奋力抵抗,却无法阻挡燕军凌厉的攻势,只得一路退却,燕军乘胜追击,接连收复失地。在连连胜利之下,燕军士气更加旺盛,一鼓作气向东北追歼东胡。抵抗无用,一直退却到千余里外的今西辽河上游。东胡向北退却逃遁,燕国北境大展,号称拓地“千余里”。燕军又乘胜东击辽水一带的箕子朝鲜,夺取了辽东的广大地区,极边甚至伸过今鸭绿江以南。“直至满番汗为界”——燕国的边界由此一直推进到今天朝鲜半岛鸭绿江以南的清川江流域一带。

秦始皇嬴政一统华夏之后废分封行郡县——将全国上下划分为三十六郡,其中辽西、辽东两郡就位于今天东北三省中的辽宁省境内。此后历经两汉、曹魏、西晋等朝代中原王朝一直对辽西、辽东两郡进行着行之有效的管辖。只是在经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分裂对峙后辽西、辽东地区落入割据政权高句丽之手。唐代灭高句丽后进一步扩张了中原王朝对东北的影响:秦汉时期的辽西、辽东两郡只延伸到今天辽宁省境内,至于更加偏北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在当时还基本上是蛮荒之地。唐代在东北设置有安东都护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行政管辖机构,唐帝国的国境线一直向北延伸到了今天俄罗斯境内的外兴安岭一带。这一时期唐朝还开辟了由东北地区通向新罗、日本以及今天勘察加半岛一带的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李唐王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现象,而这些边陲地区的都督府大多原本就是册封当地部族酋长治理的,此时渤海都督府逐渐脱离李唐王朝的控制成为独立的渤海国,渤海国同新罗、日本等东北亚国家较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贸易往来。公元926年渤海国被新兴的契丹国所灭,契丹则在逐渐汉化后形成了同北宋对峙的大辽王朝,至此东北地区又处于辽帝国的统治之下。1019年日本对马、壹岐、筑前等地遭到一群驾驶50余艘船只的不明海盗袭击,事后日本人才从高丽人口中得知这群海盗来自于一个叫”刀伊“的部落——这是一支散布在中国东北地方和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女真部落。1114年生活在混同江(今松花江)流域的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反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正式建都立国,国号大金。1125年金国灭辽,整个东北地区完全被金国掌控。

1234年蒙古灭金后在东北以及今天俄罗斯远东地区设辽阳行省。元末纳哈出成为辽阳行省的实际统治者。当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登基称帝时万里之遥的东北地区看起来尚是遥不可及,然而局势的变化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到了这年闰七月丙寅朱元璋麾下第一名将征虏大将军信国公徐达率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漠北草原。元顺帝北逃后以纳哈出手握重兵,封其为丞相,继封太尉。这时东北地区完全被残元势力占据:元丞相也速占据热河,元辽阳行省丞相也先不花驻守开元,元将洪保保驻守辽阳,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屯兵得利瀛城,元将高家奴固守辽阳山寨平顶山,元将哈剌张屯兵沈阳古城,而实力最为强大的元丞相纳哈出的数十万人马则盘踞金山。洪武三年(1370年)秋朱元璋派断事官黄俦到辽东招降元将。次年二月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于是朝廷在辽东地区设辽东卫。七月明朝置辽都卫指挥使司于辽阳,任命马云和叶旺为都指挥使。至此辽东大部为明所有,纳哈出领兵踞开元路(今开原),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昌图金山堡以北至辽河南岸的吉林双辽东北一带),与明军对峙。洪武八年(1375)明朝又将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司,下辖25个卫和2个州。由于辽东只设卫所而不设郡县,所以辽东都司是辽东地区最高的军事和行政机关。辽东都司的辖区南起旅顺口,北至开原,东临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囊括了今天辽宁省大部分地区。辽东都司南望青徐,北引松漠,东控海西女真,犹如一条巨大的臂膀横亘在幽燕一带的左侧,构成一道政治军事的天然屏障。

辽东都司的建立大体上恢复了汉晋时期幽州(平州)的版图,但在其北方盘踞在金山的纳哈出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纳哈出是蒙古开国功臣木华黎的后代,他所占据的金山地势险要:南出辽河流域、北扼松嫩平原。朱元璋多次遣使招抚,纳哈出均置之不理。洪武八年(1375)纳哈出入犯辽东,兵锋一度直达金州。洪武二十年(1387)明将冯胜率大军二十万于金山战胜纳哈出,见大势已去的纳哈出这才归顺于明,东北地区由此纳入明王朝的版图。在纳哈出等残元势力归顺后东北当地的土著部落也纷纷归附于明朝:当时这些部落基本还停留在原始的渔猎文明时代。中原人将他们的生活描述为”可木以下,松江皆榛莽,人无常处,惟逐水草、桦皮为屋,行则驮载,住则张架。事耕种养马弋猎。刳独木为舟,以皮毳为市,以貂鼠为贡“。一时间大明声威所及之处各部族纷纷归附。明朝人记载道:”荒服之外皆奉正朔,称臣妾。小者得列署而爵秩之,大者得宣命而君长之“。截至永乐七年(1409)明朝已在黑龙江地区先后设置129个卫所。

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0余年中明朝派遣海西女真出身的宦官亦失哈出使黑龙江下游地区,在此设置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的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大致囊括了现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如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等奴尔干都司的主要官职都由朝廷任命流官,而各卫、所的指挥、千户等职则由当地部族的首领充任土官。奴尔干都司的性质与汉唐时的都护府相似,各卫、所内部的部族也享有自治权;但都司的管辖比都护府更严密,因为下属单位不再有西域那样的国,各卫、所必须完全服从都司。

永乐十年(1412年)亦失哈第二次以钦差大臣身份巡视奴儿干。在这次巡视中亦失哈等人在满泾站左侧附近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瑰丽的寺庙——永宁寺。修建永宁寺的目的旨在供奉观音以祈愿奴儿干地区与人民永世昌宁;于此同时还建碑一座,上刻“敕修永宁寺记”碑文。碑文记载了明朝建制奴儿干都司、兴建永宁寺和亦失哈巡视该地区的经过。碑身左右两侧分别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宣德七年(1432年)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康旺致仕,明宣宗委任康旺之子康福为都指挥同知,亦失哈受命统领官兵二千余人护送康福上任。亦失哈一行来到奴儿干城后看到永宁寺已被人破坏。经询问才得知这是当地吉烈迷人干的。亦失哈弄清事情原委后从争取当地各族人民出发并没有追究、惩罚参加拆毁永宁寺的居民,而是立即组织力量重建寺院。重建后的寺庙及塑像华丽壮观超过先前。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为了记述永宁寺的重建,亦失哈再次刻石立碑,碑文题为《重建永宁寺记》。它与《永宁寺记》碑一样镶刻着汉文、蒙古文、藏文、女真文四种文字。亦失哈的做法是正确的——奴儿干地区各族杂居,必须小心尊重各民族的行为习惯。奴儿干都司辖区内分布着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达斡尔等民族,他们多以渔猎为生。明政府在元代驿站的基础上,恢复了奴儿干通往内地的驿传,密切了奴儿干同明廷的政治联系、经济往来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干线是海西东水陆城站,北起都司治所特林之西的满泾站,中经四十五个驿站,南抵底失卜站(黑龙江双城县境内),经辽东都司直达北京,全长达两千五百公里。

明代奴儿干都司的辖区内除少部分归附的蒙古部落外绝大多数是女真部族。金代的女真人曾从白山黑水之间大规模向南迁徙。蒙古灭金后生长在汉地说汉语的女真人被视同汉人,而生长在西北地区的不通汉语的女真人则被视同蒙古人,只有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群仍大体保存着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明朝把女真各部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三大系统,而每个系统之下则各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部落。建州、海西女真原先以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散布于松花江流域与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海岸的地区。入明后这两支女真人逐渐南迁:沿着牡丹江南迁的建州女真最终聚居于浑河流域、鸭绿江以北的长白山北麓一带,向西南方向迁徙的海西女真最终分布于开原以东、辉发河流域以及如今的第二松花江中游一带。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南迁后留在原地的女真部众由于距离遥远而不常朝贡于明,被明朝称为野人女真。明朝在女真聚居地设置卫、所、地、面、站等管理机构,授予各部落首领卫所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世袭官职。明朝治理女真各部有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利用女真的力量牵制蒙古,二是使被分而治之的女真各部无法形成合力。1403年明朝在女真各部中设立了第一个卫所——建州卫。1416年明朝又设立了建州左卫,1442年设建州右卫,至此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合称”建州三卫“。从1423年到1467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李满住担任建州卫都指挥。李满住同时兼具明朝臣子和女真首领的双重身份。尽管像李满住这样的女真首领拥有相当大的世袭权力,但这并不改变其是明朝臣子、其所辖之地是明朝疆土的客观事实。

关于明朝对女真人聚居的东北地区的统治在当时明朝的藩属国李氏朝鲜王朝的史料中也能得到证明。建州女真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西面是明朝的辽东都司,东面则是李氏朝鲜王朝的国土。整个有明一代李氏朝鲜被视为所有藩属国中的典范:朝鲜始终对明朝奉行事大主义,而明朝也把朝鲜列为不征之国。明朝与朝鲜这种密切的宗藩关系一方面是由于李氏朝鲜王朝仰慕并积极学习中华文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两国存在共同的现实利益。整个有明一代最大的外患就是所谓南倭北虏问题——南方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事实上朝鲜最大的外患也是南倭北虏:早在朝鲜王朝立国之前半岛上的高丽王朝就不断遭受倭寇的袭扰,事实上李氏朝鲜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成桂就是在与倭寇的战斗中崭露头角的。由于李氏朝鲜是在推翻亲元的王氏高丽的基础上得以建国,所以建国之初的李氏朝鲜王朝与北元政权的关系是比较紧张的,因此有必要寻求明朝的保护。共同的敌人使明朝与朝鲜具备现实的合作基础,然而两国之间其实也存在竞争关系,而两国争夺的对象就是东北方向的女真部落。朝鲜王朝立国之初在对北方女真部落的关系上采取怀柔与武力并举的政策:一方面接纳归顺的女真人,授予官职、开放贸易、进行民族同化,不断扩大对女真部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利用明朝对女真部落重视程度不够和以及上国心态的特点使用武力蚕食女真部落的土地、扩展北部疆土。朝鲜对于女真部落的大肆拉拢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尽管朝鲜是明朝最亲近的藩属国,但明朝也不愿意自己的小弟势力太强,毕竟东北方向的女真部族也是明朝势力的辐射范围。在当时的朝鲜史料中记载着:帝于东隅置建州卫是扼我咽喉,掣我右臂也。在当时的宗藩朝贡体系中身为藩属国的朝鲜君主只能称王,只有中国君主才能称帝,所以文中的”帝“指的就是明朝皇帝。显然朝鲜方面是把明朝设置建州卫的行为视为对自己的遏制,这也从侧面反证在朝鲜眼中建州卫就是明朝领土。

朝鲜尽管是明朝最亲密的藩属国,但双方围绕女真地区的博弈其实一直存在:早在永乐元年(1403年)女真族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向明朝称臣。阿哈出到南京朝贡时向永乐皇帝朱棣推举了斡朵里部的酋长猛哥帖木儿。永乐三年朝廷派人招抚猛哥帖木儿,于是猛哥帖木儿亲自到南京拜见朱棣。大喜之下的朱棣当即加封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赐予印信、金银等物。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里猛哥帖木儿的姐妹嫁给了朱棣,猛哥帖木儿由此成为明朝外戚。当然这也是朱棣拉拢猛哥帖木儿的一种手段。而朱棣之所以如此着力拉拢猛哥帖木儿呢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还有人想收服这位女真族首领,由此与朱棣形成了竞争关系。朱棣的这个竞争对手正是当时李氏朝鲜王朝的国王李芳远。由于朱棣先一步招抚了猛哥帖木儿,于是怀恨在心的李芳远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宣布禁止女真人在庆源府的贸易活动。 李芳远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女真各部落的普遍不满。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率领部众迁徙到了凤州(今吉林省海龙县境内)一带,与阿哈出统率的胡里改部居住在一起。 既然已经向建州女真各部摊了牌, 李芳远索性以女真人劫掠朝鲜人民为借口,任命赵涓为统帅,率领大军进入辽东,杀害了毛怜卫首领把儿逊与斡朵部首领哈而非、加时仇,掠去部众数百人。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猛哥帖木儿在虚里、仇老等首领的随同下率领女真军队向李氏王朝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理论上女真和朝鲜都是被明朝视为自己的藩属的,如今两边大打出手就惊动了明成祖朱棣。在朱棣下达给李芳远的圣旨中写道:“猛哥帖木儿,皇后之亲也。遣人招来者,皇后之愿欲也。骨肉相见,人之大伦也。朕夺汝土地,则请之可也。皇亲帖木儿,何关于汝乎?”所谓“皇后之亲”可能是朝鲜方面翻译的错误,因为我们都知道朱棣的皇后不是女真人,实际上原话可能是“皇妃之亲”,也就是说猛哥帖木儿有姊妹入宫侍奉朱棣。这个猛哥帖木儿可不是一般人——他姓爱新觉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

宣德九年(1434年)后奴儿干都司逐渐消失在了明朝的典籍之中,事实上史籍中从未记载过明朝曾正式于某年撤销过奴儿干都司这一军政机构,可它就这样不声不响得悄然消失在明代的典籍之中,放佛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事实上奴儿干都司从明代典籍中逐渐消失的时代正值明王朝进入全面的战略收缩时代:在此之前明王朝曾五出漠北、七下西洋,在青藏高原上明王朝设置了乌斯藏都司,在西南明王朝已册封当地土司的方式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今天的缅甸、泰国等国,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设置使越南一度纳入明王朝的版图,而在南洋的苏门答腊旧港也一度出现了明王朝设置的旧港宣慰司。然而明王朝进入仁宣时代后就逐渐改变了永乐年间主动出击的外交态势,转而采取全面的战略收缩:这一时期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和旧港宣慰司均被放弃。明朝一开始设置奴儿干都司的初衷其实主要是为扫平蒙古诸部——自元顺帝北逃以来蒙古就始终是明朝最大的外患,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同样是一支彪悍的渔猎骑射民族,但由于女真各部的实力实在太小,实际上沦为明朝与蒙古争夺的对象。事实上整个有明一代在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前女真各部一直是在明朝和蒙古之间摇摆不定的不确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奴儿干都司的设置正是为强化对女真各部的管理,从而切断蒙古与女真的联系。在经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两代雄主持续不断的打击之后蒙古势力对明朝的威胁已大为下降,这也意味着奴儿干都司对明朝的战略意义的下降,也许这也是后来明朝对奴儿干都司疏于管理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明朝与之前绝大多数中原王朝一样都以中原为基础,对不适宜农耕的苦寒之地兴趣不大,而进入仁宣时代后明王朝整体上处于战略收缩状态,基本已放弃对外开拓,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奴儿干都司逐渐从明代的史籍中消失了。明宣宗以休养生民为念,不再继续发展成祖的扩张事业,这在当时的确起到了节省财力民力的作用。然而他的战略收缩政策不仅使中国永远失去了继续向北开拓西伯利亚地区的机会,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明王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度——奴儿干都司逐渐从明代史籍中消失后明朝仍直接管理着今天的辽宁地区,至于其以东和以北的女真部落则以卫所制度进行统治,因此并不能说在此之后明王朝就已彻底放弃了对东北的管理,但可以肯定的是明王朝对东北的控制力度的确在此之后大为下降,而这也为日后努尔哈赤的崛起埋下了伏笔。事实上努尔哈赤在正式起兵反明之前也曾受封明朝赐予的建州左卫都督,这证明直到此时明王朝对东北的女真部族仍在进行管辖,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正式起兵反明,东北地区至此彻底脱离明王朝的管辖。

综上所述明代的确在东北实行过行政管辖,然而在宣德九年(1434年)之后明朝对东北的管控力度呈弱化趋势:《大明一统志》中甚至将东北的女真人划入与朝鲜、日本并列的“外夷”条目。宣德九年(1434)建州左卫都督佥事范察奏报:有野人杨木答兀纠结七姓野人来袭,杀死都督猛哥帖木儿等人;得知消息的明宣宗竟说:“彼之相仇乃常事,朕岂应疲中国之力为远夷役乎” 。由此可见明朝对东北不只是管控力度薄弱,事实上在主观上对东北就不大重视。事实上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能得以崛起同明王朝对东北领土的相对漠视有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后金政权的诞生反映的恰恰是明朝东北防务体系的漏洞。在1583年5月至1588年9月的五年时间里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此时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由起兵时微不足道的“十三副遗甲”数十人,发展为一万五千余部属的强大女真势力之一。明朝对女真各部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其他女真部族成为了遏制努尔哈赤发展的力量,这样迫使努尔哈赤又努力了20多年才终于统一了女真大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后金政权由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纵观东北地区的完整历史不难发现:清朝绝不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开拓者。事实上明朝时东北就曾是中国领土,甚至更早的时候燕国、唐朝、辽金元也曾开拓过东北。

这样看来东北很难称之为清朝入关带来的嫁妆。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一种概念上的混淆。如果说清朝入关真是带着嫁妆来的,那么清朝的”嫁妆“并不是东北的土地而是对边疆领土的管理措施。很多人以为清朝最大的贡献在于开疆拓土,可实际上清朝所开拓的那些领土大部分之前也曾被其他王朝开拓过。新疆是清朝开拓的吗?汉唐时期就设有西域都护府。西藏是清朝的开拓的吗?元朝就将西藏纳为宣政院辖地,明代又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台湾是清朝开拓的吗?元朝就有澎湖巡检司。所以很难说东北、新疆、西藏、台湾等地是清朝所开拓的领土。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自唐代安史之乱后西域地区与中原内地隔绝上千年,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汗国重新纳入版图。清朝与其说是扩大了中国的版图,其实不如说是完善了对边疆领土的治理管控模式。我们就以被视为”清朝嫁妆“的东北地区为例:东北是明朝领土毫无争议,然而明朝对东北管控力度如何呢?如果不是明朝在东北的治理方面存在漏洞,那么后金能发展壮大进而入关灭明吗?相比之下东北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自然会强化控制力度,尤其是在经历清末东北建省和大量关内人口的闯关东之后就使东北地区成为了中国稳定疆域的一部分。清朝强化了对边疆领土的管控不假,但要说东北是清朝的嫁妆其实是牵强的。不过皇太极在入关前曾发兵征讨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一举将漠南蒙古全部纳入后金(清)的版图。这方面倒可以说是清朝入关前带来的嫁妆,至于作为清朝龙兴之地的东北真不是清朝自带的,而是本来就是从明朝手中抢来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所谓的“汉地十八省”

由于满洲统治者的私心,在中国无端划出许多禁地,不允许中国人随意进入,人为的造成边疆地区荒芜,给人以中国仅有所谓的“汉地十八省”假象。

二、伪版图嫁妆论

中国从来没有“本部”和“非本部”的区别,“满洲”仅仅是长白山附近一个小区域,在明代属于建州卫,溥仪在鬼子撺掇下把东三省称作“满洲”,为鬼子侵华推波助澜。

三、满清的部族政权


部族政权,即是把政权掌握在某个部族手里,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异族政权。譬如蒙古人满洲人跑进中国,也不是元清两代每一个皇帝能掌控整个政权,蒙古人满洲人便是这一政权中的特权阶级。


懦夫救星X


这该从何说起,“嫁妆”是什么?清朝入关那会,可只有东北一隅,入关后首先要继承的是明朝的土地;清朝以前是奴隶制社会,有大量奴隶还有许多奴隶主,十分野蛮、残暴;入关后才开始进行汉化,然后才在中原站稳脚跟;他入关那会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啥好东西(也就是嫁妆),有形的、无形的都没有呀。

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原则;先看下清朝的积极作用。

清朝的功绩继承了明朝疆域,维护了版图统一;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这应该是200多年清朝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了。

可清朝晚期也把领土割出去不少,比如沙俄占了东北、西北好多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就是从清朝开始的;还有一些列不平等的条约,害的中华民族可惨了。

清朝功自然有,过亦不小;最大的过是明亡后,将中国强行留在了古代社会。这也造成了屈辱的近代史。

另一个过是搞的思想文化专制;其实这个文化专制,是历代王朝的常态。但像清朝玩的这么过的真是少有;为了愚民和美化皇室,毁了大量史料,直到今天,明朝皇室被调侃的故事很多,清朝只要有谁敢调侃皇室,轻则杀头,重则诛族。当然顺带要把相关书籍毁掉;今天关于清朝皇室的内容负面的很少。毁了大量史料,要我们今天无法看清过去的一些现象;大搞愚民政策,禁锢思想,导致我们从没有主动开眼看世界,被别人打得招不住架势了,才觉得“天朝上国”有点不靠谱了。


功有过亦大,嫁妆未曾有;他们是空着两个爪子入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